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可以說是延續千百年從未斷絕的一種文化。詩歌的分類有很多,從內容上,有敘事、抒情、送別、田園、懷古、詠物等等,從詩歌的發展歷史上,有古體詩、近體詩、律詩和現代詩,現代人很難寫出符合格律、平仄、和韻味的古體詩和律詩,詞也一樣,諸如一個叫《八聲甘州》的詞牌名,自宋代以來,就少有佳作。
無論詩歌是什麼體裁,是什麼內容,都講究一個原則,那便是「詩歌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詩歌是詩人內心世界,情感的表達,絕不是亂發牢騷,無病呻吟和辭藻堆砌,否則便是「為賦新詩強作愁」,最終只能淪為笑柄。
從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回憶錄《悼志摩》中,不難看出,詩人是一項痛苦的職業。徐志摩是現代詩的代表詩人,他是屬於新月派的,除此之外,現代詩還分為以穆旦為代表的九葉派和以北島為代表的朦朧派。
如今現代詩壇中,餘秀華是一位較為活躍的女詩人,餘秀華的詩,有著自己獨特的味道,往往能夠引人深思,這與餘秀華的人生經歷是分不開的,餘秀華一路走來,經歷了種種坎坷,面對了種種困難,人生的經歷也讓餘秀華有了詩人所該擁有的靈魂。
現代人很難寫出符合格調、平仄、韻味的古體詩。當然,餘秀華是不能夠與古代女詩人相對比的,但是在現代詩人中,餘秀華還是一位熱度不減,同時在詩壇上極為活躍的一位女詩人。
餘秀華有一首詩,名叫《再見,2014》,這首詩以獨特的視角,告誡人們告別過往,同時對未來充滿希望,筆者認為,這首詩,不僅僅能夠擁有2015年新年伊始,也可以用於2021年。
新的一年,餘秀華發表了新詩,其中一首是《一隻身體溫熱的麻雀》。以麻雀的視角,描繪出了被命運作弄的悲哀。除此之外,餘秀華的新詩中,還有一首是筆者更加喜歡的,叫《想和你去喝杯咖啡》,這首詩的水平如何?
想和你去喝杯咖啡想和你,一起走過幾棵大樟樹走過樹下斑駁的陽光,走過想把自己的病情捂住卻總是捂不住的人群想和你一起走出醫院,丟下人間疾病丟下我做不了替罪羊的焦慮想和你,再往前走走街道的拐角,我想和你喝一杯咖啡想看你抽菸只有你煙圈消失的樣子才是消失只有看著你而不敢說愛的悲傷才是悲傷但是這就是我的好時光為這一杯苦味終會轉化為甜蜜為赴死無憾的靜謐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你離開我回頭這所醫院依舊收留我
「生老病死」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劫」,而這首詩,便是描寫「病」的,將一個生命垂危的病者心態,描繪得淋漓盡致。人們意識中,對「病」和「死」是比較忌諱的,所以很少有人會去想一個病者的心態,而這首詩,便要去觸碰這個人人都將會經歷,逃避不掉的「劫」。
這首詩的關鍵字,便是「想」字,整首詩可以大體上分為兩段,前面四個「想」為第一段。讀這首詩,要將自己的心態帶入其中,否則很難領悟詩歌中表達的情感。整首詩的整體格調是悲傷的,但是詩歌的病者,在面對疾病的折磨過程中,保留最後的堅強。
第一段,第一個「想」,「想和你,一起走過幾棵大樟樹,走過樹下斑駁的陽光,走過想把自己的病情捂住,卻總是捂不住的人群」。這個病者想見一個人,想和他/她靜靜地在人群中走過,但是病者考慮到自己的病情,盡己所能地在人群中「捂住」自己的病態,然而病情嚴重,一切都無濟於事。當一群健康的人群中,有一個病態嚴重的病人,誰看到這一幕,會不覺得悲傷呢?
第二個「想」,「想和你一起走出醫院,丟下人間疾病,丟下我做不了替罪羊的焦慮」。這句話中,病人幻想自己丟下疾病,而這個疾病,是人間的疾病,「人間」二字,進一步強調了「生老病死」是每個人生命逃避不了的「劫」,較難理解的是「替罪羊的焦慮」,其實詩人是想說,「生老病死」都得親自經歷的,找不到替罪羊。
第三個「想」,「想和你,再往前走走,街道的拐角,我想和你喝一杯咖啡」。詩歌中的「想」,是層層遞進的。假若前兩個「想」都達成了,便有第三個「想」的發生,而這第三個「想」,便是這首詩的主題,因為這裡要開始分別了。為何詩歌中會說「想和你去喝杯咖啡」呢?筆者認為,喝杯咖啡,能夠延續離別時間的到來,而咖啡是苦的,這也意味著人生的本質是苦的。
第四個「想」,「想看你抽菸,只有你煙圈消失的樣子才是消失,只有看著你而不敢說愛的悲傷,才是悲傷」。咖啡喝著喝著,也意味著離別也近了。讀到這裡,詩歌的主旨進一步升華,因為詩人妙筆一轉,開始寫「情」。「不敢說愛的悲傷,才是悲傷」,這句詩韻味極深,病者知道陪自己走這最後一程的人,是愛自己的,然而即使到了這個時候,這個愛自己的人,卻還是不敢將愛說出了,相對於疾病的折磨,這才是最大的悲傷。
第二段:「但是這就是我的好時光,為這一杯苦味終會轉化為甜蜜,為赴死無憾的靜謐。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重要的是,你離開我回頭,這所醫院依舊收留我」
上文說了,這四個「想」,有可能發生,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是不會發生的,因為病人已經病得很嚴重了,而這一切可能只是他的幻想。然而無論是幻想也好,是真實發生也好,這對於病者而言,是最美好的時光,一切都無所謂了,即使到了最後的離開,在轉角口喝完咖啡,一個離開,一個回頭。
以上便是餘秀華的新詩,第二段較難理解。無疑,整首詩的格調,延續了一如既往的悲傷,但是在悲傷中,也隱藏著些許堅強。
那麼,你覺得這首詩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