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收盤後,全球最大的指數公司明晟公司(MSCI)2020年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將生效。根據此前的評估結果,剛上市不久的卓越教育集團被納入MSCI中國小型股指數。據悉,MSCI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之一。對此,卓越教育表示,納入MSCI指數凸顯了國際市場對中國教育行業的關注,反映了資本市場對其投資價值的認同。有分析認為,從卓越教育的研發投入、師資隊伍、區位優勢、融合戰略等,可以明顯地看出:「高質量」是其在長跑路上不敗的秘訣。
卓越教育納入MSCI指數體系
「預期將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關注度,增加公司交易流動性,更好實現股東的投資價值。」針對被納入MCSI指數,卓越教育如此表示。有機構人士也指出,雖然MSCI指數沒有公布入選標準,但根據其全球地位,入選公司在行業內都具有明顯的代表性,是對基本面和發展前景的認可。
根據5月13日MSCI發布的2020年半年度指數評估結果,MSCI全球標準指數新增137隻個股,其中包括56隻中國股票(含港股、中概股等);剔除181隻個股,其中包括45隻中國股票(含港股、中概股等)。資料顯示,MSCI指數是全球投資組合經理最多採用的基準指數,是全球的投資專業人士,包括投資組合經理、經紀交易商、交易所、投資顧問、學者及金融媒體均會使用 MSCI指數。上市公司入選需要考慮其公司規模、流動性、行業代表性等因素。因此,一旦被納入該指數體系,則意味著上市公司可能會獲得更多國際、國內資本的青睞。
卓越教育5月14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納入MSCI指數凸顯了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教育行業的關注,反映了資本市場對該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同。
財報顯示,卓越教育是華南地區最大及全國第五大K-12課外教育服務提供商,成立22年以來,為學生和家長提供優質、多元化的教育產品及服務。主要提供包括小班輔導、個性化輔導、素質教育、全日製備考項目在內的課外培訓相關課程。
根據今年3月26日發布的財報,2019年卓越教育實現營收18.32億元,同比增長24.3%;經調整後的淨利潤1.65億元,同比增長36.1%。報告期內,卓越教育招生人次70.94萬,同比增長19.6%;輔導課時數1548.84萬,同比增長14.2%。
卓越教育5月14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表示,納入MSCI指數凸顯了國際資本市場對中國教育行業的關注,反映了資本市場對該公司投資價值的認同,預期將有助於提升上市公司關注度,增加公司交易流動性,更好實現股東的投資價值。不過,卓越教育也表示,高質量是該公司長跑路上不敗的秘訣。
高質量「護航」卓越教育長跑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提出「教育即生長」的理念。卓越教育認為,「生長」是尊重孩子個性,讓孩子從被動學習、強迫訓練的狀態下解放出來,不斷挖掘學生潛力,探索人生無限可能。但這一切都取決於優秀的教學質量。數據顯示,也正是對質量的不斷追求,才讓卓越教育在22年來發展成為引領行業的優質服務商,並繼續護航未來的長跑之路。
護航一:施肥,3年投入研發費用近4億元
「科學家最大優點是花錢,沒錢他怎麼做科學研究和實踐呢?所以我們科研經費的投資從來都是很多的。」5月中旬,任正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華為深知:丟在土地的肥料明年的莊稼會掙回來。因此,不吝嗇投入,且要增加土壤肥力,不能透支土壤。作為教育類上市公司,卓越教育捨得投入,捨得「施肥」。數據顯示,過去三年,卓越教育累計研發費用接近4億元,研發強度(研發支出佔營收比)超過10%,比部分科技類上市公司投入比都高。通過大規模研發投入,雖然可能短期會影響報表利潤數據,但這些戰略性投入,積聚的戰略性資源,將成為企業未來持續經營,更上一個臺階,在長跑路上勝出的關鍵武器。
根據交易所披露數據,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發投入超過8400億元,其中,滬市實體類公司研發投入合計約4478億元,同比增長約14%。深市上市公司研發投入合計3924億元,平均研發強度3%。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表示,大部分企業已經意識到,只有提高技術水平,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卓越教育雖然是港股教育類上市公司,但近年來持續保持高強度研發投入,教學方法、課程內容、以及IT系統是公司研發投入的主要方向。據悉,卓越教育擁有一支超過600名員工組成的內部開發團隊,目前已經對教學信息技術平臺小班輔導EES系統、個性化教學系統以及全日制智慧課堂三大教學系統進行了全面優化升級,實現教學活動標準化,教學管理信息化和數據化,有效提高了卓越教育教學質量以及學生的學習效率,獲得學生及家長的積極好評。「未來我們將持續保持研發投入的力度,致力於打造強中臺來保證及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未來業績增長的動力。」卓越教育表示。
護航二:師資,優秀師訓輸出優質資源
教育的核心競爭力是質量,而教師是保證和提升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優秀的教育機構,背後一定有優秀的教師隊伍,否則,路子走不遠。「卓越教育創始人出自教育世家,對教師隊伍格外看重,卓越教育有非常好的教師培訓體系,為教師提供充足的發展空間。」一位行業人士稱。甚至有廣州公校提出,希望卓越能夠為其提供專業的教師培訓。
卓越教育選用教師有嚴格的標準,包括專業能力、溝通能力以及教學能力。截至2019年底,卓越教育共擁有3839名全職教師,在招收的應屆管理培訓生中,有90%來自國家級211和985重點院校,其中40人來自全球排名前100的院校。
同時,通過不斷的在職培訓、完善的職業發展路徑、以及內部創業的鼓勵支持,保持了明顯高於行業的教師留任率。其中,在培訓及晉升方面,卓越教育提供了包括「自我學習+工作實戰訓練+課程培訓」在內的多元化訓練模式,2012年成立卓越大學為教師提供了管理運營、教師培訓、研究發展及產品管理等全方面的培訓。在授課之外,卓越教育還會根據每位員工的表現、素質、個人意願、業務機會等因素,為員工制定包括橫向跨部門發展的機會,三星以上的教師可以擁有更多職業發展路徑可能性。
數據顯示,2018年參加卓越大學培訓並畢業的人數為1264人,到2019年達到1625位,是2012年到2016年參與人數之和的1.28倍。此外,卓越教育支持員工繼續推出「海星計劃」和「鴻鵠計劃」,促進內部創業平臺與創新的多元化發展。
因此,卓越教育教師隊伍,質量高,穩定性強。最新披露的教師年度留任率達到86%,大幅高於行業平均。
護航三:紮根,集中在經濟發達的大灣區
22年的深耕,卓越教育成為華南地區最大及全國第五大K12課外教育服務提供商。2019年卓越教育全國範圍內共有265間培訓中心。這些培訓中心絕大部分位於中國經濟發達、課外培訓需求高的區域。
卓越教育1997年在廣州成立,主要提供包括小班輔導、個性化輔導、素質教育、全日製備考項目等。上述265間培訓中心主要分布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廣州、佛山、深圳、東莞、中山以及珠海等地。
廣東省作為一個人口大省及人口淨流入省份,其本身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遠超全國平均水平。同時,在人均GDP及人口結構方面在全國範圍內均具備優勢。來自廣東省統計局數據,2019末,廣東全省常住人口1.15億人,比2018年末增加175萬人。自2016年以來廣東常住人口增量均保持在150萬人以上。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華南地區K12 教育服務招生人次從2013 年的730萬增加至2017年的830萬,並預計將於2022 年擴大至1000萬。華南地區K12 課外教育服務的平均輔導費自2013 年的每小時38.7 元增加至2017 年的每小時46.7 元人民幣,並預計於2022 年達到每小時57.2 元人民幣。
作為中國經濟發、人口稠密的地區,華南地區K12課外輔導市場同樣擁有著較大的市場。華南地區K12課外教育服務市場收益總額快速增長,由2013年的427億元增至2017年的682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12.4%,且預期將於2022年達1154億元。
在這樣的市場條件下,卓越教育積累了廣闊的客戶基礎。優質的布局,給卓越教育帶來穩定的業績增長,2019年卓越教育主要業務收益達到18.32億元,同比增長24.3%。「華南區域的渠道擴張是驅動公司發展主要力量。」有券商分析師認為。
護航四:融合,OMO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我國在線教育呈現爆發式增長,市場規模到2022年有望達到5753億元。有行業人士預計,教育培訓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已經形成,疫情促使企業布局節奏加快。面對巨大的市場蛋糕,加速OMO(Online-Merge-Offline)融合,也是卓越教育戰略,「未來教育OMO模式將成為主流,這也是卓越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唐俊京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數據,中國K12課外教育市場的規模已經從2013年的2933億人民幣增長至2017年的5205億元,預計至2022年達到7689億元。對優質教育服務的巨大需求將繼續推動整個市場進一步發展。但單純的線下或線上教育都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實際上,卓越教育在2018年就開始進行線上業務的布局,「在線上教育投入比較早,我們研發搭建的強大中臺,是對OMO模式的一個強支撐。我們一對一的牛師幫產品支持白板和系統導學案的功能,這在國內是領先的,未來我們也會把握OMO的機遇,爭取更廣闊的市場。」卓越教育相關人士表示,未來的教學將是跨時空、跨地域、「以學生為中心」的全場景學習模式。圍繞孩子的不同階段、需求和學習目標,結合孩子的特點、喜好等關鍵要素,提供給他們自由選擇、隨時切換各種不同的學習方式與場景,如線上線下、小班個輔,錄播直播等,來實現學習目標。
數據顯示,2019年,卓越教育在線一對一業務收益環比增速達1152.2%,增速亮眼。而獨立研發的卓越在線小班系統也進入運營。因此,有分析認為,疫情過後,在OMO新模式下,卓越的未來可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