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冷罐頭 編輯|樸芳
天官賜福,百無禁忌。
繼《魔道祖師》之後,墨香銅臭的又一部經典IP踏上了動漫化之路。
這一次,鏡頭被放置在了虛構的玄幻世界中。清脆的編鐘樂聲響起,歷經八百年世態滄桑的太子謝憐,隨著仙鶴,又一次飛升九天之上。以此為開端,一神一鬼跨越八百年,再次攜手拯救世間的故事,緩緩鋪開。
與鏡頭下毀神官金殿、兩個「陪嫁丫鬟」鬥嘴慪氣的喜劇氛圍相比,螢屏之外的景致就顯得有些凝重。
彈幕上,「有生之年」「淚目」等詞彙,隨處可見。觀劇聲潮所給予的回音,更像是一場闊別已久的狂歡。
從口碑和熱度來看,《天官賜福》的確很「能打」。
自上線首日起,《天官賜福》就穩穩霸佔著B站熱搜榜Top1,播放量過四千萬,同時喜提六次微博熱搜。截止到發稿前,追番人數已突破336萬人次,官微粉絲數量達58萬,豆瓣評分仍維持在9.1分。
這樣的成績,在國漫賽道上,稱得上是「頭號選手」。
同改不同命,除「一部熱番」的標籤之外,《天官賜福》在IP改編上的方法論,也具有著更深刻的探討價值。
強節奏感,重記憶點
仙樂國太子謝憐,第三次飛升成仙了。
眼前,金光傾瀉如柱,頃刻之間,天宮被強大的內力搖晃得鍾倒樓塌。神官們紛紛議論著來者是何方神聖,但在看清謝憐的面孔後卻嗔怒道:「怎麼又是他」。
就這樣,觀眾的好奇心在燃燒的經費中被喚醒,《天官賜福》也在頗為有趣的名場面中,正式開始。
在動漫化的過程中,如何兼顧戲劇張力和原著粉的認同,成為了全番能否擁有「點睛之筆」的關鍵所在。畢竟原著粉在先入為主的情感中,對IP改編或多或少都帶有些敵意。
細細品量之下,不難發現《天官賜福》對其包裝打磨的兩道工序。
第一道工序是淡化背景渲染後的強節奏感。
在敘事結構上,動漫與原著是有著細微出入的。
相較於原著,動漫的敘事節奏更為緊湊。以兩集的體量,交代了書中十章的內容,在高度還原原著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原著節奏略散慢的問題。原著開頭關於故事來龍去脈的介紹,被取締了,這在做到快節奏感的同時,也為非原著粉留下了一份懸念。
第二道工序是畫面製作的「大手筆」,而這也成為了動漫的一大特色。
在3D動畫「風很大」的情況下,《天官賜福》仍然採用了傳統的2D動畫,雖說少了層意外之喜,但在市場中受眾的普遍接受度的確更高。畫面質感得到了路人及原著粉的一致認可,彈幕上「隨手一截就是壁紙」的聲音隨處可見。豆瓣上,甚至有「刮直男目相看」的稱讚聲。
流暢的打戲、「陰間」的BGM……都在無形中強化了《天官賜福》的記憶點。
但需要明確的是,原著粉與路人間,仍然存在著一些分歧。部分路人認為,動漫中女性向的審美太過明顯,陰柔氣息濃厚,高度契合原著的角色塑造,對部分路人來說有些「接受無能」。
至於如何取捨,還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奪。
1:1復刻背後
價值觀念的認同
《天官賜福》很懂原著粉的心。
目前為止,《天官賜福》的成功,可以稱為是原著粉的認同,所帶來的勝利。
雖然在動漫化的過程中,對原著的情節略有取捨,但被割捨的,都是些無傷大雅的內容。正所謂動其筋骨而不傷脈絡。
番劇中,謝憐與花城在追趕詭新郎的路上相逢的名場面,在極美的畫面中,實現了1:1的復刻還原。
夜色在與君山上瀰漫著,倏而衝出的狼群,驅散了抬轎的眾人。剎那間,天籟俱寂,一隻銀蝶自林間飛來,幻化成身披紅袍的新郎,牽起轎中人的手走入林間,在一腳踏碎骷髏頭布成的結界後,粲然一笑,然後揚長而去。
彈幕上,原著粉們的回憶殺,正在上演。
「我永遠是你最忠誠的信徒」
「上元佳節,神武大街,驚鴻一瞥,百世淪陷」
小小的一方屏幕上,被原著粉們公認的「朝聖語」填滿。
除此之外,與君山上的相逢小店、花城第三指節上繫著的一道紅線等細節,均得到了「位移式」還原,而這份誠意也被原著粉所捕捉到。
究其根本,番劇與原著粉甚是同步的調性,絕非僅僅依靠對原作內容複製粘貼式的呈現。對原作世界觀及精神價值的認同和深度理解,才是關鍵所在。
《天官賜福》的內容,頗有魔幻現實主義的味道,但仙樂太子謝憐,卻是個不折不扣的理想主義者。所以儘管《天官賜福》的劇情線,虐點連連,但在整體基調上,有著「天真至死不渝」的力量感。這在番劇中,也得到了恰如其分的體現。
與IP影視化相比,IP動漫化遠沒有那麼棘手。
一方面,動漫較寬泛的題材限制,為打破動漫與原著粉中的壁壘,提供了先決的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在億級的劇集市場中,原著粉的力量甚微,劇集的成功與否,更偏向於大眾的認可度與傳播度。但對於動漫市場而言,大IP所帶來的原著粉群體,足以支撐其進入頭部矩陣。
在動漫化中,大IP們得原著粉得天下的理論,是成立的。
原著粉的得與失
雖然《天官賜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背靠大IP的天然優勢。在路人群體中,口碑尚未形成統一的口徑。
但不難發現,通過核心受眾群體的孵化,反倒更容易獲得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佔領用戶心智,進而實現口碑發酵和話題破圈。
在國漫板塊中,由於受眾體量、用戶習慣等因素的限制,通過話題營銷、熱點炒作提升作品的知名度,實現作品的擴散傳播,在現階段尚且不是一條可行的道路。縱觀近些年來大熱國漫的成功之路,無非有兩條:其一,通過經典大IP自帶的龐大路人盤,實現番劇的擴散傳播;其二,品質過硬,口碑出圈。
成名路上,原著粉的作用不言而喻。
與《天官賜福》《魔道祖師》同血同脈的《穿書自救指南》,便是典型的反面教材。
《穿書自救指南》改編自墨香銅臭的《人渣反派自救系統》,原作無論是在世界觀的架構上、還是角色心理情緒的表達上,都有著獨到之處。
2020年9月10日,動漫化作品正式上線,但熱度平平,截止到目前,豆瓣評分人數僅有六千餘人。口碑相較於《天官賜福》和《魔道祖師》而言,也並不在同一段位。
究其根本,除3D建模觀感差、畫面粗糙、配樂趕客等肉眼可見的原因外,在原著粉與非原著粉之間做取捨的猶豫不決,也成為了《穿書自救指南》的致命傷。
製作「拉胯」的《靈劍尊》;與《天官賜福》同期播出,但因劇情線改動較大、CG動捕不成熟等頗受微詞的《凡人修仙傳》;預告片一釋出,原著粉口風就一邊倒,感覺「要涼」的《龍族》,都是典型的案例。
在漫改劇中,原著粉定律也同樣適用。
就國產漫改劇而言,水準普遍不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大眾對漫改劇的信任度幾乎被消耗殆盡,口碑就成為了「逆天改命」的重要一環。
以同期播出的《棋魂》為例,隨著劇情線的鋪開,已有部分路人對其產生了「真香」的觀感。但在前期,《棋魂》因為缺失原著中的熱血,和對神之一手的渴望,而使原著粉大失所望,口碑險些夭折。這使《棋魂》在前期熱度及路人緣上,並未鋪墊好,所以即使在漫改劇中,算得上是良心之作,但在熱度上還是沒能跟上腳步。
根據日漫《新網球王子》改編的《奮鬥吧少年》,國漫《豔勢番》改編的《熱血同行》……均面臨過同樣的困境。
總體而言,在IP動漫化、影視化中,獲得原著粉的青睞,或許並不能實現作品的破圈傳播。但失原著粉者,幾乎沒有翻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