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一直在發光發熱,太空溫度為什麼是零下?

2021-02-08 科學魚

僅僅是人類身處的銀河系,就擁有多達1000至4000億顆恆星,但卻沒有一顆恆星可以取代太陽的位置。

我們都知道,一顆星球能夠孕育生命,其中一個條件就是擁有光和熱,而太陽恰恰給予了地球最好的環境,要是沒有太陽的話,地球將會變成一個巨大的冰球,而生命也將不復存在。


太陽的表面溫度在5770K以上,人們也因此常常將太陽形容成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球,但其實,太陽的內部並沒有在燃燒,而太空是真空的環境,也不可能提供燃燒所必備的氧氣。那麼,太陽究竟是如何做到不依賴燃燒物和助燃物還持續反應了50億年呢?


其實太陽的光熱反應和它內部含有的大量氫元素有關,氫元素在發生核聚變的同時,拋射出巨大的能量,一直傳播到地球上。這時,或許有人會問了,太陽能夠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為何太空的溫度卻一直在零下呢?太陽所發出的能量到底被什麼物質吸收了呢?


太陽確實每時每刻都在放出著能量,而宇宙中的溫度,通常都是太陽這類的恆星發出的,但是,能量在放出之後,還要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能量的吸收者是否存在。


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不需要介質,但是溫度的傳播卻需要介質,而地球或者其它在太陽附近的行星等就充當了介質。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遙遠的角落裡點燃一根蠟燭,我們可以看見這根蠟燭的光亮,但卻感受不到蠟燭的熱量,而當我們走進時,才能感受到這根蠟燭其實是在發光發熱的。


其實,在太空中的太陽也同理,宇宙的空間是廣闊的,而如果不存在物質接收太陽的溫度,並進一步保存下來,那麼太陽就是一個巨大的發光體而已,人們也不會感受到它的熱量。

而地球就是一個截然不同的星球,地球擁有水和大氣,熱量在輻射到地球之後,可以被地球所保存下來,而地球厚厚的大氣層其實也起到了保溫的效果。但是在太空中情況就不一樣了,太空無法維持住溫度,也無法得到溫度,因此太空的溫度才會處在零下。


圖文來源 | 科學魚團隊、綜合網絡

文章公益傳播,如需轉載請後臺聯繫

喜歡記得來一個


相關焦點

  • 太陽把溫度傳到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
    據相關數據推測分析,太陽已經有約45.7億歲,而地球則是約40億歲,在長達40億年的時光裡,太陽的照耀為地球孕育了無數生命,也正因此地球從太陽獲取溫度,並存有溫度,但是,為什麼太陽與地球之間的太空卻是冰冷的呢首先說說太陽的溫度
  • 假如太陽是一個不發熱的天體,地球的溫度會達到多少?絕對零度?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家園,它的中心是一顆不斷發光發熱的恆星太陽。地球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能夠演化出人類,跟太陽有著直接的關係。生命的誕生需要滿足很多條件,不僅是地球外部一個穩定的星系環境,更重要的還是需要星球表面需要一個適宜的溫度。地球表面的溫度是如何來的?
  • 太陽為什麼會發光發熱?
    由此可見太陽是地球生物(尤其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關鍵,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太陽的眷顧。    既然太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不斷探索宇宙奧秘的人類就會開始思考:我們的太陽為什麼會永久發光發熱呢?太陽的位置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太陽所處的位置,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一顆恆星,8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還有彗星,矮行星等都是圍繞太陽為中心進行運動的。太陽表面是一個熾熱的氣體星球,表面溫度高達6000度,中心溫度可達1500萬度。
  • 太陽能把溫度傳到地球,為什麼太陽到地球的太空中沒有溫度呢?
    太陽作為地球唯一的能量來源,陽光帶來的能量為地球上所有生物提供了必要的熱量,可以說沒有太陽就沒有地球生物的存在,但是有一個問題來了,為什麼太陽的溫度可以傳到地球
  • 如果太陽不發熱,地球溫度會是多少?有可能降到「絕對零度」嗎?
    地球大約99.97%的能量都是來自於太陽,所以太陽對地球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如果沒有太陽,地球甚至不會誕生出生命,也正是太陽的存在,才讓我們感受到溫暖為何物。由於地球和太陽的距離、地球大氣層以及地球的自轉公轉影響,地球的平均溫度一直保持在15度左右,但如果太陽不發熱的話,僅憑地球自身的地核反應,地球的溫度又會是多少呢?
  • 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太空很冷,可為何太陽光照到了地球卻能變熱?
    地球首先要明確一點,地球溫度只是一部分來自太陽,大部分是靠地下的熱源供地熱,再有地球有大氣層,就像人穿厚衣服一樣,曬太陽時暖和,不曬時身體也不冷。為什麼高山距太陽近而溫度反而低,地表吸收太陽的電唵波而發熱,而高海拔應該吸收比低海拔的吸收量更多,為什麼高處的溫度會低而不是升高?何解?
  • 太陽表面溫度超過5500度,地球曬熱了,為何太空是冰冷的?
    太陽那麼熱,為什麼太空是冰冷的?既然太陽能夠釋放這麼多能量,地球僅分享了太陽能量的22億分之一,就如此暖和,為什麼太空中溫度,卻低達零下270攝氏度,太陽的熱和太空冷怎麼會形成如此大的反差?前面已經介紹了,太陽溫度很高,表面溫度達到5500攝氏度,而且太陽能量也釋放出來了,為什麼太空溫度仍然很低。
  • 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空間非常寒冷,為什麼太陽光到達地球後會變熱?
    正是因為地球有著適宜的溫度,才能夠成為生命星球,誕生人類。在人類沒有走進科技時代之前,我們對溫度的認知非常少,很多人都不知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後會變熱。可是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對溫度有了更多的認知,尤其是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知道了浩瀚的宇宙空間是真空環境之後,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地球和太陽之間的空間非常寒冷,為什麼太陽光到達地球後會變熱?
  • 太陽表面溫度26℃?特別適合人類居住!
    有些人覺得離太陽越近就越熱,如果這個觀點成立,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應該是珠穆朗瑪峰;而水星作為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按理說應該熔了。其實,在太空中,由於是真空環境,熱能不能像在地球上那樣通過固體、液體或者氣體傳導。太陽是通過熱輻射,傳遞到地球,而地球的大氣層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束縛住50%的太陽熱能量,防止其逃逸到太空,使地球保持溫暖。所以,珠穆朗瑪峰才比地面上的溫度要低。
  • 太陽溫度6000度,地球都被烤熱了,為何日地之間的太空卻冷冰冰?
    恆星核聚變反應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搞清楚太陽具體是如何產生能量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佔據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太陽系絕對的霸主。由於太陽的質量巨大,所以太陽自身引力也非常大,這就會使得太陽對自身的擠壓非常嚴重。於是,太陽的內核溫度就會急劇升高,達到1500萬度。
  • 太陽表面溫度高達5770k,太空中為什麼還是那麼冷?
    在長期探索的過程中,人們認為太陽是生命誕生的關鍵,因為太陽為地球提供了適宜的溫度,陽光還為我們照亮了黑暗。而人們也對相關原理感到無比好奇,尤其是陽光明明穿過了太空才到達地球,為什麼我們能夠感覺到溫暖,而太空的溫度卻始終是0℃以下呢?
  • 歷經46億年,地球核心溫度仍與太陽表面溫度相當,這是為什麼?
    火山爆發時噴出的熔巖就來自地殼之下,溫度高達900~1400攝氏度。越深入地球內部,溫度越高。科學家綜合各方面的數據,發現地核的溫度大約在4000~6000攝氏度左右。要知道,太陽表面的溫度也才5500攝氏度左右。地球誕生了這麼久,經過長時間的冷卻,為什麼內部溫度還這麼高?這得從地球內部的情況說起。
  • 太陽為什麼照不亮太空,宇宙為什麼是黑的?
    在晴朗的夜晚,當我們抬頭仰望夜空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在天空中掛滿繁星,在小時候我們不知道這些星星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它們是怎麼來的,直到長大我們的知識得到豐富之後,我們才知道宇宙中的每一顆星星其實都是一顆恆星,恆星是宇宙中一種可以發光發熱的天體,太陽就是其中一種非常普通的恆星,由於在恆星上面發生著激烈的核聚變反應
  • 地球為什麼離太陽越近越冷,越遠卻越熱?人類可以登陸太陽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隔著太空,太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真空環境,真空的特點是不傳導熱量,不傳播聲音,那麼,太陽的熱是如何傳播到地球的呢?人類可以登陸太陽的原因太陽溫度從大氣層到核心的變化我們現在一般認為,太陽之所以發光發熱是因為核聚變的緣故,但是這在學術界存在爭論,人類現在還沒有一艘太空飛行器飛躍到太陽附近,去進行實際的測量,距離太陽最近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現在距離太陽表面約為2400萬公裡。
  • 太陽已經誕生50億年了,為何還能穩定的、持續的發光發熱?
    文/仗劍走天涯太陽已經誕生50億年了,為何還能穩定的、持續的發光發熱?人類對太陽一直都有一種非常特殊的情感在其中的,不過這很顯然是非常具有現實性意義的,畢竟人類早上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看到太陽。太陽每天東升西落,對地球上的萬物都起到了一種絕對性的作用,無論是在遠古時代或者說在現在社會,太陽對於人類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
  • 成也太陽敗也太陽,太陽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只剩10億年
    我們知道太空中在宏觀意義上來說是空無一物的,也就是我們認為的真空,這種空間不具備保存熱量的能力;因此在地球之外的外太空溫度非常低,即使有太陽照射的地方,常常都在零下200攝氏度以下。所以說是太陽孕育了生命,生命的出現得益於發光發熱的太陽。但是另一方面,太陽不會總是像今天這樣,一隻穩定的發光發熱,它跟地球上的生命一樣,也逃不過生老病死的法則。但唯一不同的是,生命越到晚年越會失去活力,而太陽正好相反,隨著它年齡的增大,它會變得越發的暴虐。
  • 地球為什麼離太陽越近越冷, 越遠卻越熱? 人類可以登陸太陽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太陽與地球之間,隔著太空,太空基本上可以看作是真空環境,真空的特點是不傳導熱量,不傳播聲音,那麼,太陽的熱是如何傳播到地球的呢?太陽溫度從大氣層到核心的變化我們現在一般認為,太陽之所以發光發熱是因為核聚變的緣故,但是這在學術界存在爭論,人類現在還沒有一艘太空飛行器飛躍到太陽附近,去進行實際的測量,距離太陽最近的太空飛行器是美國的帕克太陽探測器,
  • 光從太陽到地球,為什麼太空依舊是黑的,無法把它點亮呢?
    光為什麼直接略過太空,進入地球?地球上的光線來源,在白天的時候是依靠太陽光,在晚上的時候我們有人造光源。在夜晚,萬家燈火和五彩斑斕的霓虹燈構成了絢麗的夜晚,而在沒有光線的地方則是一片黑暗。明明家家戶戶所開的燈光都特別的微弱,為什麼會感覺到天空都如此明亮呢,這是由於光源和反射光經過傳播之後所形成的,如果任何一個過程當中出現缺失,那麼都會導致我們看不到光線。
  • 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比太陽表面高
    太陽表面的溫度大約有5770K(6043攝氏度),但太陽大氣層中色球、過渡區和日冕的溫度卻遠高於這個數值。按照常理,應該是太陽內部溫度最高,表面低一點,大氣層更低。這種反常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新的研究解釋了為什麼太陽大氣層的溫度為什麼比太陽表明高。當我們在地球上觀察早晨的太陽時,會發現太陽是一個安靜的紅色圓盤。
  • 太陽表面接近6000度,地球都曬熱了,為何太空卻是絕對零度?
    可是太陽都把地球曬熱了,為什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太空溫度是接近於絕對零度的呢?恆星核聚變反應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先搞清楚太陽具體是如何產生能量的。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那應該是:物極必反,都是被引力逼出來的。為什麼這麼說呢?太陽的質量是地球質量的33萬倍,佔據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是太陽系絕對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