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在離開時尚舞臺七年後,以極簡主義著稱的德國設計師 Jil Sander 終於在今年秋冬,攜手日本快消品牌 UNIQLO 推出了全新的 + J 系列。
德國時尚設計師 Jil Sander 對於極簡設計的精緻詮釋令她備受時尚界追捧,她被譽為當代「極簡女王」。外界一直將 Jil Sander 的設計定義為極簡主義或是性冷淡風格,但設計師本人表示,我不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我是一個純粹主義者。
與其說 Jil Sander 是一名時裝設計師,不如說她是一位探索服裝的藝術家,Jil Sande對線條的研究是接近 「完美」的程度!
在離開時尚舞臺七年後,以極簡主義著稱的德國設計師 Jil Sander 終於在今年秋冬,攜手日本快消品牌 UNIQLO 推出了全新的 + J 系列。八月 Jil Sander 復出的消息引起媒體上的一股討論,更在前段時間發售後造成瘋狂搶購,可見她的極簡主義傳奇風格在今天仍然備受推崇。
究竟是什麼魅力,能讓這位現在已經77歲的老人家還在給20歲的年輕人做著設計?
為何 Jil Sander 能讓年輕人那麼著迷?
1. 神隱數年的強勢回歸
在2013年最後一場告別秀後,Jil Sander 消失的這幾年,仍透過藝術博物館回顧展等活動來保持自己的創造力。
被媒體問到關於回歸,Jil Sander 說道:「是啊,回歸這件事似乎是我逃脫不了的問題。我想對一次性快時尚作出回應,且深知與 UNIQLO 合作勢必能達成什麼。多虧了這位日本夥伴的採購能力、物流和國際配銷網絡,才讓生產擁有合理價格的高質量設計成為可能。」
Jil Sander 說道:「如今的一切似乎都變了,就連時尚產業也是。我們已厭倦過去長久以來那種特定的工作模式,有感使用的物料、生產技術等都在發展,新的面料也要有新的處理方法,要賦予其新的剪裁或印花。因此不用刻意解釋何謂當代精神,我可以感受到現代人追求精巧的渴望,也能感受到此刻的魅力、張力與和諧。」
2. 重視質量和美觀外,也應傳遞時代精神
Jil Sander 說道:「我持續在基本單品如軍裝大衣和白襯衫上精進,並根據材料、現代比例和剪裁來調整。而這樣不斷反覆修改的過程就像在研究時間一樣,若你比較喜歡新的版本,對我來說那就是現代化的精髓。」
「畢竟漂亮的服裝不能僅求質量和經典剪裁,同時也要能表達時代精神。」
那有沒有什麼品項是 JiI Sander 最喜歡鑽研的呢?
「或許是 Chesterfield 大衣(Chesterfield coat)吧。一件外套的比例總是充滿變化也蘊含許多細節,讓我想用現代思維來做點改變。」
3. 疫情影響下的創作思維與展現
今年的疫情在某種程度上都影響了設計師們在創作歷程中的不同面向,其中***的改變或許是服裝風格開始趨於休閒、材質以選擇柔軟舒適的居多,且模糊了性別的概念,讓服裝成為人們表達的媒介,而不再是區分個體的象徵。
訪問中《WWD》也對 JiISander 提問道,疫情是否影響或改變了設計上的看法?
「當然,這場疫情的確深刻地影響了人們和設計。我曾試著探索能遮蔽人們的更大廓形,以獲得更多柔軟度和親和感,但總的來說我的思考方式和手法仍未改變。試著把精緻的3D 設計概念提升,來強調穿者的個人特質,因此我決定用能定義身形的方式去細修體積。我認為我們都在尋找時髦精巧且剪裁良好的單品,以增加自信並準備好迎接新的開始。」
4. 我不是極簡主義者,我是一個純粹主義者!
Jil Sander 同名品牌創立於1968年,並在1973年發布了Jil Sander 第一場時裝秀,然而當時並沒有獲得普遍讚揚。之後,Jil Sander 前往巴黎,***將其時裝帶到法國,仍然沒有引起共鳴。
感到灰心卻不氣餒的她離開巴黎返回漢堡。直到80年代,當三宅一生等日本大牌設計師興起而帶動的服裝新線條引起關注後,Jil Sander 的作品終於開始引起注意,並逐漸受到追捧。最終被 PRADA 集團收歸旗下。
Jil Sander 兩進兩出,最後交棒到比利時第二代前衛時裝設計師 Raf Simons手裡,已經是到2005年以後的事了。
2008年,日本時尚集團 OLG 以1.67億歐元收購了 Jil Sander。
Raf Simons 接手 Jil Sander之後,用8年時間注入了全新的極簡血液,締造了數個經典系列。比如2012春夏系列,再比如人人懷念的謝幕秀2012 秋冬,這一簡約、柔美又優雅的女性形象,是 Raf Simons永遠的***之作。
2013年,Raf Simons 跳槽去了Dior,Jil Sander後繼無人。Sander 再一次回歸救場,等品牌熬過了一年的過渡期,她第三次離開。
2014年,Jil Sander 品牌從另一個奢侈品牌 Vionnet 挖來了創意總監 Rodolfo Paglialunga。
「 我不是一個極簡主義者,我是一個純粹主義者 」。
「純粹的簡潔對於我來說缺少一些東西,那樣就會過於冷淡,缺乏感情。比如說,空房間只有在擁有出色的設計比例的時候,才能獨立成景,隨便放一把椅子,都可以很完美。」
「時尚亦然,我們一直在跟不變的廓形打交道:夾克、外套還有襯衫,充滿變化的,是摩登的剪裁和創新的面料。即便我們的設計看起來很簡單,不費吹灰之力,但是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做到「毫不費力」有多麼難。」
—— 設計師 「極簡女王」 Jil Sander
5. 新 Céline ?不,它是種生活方式
如今的 Jil Sander 終於迎來了新的轉機。品牌大膽啟用 Lucie Meier和Luke Meier 夫婦組合為創意總監,前者曾在 LV 和 Dior 工作,後者曾任Supreme首席設計師達8年之久,履歷都十分優秀。走馬上任招攬來新 CEO 的 Axel Keller ,這幾位的到來,宣告了一場待時已久的內部革命。
初來乍到的 Lucie & Luke Meier 一直在為品牌制定清晰、專注的願景,他們選擇遵循創始人 Jil Sander 的足跡:「遵循自己意願與信念,不必在意他人。」
遵循,但並非意味著一層不變,他們用詩意、溫暖和個性化的態度重新設計品牌標誌性的極簡主義。
傳統和創新、高定和街頭、享受主義和禁欲主義。也難怪,如今新版 Jil Sander 的現世,吸引了一大批 Céline 、LEMAIRE 等極簡主義粉絲的駐足。
「極簡」不是給人冰冷的感覺,不是單調和乏味。也可以用時髦的手法來體現,這更加符合當代女性的豐富內涵。
就像創始人 Jil Sander 一直在追求更加純粹、溫暖和人性化的東西,而且是更加貼近生活本身。通過每天與身體的接觸來溝通與交流,讓每一件衣服都是擁有靈魂和情感,在 「極簡」中取得「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