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蘭(左一)與同學們一起聊天。
紅網時刻 記者 黃剛 常德報導
「剛到大學,對專業、對未來都有許多疑惑。第一次上課,遇到的第一位老師就是毛老師。看著她始終燦爛地笑著和我們聊天,和我們說話,心裡真的很踏實、很溫暖。」園林1803班的李珏說,這就是毛老師給學生的第一印象,溫暖、和氣。也是這樣溫暖,陪伴了他們三年。
2007年,毛蘭從湖南師範大學畢業之後,2009年進入湖南應用技術學院。從事教師職業11年,這些年一直以校為家,教書育人盡職盡責。指導學生參加學校辯論賽,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給學生做職業規劃,輔導學生考研英語,必要時給學生做心理開導。
「我一直堅持教育就是服務好學生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們在快樂中成長,在快樂中學習。」毛蘭笑著告訴記者,她相信一分耕耘,一份收穫。也正是這份執著和信仰,毛蘭在學生和教師、家長心目中獲得了良好的聲譽,工作也得到了學校充分肯定。多次榮獲學校「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稱號。2016年指導學生參加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演講比賽;2017年指導學生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NECCS)中,榮獲C類一等獎。
注重教法改革,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毛蘭(右二)帶隊參加高校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
學習是為了運用。毛蘭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英語教學規律,以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應用能力、創新能力。
「毛老師的課堂總是好多歡樂,大家嘻嘻哈哈地就上完了一堂課。」學生梁婷回憶起自己上毛老師的課的情形。原來,毛蘭上課時,總是會採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如鼓勵學生情景劇表演,講故事。上課前請同學上臺朗讀詩文或者唱英文歌,課後引導學生組建興趣小組,讓學生進行趣配音打卡,建立了微信交流群,組長負責制,布置學習任務,交流學習經驗,老師在線答疑解惑,使學生學娛結合,維持著學生學習英語的濃厚興趣。
此外,毛蘭還積極幫助學生課後開展第二課堂,「翻轉外語」線上線下相結合幫助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我原先也不喜歡英語,但是毛蘭老師卻給了我一個英語課代表。」林學1801班的英語課代表龔暢告訴記者,在毛蘭老師的帶領下,自己喜歡上了英語,成績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大一第一學期就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第二學期通過了大學英語六級考試。
為了幫助學生們學好英語,毛蘭還積極幫助學生參加各種比賽,開拓視野,增長知識。
今年七月份,龔暢作為一名非英語專業選手被選取參加湖南省第二十六屆普通高校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備賽以來,有一次她因口語範圍太大,沒有頭緒,很迷茫,毛蘭發現她陷入了自我懷疑,甚至產生了牴觸情緒。
「於是我就幫她找了一些雅思作文範文,幫助打磨修改演講稿,為她指明備賽的方向和英語演講技巧。」並進行心理輔導,告訴龔暢,世事紛繁無常,困難挫折總是紛至沓來,沒有誰的人生能事事順利,只有以堅定的志向和堅韌的毅力,才能在逆境中迎來光。同時毛蘭還不斷用自己的經歷開導她,龔暢也很快地振作起來。以最好的心態,取得了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三等獎的好成績。
私自開小灶,為學生提供溫暖的家。
毛蘭老師與同學們交流。
「福堤葡萄園開業啦!」作為湖南應用技術學院—農林科技學院的校外實訓基地之一,學生們對這個有特殊記憶的地方都不陌生。
原來,毛蘭的父親是葡萄園的一名技術員,加上毛蘭也經常帶學生們在這裡玩耍實習,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成為了學生們心中的「一處家園」。
當得知學校實訓的學生楊釗家庭經濟困難,父親二話不說就給了楊釗1000的生活補貼。「父親還要我周末邀請學生來家做客,準備豐盛的食材改善學生生活。」毛蘭說,也正是在父親的影響和帶動下,我也積極了解學生的困難,積極幫助學生解決困難,給學生一個溫暖的家。
「這個家沒有束縛,暢所欲言,老少結合,歡聲笑語。」毛蘭告訴記者,這個家變成了「老頑童」之家,時常會有學生做客,拜訪,聚會。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父親甚至都感到自己年輕了,非常享受大家庭團聚的日子。
園林1801的龔暢同學說:作為非英語專業的學生,如果沒有老師的督促、鼓勵、教導和精心養護同學的興趣,我可能沒有勇氣挑戰今天的成績,今後的日子裡,我會始終銘記老師的教導,擊敗困難,努力挑戰,追求生命的高度;同學李珏則告訴記者,老頑童之家是她大學期間最開心,最放鬆的日子,在這裡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龐港在採訪時告訴記者,毛老師給了我鼓勵與支持,最重要的是在我感到無望,感到無助時,幫助他堅定了考研的信心,應對研究生入學英語口語面試,成功的被華南農業大學研究生錄取……
採訪結束時,毛蘭告訴記者,作為老師,就是一名陪伴在學生成長路上的「父母」,不僅是成績重要,心裡健康和快樂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