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如其名」,名字總會給別人留下重要的第一印象,所以中國父母對於給孩子取名還是相當重視的。
作為為孩子做的第一件事,父母們總會在取名上下一番功夫,不過有些父母取好的名字卻不一定能得到孩子們的喜歡,甚至還會出現重名的尷尬。
最近網上出現了一個百變大咖的名單,名單上的名字被稱為「百變大咖」,因為這些名字的重複率太高了,很多家長看了之後都表示深有同感,真的不知道給孩子取啥名。
家長給孩子取名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很多90後父母在給孩子取名的時候都倍感壓力,想與眾不同但是想來想去也就只有那麼幾個名字,有名取好後還可能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和尷尬,所以家長給孩子取名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儘量避開生僻字、繁體字
一些繁體字和繁體字看起來顯得很有文化,成了不少家長取名的首選,但是這類名字可能會給孩子上學和就業帶來問題。
嚴女士的女兒已經有了保研名額,這本來是一件開心的事,但是因為嚴女士女兒名字中「頔」這個字無法被電腦錄入,會影響保研,嚴女士想給女兒改名卻屢屢碰壁,還痛哭自己對不起女兒。
這點也是很多家長取名時需要注意的,大多數的繁體字和生僻字在電腦上是無法錄入的,直接影響到孩子入學或者就業,所以家長取名時最好選擇同音的正常漢字。
第二、避開多音字,避免諧音
沂南縣的支大爺就遇到這樣的尷尬問題,因為大爺名叫支付寶,和APP支付寶同音同字。
這樣的尷尬在現實生活中還有很多,比如給孩子取名叫「朱逸群」「杜子騰」雖然看起來沒什麼但是讀起來就會發現諧音「豬一群」「肚子疼」。
這樣的名字容易被別人拿諧音開玩笑,雖然無傷大雅但是可能會傷害到孩子敏感脆弱的心,成年後可以改名字但是對孩子幼小心靈的傷害是無法彌補的所以家長取名時最好反覆多讀幾遍。
第三、避開重複率高的名字
網上有這樣一個段子:下課間隙子涵和紫涵一起上廁所,班長宇軒和禹軒開始做值日,上課老師點名分別點到了子豪、梓豪、子浩、子皓……
雖然是一個搞笑的段子,但確實體現了現在重名嚴重的問題,很多00後的孩子都發現自己撞名了,辨識度非常低,所以家長在取名時也儘量避開使用頻率較高的漢字。
銘月媽咪有話說:
雖然說孩子的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但家長們別忘了進入社會後,名字就是一張名片,決定了孩子給人的第一印象,所以給孩子取名時最好替孩子多一些考慮。
今日話題:你對自己的名字滿意嗎?你身邊有哪些重複率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