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敘境內叛軍最為集中的地區,伊德利卜省已經成為了叛軍的大本營,只有攻破這個老巢,剿滅盤踞在該地區的叛軍,敘內戰才能正式宣告結束。但鑑於敘內戰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俄敘兩國在採取任何大規模軍事行動之前,事實上都必須在政治上先掃清障礙,先打政治仗,再打軍事仗。最近,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省發起了最後一擊。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1月25日的報導,俄敘聯軍持續向馬拉特·努曼地區推進,並與該地區的叛軍發生了激烈的交火,激戰中7名俄敘聯軍士兵陣亡,而叛軍也有16人被打死。在短促的戰鬥結束之後,俄敘聯軍最終攻佔了馬拉特·努曼地區附近的沙爾奇、加爾比兩座非常重要的村鎮。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敘利亞人權組織表示,沙爾奇、加爾比兩座村鎮被認為是控制馬拉特·努曼地區的關鍵戰略要地。
在此戰之前,俄敘聯軍已經推進到該地區西部的一處修道院,在攻佔沙爾奇、加爾比之後,俄敘聯軍與馬拉特·努曼地區核心區域的距離,縮短到大約只有4公裡,即將完成阿薩德政權在這階段的戰役目標。自2018年9月份開始,俄敘聯軍發動了伊德利卜戰役,目前該戰役已經進行了三個階段。首個階段其實在啟動時就已經夭折,由於土耳其的幹涉,普京不得不宣布中止進攻,並允許土耳其在伊德利卜建立安全區。
2019年4月份,俄敘聯軍重新恢復了對該地區的攻勢,是為伊德利卜戰役的第2階段。到8月底,俄敘聯軍成功解放了伊德利卜省在南部的戰略屏障汗謝洪,這是2019年度俄敘聯軍重啟伊德利卜戰役的重要階段性目標。為避免過度刺激土耳其,俄敘聯軍在攻佔汗謝洪之後隨即宣布了停火,到2019年12月初,俄敘聯軍才開始重新恢復對伊德利卜省的攻勢,迄今為止,這是伊德利卜戰役的第3個階段。
俄敘聯軍在這一階段的戰役目標,是攻佔伊德利卜省縱深的馬拉特·努曼地區,因為該地區控制著從首都大馬士革到阿勒頗省首府阿勒頗市的M4戰略高速公路。一旦攻佔了馬拉特·努曼地區,俄敘聯軍的裝甲部隊就可以通過M4戰略公路,向伊德利卜縱深大舉進兵,這座叛軍的大本營就隨時有可能被俄敘聯軍攻破,伊德利卜省也將隨時回到阿薩德政權的懷抱,因此馬拉特·努曼地區的戰事非常關鍵。
自敘內戰爆發以來,作為敘利亞北部鄰國的土耳其,其實一直都是敘內戰中的重要玩家,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省的攻勢,時刻牽動著土耳其的利益。據阿拉伯電視臺1月25日的報導,俄羅斯政治分析家安德烈·昂蒂科夫就表示,俄敘聯軍之所以能夠成功推進到馬拉特·努曼的核心區域附近,主要是因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幫助阿薩德政權收復伊德利卜省,維護敘利亞的完全與統一,是莫斯科的一貫政策。
俄外長拉夫羅夫24日對聯合國駐敘利亞特使蓋爾·佩德森表示,俄敘聯軍將努力掃除伊德利卜省境內的叛軍殘餘,無論如何俄敘聯軍在在伊德利卜省的軍事行動「仍將繼續」。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土耳其對俄羅斯做出的重大讓步,昂蒂科夫認為,俄敘聯軍之所以可以順利攻到馬拉特·努曼的核心區域,是因為「得到了土耳其的默許」,並且俄敘聯軍後續的軍事行動,也將「不可避免地」與土耳其進行協調。
普京之所以在解放伊德利卜省的問題上,時時考慮土耳其的態度,主要是因為在敘內戰中,俄羅斯面臨的主要對手,並不是土耳其,而是全球超級軍事大國美國。美國雖然在敘境內駐軍不過約1000多人,但卻控制著十餘萬庫德人武裝,唯一可以將美軍從敘境內逼走的,也就只有同為北約核心成員,但與庫德人不共戴天的土耳其了。因此俄羅斯需要建立俄土敘的「統一戰線」,最終將美軍從敘利亞擠出去。
在這個大背景下,俄敘聯軍對伊德利卜的攻勢,需要時刻關注土耳其的態度,確保即便會引起土耳其的不快,那也不至於讓土耳其臨陣倒戈,這其中的微妙分寸需要精確拿捏,依賴於普京高度的政治智慧。從目前來看,在普京的「蠶食」政策下,俄敘聯軍已針對伊德利卜省的叛軍發動了最後一擊,叛軍老巢隨時可能被攻破,而土耳其在關鍵時刻,還是故意放水,選擇了對俄敘兩國低頭,做出了重大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