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大反攻勝利 國共談判新進展(1945年)

2020-12-17 央視網
  1945年8月,抗日大反攻的日子終於到來了,抗日戰爭進入了奪取最後勝利的階段。

  8月9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發表了《對日寇的最後一戰》的聲明。8月10日,朱德總司令發布了抗日大反攻第一號命令,11日,朱總司令又連續發出第二至第七號命令,命令解放區軍民舉行抗日反攻作戰。

  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遊擊隊,在中共中央和八路軍延安總部的命令下,向日偽軍展開了猛烈的進攻。然而,就在這時,抗戰中一直躲在峨眉山的蔣介石下山了,他企圖獨佔抗戰勝利果實,以"最高統帥"名義連下三道命令,一面要解放區人民軍隊"原地駐防待命",不得對日偽軍"擅自動手";一面命令國民黨部隊"積極推進,勿稍鬆懈";同時命令日偽軍"切實負責維持地方治安",只準接受國民黨軍隊受降收編。

  面對嚴峻的形勢,朱德和彭德懷按照中共中央的決策,同蔣介石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以延安總部的名義致電蔣介石,指出他的命令下錯了,"並且錯得很厲害",要求蔣介石公開收回錯誤命令。

  在延安總部的統一指揮下,解放區軍民以迅猛之勢在華北、華中、華南和東北全面展開了大反攻。收復了大片失地。東北抗日聯軍配合蘇聯紅軍從蘇聯境內打回東北,解放了被日偽軍統治了14年的東北地區。

  大反攻開始後,各地民兵隨大軍出徵作戰。據不完全統計,山東有14萬多人,冀中地區有8萬多人,晉綏有1萬多人,太行區有10多萬人,太嶽區有2萬多人,華中地區有10多萬人。廣大民兵積極配合主力部隊作戰,不僅承擔修路、運輸、抬擔架、押俘虜等戰地後方勤務,而且還組成遠徵隊,直接參加反攻作戰。各地民兵還出現了參軍熱潮,僅1945年8月一個月內,山東民兵就有1萬多人報名參軍。太嶽區也有1萬多民兵參軍。

  在抗日軍民的大反攻下,日本侵略者繳械投降了。8月15日,日本政府向全國廣播了天皇的《停戰詔書》,宣布投降。 9月2日,在停泊於東京灣的"密蘇裡"號軍艘上舉行了日本向盟國投降的籤字儀式。9月3日成為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抗日戰爭結束後,飽受戰爭苦難的中國人民迫切要求和平、民主,以重振家園,醫治戰爭創傷。中國共產黨代表全國人民的利益,多次建議召開愛國民主黨派會議,成立聯合政府。然而,抗日戰爭時期偏安重慶、避戰待勝的國民黨政府卻極力搶奪勝利果實。國民黨的內戰方針已定,但目前其軍隊一多半還在西南、西北,用毛澤東的話說就是:躲在峨嵋山上,還沒有來得及下來。而共產黨的軍隊卻在抗日前線華北、華東、華中、華南,大城市和交通要道都集中在這裡。蔣介石為爭取時間,部署內戰,同時也為欺騙國內外輿論,三次電邀毛澤東到重慶談判。共產黨看到目前蔣介石發動內戰尚有困難,也就是說,和平還有希望。為了爭取和平,教育人民,爭取中間力量,中共中央於1945年8月25日發表了《對目前時局的宣言》,提出和平、民主、團結三大口號,並決定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去重慶與國民黨談判。

  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於8月28日由延安飛抵重慶。這一行動轟動了整個山城。大街小巷到處洋溢著激動和喜悅之情,千百萬群眾和民主人士盼望著毛澤東的到來。當身著灰蘭布中山裝,頭戴巴拿馬帽,體型高大的毛澤東走下舷梯,面帶微笑,向人們頻頻招手時,人們立刻圍攏過來,爭先恐後地與毛澤東握手,口中不斷呼喚著:"毛澤東!和平!毛澤東!"毛澤東在重慶的日子裡,每天都收到無數封熱情的來信。工人們親切地稱他為"我們的領袖,我們的救星"。中間派人物也頗為感動,有人把毛澤東這一行動頌為"彌天大勇"。此時的中國處在極度的興奮之中,多少雙眼睛祈盼著,多少人合掌默禱:"願我們的國運隆昌,化幹戈為玉帛,變戰爭為團結,願這歷史性的會談,奠定今後和平建設的基礎。"

  共產黨來重慶準備了一系列和談方案,而國民黨雖三次電邀,卻連一個方案也不曾提出,只是倉促派出幾位代表虛與委蛇。在談判中,共產黨為實現和平,作了極大努力和讓步,主動提出撤出南方八個省區的軍隊。國民黨則堅持在所謂政令軍令統一的藉口下,取消人民軍隊和解放區政權。共產黨為保護人民的利益,堅持"人民的武裝,一支槍、一粒子彈都要保存不能交出去"的原則。

  經過43天艱苦、複雜的鬥爭,10月10日,國共雙方終於籤定了《會談紀要》,即著名的《雙十協定》。

相關焦點

  • 1945年國共兩黨重慶談判前後珍貴老照片!
    1945年,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赴重慶談判這一消息震撼重慶全城,柳亞子因此寫詩稱讚毛澤東是「彌天大勇」。1945年,毛澤東在周恩來等人陪同下赴重慶談判在此之前,為了國家民族的利益,為了團結教育全國人民,中共中央決定接受蔣介石的邀請,派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與國民党進行談判。
  • 重慶談判:美蘇、國共、三國四方的秘密博弈
    重慶談判:美蘇、國共、三國四方的秘密博弈 2014-09-02 15:20:56  來源: 新華網  編輯: 申海娟  責任編輯: 馬蘭  跟帖條  進入跟帖
  • 國共兩黨在重慶的三次重要談判
    國民黨利用抗日的旗幟和在實力上具有的某種優勢,對共產黨採取「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針,企圖吞併共產黨;而共產黨則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衝破國民黨的一切限制,放手發展自己的力量,進行人民戰爭。為了實現自己的企圖,蔣介石在國共合作抗日之初,即先後在武漢、桂林向中共方面提出把共產黨合併入國民黨為一個大黨,但均未得到中共方面答應。
  • 歷史上的今天,國共重慶談判開啟
    歷史上的今天(1945年8月28日),重慶談判開啟。在那一天,毛澤東同志飛抵重慶,與國民黨當局進行了為期43天的重慶談判。在紛繁複雜、唇槍舌劍的談判桌之外,蔣介石曾9次宴請毛澤東。其間發生了哪些故事?今天「黨史精讀」來講一講。
  • 解密:西安事變後,國共兩黨艱難談判內幕
    1936年12月12日,為了勸諫蔣介石改變「攘外必先安內」的既定國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留了蔣介石,時稱「西安兵諫」。在中共中央和周恩來同志的主導下,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介石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而和平解決,促成了第二次國共合作,成為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
  • 國共籤署《雙十協定》
    在75年前的今天,1945年10月10日(農曆1945年9月5日),國共籤署《雙十協定》。
  • 9月4日 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
    > 1924年9月4日 孫中山組建北伐軍 1945年9月4日 國共兩黨舉行重慶談判 投票結果,徐世昌得425票,當選中華民國第二任大總統。全場一致鼓掌歡呼。
  • 【時代記憶】國共兩黨就國內和平協定舉行談判
    歷史上的今天歷史上的今天2019.4.13距離全年結束還有262天675年4月13日唐高宗詔令武則天攝政1939年4月13日黃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演1941年4月13日日蘇籤訂中立條約1945年4月13日蘇聯紅軍收復維也納1949年4月13日國共兩黨就國內和平協定舉行談判1950年4月13日中國通過第一部《婚姻法》1972年4月13日我國恢復在萬國郵聯的合法權利1978年4月13日
  • 解密周恩來與1945年年初的國共重慶談判真相
    1945年,周恩來等人陪同毛澤東赴重慶談判1944年11 月、12月,周恩來兩赴重慶,和國民黨談判,成為1945年8月蔣、毛重慶談判的先聲。談判中,蔣介石和周恩來發生直接衝突。蔣嚴厲批周,周強硬反駁,憤而離開重慶,返回延安。
  • 83年前,西湖邊的一場秘密談判,揭開國共合作抗戰新篇章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浙江之聲特別策劃《杭州抗戰記憶》,回望不能忘卻的烽火歲月。今天播出第二篇《國共杭州談判——揭開共同抗戰新篇章》。杭州西湖西南,煙霞洞遠離城市喧囂。照片的背後記錄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國共秘密談判的歷史…… 1936年12月,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周恩來奉命同國民黨開始正式談判。 1937年3月25號,夜幕降臨,一輛小轎車悄悄地駛達杭州鳳起路上一幢別墅的門口。從車裡下來的是中共代表周恩來和潘漢年,他們的休息處就是西湖邊的柏廬。
  • 高考歷史高頻考點:國共重慶談判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為避免內戰、爭取和平,中囯共產黨同國民黨政府在重慶進行了為期43天的和平談判,史稱重慶談判。整個事件過程從1945年8月29日開始,至10月10日結束,國共雙方籤訂了《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定》)。
  • 抗戰勝利紀念日為什麼是9月3號?
    1937年9月中旬,太原會戰爆發,在第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領導下,八路軍第115師(師長林彪、副師長聶榮臻)取得了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等戰役的勝利,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9月22日,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發表《中國共產黨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次日,蔣介石發表《對中國共產黨宣言的談話》,承認中國共產黨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
  • 1945年8月15日小日本投降
    抗日知識概要  一對矛盾:中日民族矛盾;  兩條路線和兩個戰場:國民黨:片面抗戰路線正面戰場(防禦階段主戰場),中共:全面抗戰路線 敵後戰場(相持階段主戰場);  三個階段:防禦階段,相持階段,反攻階段;  四個政權:國民黨政權【南京國民政府、重慶國民政府】,日扶植的傀儡政權包括偽滿洲國和汪偽政權
  • 桂園獲評重慶市文保優質工程 新展廳再現國共談判場景
    2019年8月,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啟動桂園保養維護工程,歷時4個月,於2019年12月竣工。工程主要對屋面翻修、新增防水層,梁架檢查、加固,糟朽封簷板及簷口天棚翻修等文物本體維護,圍牆牆面仿清水磚牆貼片包裝、地面翻修、衛生設施、排水改造等環境的提檔升級。
  •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寇虜盡,山河重光日月新
    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寇虜盡,山河重光日月新來源:解放軍報作者:張 蕾責任編輯:李晶2020-09-26 08:49解放路不僅見證了城市的歷史變遷,也見證了1945年8月23日八路軍解放張家口的浴血奮戰。「張家口是對日反攻開始後八路軍收復的第一個省會城市。張家口等地的解放,使晉察冀軍區與晉綏軍區相連接,為八路軍進軍東北創造了有利條件。」
  • 渤海區軍民展開大反攻
    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國發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無條件投降。8月8日,蘇聯發表對日作戰宣言。蘇軍對日作戰,沉重打擊了盤踞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加速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覆滅。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無條件投降。16日,日軍大本營在下達「停止戰鬥行為」命令的同時,又命令日軍「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為了自衛可以採取戰鬥行為」。
  • 1945年湘西會戰
    為奪取芷江機場;並保持日軍湘桂鐵路(長沙至南寧)、粵漢鐵路(廣州至武昌)暢通;同時以攻代守,拖延國軍大反攻計劃。 1945年4月,日軍在第20軍司令官坂西一良中將指揮下;調集5個師團3個獨立混成旅團八萬餘兵力進犯湘西。 註:當時國軍已集結兵力,準備發起湘北,贛北及廣東攻勢。
  • 敵後戰場是抗戰勝利的堅固支撐
    進入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已勝利在望。敵後抗日軍民也發起了更大規模的春、夏季攻勢作戰,殲敵16萬餘人,收復縣城60餘座,擴大解放區24萬餘平方公裡,解放人口近1000萬,並把日軍進一步壓縮到大中城市和主要交通線上,為轉入全面反攻創造了有利條件。
  • 【東北抗聯史筆記之一】李兆麟究竟是不是國共的「雙面間諜」 作者/姜寶才
    恰恰這一天,我讀到國語社轉自《中 時電子報》的一篇文章——《14年抗戰國軍仍是主力》。文章中對東北抗日聯軍多有評述,基本重複了郝柏村先生的觀點,並指出李兆麟是國共「雙面諜」。該文的閱讀量達到42萬之多。在多媒體的時代,我們資訊必須做出甄別。東北抗日聯軍聽從的對象始終是莫斯科的共產國際,而不是在瑞金或者延安的中國共產黨。
  • 中國抗戰勝利75周年 「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上線「用史實發言」
    今天是2020年9月2日,是中國農曆傳統節日中元節,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後,完全侵佔了中國東北並成立偽滿洲國,拉開了中日戰爭的序幕。1937年2月15日,國民黨第五屆三中全會召開,停止內戰,實行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