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軍網記者張藝藐參加女子特戰隊員戰術課目訓練。
女兵一天,從體驗到懂得……
距離任務結束,已經過去整整18個小時,此時我依然全身酸痛……
「報告!張藝藐請求入列!」這句話開啟了我的特戰女兵一天。
寒風刺骨,白茫茫一片。4輛「山貓」全地形車踏雪而來,我是戰鬥小組16名女兵中的一員。久聞「山貓」大名,坐上去卻是另一番感受。駕駛員李賀猛踩一腳油門,巨大的慣性將我甩起,頭盔向後撞,「梆」的一聲腦袋嗡嗡作響,好一個「見面禮」。
「你是沒見過更刺激的!」想起上車前,李賀曾給我科普:「山貓」車如其名,不僅能原地360°旋轉,還能兩棲浮渡。女特戰隊員葛芳曾駕駛山貓橫穿1米寬的壕溝,直衝70°高坡,整個戰車幾乎懸空「站立」。
衝向目的地,全員跳下「山貓」,迅速到達戰位,跪姿射擊。此時我大口喘著粗氣,耳膜鼓脹,周圍一片寂靜。長時間據槍,手臂酸痛,槍口逐漸向下脫離目標。
節奏越來越快!忘掉身份、忘掉性別,迅速進入戰鬥狀態!
新一輪的進攻開始。班長一個手勢,我們迅速起身行進,10米、8米……我們變換隊形,對準目標。兩輪戰術課目練下來,體能已突破極限,路面不平,我一腳踩進雪坑撲倒在地。
「加油!咱倆可都是新兵!」同組的李娉朝我喊道。她這招激將法還挺管用,我提口氣向前衝,結果回嗆幾口涼風,一陣猛咳,眼淚直往上竄。再看同行的戰友,已經衝向戰車,我連忙趕上。
「你的彈匣呢?」上車後,班長指著槍問我。
「糟糕!」我一摸胸前的子彈袋,果然少了彈匣。車上一陣短暫的沉默。
「全體都有!下車找彈匣,直到找到為止!」班長一聲令下。戰友還在安慰我,但是我明顯能感覺到班長強壓著的怒火。在任何時候,這都是嚴重錯誤,我的臉上一陣泛紅,羞愧極了。偌大的訓練地域,戰友們一遍遍細細捋過。最終,班長李婷找到了被雪半掩著的彈匣,降至冰點的氣氛這才稍微融化,我悄悄舒了一口氣。
「丟槍」風波之後,我記住了這位特殊的戰友。
下午3時,女兵宿舍,所有上午使用過的槍擺放整齊等待保養。被我弄丟彈匣的那把槍擺在我面前,像一位被我虧欠多年的好兄弟,委屈卻又試著和解地站在那裡,我內心百感交集。
李婷一步一步教我分解槍枝,她有一雙巧手,指節分明,摸起來還有點兒硌人。正是這雙手能讓她蒙眼20秒內進行槍械分解結合,打敗一眾男兵,在全旅出盡了風頭。
提起「當年勇」,她就露出一口大白牙嘿嘿一笑,眼神裡還是藏不住驕傲。在她的指導下,我艱難地將槍枝分解完,按順序排好,挨個擦拭。
這可是個細緻活,最難的是要同槍膛裡的火藥殘渣較勁,將沾了槍油的布條從一頭捅向另一頭,不亞於擦拭瓷器般小心細緻。一遍、兩遍、三遍……用白布襯著槍膛,眯著眼睛看裡面亮堂堂得無一雜質,這才算完。
手上沾滿槍油,皺起鼻子一聞,一下子難以習慣。「晚上吃飯用手抓饅頭,咬一口滿嘴煤油味」,大家紛紛伸手比誰手上的槍油多。槍枝保養在她們看來,似乎是一天中的放鬆時刻。
夕陽西下,槍械入庫,我告別這群戰友,結束了「客串」特戰女兵的一天。我將永遠記住這一天,因為這讓我懂得了特戰女兵的汗水,更讓我懂得青春熱血何處可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