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最牛的高中,自然是「四大名校」了,長郡中學、雅禮中學、湖南師大附中、長沙市一中這四所中學在全國都十分有名,尤其是長郡中學,每年光考入清華北大的學生一般都有六七十位,一本上線率也在80%以上,那麼長郡中學為什麼這麼牛呢?這裡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生源好,學校錄取分數線高,入學就讀的本來就是成績非常優秀或者有特長的學生;還有師資好,學校經常將各地的優秀教師招聘進來;另外政府給予的資源好等等。但是還有人說,長郡中學的位置好,它地處長沙歷代文運昌盛之地——文廟坪社區。
文廟坪社區地處湖南省長沙市天心區學院街道西南角,以文廟牌坊為中心。在明清一直是長沙府文廟所在之地,所以稱之為文廟坪。
中國古代學校分兩類,官辦稱學宮,民辦稱書院。明清時期,長沙城內有三座學宮,分別是長沙府學宮、長沙縣學宮和善化縣學宮,長沙府學宮的級別最高。從唐代起,規定辦學「必祭奠先聖先師」,因此學宮也是祭孔場所,擁有獨立的孔廟,由殿堂、廂房以及各種附屬建築組成,行「左廟右學」之制。宋代封為「文宣王」,孔廟改稱「文宣王廟」,簡稱「文廟」,文廟坪地名由此而來。
1938年,由於日軍進犯,國民黨當局為了體現其一戰到底的決心,決定採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燒長沙的計劃,最終導致長沙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燒毀,而長沙府學宮和文廟也在這次大火中被燒光,僅剩下一個文廟坪西牌坊還在。
西文廟坪牌坊是長沙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牌坊,是長沙歷史文化名城的見證,也是舊時長沙最高學府的標誌建築。文廟坪西牌坊為四柱三間重簷麻石牌坊,位於原長沙府學宮的右側。牌坊正門上部陽刻「道冠古今」四字,背面凸刻「賢關」二字。「道冠古今」是形容孔子,說他的主張古今以來都是最好的。「賢關」就是賢人所在之地。這兩處文字是古代文廟常見的文字。
牌坊正門高約3米,所有構件都用長沙丁字灣的麻石製作。正門上、下坊上雕刻有「二龍戲珠」獅子繡球"等圖形,其餘枋及正脊上分別刻有麒麟、卷草等紋飾,正脊兩端為龍頭魚身吻獸,簷下均有縷雕花板。所有雕刻,刀法細膩,做工精緻,體現當時高超的技藝水平。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根據清政府的《奏定學堂章程》關於「各府必設中學堂一所」的規定,長沙時任知府顏鍾驥設立了長沙府中學堂。1912年,在長沙府中學堂的基礎上建立湖南長郡公立學校,後數次改名,1984年恢復為長沙市長郡中學。所以長郡中學追溯源頭來說,是建立在舊長沙文廟所在之地,也是歷代長沙文運最為昌盛之地。
關注朗朗老師,了解更多教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