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歲女兒在學校被欺負,媽媽在群裡發了一段話,老師:幹得漂亮

2021-01-10 夏方育兒

誰的孩子都是寶貝,家長都是不能讓她們受一點委屈的,也不想看到自已的孩子被欺負,但是在學校有很多小朋友,孩子們難免會發生摩擦,起爭執。

當孩子被欺負受委屈時,家長就會又緊張又敏感,想要幫自己的孩子討回公道,但是又要防止這類事情再次發生,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面臨這樣的事情。

小張的女兒在幼兒園一直都是活潑開朗的性格,小朋友們也都喜歡她,覺得她很有趣喜歡和她一起玩,但是有一天,小張卻發現平時活潑開朗愛笑的女兒不開心了,也不說話,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坐在房間裡,也不和父母聊學校裡有意思的事情了,小張覺得很不對勁,就去問自己的女兒。

和女兒一陣交談後小張才知道,原來是因為女兒在走路時不小心撞到了班裡的一個女生,雖然女兒已經給自己的同學道歉了,但是那個女生卻還是不領情,一直大聲斥責也不給女兒好臉色,女兒覺得心裡受了委屈,自己沒有辦法也很難過。

小張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在家長群裡說到:「各位家長你們好,今天我女兒和班裡的一個女同學產生一點小小的矛盾,但是我女兒口才並不是很好,受了一點委屈,但是我女兒很聽話,我女兒讓我給她報口才班和跆拳道班,想在過段時間裡和今天產生矛盾的同學進行口才上的交流。

但是我知道大家並不能解決問題也不是最好的辦法,所以我並沒有讓我的孩子那樣做,你們覺得我做的對嗎?」因為看到家長群裡的消息,對方也主動過來表示了歉意,事情有了很好的解決。

父母的行為和舉動還有語言影響著孩子的方方面面,當孩子在學校或者在外面出現了問題,父母要在第一時間用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向上面的小張的做法就是正確的,好的引導勝過暴力解決和一味的忍耐。

那麼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父母應該怎么正確處理呢?

1、首先家長培養孩子自我保護的能力

孩子的心靈是單純又美好的,她們不知道現實生活其實並不是像她們想像的那樣充滿愛和溫暖,甚至有時候還有校園霸凌的事情,讓別人欺負,不敢反抗,不敢告訴父母。所以從小我們就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告訴她們如何在被欺負時正確的反抗,不要做膽小鬼。

這種時候家長一定要確立自己的態度,當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時,要教會孩子不能忍讓,要告訴老師和家長,不要受委屈了憋在心裡,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可能還會讓孩子有厭學的想法,所以父母要做好最適當的解決方法,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2、家長應該最先安撫孩子,問清楚事情的緣由

每當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時,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被欺負,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取勝的那一方,但是,如果真的發生了不高興的事情,要先問清楚事情的緣由,要了解到底是誰對誰錯,不要一味的現在孩子這一邊,也不要冤枉別人的孩子。

孩子的情緒是很難安撫的,她們才開始上學,心理和智力都在發育階段,孩子心思細膩敏感,安撫孩子的同時也不要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童年的陰影會影響一輩子。

我們做父母的怕的是孩子不肯說,這樣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受了什麼委屈,更別提保護他們了。

建議陪孩子讀一些相關的繪本,能增加孩子的勇氣和自信,大人的大白話說教,遠遠不如利用孩子愛聽的方式去灌輸他們。

小熊媽媽今天想給大家推薦的是這套《愛上表達系列繪本》,有一段時間,我家小熊特別愛哭愛鬧,一有什麼不如意的事情,他就哭,搞得我頭都大了。

因為他睡前總是不太安穩,我都會給他讀繪本,讓他把精力都耗在認真聽故事上決定還是讓繪本中的故事來慢慢讓她他變吧。

今天的繪本講的就是遇到事情不要哭,有什麼事要講出來,讀完之後,小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看完這套繪本之後,去幼兒園回來的路上都愛跟我分享一些事情啦,看來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重要。

59.9塊一套10冊的《愛上表達系列繪本》,平均一冊是7塊多,一瓶汽水飲料左右的價格幫助孩子們勇敢表達自己,不把委屈的情緒藏起來,和父母親密聊天,拉近親子關係,快樂成長~

3、家長必須出面解決孩子之間無法化解的矛盾

孩子的事情孩子互相道個歉拉拉小手就解決了,家鄉的參與反而會讓事情發展得更惡劣,很多父母都是這樣想的,但是這種想法也是不對的,孩子還小,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沒有很完善,思想也不成熟,也很可能引發到孩子打架的層面上,各種事情就會越來越亂,對孩子的影響更是難以想像的。

如果兩個孩子之間可以自己和平解決那是最好不過的了,是每個老師和家長都共同希望的。但是,如果孩子真的解決不了,家長就要必須出面解決,幫助孩子向正確的方向走,尤其是自己的孩子是弱小的一方,如果家長不幫忙解決孩子就會產生心理負擔,覺得更難過,沒有人站在自己這一邊,也會影響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感情。

家長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是相輔相成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時自己也會越來越強大,孩子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小學是孩子成長的重要起點,小學的這幾年決定和影響了孩子學習生活中後面的幾十年。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特的靈魂,父母需要做的就是不要給孩子的成長設限。

孩子和家長之間是相互幫助相互成長的,家長也不是什麼都懂,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學到的東西其實更多,孩子的成長有一半是在家長的影響下的,所以培養出色優秀的孩子也離不開優秀的家長,而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規則意識,以及良好的品質,是在給孩子未來鋪墊的最好的路,只有從小開始培育孩子,未來才會有出息。

相關焦點

  • 7歲男孩被同學欺負,媽媽忍無可忍在家長群怒懟,老師:幹得漂亮
    但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欺凌,家長的態度就顯得非常重要,既要幫助孩子討回公道,又要儘量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以下我們來看看,7歲的男孩被同學欺負,媽媽在家長群裡說了一句話,連老師都說:幹得漂亮!7歲男孩被欺負,媽媽在家長群裡發了一句話,老師說幹得漂亮!
  • 7歲男孩被同學欺負,媽媽在家長群裡發了一句話,老師:幹得漂亮
    前言: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人欺負,但由於學校裡的每個孩子性格不同,偶爾發生矛盾、摩擦也是難免的。正因如此,一旦孩子被同學欺負,家長的態度就顯得至關重要,既要幫孩子討回公道,又要儘量避免此類事情再次發生。
  • 5歲男孩被同學欺負,媽媽高情商做法堪稱一絕,老師:幹得漂亮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誰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因此很多家長都想一輩子陪在孩子身邊,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遲早都要步入校園生活,而幼兒園作為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獨自生活的場所,對於孩子來說就像是一個小社會,由於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因此發生矛盾的可能性要遠比在家大得多。
  • 小學生被同學欺負,媽媽在群裡找對方家長理論,網友:幹得漂亮
    前段時間一位家長就因為自己的孩子被同學欺負而公然在班級群內找對方家長理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一起來看看吧。這位網友表示,自己的女兒平日裡很是聽話,但是某一天放學回到家中卻因為被同學欺負而大哭不止,自己哄了好一會兒才停止,面對這樣的事情做家長的當然是不能夠容忍,於是這位家長直接選擇了在班級群內找對方家長理論。
  • 女兒忘戴紅領巾,被停課1天,單親媽媽怒了,卻被老師移出家長群
    尤其是家有女兒,父母更是要耗費雙倍的精力去擔心孩子所遇到的一切。小林媽媽是個單身媽媽,一個人帶著女兒生活,對她來說,孩子就是自己的全部,雖然日子苦,但也樂在其中。一天,小林媽媽忙著去公司開會,沒有時間送女兒,心裡想著孩子都快12歲了,讓她自己去也沒啥大問題。可沒想到,就是這一次,女兒就犯了錯誤。
  • 7歲男孩被同學欺負,媽媽在家長群發了一句話,老師:做的太好了
    每一個孩子也都是我們父母心中的一個寶,誰都非常的不希望自己家的孩子會被人欺負,但是由於學校裡面每一個孩子的性格都是不同的,偶爾會發生一些矛盾,摩擦也都是難以避免的。正因如此一旦要是孩子被同學欺負,家長的一些態度顯然就會變得至關重要,既要確保孩子討回公道,又要儘量的去避免這一些事情再次發生。
  • 女兒沒戴紅領巾被停課,單親媽媽據理力爭,卻被老師移出群聊
    現在老師和家長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多,越來越激烈,原本都是為了孩子好,可以方式和觀念的不同就容易有隱患。養育一個孩子原本就困難,那麼單親家庭帶孩子就是難上加難,小林媽媽就是這樣的家庭,她離婚以後獨自帶著女兒,可是女兒的教育,依舊讓她有些有心無力。
  • 因孩子拉褲家長怒懟老師,反被老師的回覆打臉,網友:幹得漂亮!
    由於整條內褲被屎渲染了一大半,我估計又是幹的又是稀的不太好洗,老師嘗試無果,就把這條內褲扔掉了,給蛋蛋換了書包裡自帶的另一條內褲。雖然內褲無法清洗乾淨,但其他的衣服老師都給洗好曬乾裝好了,準備讓蛋蛋下幼兒園後帶回家。
  • 「媽媽,我被人打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小孩子下手又沒個輕重,經常會把對方弄得頭破血流,讓前來協商處理的家長心疼得不得了。為什麼自己的孩子會在學校一個人欺負呢?很多家長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的孩子看起來乖巧懂事怎麼會成為被人欺負的對象?小雨哭著回家,媽媽看到小雨身上的青紫痕跡,連忙詢問小雨在學校發生了什麼事情?小雨把自己至於為同學欺負的事情一說,小雨媽媽氣的頓時在群裡,艾特了打人孩子的家長,希望讓他第二天帶著孩子來學校給小雨賠禮道歉。
  • 媽媽發朋友圈,炫耀4歲女兒得獎狀,朋友回復:下次看仔細再發
    014歲女兒首次得獎狀,媽媽發朋友圈炫耀,看清字後哭笑不得張女士有一個4歲的女兒囡囡,正在上幼兒園。雖然是個女孩子,但是囡囡的性格卻像男孩一樣,大大咧咧活潑好動,在幼兒園裡沒少惹事。不過有一次,囡囡放學回來的時候,很高興地說:「媽媽,媽媽,我今天在幼兒園裡得獎狀了。」張女士一聽不得了,自己調皮的女兒居然得獎狀了,這可是第一次啊。看到女兒手上金燦燦的獎狀,她高興不已。女兒第一次拿獎狀,怎麼也得好好紀念一下。
  • 女兒被欺負,寶媽在群裡「放狠話」懟家長:比教孩子打回去強多了
    文|西紅柿媽媽汪涵被公認是一個高情商的人,他曾經說過一段經常經典的話:「我們的生活中,從不主動惹事,但是事兒來了,我們決不怕事!」放在今天的故事當中,依然覺得特別得貼切與深入。一個寶媽發現女兒被一個男孩子欺負了,於是將具體情況第一時間告訴了老師,希望老師可以及時的處理。可在寶媽焦急等待了一天無果之後,這個寶媽沒有選擇忍氣吞聲,而是果斷決定勇敢處理這件事情。
  • 致良知四合院:7歲孩發群公告:「進了這群,你們就不吵架了!」
    今年疫情期間,在青雲和丈夫都不知道的情況下,7歲的女兒自己拉了一個「中華文化學習群」,裡面有她和丈夫,幼兒園園長、小學老師,還有一群家長。上面這句話,就是女兒發布的群公告。小小的女兒還不會打字,是語音轉化過去的,所以還夾雜著一個可愛的錯別字。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老師:為什麼只欺負你?家長應該怎麼辦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老師:為什麼只欺負你?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的學生,都會存在一些小團體,去欺負那些比較內向,不太靦腆的學生,被欺負的大部分學生都不敢反擊,哪怕有一小部分去告訴老師,也往往會被質問:為什麼不欺負別人,只欺負你?這個時候被欺負的孩子會覺得很委屈,家長們可以怎麼辦呢?
  • 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
    家長還是老師? 不知道你有沒有關注到昨天一位家長在網上公開批評老師開學後利用微信群留作業,引發了家長和老師的互懟。 家長說,老師應該在學校把作業留好,不應該在微信群裡發,導致學生上網。老師說,不讓買資料,又不能在群裡發作業,那學生怎麼提高?
  • 家長群裡有個奇葩是什麼體驗?整天廣告發不停,後來被老師踢出群
    本來建家長群是為了讓老師和家長之間溝通更方便。但家長群裡總是免不了有一些奇葩家長,這些奇葩家長經常會說一些奇葩話,惹得眾人嫌棄,自己還渾然不知。那麼,家長群裡有個奇葩家長是什麼體驗?下面我們就來看下網友們的分享把,有個網友就說自己群裡有個奇葩家長,整天廣告發不停,後來被老師踢出群。
  • 江蘇11歲學生身亡,遭欺負卻被要求寫檢討,母親稱老師發視頻羞辱
    據北京青年報12月17日報導,近日江蘇鎮江京口區某小學一學生在家中自縊身亡,死亡學生家屬稱事發前兩天女兒因為與同學發生矛盾而被班主任逼迫寫檢查。目前,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教育局已經介入調查此事。半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了王芳卻還不見女兒出來。打開衛生間的門,眼前的一幕讓王芳呆住了。小悅在衛生間自縊,之後王芳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可事發時間過長,小悅因搶救無效死亡。事發後,王芳經常懊悔自己作為媽媽當天為什麼絲毫沒有察覺到孩子的異樣呢?
  • 杭州教了23年英語的馮老師走了 朋友圈留下一段話
    馮老師去世後,富陽新登中學校長周喜軍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下一段話:2018年4-6月,因為怕耽誤學生高三衝刺,耽誤了最佳治療期。平凡的老師啊,總是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精神。敦厚樸素、敬業勤勉的馮老師在直面生死之際,表現出驚人的堅強、平淡與大局觀,還有對親人、學校、教育與生命無限的眷戀。堅持回來上班、堅持不要捐款、堅持不打擾學校,並對自己無法效力學校而反覆道歉。
  • 常文莉:「一下子有了4個乖巧、漂亮的女兒,把我高興壞了.」
    龍溪小區一共有252個留守兒童,他們的「代理媽媽」由69名志願者擔任,她們以「媽媽」的身份,深入到孩子的家庭和學校了解其生活和學習情況,像親生母親一樣給予陪伴和關懷。在龍溪小區的婦兒之家,記者見到威信縣藍天幼兒園的老師們正在教孩子們排練舞蹈和做手工,老師們也是「代理媽媽」。記者隨後走進了小區裡的三個家庭。
  • 「媽媽,老師為啥總問我每天吃不吃屎?」家長質問老師後被移出群聊
    有一天,閻女士開車去接兒子,在回家的路上,樂樂突然問她:「媽媽,老師為什麼總是問我喜不喜歡吃屎?每天吃不吃屎?第一次和第二次問的時候我以為是開玩笑,第三次問的時候就有點不高興了,今天已經是第四次問我了。」 閻女士聽完兒子的這些話,氣得手都有點抖了。這是什麼老師呀?明擺著欺負人。孩子就不需要尊重了嗎?孩子就沒有尊嚴了嗎?
  • 伊能靜女兒被同學欺負:面對被欺凌,培養娃還擊的智慧才更重要
    莫過於,眼睜睜看著孩子被排擠、被欺負,卻無能為力。在新的一期《婆婆和媽媽》裡面,伊能靜和婆婆、秦昊談到女兒米粒新學校的情況。伊能靜說女兒很容易被欺負,有個男孩,在第一次撞米粒被老師要求道歉後,之後總是有意無意地撞她一下。秦母以為是小孩子鬧著玩,秦昊立馬急了:「這不是玩,學舞蹈課的時候,米粒在那兒站著,那個小男孩就過來咣地擠米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