單向度的黃種人和被誤解的亞洲女性:澳大利亞作家許瑩玲與她的奇妙...

2021-01-11 界面新聞

採寫 | 傅適野編輯 | 黃月

單向度的黃種人

真實

「許瑩玲在雪梨出生,父母是馬來西亞華裔。她畢業於雪梨大學政治與法律專業,畢業幾年後放棄了公司律師的職業,專職寫作。她出版了兩本短篇小說集《資本失格》和《輕小奇妙事》。」

在澳大利亞大使館發來的本年度「澳大利亞文學周」資料中,我一眼注意到這位女作家。照片上的她有整齊的黑色劉海,圓圓臉,微胖,雙手塗著豔麗的紅色指甲。「可以問問她在西方國家中身為亞裔的體驗。」我的第一直覺這樣告訴我。

「出生在一個華裔家庭對你有何種影響?」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亞裔屬性的?」

「亞裔的身份對你的創作有何影響?」

我打開一個新建文檔,在上面寫下這些問題,並為自己的直覺沾沾自喜,為這樣一場真實的採訪做好了準備。

許瑩玲

虛構

而下面是許瑩玲自己虛構的一次採訪。

「做黃種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採訪者這樣問道。

「這不是我唯一感興趣的事情,畢竟我寫的這本書是關於費裡尼以及女性在他的電影中的形象問題的。」

「我知道,但你的黃色(yellowness)如何影響了你的作品呢?」採訪者又問道。

……

「作為一個黃種人,你為什麼不寫寫這件事情本身呢?」

「因為我想寫的是義大利的新現實主義。」

在許瑩玲的小說集《輕小奇妙事》中,有一篇小說名為《一位三維的黃種人》。在故事裡,一位在3D電影《白人忍者歸來》中扮演傲慢忍者13號的1D黃種人突然走出熒幕,開啟了他的3D冒險人生。他的出走引發了一場轟動。起初,電影院的觀眾異常平靜。他們紛紛與這位黃種人握手,以為他是白人演員假扮黃種人,正在進行行為藝術表演。可當這位黃種人脫掉他的忍者制服,全身赤裸時,觀眾才驚訝地發現,他是個徹頭徹尾的黃種人——因為從電影製作的角度考慮,完全沒有必要把一個白人的蛋蛋也塗成黃色。那麼,如今的事實是,一個黃種人從熒幕裡衝出來了,他不再是一個一維的、扁平的、停留在白人幻想中的亞洲存在,而是一個立體的、多面的、生動的、鮮活的亞洲人。電影院的白人觀眾徹底陷入恐慌。

黃種人清了清他「三維」的嗓子,從喉頭吐出一句「費裡尼」。在獲得了全新的三維生活後,他決定在智識上有所創造,於是他寫作了一本關於義大利電影導演費裡尼及其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呈現的書籍,之後就有了上面那一則令人啼笑皆非的採訪。

《輕小奇妙事》許瑩玲 著昆士蘭大學出版社 2016年7月

真實+虛構:連黃種人與黃種人之間也有種族審視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的亞裔屬性的?」我問她。

許瑩玲聽後先是大笑,然後禮貌地回答道:「回望我的成長經歷,在小時候,我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種族問題。直到我成年之後,我才開始思考,在西方社會中擁有一個亞洲身體究竟意味著什麼?不論是在大眾媒體中、在電影媒介中還是在報紙雜誌中,我發現對於亞洲人的刻板印象充斥著我的日常生活。」

在書展期間的一次活動中,她再次被問到這個問題。這次她依然耐心,詳細解答。她將自己的少年時代形容為「生活在一個烏託邦之中」——一直處於澳大利亞的主流文化中,後來在一所倡導文化多元的高中讀書。直到走入社會後,她才猛然發現,原來生活並不如她所見。在一個以白人為主的社會裡,生在一個亞洲人的軀體之中,必然伴隨著某種特定的刻板印象、種族偏見以及歷史負累。

聽到她的回答,我突然回想起許瑩玲的那個大笑,仿佛是在說:「當問出有關我亞裔身份的問題時,你們已經中了我的圈套。」

在我對她的採訪中,我也下意識成為了她書中杜撰出來的那個面目模糊又清晰的採訪者,而她自己則成為了這個在一維與三維之間徘徊的黃種人。她和她的作品受到審視,並非由於作品本身,而是由於她的膚色、長相、家庭背景以及上述種種所攜帶的種族特性。事實證明,這種審視不僅發生在白人與黃種人之間,也發生在黃種人與黃種人之間。

被誤解的亞洲女性

大骨架

許瑩玲微胖,有著健碩的體格。從任何角度來看,她都不是那種嬌小的、弱柳扶風的女孩。這是她在二十多歲時突然意識到的。

「人們對於我身材的質疑並非來自我是一個通常意義上的大骨架女孩,而在於按照亞洲女性的標準,我是個大骨架。」 在《輕小奇妙事》的最後一篇《歷史上的胖女孩》中,她寫到。許瑩玲稱,這也許是書中最接近自傳性質的一篇故事,她在其中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了作為一個大骨架胖女孩的「我」,如何與主流白人社會想像與構建出來的嬌小亞洲女孩形象發生偏離、並由此引出的啼笑皆非的故事。

作為大骨架亞洲女孩,「我」很幸運地躲過了白男的「黃色狂熱」,因為連他們都拒絕了「我」。因為「我」身材不夠嬌小,也不夠「亞洲」。但這並不意味著「我」作為女性,可以躲避男性的凝視、審查以及物化。大學時,有一次「我」和當時的男朋友說想買一條露背裙,好讓自己看起來時髦,像是來自巴黎或者什麼類似的地方。

「想穿露背裙難道不需要一個十分好看的背部嗎?」他這樣回答。

當意識到自己不僅有粗壯的大腿、臃腫的小腹、面部的痤瘡以及一顆肥胖的頭顱,並且擁有一個從後面看起來並不美妙的背部後,「我」放棄了露背裙,買了一個黑森袋(Hessian sack)把自己從頭到尾包裹起來。

亞洲性幻想

反思自身、自我審查而非奮起反抗這種來自男性的凝視文化,是很多女性在遇到針對自己身體做出的負面評價時的慣常反應,對於許瑩玲也不例外。她在二十歲出頭時,身邊的男孩時常三五聚集,對女性做出負面評價,他們總是那麼理直氣壯,絲毫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感到羞恥。她記得一位前同事曾經提起過一位「有著完美胸部」的女性。「完美」和「胸部」這兩個詞彙的搭配讓她既感到好笑,也感到困擾。「他把一隻手伸出來,仿佛正在觸摸他描述的那個完美胸部。」

除了結合自身成長經歷,講述物化女性的趨勢對其自身造成的影響外,許瑩玲還將對於女性的探討拓展到了種族和歷史的層面。在小說《一位三維的黃種人》中,通過塑造一位從電影屏幕中出走的亞洲女性形象,她巧妙地將從20世紀初期便流行起來的「亞洲拜物風潮」以幽默和諷刺的方式呈現了出來。

當這位女性把男人帶回家時,這些對亞裔女性擁有狂熱幻想的白人男性常常驚嘆道:「我之前從來沒嘗試過黃種女人!」他們不安分的手在她的身體上來回遊走。

「我的天哪,我聽說亞洲女孩都有光滑的皮膚。」

他們用手掬著她的胸部,仿佛在掂量重量。「你的胸在亞洲女孩兒裡算大的,因為胸小是亞洲女性的普遍問題……」

「我有聰明的頭腦,總有一天我會成為受人尊敬的公共知識分子。」

「很好。」白男一邊說,一邊把她的頭部向下推。「請開始你用舌頭操作的那件奇妙之事。」

在這段驢唇不對馬嘴的荒謬對話中,許瑩玲勾勒出了白人男性對於亞洲女性充斥著偏見的幻想,以及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帶來的狂熱——其中大部分涉及身體與性,而無關腦袋與思想。很多白男是通過色情網站認識亞洲女孩的,在屏幕上,她們嬌嗔順從、欲拒還迎,有著貧瘠但卻可愛的胸部和直抵喉頭的口活兒。

身體審視+狂熱幻想:種族主義與性別偏見交織的新問題

在美國最受歡迎的色情網站Pornhub的分類列表中,日本位於首位。而在Pornhub公布的2018年度數據分析中,關鍵詞「日本人」位列第五,比2017年上升了3位;「亞洲人」位列第8,上升6位;「韓國人」位列第10,上升16位;起源於日本的「變態性慾」(hentai)則高居關鍵詞第二。

pornhub 2018年熱搜詞排行榜

在西方世界做一個亞洲人,與在西方世界做一個亞洲女人,是兩個概念;當種族主義與性別偏見交織纏繞時,新的問題、困境與歧視相繼誕生——許瑩玲希望通過文學作品探討的,正是這些。即便她的作品中時常涉及有關性別問題的討論,但在與中國作家李靜睿的對談中,她卻表示,「女作家」這個標籤並不能概括她的創作,她認為自己只是碰巧生在了女性軀體之中,而這個軀體本身並不能定義自己是誰。

……………………

相關焦點

  • 澳大利亞研究:N95口罩對女性和亞洲人的適配度較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澳研究:N95口罩對女性和亞洲人的適配度較低澳大利亞研究人員15日發布報告稱,以N95口罩為代表的醫用防護口罩對不同人群的適配程度並不一致。相對來說,N95口罩更適合男性和白人,而對女性和亞洲人的適配程度較低。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5日報導,來自澳大利亞珀斯兒童醫院的研究團隊近期發布了一項有關防護口罩適配度的研究。團隊回顧了2003年以來的相關數據和研究,發現在口罩適配程度的測試中,男性佩戴口罩通過測試的比例為95%,而女性只有85%。
  • 為什麼歐美女性更偏愛黑人,而不是黃種人?其實原因很簡單
    比如說歐美許多女性就會選擇和黑人結成伴侶,歐美大多以白人為主,按理說他們應該更加喜歡白人或者像亞洲的黃種人,但是為何他們卻更加偏愛黑人呢?僅是因為黑人基因強大嗎?我們都知道,黑人的性格和亞洲黃皮膚人的性格差異很大,特別是中國人。就拿我們中國人來說,中國的男性普遍更加內斂,更加沉穩,不喜歡像國外的黑人一樣天生隨性。
  • 為什麼歐美女性更偏愛黑人,而不是黃種人?其實原因並不複雜
    很多人都不了解,為何會是這種情況呢?黃種人相對比黑人到底差在了哪裡呢?黑人體格更強壯,和他們在一起更安全一些大家都知道,黑人一般長得都是比較高大威猛的。而且他們相對來說思想比較簡單,頭腦比較直白和他們在一起生活不會讓人感覺到累。本來歐美女性,她們的身高就普遍高於亞洲人了。畢竟飲食不一樣,他們以肉食為主,發育的也比較健碩一些。
  • 白人女性為何偏愛黑人?美國遍地「黑白配」黃種人哪點比黑人差
    為什麼美國 白人 女性偏愛黑人?很少選擇與黃種人結婚,原因有兩點 文/觀心通史 如今,地球已經發展成了「全球村」,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不再是完全獨立發展的國家,彼此之間的合作和聯繫越來越頻繁。
  • 中國人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終於明白了
    19世紀初期,澳大利亞第一次公布出了白澳的政策,之所以會公布這個政策,就是出於保護的目的,他們不希望西歐以外的人種可以進入澳大利亞,放到現在來講,就是非常明顯赤裸裸的歧視,所以,澳大利亞才出臺像白澳這樣的政策。 於是,亞洲就被他們定義為了黃種人?
  • 偉大女性虹身成就者康卓·慈玲佛母
    康卓·慈玲佛母是蔣揚欽哲·確吉羅卓的夫人,是公認的西藏佛教最重要的女性上師之一。當代最偉大的女性上師康卓·慈玲·秋瓏,是我上師蔣揚欽哲的夫人,在她身上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到,多年的恭敬心和修持在人類精神中創造出的高貴氣質。
  • 佳玲和她的仙草奇緣
    七年前的她還只是一名小女孩,現在已經是猶如仙女在人間了,人美心善,對待每一位顧客就像是自己的朋友一樣,讓你有家的感覺。她的燒仙草深受國內外友人的喜愛可親可近可愛的老闆娘!她從廈門把這個地道好吃的燒仙草帶回了北國江城吉林市,用近乎苛刻嚴格的要求自己和她的小夥伴們,把所有產品做到質量和口感上的絕對正宗和整潔!
  • 海奧華預言:地球上的第一批人類,是黃種人和黑種人!
    澳大利亞內有一個內陸海和好幾條大河相通,一條大約三百米寬的海峽處在現在泰國的位置。那時的地球和現在有著不同的軸運轉,一天是三十小時十二分鐘,一年是二百八十天,赤道氣候比現在潮溼。黑種人選擇了澳大利亞作為移民基地,在內陸海邊建立了移民基地,後來在現在紐幾內亞的地方建立了更多的基地。黃種人則選擇了現在的緬甸,在孟加拉灣海邊建立了移民基地。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不過,早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第十八王朝西替一世的陵墓出土了一塊壁畫,壁畫當中採用了四種顏色,埃及人為赤色,亞洲人為黃色,南方尼格羅人為黑色,西方和北方為白色。這樣看來,似乎古代中國人已經被認為是黃種人,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膚色呈黃色與是黃種人的含義並不相同,是兩個概念。
  • 黃種人智商高,為何非洲唯一黃種人國家至今貧困?
    非洲全稱阿非利加洲,位於東半球西部,歐洲以南,亞洲以西,東瀕印度洋,西臨大西洋,面積3020萬平方公裡。非洲是人類文明最悠久的大洲,自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問世以來,世界考古學界普遍認為非洲尤其是東非和南非,可能是人類最早的發源地。
  • 為什麼黃種人在遊泳比賽中奪金這麼難? 壹讀百科
    在此之前,甚至沒有一個亞洲人(不含混血)在世錦賽中登上過該項目的決賽賽場。事實上,遊泳比賽一直就是歐美人的天下。不管是公認身體素質最好的黑人還是更擅長靈巧、技術類項目的黃種人,在水池中的成績都不如白人。那白種人在水裡的優勢究竟是什麼呢?今天,壹讀君(yiduiread)就來說說什麼樣的人更適合在泳池中出成績。
  • 蘇炳添VS劉翔,亞洲田徑兩大實力名將,誰才是黃種人速度驕傲?
    中國田徑兩大80後男子名將劉翔、蘇炳添,各自在亞洲田壇引領了屬於自己的時代速度潮流(110米欄與100米),飛人劉翔和飛人蘇炳添成為國人生活中耳熟能詳的兩大靚詞,在運動成就,蘇炳添遠不及劉翔,從短距離速度層面討論,劉翔與蘇炳添誰才是黃種人的速度驕傲?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為什麼後來變成黃種人了?
    有DNA專家給了一個DNA組合:父親是亞洲人,母親是歐洲地中海南歐人。大家一看肯定覺得是個從外貌一看就能看出來的混血人,其實不然,這樣的組合,每13個日本人裡就有1個,每5個韓國人裡就有1個,每10個中國人裡就有1個。顯然我們身邊沒有這麼多「混血」。這說明什麼?這說明人種,在很久以前,經過通婚後,是雜糅的結果。
  • 這個世界上並不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其實還有一種你不知道
    很多人的印象裡會覺得世界上只有黑人,白人,黃種人這三種膚色的人種,實際上,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四種人種,接下來依次介紹一下黃種人他們的主要特徵是黑色且較為硬直的頭髮,眼有內眥褶,體毛不發達,淺膚色。主要包括分布在亞洲東南部的東南亞人、東部的東亞人、西伯利亞人以及位於南北美洲的大陸上的印第安人。還有北海道阿依努人、太平洋群島的玻里尼西亞人在相貌體質上具有類似地中海人種的特徵,同時兼有一些蒙古人種特點,分子人類學證實了這兩者的基因出自亞洲,與蒙古人種同源,與歐洲人沒有密切的遺傳關係,其獨特體質也許是在隔絕的孤島中獨立進化的結果。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在人種劃分上,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屬於「黃種人」或「蒙古人種」,是一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以上劃分所依據的不是科學成果,而是政治觀念。此種飽含種族歧視意味的劃分方法,在19世紀末歐洲衍生出流行一時的「黃禍論」,並對東方的中、日兩國產生重大影響。
  • 西方人把中國人定為黃種人,中國人卻欣然接受,其實我們很自豪
    謝霆鋒唱過一首名叫《黃種人》的歌,裡面有這樣幾句歌詞:「黃種人來到地上,挺起新的胸膛,黃種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樣......」。人類分為四大人種:亞洲人種(黃種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非洲人種(黑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
  • 200年前,我們比一些白種人還要白,為何如今被稱為「黃種人」?
    根據身體特性和膚色的不同,每個人種之間都有其鮮明的特點,比如從嘴唇厚度來說,黑種人是最厚的,其次就是黃種人,嘴唇最薄的是白種人。或者根據地域類型來劃分,黑種人基本生活在非洲、太平洋和南美等地區,黃種人則集中在亞洲,白種人廣泛分布於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社會學家和科學家在日復一日的觀察和研究之後,後來,又在三大人種基礎上增加了第四類人種,即「棕種人」,比如歐巴馬就是比較典型的「棕種人」代表。
  • 盤點最近的11位亞洲小姐總冠軍,個個貌似仙女,氣質迷人
    呂晶晶奪得亞洲小姐桂「晶晶獲得亞姐冠軍,並沒有覺得驚訝。因為她發展很全面,朗誦、書法、編輯等樣樣都行,在參賽選手中很突出。許瑩2009年亞洲小姐競選中國華南賽區比賽經過將近兩個月的篩選和訓練,8月29日晚在東莞沙迎來盛大的華南賽區總決賽。
  • 澳大利亞地跨大洋洲和亞洲
    當然世界上也有數個強國因海外領地和強大而地跨幾大洲。(地球各大洲的分界線)地跨二洲或三洲是幸運還是不幸呢?我們來盤點一下。澳大利亞地跨大洋洲和亞洲。(科科斯群島位處印度尼西亞群島的正南方,其東北方聖誕島)澳大利亞在亞洲的領土是位於亞洲爪哇島西南側的聖誕島和科科斯群島。)
  • 為什麼中國人稱「黃種人」?
    為什麼中國人會被歸類為「黃種人」?中國人的膚色一點都不黃啊?我們很多中國人甚至比伊比利亞半島的「兩顆牙」和義大利人白多了,你看C羅是不是比我們還黑,他可是正宗葡萄牙人,沒有混血。1516年,有個葡萄牙使團來到中國,使團中一個人就寫了本書《東方志》,書裡說中國人「像我們一樣白」,中國女人是「像我們一樣的白人」,「看上去很像西班牙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