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茨
耶利奇
在世界大賽結束將近半個月後,2018賽季最終的個人獎項終於揭曉,波士頓紅襪的穆奇-貝茨與密爾沃基釀酒人的克裡斯蒂安-耶利奇分獲美聯和國聯的MVP。貝茨帶領紅襪取得隊史最佳的常規賽108勝,並隨隊在季後賽披荊斬棘拿下世界大賽桂冠。耶利奇則幫助不被看好的釀酒人拿下國聯最多的96勝,擊敗小熊拿下分區第一,時隔七年讓密爾沃基重回季後賽。
出類拔萃無可爭議 今年的MVP沒懸念
賽揚獎由美國棒球記者協會(BBWAA)投票決出,美聯和國聯分開評選。每支大聯盟球隊各有兩名代表記者參與各自聯盟的投票,每名記者有十張選票,第一順位選票的分值為14,第二順位到第十順位選票的分值從9依次遞減到1,總計得分最高的球員獲獎。如果一名球員得到全部第一順位投票,他的得分是420分。
貝茨得到了28張第一順位選票和2張第二順位選票,合計410分。他是紅襪自2008年的達斯丁-佩德羅亞以來第一個獲得MVP的球員。洛杉磯天使外野手邁克-特勞特得到265分,克利夫蘭印第安人三壘手何塞-拉米雷斯得到208分。
耶利奇幾乎全體一致獲評第一,他得到了29張第一順位選票和1張第二順位選票,合計415分。唯一一張沒有親睞他的第一順位選票給了國聯賽揚得主雅各布-德格羅姆。芝加哥小熊二壘手哈維爾-拜耶茲得到250分,科羅拉多洛基三壘手諾蘭-阿雷納多得到203分。
攻得好防得妙 貝茨靠全面擊敗特勞特
今年是貝茨在大聯盟第四個完整賽季。他0.346的打擊率,129次得分,0.640的長打率均領跑大聯盟,此外他還有47支二壘安打,32支本壘打和30次盜壘,出色的進攻端表現讓他贏下了今年的銀棒獎。
值得注意的是,貝茨還是史上第一名拿下當年打擊王頭銜的30-30俱樂部成員(即30轟30盜,兼具力量和速度的象徵)。自1957年的名宿泰德-威廉士之後,紅襪也是首次有球員同時在打擊率和長打率上排名聯盟第一。有20場比賽他上壘達到4次,同樣也是聯盟最多。
貝茨
奪冠不久又喜迎愛女出生,再加上獲評MVP,好事連連的貝茨非常高興:「這意義非凡,我很重視能得到這個獎項,不過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我們贏得了世界大賽,為波士頓帶回了一座冠軍獎盃。一切都在掌握中,JD-馬丁內斯和主教練阿萊克斯-科拉來了,他們給了我新的對待比賽的視角,替我管好了方方面面。我學到非常多,誰都看得到我那些本壘打和其他的進步,但背後那些大家不知道的才讓我有了特別的一年。」
防守方面,三屆金手套在握的貝茨今年有5次助殺,守下了20分。雖然在進攻方面他很難說要比兩屆MVP特勞特更出色,但依靠守備時的發揮,在整體勝利貢獻值上貝茨以10.9擊敗了10.2的特勞特。貝茨回憶起2016年他在MVP評選中輸給特勞特的感受:「我那時很渴望得獎,但你不知道有沒有機會捲土重來,我簡直是日思夜想。」
一己之力帶隊重返季後賽 生涯年的耶利奇捨我其誰
為了支持正在與山火搏鬥的消防官兵,耶利奇戴了一頂洛杉磯消防局的帽子與家人親友在洛杉磯市郊的家中慶祝獲獎。釀酒人上一位MVP得主萊恩-布勞恩也在其中。耶利奇感言:「能和好友、家人和在我生命中有重要意義的人在一起分享這份榮耀實在是太美妙了。我說了獲獎有他們的一份功勞。最近加州的局勢不好,很高興能見到不少笑容。我難以用語言形容這一切,你做夢都想不到有這一天,太神奇了!」
由於馬林魚易主,新接手的管理層將原本的「黃金外野」悉數變賣,2017年國聯MVP詹卡洛-斯坦頓轉會揚基,銀棒金手套雙料得主馬塞爾-奧祖納加盟紅雀,耶利奇則來到了釀酒人。2016賽季是耶利奇之前的頂峰,他有21轟98打點,0.859的攻擊指數,堪稱優秀但不足以讓人將他與MVP聯想起來。尤其是2017賽季他還略有退步,人們對他的期待無非就是接近三成打擊率和20支本壘打。
耶利奇
來到新球隊後耶利奇花了一些適應,從7月8日起他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在此後的74場比賽內他有著0.367的打擊率,0.444的上壘率,25支本壘打,22支二壘打和1.171的攻擊指數。全明星周之後他的長打率是令人咋舌的0.770,14年以來最高,甩開第二名的國聯最佳新秀羅納德-阿庫尼亞整整145個點。
靠著耶利奇的出色表現,釀酒人在賽季後半程取得48勝33負,將國聯中區近兩年的霸主小熊逼入了加賽。而在這畢其功於一役的加賽中,耶利奇單場3安打1打點,率領釀酒人斬熊成功。談起整個過程耶利奇無比興奮:「難以置信的感覺,想都不敢想,從少棒起步,走到大聯盟就很困難了,贏下MVP仿佛是在做夢。我實現了自己的期望,進入全明星周前我們遭遇了六連敗,趁著休兵時機我重新調整了自己。下半賽季是魔幻般的旅程,整個環境都變了,每一場都很關鍵,這迫使你竭盡全力。」
四度與MVP擦肩而過 特勞特是否被球隊拖累
拿到24張第二順位選票,可以說今年美聯球員中特勞特僅次於貝茨得到公認。算上這次,這位2014年和2016年的最有價值球員已經四次在年終大獎的評選中屈居第二。別忘了特勞特迄今才打了七個賽季,他最「差」的去年因為拇指受傷錯過六周,才頭一次在評選中「掉」到第四。今年八月滿27歲的特勞特生涯累計的勝利貢獻值為64.3,這比很多名人堂選手畢生的積累還要高。如果將討論範圍局限在今年,貝茨是第一位的,若要問如今美聯乃至整個大聯盟最強的球員是誰?顯而易見是特勞特。
特勞特今年的攻擊指數是全聯盟最高的1.088,比貝茨高10個點。他0.628的長打率落後貝茨12個點,但他0.460的上壘率比貝茨多了22個點。與貝茨不同的是,「魚球王」所在的天使打線整體不強,沒有那麼多強打巨炮前呼後擁。開路先鋒科爾-卡爾霍恩今年上半賽季形同災難,曾經的地表最強阿爾伯特-普侯斯如今更多是個昂貴的累贅,即便最佳新秀大谷翔平偶爾能在特勞特的前後棒次提供支援,畢竟天才二刀流少年出場機會有限。空有一身武藝的特勞特陷入非常尷尬的境地,一旦缺乏強棒掩護,對方投手可以集中精力解決他,實在解決不掉,把球投得躲躲閃閃大不了保送上壘。這極大限制了特勞特的發揮,使他難以創造更多的價值。
特勞特使出渾身解數也帶不動天使的窘況年復一年,部分看不下去的球迷發出了「救救特勞特」的聲音,呼籲一支有競爭力的球隊延攬這位現役最強球員。可以預計的是,年輕有為的特勞特仍然會長期在最有價值球員的評選中保持強勢,但倘若天使全隊實力沒有改觀,總是無緣季後賽的話,特勞特還是會像今年一樣吃虧。「流水的MVP,鐵打的特勞特」,這種景象是誰也不願意看到的。
辛苦一年僅獲十勝 德格羅姆被球隊坑掉MVP?
從耶利奇手裡搶走唯一一張第一順位選票的是德格羅姆,他在國聯賽揚獎評選中豪取29張第一順位選票,毋庸置疑是國聯最佳投手。有必要提示一下的是,耶利奇7.6的勝利貢獻值固然在國聯野手中是第一名,但德格羅姆的勝利貢獻值足足有10.0!放眼全聯盟也就比貝茨和特勞特低,大都會王牌對釀酒人臺柱的領先不是一星半點。
由於已有賽揚獎的存在,通常來說MVP獎項傾向於頒給野手,而且投手由於出賽機會的限制也很難在全年貢獻上贏過野手。但偶爾也有表現突出的投手即拿賽揚又獲MVP的,最近的例子便是2011賽季的賈斯廷-維蘭德和2014賽季的科雷頓-克肖,兩人當年的表現不但殺遍投手榜單,就是各路野手也只能甘拜下風。
然而MVP不僅僅是球員自己出色就能拿得到的,球隊有好成績也是評分的重要參考。維蘭德和克肖拿下雙料大獎的年份,所在的球隊均獲得分區第一殺入季後賽。而德格羅姆呢?比起特勞特的境遇可以說還要慘上七分。大都會打線實在太坑,不但無力競爭分區頭名,就算是給德格羅姆多爭取幾場勝投都費勁。每次德格羅姆苦撐七八局只丟1分2分,可己方進攻還是掛蛋,偶爾能得個1分還是他自己打下來的,國聯新科賽揚只能徒呼奈何。要不是有清空主力的馬林魚坐地擺爛,大都會甚至可能落得分區墊底的下場。這種情況下德格羅姆自己再優秀,也是無力和耶利奇爭奪最有價值頭銜的。
常規賽無敵季後賽腳軟 兩位年輕新星白璧微瑕
無論特勞特和德格羅姆有多令人惋惜,貝茨和耶利奇今年贏得當之無愧。但他們的2018賽季就沒有缺憾嗎?一組簡單的數字或許能給你不同的看法。貝茨本季常規賽攻擊指數1.078,季後賽只有0.608;耶利奇常規賽1.000,季後賽0.772。
分析更細緻一些的話,耶利奇在國聯分區賽還是carry全隊的狀態,但最終飲恨的國聯決賽,道奇投手群基本上成功壓制住了他。而貝茨則可以說整個十月形同隱身,不光今年,前兩個賽季紅襪一輪遊的季後賽之旅中他的發揮也很糟糕。
由於季後賽不是每個球員都有機會參加,長期以來MLB對於MVP的評價標準一貫是以常規賽為限。但一名從四月猛到九月的球員在最關鍵的時刻站不出來,無疑是令人尷尬的。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例子有三屆最有價值球員亞歷克斯-羅德裡格斯,他在巔峰時期是美聯最好的球員,可是季後賽往往淪為笑柄。不過羅德裡格斯在2009賽季雄起了一回,幫助揚基捧回了冠軍獎盃,他在美聯決賽大殺特殺的表現可以說一戰洗清了多年積鬱。
年僅26歲的貝茨和耶利奇有著光明璀璨的未來,一次季後賽的遺憾無法否認兩人本季的巨大成就,而且他們也有得是機會在季後賽留下值得銘記的時刻。兩位新科MVP得主連同其他年輕出色的球員,為棒球球迷奉上了一個精彩的賽季。毫無疑問,這股新勢力會隨著不斷進步的棒球理念,推動歷史的浪潮滾滾向前。
(兩好兩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