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為「南亞霸主」,十分喜歡與中國一較高下,有分析表示,目前印度正在走中國以前的發展道路,正在壯大,這從印度成為世界第四軍事強國就可以看得出,然而不同的是,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十分忌憚,甚至開始耍手段打壓抹黑中國,然而對於印度的壯大,美國卻不加幹涉,甚至有「幫一把」的傾向,那麼,同樣是人口大國,為何美國只忌憚中國崛起,而不怕印度壯大呢?
有專家表示,美國之所以會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而這恰恰是阻礙印度崛起的三個「絆腳石」。
一是印度社會「前現代」的社會結構。縱觀印度歷史,從未經歷過任何基礎社會結構的改革,導致印度目前社會問題繁雜,最主要的表現就是貧富差距嚴重,窮人居多,而且國內基礎建設不完善,民眾生活有很大問題。
二是印度軍事的「虛假繁榮」。目前,印度是世界第四大軍事強國,然而全世界都知道,印度能拿到這個稱號,靠的就是大規模借債購買別國武器裝備,正是因為這些「萬國造」的武器,印度軍事才得以發展,然而這樣做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印度自主研發能力越來越弱,國內軍工體系宛如擺設,面臨崩潰。再加上軍工人才技術不過關,根本無法對別國的先進裝備進行最好的維護和檢修,導致國內墜機事件頻發。長此以往,印度用金錢堆砌起來的強大軍事很大可能會化為泡影。
最後就是印度國民教育水平偏低。由於國內貧富差距較大,導致很多貧民根本無法接受正規的教育,優秀人少稀少。然而21世紀本就是一個拼人才的時代,教育跟不上,科技無法發展,社會生產力自然低下。
正是因為這幾個原因,讓美國認為印度毫無威脅。反觀中國,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踏實,尤其是軍事方面,我國也會從別國購買武器裝備,但是大部分只是用來借鑑參考,更多的是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研發屬於自己的國產武器,而中國展現出來的學習、進步、創新的速度也讓世界驚訝,按照這個節奏發展,誰也不知道中國的潛力究竟有多大,因此美國才會十分忌憚中國的發展。最關鍵的一點是,中國已經崛起,而印度目前還處在掙扎狀態,即便有潛力壯大,也還需要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