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買一樣東西,都要翻看書籍幾百次」

2021-01-12 新快網
■張宗憲藏品 ■清康熙 胭脂紅地琺瑯彩蓮花紋碗 張宗憲 1927年生於上海,祖籍常州,著名收藏家。是蘇富比、佳士得兩大國際拍賣公司在香港拓展市場的主要推動者。 ■杏林春燕圖上的行楷御題詩 ■清乾隆 御製琺瑯彩杏林春燕圖碗

「能做收藏家,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遊走古董收藏界近八十年的張宗憲對收藏很謹慎

收藏周刊記者按照約定的時間,來到了位於麗思卡爾頓的一個貴賓室裡,93歲的收藏家張宗憲先生依然打扮時髦,一頂米黃色配紅色帶的紳士帽,紅藍綠間配的條紋西裝,透過一副金框深色鏡片,依然能看到一雙明亮有神的眼睛,那是銳利的眼睛。遊走古董收藏界近八十年,叱吒拍場四十多年,久經風雨的他,依然幽默風趣,心態廓然,他說,「能做收藏家,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只要買到好的,一定會漲價」

收藏周刊:您曾說「只要東西好,貴了還能貴!」收藏家劉益謙則說「我買東西只買最貴的。」您強調的前提是「眼力」,劉益謙強調的是「財力」,以您幾十年的收藏經驗,您怎麼看這二者的關係?

張宗憲:首先,他那句話不能這麼說,怎樣才算最貴?畢卡索有的作品賣到幾十億美元,這個也買得起嗎?只能說,好的東西,他現在有資格買。但有些作品,我覺得他也要考慮考慮,跟老婆商量商量,不過,可以這麼說,他現在能買的東西是越來越少,原因是流出市場的好東西越來越少。

這個世界上,好藏品不多,只要是買到好的,即便這時候貴了,但以後一定會漲價的。

收藏周刊:這裡涉及「眼力」與「財力」的問題。

張宗憲:(我的)眼力,是有遺傳的。我祖父是雕刻藝術家(清代竹刻名家張楫如),我祖籍是常州,當地博物館想收藏幾件我祖父的作品,我將來會挑選幾件捐贈過去。我的父親在14歲便開始在古玩店當學徒,後來自己經營古董店,我從小就耳濡目染,在這樣的環境生活,經常看到店裡的古董買進賣出,也開始學了一點。我後來到香港,最多的時候是開了五家古董店,1968年,第一次去英國、法國,當時剛接觸拍賣行,覺得不錯,於是也開始學著從倫敦買了,到巴黎賣,從香港買了,到倫敦賣,一種交換的過程,果真是好的,自己藏起來,相對一般的就賣掉。

那時候藏品多,價錢便宜,也幾乎沒有看到有別的中國人到歐洲去買藝術品。慢慢,越來越多朋友委託我到外面舉牌,以為拍場有一套獨有的規則,什麼時候舉,什麼時候停,要講究策略。慢慢,越買越多,買得越多,委託我的人就越多,成了拍賣場的常客,他們都相信我。

「我自己有100萬,不會想著買120萬的東西」

收藏周刊:您會如何定位自己的藏品門類?

張宗憲:我的收藏還是以瓷器為本,其他雜項、近現代書畫也收。

我曾經在蘇州博物館等地方辦過景泰藍藏品展、鼻煙壺特展、雜項展、瓷器展以及書畫展,唯獨還沒有專門辦過玉器的展覽,我收藏的主要是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的玉,現當代的玉器我不收。目前大概收了400件,預計明年會選出280件在佳士得辦展,將來我也將委託佳士得上拍。

收藏周刊:眼力除了遺傳,您還有其他秘訣嗎?

張宗憲:我每買一樣東西,都要翻看書籍幾百次,還要問,要聽,還要多看,最後是多買。但我是個有原則的人,別人買我的東西,要先給足錢,我買別人的東西,同樣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我不會拖欠拍賣行的錢。自己有100萬元,不會想著買120萬元的東西。所以,我們這種人,註定也不會大富大貴,做古董生意就是這樣,「愛古不富,識古不窮」。愛古會上癮,看一件買一件。識古的人,註定不會窮,因為他的眼力比別人好,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好東西。

「有些商人做假貨都能做上幾百億的生意」

收藏周刊:現在要入行,首先要有財力?

張宗憲:第一是財力,但僅僅有財力也不夠。不是有錢就能買到好東西。

收藏周刊:不少人把收藏入門的最好時機用時代來劃分,包括馬未都在內,他認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有人帶路,到處都是寶貝,哈腰就能撿到」。但最近二十年,隨著藝術市場的走熱,「撿漏」的機會幾乎消失了,現在的年輕人想入門,門檻已經不一樣,您怎麼看收藏時代的變遷?年輕人入門收藏,您會給哪些建議?

張宗憲:撿不到漏了,我剛開始做的時候,才幾十人,現在全國估計有一兩千萬人靠這吃飯了。有些商人做假貨都能做上幾百億元的生意。

如果我在一次拍賣中買到了一件好東西,那天晚上可能都無法睡,反覆起來幾十次。看啊,摸啊,聞啊。首先要痴迷才能買到好東西。

收藏周刊:行內有人把您跟收藏家馬未都放一起比較,我前幾天對馬未都先生有過一次採訪,當時他讓我感到最為深刻的是,他說自己不收藏中國畫。但您與他不同,無論書畫還是瓷器,盡收囊中。您覺得他的解釋如何?

張宗憲:馬未都對家具方面比較熟,對瓷器則主要是懂理論,口才又好,在電視節目上受歡迎了,所以關注就大。他不收書畫,是不懂書畫。

收藏周刊:您在收藏過程裡,有沒有考慮類似藝術品在社會責任方面的因素?

張宗憲:不會。喜歡什麼就收什麼,憑自己的能力、眼光、勇氣,最後憑自己的財力去收藏。能做收藏家,是人生最快樂的事。

「除非蘇東坡活過來了,真假他說了算」

收藏周刊:您去年有關注過蘇東坡那幅《木石圖》嗎?

張宗憲:我當時也有發表意見,我說那些人爭論真假是多餘的,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看得懂畫(鑑定真假)。哪怕那個人看著作者畫,單憑他一張嘴也不能證明真假,因為還有可能他自己仿了一張。除非蘇東坡活過來了,真假他說了算。現在那些人講真假,誰都不算。

收藏周刊:那幅畫的成交結果,您怎麼看?

張宗憲:古畫我不是內行,我不發表。近代的畫,我還知道一些行情,哪些畫家,哪些作品的價格大致如何,我會有一個判斷。超過清朝早期,乃至明朝、宋朝……說不上不喜歡,就是沒關注過,也沒學過。

收藏周刊:最近常玉那幅有關注嗎?

張宗憲:那兩筆我也會畫。

收藏周刊:您會考慮建立自己的博物館嗎?

張宗憲:故宮(香港)博物院正式開放後,我會捐贈100件,上海博物館我也會捐贈一批東西。希望能為國家,為人民,為故鄉做點事。

收藏周刊:您現在還到拍場買東西嗎?

張宗憲:我天天都在關注拍賣的東西,能買的,想買的還會買。以前也賣。

「希望上海博物館接受藏品後能寫上『張宗憲捐贈』」

收藏周刊:2004年,一對清乾隆的銅胎鎏金掐絲琺瑯火盆,一百多萬美元的高價,那時候為什麼會在掐絲琺瑯價格還沒起來的時候,願意出如此高的價錢?

張宗憲:掐絲琺瑯在過去只有宮廷有,老百姓是沒有的。而且據我了解,完整的一對如此巨大的掐絲琺瑯,全世界都還沒發現,僅此一對。我知道在法國楓丹白露一個宮廷裡,也有一對,但被上下切開了,上半部分被用作吊燈。這對掐絲琺瑯我會捐贈給上海博物館。

收藏周刊:目前跟上海博物館方面的捐贈事項洽談到什麼階段?

張宗憲:已經跟上海博物館溝通過,前段時間跟上海博物館館長楊志剛有過溝通,我希望到時候上海博物館在接受藏品之後,能夠寫上「張宗憲捐贈」或者「張宗憲藏品陳列館」等字樣。一個人,不是為錢就是為名,最好就是名利雙收(笑)。

  以上內容版權均屬廣東新快報社所有(註明其他來源的內容除外),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報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

相關焦點

  • 莫言:世事猶如書籍,一頁頁被翻過去,人要向前看
    最重要的是看個人性格,以及家庭對人格的塑造,君子當自強不息,古人幾千年前就總結出了這個道理。何為君子,其中一點就是要能夠自控,自我調節,有韌勁。可是現在的學校以及家庭,使人對成功渴望的塑造,比較多,都以成敗論英雄。從根本上忽視了心理的建設。進了社會往往衝勁有餘,而抗擊打能力不足,導致能打順風仗,不能抗逆風局。遇到挫折和失敗,一蹶不振,趴地不起。
  • 網易雲熱評:初中我爸翻我課本說:孩子啊爸爸給你買,不用每本都跟...
    網易雲熱評:初中我爸翻我課本說:孩子啊爸爸給你買,不用每本都跟陳奕迅借…… 他還喜歡她如清風依舊,我還想念他似烈日永晝,但是清風真的沒有吹走落葉,烈日真的一點也不熱,我真的沒有難過,你說你的心太小只有她時,我真的沒有心碎,你不回我消息卻對她體貼,我真的不心酸
  • 「我買的書孩子不愛看」,家長挑選兒童讀物時,常走進的3個誤區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書籍作為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東西,每個家長都會給孩子挑選兒童讀物,閱讀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需要,但是父母給孩子的選擇更加重要。有很多父母在給孩子挑選書籍時,往往陷入很多誤區,導致讓孩子對閱讀逐漸失去了興趣,在給孩子選書時要注意哪些呢?
  • 尼泊爾「鑽石」一克拉才幾百塊,為什麼幾乎沒人願意買?
    前幾年我跟我老婆還因為「鑽石」的事大吵了很多次,甚至差點連婚都沒結成,她想要結婚時買個1克拉的鑽戒,大概6萬左右,而我自身經濟確實有些拮据,畢竟基本上所有錢都拿出去買房(首付+房貸)、買車、辦婚宴了。
  • 淨水器,便宜的幾百元,貴的上萬元,都是智商稅嗎?怎麼買更好?
    市面上的淨水器產品有上千種,便宜的才幾百元,貴的卻要上萬元。一般來說,價格差異幅度越大的東西就越多貓膩,到底淨水器本身是不是智商稅呢?真的是「一分錢一分貨」嗎?如果都不是,那麼,不同價位的淨水器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又該怎麼買淨水器呢?今天,我跟大家詳細聊一下這些問題。
  • 列舉你的雙手接觸過的幾種或者幾百種東西
    我讀到過一句話,說「當你寫作時必須把你的心捧在手裡」,所以像祈禱時一樣雙手合十,對你的手掌和手指輕聲說出一個目標,想像當你寫作時,你的心就在手中,跟你在一起。 一個會看手相的朋友告訴我,雙手可以代表我們的整個生活。我們的慣用手顯示我們做了什麼、要到哪裡去;非慣用手代表我們帶到生活中的東西。
  • 怎麼在大量書籍裡挑選自己要讀的書?一個秘訣,兩個分類解決問題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應該方法,講具體的方法,各種給你講道理的小聰明手段層出不窮,比如人生要讀的幾十本書,然後從所謂的知名和暢銷書中挑選出來告訴你,至於那些書推薦人讀沒讀過,鬼才知道!我今天要說的是「大聰明」,在解決問題的根本上下手。
  • 「原創」海豐阿東:論斤買書和論斤賣書,書籍的輪迴
    「原創」海豐阿東:論斤買書和論斤賣書,書籍的輪迴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我是被分配到去海豐農場去種田。去的時候隨身帶來一箱紙書,那些可都是我在中學學習時的課本。以及父親以前買的書。說起來挺多的,其實也就是那麼一箱子書。大約有三四十斤重。
  • 在香港是逼著你買,澳門是哄著你買,珠海變成了別攔我,我要買
    在我看來,這是一路當中買得最得當的東西。一是這些針織品對大媽大嬸們來說,是比較熟悉的東西,砍價也比較得心應手,即或上當受騙,也還有那麼多的東西啊。而下午的玉器店,才是我們這一次的購物高潮。讓我不得不對內地的導遊暗挑大拇指。香港的洗衣機,澳門的甩幹機,都沒有我們珠海的烘乾機厲害。
  • 直播間幾百塊就能買一大堆翡翠,為什麼那麼便宜
    幾百塊就能買一大堆翡翠,為什麼那麼便宜?這兩天有朋友問了一個這樣的問題,說在某寶平臺上看到賣翡翠的,幾百塊一大堆,好多人像瘋了一樣在那裡搶,真的能買嗎?為什麼那麼便宜呢,不是說翡翠都很貴的嗎?有朋友還說,她看有些還是挺好的,看起來挺細膩的,就像圖中這樣的。我說,沒錯,這樣的也常常會有,但也真的也就是這個價,因為這樣的,料子雖然好一丟丟,但它們都是機雕的,一個機器裡出來的,料子和人工要是要的,但也確實跟幾百塊一手的價格很相稱。除了上面這些,可能還會有銀鑲嵌的,其實也都是很簡單的,小小的。
  • 每年春節大家都要買年貨,看我今年喜歡買的年貨是什麼
    每年過年都要回老家和爸媽過年,吃團圓飯,今年也不例外。回家都不會空著手回去是吧,就要去商場賣點春節能用上的各種東西,統稱它叫「年貨」吧。今年在市場買了一些自己喜歡的堅果,有腰果,還有過年必須要買的瓜子,桂圓、核桃、榛子、大棗、南瓜子等一些非常有營養的堅果類食品。
  • 小眾電商私藏公開 | 最近我都在哪兒買東西
    幾年前,我還在英國時,很愛在這家買東西,因為那時可以網購Dries Van Noten的平臺還不多,恰好它們可以,而且選款並不難看,避開了DVN那些過火的、舞龍舞獅的刺繡,賣的都是結實耐穿的基本款。如果你是還處於網購摸爬滾打階段的,那麼最好不要太高看自己的眼力,選擇這種風格純粹單一,款式穩定不出錯的電商,是放過自己錢包的一種方式。
  • 畢業生租房,哪些東西該買?哪些東西不該買?
    畢業季又來了,對於畢業生來說租房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了,那麼租房中該注意的問題就非常多了,大事就是租房的時候要看清楚合同,考慮好適合自己居住的,千萬要記得把東西都確認好才可以交房租和定金,關於租房大事,以後再說一說。那麼租房小事就是入住後,我們要注意哪些東西該買,哪些東西不該買了。
  • 小時候看的黑白電視機,只保留外殼收納書籍,怎麼看都比當破爛強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種老式的電視機,體積大非常佔地方,深零sir小時候家裡就有一臺,能看的頻道特別少,一遇上颳風下雨,你就只能看到雪花了。現如今大家都在普遍用液晶電視機了,那麼這樣一款被淘汰了的老牌電視機能有什麼用呢?
  • 每到年底都要買的這個東西,變樣了
    我每次都會設計一個主題,新年打算做個古風系列。」手帳店裡,大學生陳小姐挑選了一本國畫封面的筆記本和一些帶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膠帶紙。她說,手帳的魅力是可創造性強,「我不太在乎本子上有沒有『每日計劃』『每月計劃』等字樣,因為這些可以自己標註。我更看重本子的紙張質量好不好,質量好的才適合塗抹、粘貼。」「手帳讓記事本不再是學生文具或商務用品,能讓不同年紀的人都再次用上本子和筆。」
  • 領導買東西,讓我籤字報銷,他買的什麼我都不知道,我要籤字嗎
    能不能籤字,我認為一般可以從這幾個方面考慮。要你籤的字是否符合流程,是否違法公司制度。比如說這個領導買東西的案例,領導買東西你事先不知道,但是領導讓你籤字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知道買的是什麼了?那你需要判斷一下,領導買的這個東西是不是合理的,公司是不是允許買,是不是在預算之內,票據是否真實?領導報銷讓你籤字,報銷單是否合規,東西的用途是否標註清楚?如果以上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在我看來,籤字的問題不大。
  • 一樣的東西為什麼賣價不一樣
    有人諮詢我:想幫助大學生怎麼找工作,這個賣點,後期再建立個收費群,門檻定多少合適呢?當時我答:你想辛苦就198,要是收198,他的心就大了,而且找的工作,都是急著變現的。最低也得1980,或者19800。你收費高,你說話,他聽,非常務實。你收費低,他就有賭的心理,野心就大。
  • 股票交易入門書籍推薦
    #今天分享一下我股票交易入門的書籍,股票交易門檻很低,只要有幾千甚至幾百元就能開戶入場,但是要想持續盈利,不陷入追漲殺跌的羊群效應中,需要我們對股市有清醒的認識、理解,還有就是建立自己的交易理念和交易系統。
  • 「我要的東西,不是誰給我買,而是誰願意陪我去買」
    01首卷語  女人的骨子裡都喜歡浪漫的氛圍,都喜歡聽情話,都喜歡被照顧,喜歡和有安全感的人在一起。  前幾天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天動態這樣說的:「我想要的什麼東西,僅僅是想有人帶我去買,而真正讓我開心的不是東西,而是願意陪伴我的人」  看完之後我突然恍然大悟,原來女孩子的愛情這麼簡單,我們常常說女人的心思難猜,說女人物質,但是其實是那些人對女人的偏見,其實女人要的很簡單,僅僅是對方的陪伴,讓她感覺到你的愛意,她便會對你死心塌地。
  • 9.9分紀錄片,我奔著胡歌去看,卻發現了培養娃閱讀興趣的好東西
    書籍是人類知識的海洋,但在現在的信息碎片化時代下,到處販賣焦慮和迷茫,閱讀紙質書變成一件越來越難的事情。最近我在網上發現了這部關於書籍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看完真是受益匪淺,好東西一定要分享給大家。這部B站出品的紀錄片上線即爆火,目前累積千萬次播放量,仍然保持9.8分高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