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蔡
《大秦帝國》系列新作《大秦帝國之天下》更名為《大秦賦》之後,於12月1日晚間在央八首播,又一部歷史大劇隆重登場。
遙想《大秦帝國》第一部《大秦帝國之裂變》問世時還是在2009年。講述的是曾經的霸主秦國日漸式微,以嬴渠梁(侯勇飾演)為代表的老秦人,痛定思痛以變法為手段,力圖再現秦國昔日雄風的故事。
談到秦國的變法,就不得不提法家的代表人物衛鞅。在《大秦帝國之裂變》中的故事主線也是圍繞著「商鞅變法」而展開的。
這其中既有嬴渠梁與衛鞅(王志飛飾演)的惺惺相惜的兄弟情,又有衛鞅與魏國大臣白圭之女白雪(高圓圓飾演)之間的愛情故事。
該劇在數位歷史學家的輔佐下,對劇中的人物、器物、歷史事件都進行了高度的還原。向觀眾展現了一個積貧積弱的偏蠻小國由十幾代秦國人奮發圖強,歷經磨難才實現大國夢。
這就是《大秦帝國》系列最值得推崇的地方。
《大秦賦》延續了《大秦帝國》的基因,高度還原歷史,敘述了「奇貨可居」的歷史典故。
這種還原歷史的態度,不僅體現在劇裡的服化道上面,更主要的是體現在人物的內在,人物的思維邏輯上。
在邯鄲做生意的呂不韋,見到秦國質子嬴異人後大喜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成語「奇貨可居」的出典)。
呂不韋基於商人的思維,於是回家與父親商量。
呂不韋問:「耕田可獲利幾倍呢?」父親說:「十倍。」
呂不韋又問:「販賣珠玉,或獲利幾倍呢?」父親說:「百倍。」
呂不韋又問:「立一個國家的君主,可獲利幾倍呢?」父親說:「無數。」
呂不韋說:「如今努力耕田勞作,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若是擁君建國則可澤被後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正是基於這種思維,呂不韋(段奕宏飾演)才會在秦攻打邯鄲時冒死幫助嬴異人(辛柏青飾演)逃離趙國。
這對於呂不韋來說,就是一場豪賭。輸了,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贏了,則福澤子孫。
呂不韋這種動機是成立的,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中對商人的闡述一樣。
「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有了紮實的故事,剩下的就看演員的演繹了。
從首集播出的內容上看,無論是辛柏青飾演的嬴異人,還是段奕宏飾演的呂不韋都非常的精準。
嬴異人,是被質押在趙國八年的秦公子。八年提心弔膽的生活,早已磨滅了雄心壯志,其謹小慎微特質早已深入骨髓。
呂不韋,是一個典型的商人。只要有利可圖,只要值得,一切都可以買賣。這不光是勇氣的問題,更多的是對利益的欲望。
朱珠飾演的趙姬帶來巨大的驚喜,那個時尚、妖嬈的朱珠,古裝扮相依然是光彩照人。她與嬴異人、呂不韋之間的瓜葛想必一定會少一些狗血,多一些盪氣迴腸。
再加上還沒出場的嬴政(張魯一飾演)、李斯(李乃文飾演)和華陽夫人(鄔君梅飾演)的加持,「奇貨可居」的典故一定會更加的生動。
關注老蔡,觀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