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張科峰李興佳/文侯建勳/圖
鄭州火車站商圈存在了20多年的苑陵商場外遷,隨後將升級改造。
對於火車站商圈要外遷的服裝、小商品市場來說,這只是個開頭。2015年,這裡將有多個市場外遷。
現場
苑陵商場商戶全部搬離
昨日的苑陵商場已人去樓空、大門緊閉。
「商戶全部搬走了,說是市場要升級改造,也不曉得啥時間開業。」商場被繩子圍起來,商場東出入口一側,幾名工人在施工。
兩天前,這裡是這樣一幅場景:商戶在做搬家收尾工作,不少商戶掛出「尾貨大處理」的牌子。
「經營了20多年的商戶都搬走了,市場方也把我們繳納的租金給退了。」商戶對於外遷顯得比較平靜。
「2014年12月份,這裡外遷已經基本結束,到今年1月31日,商戶全部撤離。」鄭州市市場發展局火車站地區市場管理處、鄭州火車站地區管委會外遷辦負責人吳新建介紹說,苑陵商場原有667家商戶,其中買斷商鋪使用權的商戶有206戶。
根據外遷政策「一個市場、一個方案」的要求,對苑陵商場進行倉儲、批發、物流業態外遷。
歷史
是火車站地區最早的小商品市場
吳新建介紹,苑陵商場是鄭州火車站地區最早的小商品市場。
資料也顯示,這裡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營業,總經營面積3700多平方米,經營品種8萬餘種,興盛時,能吸引山東、安徽、山西、湖北等省份的採購商前來。
不過,近些年來,這裡顯得愈發落後。苑陵商場周邊以及市場外遷承接地也有很多小商品市場,並且規模更大、層次更高。
商戶搬出前記者在這裡採訪時就有商戶說,這裡的衛生、硬體等很多條件都達不到「商場」的標準。
「周邊道路交通擁堵。」吳新建說。
市場有關負責人王景娣告訴記者,將來這裡會進行升級改造,但具體方案還無法對外透露。
展望
為2015年火車站商圈市場外遷做了示範
苑陵商場的外遷,在吳新建看來,給鄭州火車站地區管委會轄區內市場外遷開了個好頭。
他介紹,從宣傳動員外遷,到承接地考察、外遷後的商戶安置,鄭州火車站地區管委會一直根據外遷時間節點在做。
而苑陵商場原來屬於市場發展局,後來又調整給鄭州市市場投資公司。市場發展局和市場投資公司都和市場外遷工作相關,在苑陵商場外遷時,沒有計較自身利益,很支持外遷工作。
吳新建介紹,再加上市場管理方和商戶的配合,這裡外遷進行得比較順利,為其他市場外遷做了示範。
「2015年,鄭州火車站地區管委會轄區內還有好幾個市場要外遷。」鄭州火車站地區管委會外遷工作負責人孫振聲告訴記者,按照外遷政策,這裡的鄭州國際小商品城、中州商場、盛和針織城、第一大道等都要外遷。
這裡的情況比較複雜,比如,一個市場內可能有數百家商戶都買斷了商鋪的產權。
「外遷不是拆遷。」上述外遷工作負責人說,接下來需要逐戶做外遷工作。
文: 責編:崔霄 | 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