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城鎮化進程

2020-12-16 金臺資訊

人民網昆明5月10日電 (符皓、程浩)「推進城市更新,加快城鎮化進程,是帶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突破口。」5月10日,雲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雲南省省長阮成發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今年後幾個月的重點工作。針對城鎮化建設工作,報告指出,要把城市更新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加快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

報告從四個方面對雲南今後的城鎮化工作進行了部署:

加強城鄉規劃。創新規劃編制理念,系統前瞻科學地謀劃好人口、空間、生態、文化、國際化、交通、科技、產業等要素,優化城鄉設計,解決好土地集約利用、綜合承載能力、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問題,切實維護規劃的權威性、嚴肅性、連續性。

統籌推進城市更新。出臺城市更新指導意見,開展城市體檢,加強交通、公共服務等設施建設,推進城市修補、生態修復。協調城市景觀,保護歷史文化風貌。完善養老、託幼、醫療等服務機構布局,建設「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完成1000個以上老舊小區、10萬戶以上棚戶區改造任務,讓城市更宜居、百姓更舒心。

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放開城鎮地區戶口遷移政策,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做好易地扶貧搬遷進城農民變市民後的社會管理服務,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全覆蓋,實現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0%以上。

促進房地產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制定住房和房地產業發展規劃,「一城一策」促進房地產業高質量特色化發展。加大公租房建設力度,堅持實物保障和租賃補貼並舉,保障住房困難群眾基本需求。

相關焦點

  • 首佳觀察 | 城市更新:十四五規劃背景下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中重要的一環。據統計,截止2019年底末,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0.6%,而「十四五」也是我國新型城鎮繼續進行和城鎮化率持續提高的關鍵五年。城市更新是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階段城市更新是通過投入新的資源,促使原來的空間、資源再生、煥發,是城市的功能升級換代。目前,一線城市新增土地資源接近臨界點、需要進入存量資源開發的階段,二線城市需要通過存量改造實現「差別化」發展是我國推進新型城鎮化的主要矛盾。城市更新正成為國內城市化進程的新增長點。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需要通過良好的基礎設施來吸引人才和承載人口。
  • 山東東明縣武勝橋鎮多措並舉加快新型城鎮化管理進程
    本網訊:( 嶽軍勝 李洪橋 )近年來,山東東明縣武勝橋鎮按照「規劃引領、完善功能、提升品位、持續發展」的思路,依託區位、交通、產業等資源優勢,科學規劃、建管並重,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鎮區面貌不斷改觀,農村人居環境不斷完善,居民幸福感和歸屬感進一步提高
  • 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要深入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積極穩妥推進新型城鎮化,顯著提升城鎮化質量,使更多人民群眾享有安全健康、較高品質的城市生活,促進經濟行穩致遠、社會安定和諧,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堅實支撐。
  • 專家:中國城鎮化進程正發生重大變化
    原標題:專家:中國城鎮化進程正發生重大變化   近年來,越來越多農民工不愛去大城市了,而是傾向於到縣城發展。這對城鎮化進程乃至整個中國經濟意味著什麼?
  • 加快城市更新 提升城市發展質量
    城市更新是一種新陳代謝的過程,通過對已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要求的存量資源進行重建、整治和功能提升,從而提振城市產業、激發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環境、傳承城市文脈、創新城市治理。當前,城市更新已經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支撐。    「十四五規劃」強調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近年來,河南城市建設步伐加快,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城市生態逐漸好轉,人居環境有了極大改善。
  • 單菁菁:推進城市更新 實現高質量發展
    更新是城市永恆的主題,是城市保持活力的來源。當前我國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0%,東部沿海部分發達地區的城鎮化率已經超過70%。根據國際經驗,城鎮化進入相對成熟的中後期階段,城市建設發展正在從以外延擴張為主逐步轉向以內涵提升為主、從大規模的增量建設轉向存量更新和增量調整並重的新階段。面對新階段新形勢,以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為目標全面推進城市更新,是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
  • 青海省今年將加快同仁縣、共和縣撤縣設市進程
    青海省發展改革委近日發布的《青海省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顯示,該省今年將繼續在縣級以上行政區劃調整工作上發力,包括「加快同仁縣、共和縣撤縣設市進程」等。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建議》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時期,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依然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但相較於強調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落戶人數,「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關注人的需求,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由重「量」到重「質」的轉變。
  • 城鎮化進程加快,網友:以後農村會是什麼樣?
    城鎮化發展勢必會導致兩種狀態,一農村人大量外流,二城市人口越來越多,網友:以後農村會變成什麼樣? 從現有的現狀來分析,目前在農村地區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年輕勞動力大量外流,剛畢業的大學生也沒有幾個能願意回到農村的,一是就業機會太局限,二是不能實現自己這麼多年讀書的報復,在城市定居的越來越多
  •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加快新型城鎮化是拉動投資和消費的「發動機」
    在張玉良看來,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將縮小差距,有效拉動「兩新一重」等重大項目投資,提升整體消費能級,擴大內需增長,促進經濟增長。「初步估算,僅核心城市群、都市圈的建設,每年就能夠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至少0.5至1個百分點的增長動能。」張玉良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全球最大的統一國內市場。
  • 城鎮化進程中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比較研究
    不僅如此,一個被統計數據忽略的差距正在對我國未來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產生重要影響,那就是城鎮化進程中城鄉居民房產價值的差異及其相關制度安排。上述差距說明,我國城鎮化進程中的城鄉財富及其分配不合理遠比收入及其分配不合理更為嚴重。如果不引起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農民市民化的成本將越來越高,隱性的城鄉收入差距將越拉越大,不僅將影響到全面小康社會的質量,甚至有可能形成新的城鄉二元結構。
  • 華寧:做好規劃加速城鎮化進程
    12月7日,華寧縣召開棚戶區改造、「美麗縣城」、水生態文明建設項目推進會議,聽取縣城棚改、「美麗縣城」建設推進情況和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情況,分析存在的困難問題,總結經驗,研究解決的措施辦法,督促加快項目建設步伐。
  • 加快新型城鎮化有利於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促進消費升級
    主題演講 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 努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綠地控股集團董事長、總裁張玉良: 面向未來,推進新型城鎮化、擴大內需、加快科技創新,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三大主要動力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新型城鎮化建設交出亮眼成績單
    記者從12月22日召開的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新型城鎮化發展專題發布會上了解到,五年來,全省城鎮化質量和水平穩步提升,城鎮空間格局不斷優化,城鎮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城鎮化體制機制不斷完善,城鄉面貌煥然一新。
  • 河南等十省份城鎮化潛力最大 房地產開發商已在深挖布局
    分省份看,各地的城鎮化水平差別很大。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研究了31省份城鎮化率和農村總人口數量後發現,未來城鎮化潛力前十名的省份分別是河南、山東、四川、河北、湖南、安徽、雲南、廣西、湖北和江西。這些地方在加快城鎮化的過程中,對房地產等行業都蘊含著較大的市場機遇。
  • 「思享家」堅定不移地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五年。《建議》提出「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和城鎮新增建設用地規模與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鈎政策,強化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十四五」時期,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依然是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但相較於強調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和落戶人數,「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更關注人的需求,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現由重「量」到重「質」的轉變。
  • ...原秘書長李迅:推進新型城鎮化要多聽老百姓意見,踐行「共同締造...
    在推進新型城鎮化方面,《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推進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工程,合理確定城市規模、人口密度、空間結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塑造城市風貌,加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社區建設,增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帶動作用,建設現代化都市圈
  • 雲南出臺統籌推進城市更新指導意見明確:支持昆明3年完成城中村改造
    ……雲南出臺指導意見了據云南省人民政府網站的消息,日前,雲南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統籌推進城市更新的指導意見》(下稱《指導意見》),明確全省將以問題為導向,統籌推進城市更新,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傳承歷史文化,增強城市綜合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 「十四五」時期中國城鎮化戰略與政策
    在具體舉措上,應強化中心城市的引領、示範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形成全球中心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區域中心城市和地方中心城市四級中心城市體系;在國家層面規劃建設34個高品質都市圈,使之成為新時期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核心區域;加快推進設市進程,鼓勵特大鎮設市,嚴格控制縣改區;對擴張、穩定、收縮型城鎮實行差異化政策;打通宅基地退出與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連接渠道。
  • 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波瀾壯闊,創造了世界城市發展史上的偉大奇蹟。2019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60.6%,已經步入城鎮化較快發展的中後期,城市發展進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時期,由大規模增量建設轉為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從國際經驗和城市發展規律看,這一時期城市發展面臨許多新的問題和挑戰,各類風險矛盾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