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有了文化,旅遊才更有內涵。近年來,修武縣七賢鎮將文化與旅遊相融合,喚醒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特色文化資源,使七賢鎮旅遊發展有了「根」和「魂」,打造出了獨特的地域文化符號。與此同時,該鎮把鄉村振興作為發展全域旅遊的重要機遇,把全域旅遊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以建設中國最具特色的文化康養小鎮為目標,充分發揮其緊鄰雲臺山景區、生態環境良好、文化底蘊豐厚的優勢,改變了過去靠山吃山、有煤挖煤、有石採石等粗曠的發展模式,探索出一條以發展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6月10日,焦作日報組織由市政協委員、大學教授、文化名人、熱心市民代表等20餘人組成的「市民觀察團」來到修武縣七賢鎮,走進「一條溝」(雲臺小七歡樂谷),探訪「兩朵花」(金銀花和玫瑰花),逛孫窯電商直播小鎮,看鄉村美學打造,共話鄉村文化旅遊發展。
走進鄉村美學「一條溝」
當日9時30分許,「市民觀察團」在該鎮黨委書記張輝等人帶領下從平窯村步行走進雲臺小七歡樂谷。張輝向大家介紹,2018年7月,轄區內最後一口礦井閉井。那天,是他平生第一次下到幾百米深的礦井。上來之後,他在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從方莊煤礦閉井的這天起,就意味著七賢鎮的產業模式從黑色印象向綠色發展的轉變。」隨後,鎮黨委、鎮政府班子成員對七賢鎮的產業現狀進行了調查,找準了七賢鎮發展產業的優勢和劣勢,對全鎮的產業發展進行重新布局,其中一個重要布局就是把頭道溝(如今更名為雲臺小七歡樂谷)定位為鄉村美學經濟一條溝,打造孫窯田園風光的電商直播小鎮,成為整個頭道溝美學經濟的啟動點和引爆點。
「市民觀察團」一行經平窯村、崔莊村位於頭道溝5個村正中的孫窯村行進,一路上認真了解了七賢鎮將頭道溝打造成雲臺小七歡樂谷的規劃與思路,幾個村的鄉土文化資源及現狀。沿途的道路、路標、路邊充滿鄉村文化氣息的景觀已拉出了整個歡樂谷的框架,讓大家非常興奮。
11時許,大家來到孫窯村。參觀了該村村南由知名設計師陳曦設計、友成基金會和該縣一建公司援建的雲臺小七·田園居書屋,走進孫窯村田園居電商直播小鎮。桂香小院、梧桐小院、核桃小院、山楂小院……一座座古意樸拙的小院內,「村播達人」正在進行直播銷售周邊農副產品。在桂香小院內「市民觀察團」成員、焦作傳統村落保護會協會會長董世坤現場和「村播達人」一起直播介紹鄉村特產。「在這裡我們看到七賢鎮由黑色到綠色轉變的夢想正在實現。沒想到這裡的變化大,沒想到這裡這麼美,沒想到在這麼深的巷子裡隱藏著這麼前沿的東西。」體驗完直播,董世坤感慨地說。
據介紹,田園居電商直播小鎮項目整合了當地18戶廢棄的院落,堅持修舊如舊,營造出古樸自然的田園生活氛圍。河南大地飛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入駐田園居後,把每個院落打造成不同主題的直播場景,消費者在搶購的同時,通過手機屏幕還可以欣賞田園美景。項目全部建成並投入運營後,預計全年可實現線上交易5000萬元,實現利潤26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200餘個。
看完電商小鎮的發展,「市民觀察團」成員、河南理工大學教授陳興義說:「這地方我第二次來,看到這裡的變化我感到很震撼。當地政府把這鄉村資源用起來,把電商做起來很了不起,建議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窯洞、民居保護好,做到原汁原味,把傳統與現代有機結合起來,既滿足功能要求又滿足傳統展示。從眼前看要先聚人氣,讓歡樂谷歡樂起來,吸引更多的人來,帶動更多的服務項目。」
探訪網紅經濟「兩朵花」
13時許,「市民觀察團」來到外窯村的金銀花種植示範基地。走進基地,一股股金銀花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市民觀察團」了解到,七賢鎮沿山區域有不少坡地和半荒地,傳統農業收益較低。如何提高農民收入,帶領群眾脫貧致富?鎮黨委、鎮政府一些人敢想敢幹,經過認真市場研判,鎮商會引來客商投資金銀花種植項目,並投入扶貧資金382多萬元,種植了400多畝收益高、市場前景好的金銀花,開發出了花茶、飲料、水餃等多種金銀花系列產品。
據七賢鎮廣仁興合作社武勇介紹,該基地採取「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進行推廣,2018年從河北巨鹿引進的首批80畝金銀花在去年獲得了收益。2019年9月,又流轉了320畝土地擴大金銀花種植。目前市場走俏,供不應求,務工人員搶抓晴好天氣採收金銀花,每天務工量達200餘人,帶動周邊群眾戶均增收2000元,金銀花正逐漸成為當地群眾的「脫貧致富花」。
隨後,「市民觀察團」又先後探訪了雲臺小七冰雪園和因戀玫瑰生產加工基地。體驗雪鄉美景和玫瑰花茶、玫瑰純露、玫瑰洗面奶的妙用。據介紹,近年來,七賢鎮緊緊圍繞該縣美學經濟發展戰略,著力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美學農產品。經鎮商會搭橋,該鎮引進了焦作市名媛因戀化妝品公司投資1億元的千畝玫瑰產業項目,目前已開發出玫瑰花茶、玫瑰純露、玫瑰洗面奶等多個產品,公司新增產值達2億元以上,預計年銷售收入1.5億元,還帶動了當地200多人實現就業。
張輝告訴「市民觀察團」:「下一步,全鎮農業將重點走三產融合的發展之路,進一步激發鄉村活力,發揮土地最大能效,用美的心靈建設美的鄉村,用美的鄉村打造美的產業,實現美育引領的鄉村振興目標,讓玫瑰花產業和金銀花產業『兩朵花』競相開放。」
建言「七賢文化」強鎮路
15時許,探訪一結束,「市民觀察團」成員專門就如何利用自身文化資源,打造全域旅遊品牌,發展地方經濟舉行座談,提出意見建議。
「市民觀察團」成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著名詩人劉金忠說:「將『方莊』改為『七賢』對發展歷史文化和提升七賢鎮的品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希望將七賢文化融入的七賢鎮美學建設之中,通過作家採風、電視劇等形式提升知名度,把七賢文化宣傳出去,同時希望建立相關機制見證歷史文化發展的穩定推進。」
「市民觀察團」成員、河南理工大學教授、院報主編楊玉東說:「美學的最高境界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而通過了解我們看到金銀花產業不僅可以持續增收,而且可以參觀,提升大家的審美品位,發展這樣的項目非常有眼光,非常好。」他建議在該鎮的宣傳中,充分挖掘寧封子文化,從歷史角度體現文化的玄妙,古今結合,打造該鎮康養一條線。
「市民觀察團」成員、市政協委員、民間藝術家協會副主席許小平建議在小七歡樂谷開發過程中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打造窯洞文化,打造網紅經濟、引導客流、吸引消費,與健康步道、採摘、電商等相得益彰。
焦作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允安 史文生 王龍卿 攝影報導
總監製:李建陽
監 制:劉晞暄 王 言
統 籌:楊 傑 張乙晨 郭子軒
主 編:王 言 責 編:趙曉曉
校 審:陳 婷 編 輯:郭子軒
原標題:《「歡樂谷」裡看「七賢」!焦作日報「市民觀察團」走進修武縣七賢鎮隨行記》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