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古道,嶺南第一關

2020-12-15 瀟湘晨報

位於粵北的南雄有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古驛道梅關古道,這裡是賞梅的好地方,步移景換,步步沁心。而蜚聲海內外的珠璣古巷呈現悠久博大的祠堂文化,浸潤其中,可了解廣府文化的來龍去脈。

圖說:梅關古道 來源:網絡

古道梅花 南枝落北枝開

梅關古道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相傳由南遷越人首領梅絹的姓氏命名,這裡是南北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被譽為「嶺南第一關」。古道因梅花聞名,每年花期,古道兩旁紅梅、白梅、綠梅、臘梅次第盛開,花海如潮,穿行其間暗香盈袖。因為地跨兩省,這裡的梅花還有南枝落、北枝開的景象,有時是看到廣東這邊的梅花謝了,卻發現江西一側的梅花正在綻放。在梅嶺山巔,登上建於宋代磚石結構的關樓,可將古道蒼翠盡收眼底。關樓設計的關門重疊數層,真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珠璣古巷 廣府百姓探源

珠璣巷有三街四巷,即珠璣街、棋盤街、馬仔街,洙泗巷、黃茅巷、鐵爐巷、臘巷。現有盧、王、林、何、謝、曾、黃等159個姓氏的後人居住於此。這些南遷族群的文化和生活的融合,對日後珠三角地區的發展與文化有深遠的影響,因此珠璣巷被視為廣府文化的根源地,每年有許多海外華裔來此尋根問祖。穿行在小巷,古色古香、風格各異的姓氏祠堂比鄰而居,琉璃瓦、青磚牆,精美的畫壁、曲折蜿蜒的亭臺樓榭散發著悠悠古韻,帶你穿越古今,感受那逝去的故事,獲得一份安祥與寧靜。

三影塔 一塔成三影

位於南雄市永康路的三影塔,是目前廣東省僅存的北宋早期磚塔。據說,該塔能在延祥寺光滑如鏡的寺壁上反射出三個塔影,一影朝上,兩影倒懸,故改名為「三影塔」。三影塔的塔身每層都伸出飛簷和欄杆,每個簷角的梁頭下都懸掛一隻銅鐘,全塔共掛48個銅鐘,每條簷脊的端部各蹲伏一隻醬紅色的陶貔貅,寄以祛災託福之意。

新民晚報記者 唐敏 沈琦華

【來源:新民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江西廣東交界處的古道,有著千年的悠久歷史,被稱「嶺南第一關」
    梅關古道,是一處位於江西大餘縣和廣東南雄市交接的地方,所以梅關古道也被分成兩個部分,江西的這處門票25元,廣東的這處門票收費40元,一路的風景都很不錯,具有一些原始氣息,喜歡的朋友,可以全程路段體驗一下。
  • 江西大餘梅嶺古道,有「嶺南第一關」的美譽,風景優美卻少有人知
    江西大餘梅嶺古道,有「嶺南第一關」的美譽,風景優美卻少有人知,說起大餘縣,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在哪裡,它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西南,章江上遊地帶,距贛州市約70公裡,筆者也是第一次去大餘縣,牡丹亭、梅關以及古驛道都去過,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古驛道,即梅嶺古道。
  • 廣東省南雄市旅遊攻略之南雄梅關古道
    回到話題,今天小編帶你們去雲遊韶關,重走梅關古道。不出省就想看景的廣東人你們可以準備起來了。梅關古道送子井韶關南雄,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嶺南南麓,北邊與江西省接壤,有中國「恐龍之鄉」、「銀杏之鄉」、「姓氏文化名都」等美名。
  • 韶關南雄梅關古道有這樣一個歷史?
    南雄市在廣東省東北部,大庾嶺南麓,毗鄰江西贛南地區,自古以來是嶺南通往中原的要道,是粵贛邊境的商品集散地,史稱居五嶺之首,為江廣之衝、枕楚跨粵,為南北咽喉。全市總面積2326.18平方公裡,1個街道、1個園區、17個鎮,239個村(居)委會,戶籍人口48.59萬。南雄市還是廣東省「文明城市」、「衛生城市」、「歷史文化名城」、「林業生態縣」。接下來就是旅遊景點啦。
  • 黃藹北作品——老南安梅關
    老南安梅關 梅關,站立在大庾嶺橫浦關,已然站立了二千二百二十二年了。西漢的風雲,目睹了庾勝將軍在橫浦關的頑強戍守,橫浦關寒冬凌風不凋的梅花,將梅鋗大將的形象給鐫刻在巍峨的關樓上。
  • 南雄|滿地金黃銀杏的「帽子峰」,還有賞梅好去處的「梅關」
    梅關古道是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距大餘縣城10公裡,距南雄市區30公裡。門票是40元/人/次。梅關,古稱秦關,自秦漢以來,就是當時溝通中原與嶺南、貫通珠江與長江兩大水系的五條最主要通道之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公元前214年攻取嶺南,築起梅關這道險要關隘,打開了溝通中原南北的通道,就是起初的梅關古道。
  • 【深讀】《牡丹亭》中「望斷梅關」,四百年後夢回梅關
    唐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嶺南名相張九齡上書朝廷,稱大庾嶺古道「嶺東路廢,人苦峻極」,請求新開大庾嶺路,得到唐玄宗允準。工程耗時一年多,一條寬達一丈、長數十裡的梅關新路——也就是如今的梅關古道——呈現在世人面前。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劇作家湯顯祖被貶徐聞典史,走上張九齡開鑿的梅關古道。
  • 梅關古道+梅花+小鄉村,寒冬時粵北遊玩三部曲,城市人喜愛!
    這次阿鍾計劃去韶關的目的只有兩個:一是到古道賞梅,追尋古代的絲綢之路的蹤跡;二是寒冬時節在曾經住過的小客棧裡重溫閒情的時光,再一次回味探尋客棧所在的小村。阿鍾從廣州駕車出發,行駛將近5個小時,到達了梅關古道入口。梅關古道在韶關市的南雄的梅嶺,與江西接壤。從南雄到江西大餘縣的客車會經過梅關古道,沒有駕車的遊客可以考慮到南雄,再轉乘客車。
  • 梅關古道一個太值得去的地方!讓你熱血沸騰!
    對,是梅關古道的最高點,隨便你往哪下都是省與省的交界點了。我們這十多戶外隊友此行目的三個,一是參觀梅關古道,二是爬山累了晚上泡鄉村免費野溫泉、三是去南雄看銀杏。梅關古道是翻越大庾嶺、位於江西省大餘縣與廣東省南雄市交界處,距大餘縣城10公裡,距南雄市區20公裡。梅嶺古道是全國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驛道。
  • 重溫古道 感懷雄關——記2019年7月修善蔚嶺關
    《重溫古道 感懷雄關》記公元2019年7月18日修善蔚嶺關勤耕荒山變大道,退耕官道亦成衰。幸得官家春風至,古道雄關又變帥。鄉村振興暖風吹,邊寒山鎮應風隨。若得官民同心創,古蹟價值上階臺。相關史料——自秦始皇為徵服嶺南而下令開鑿第一條粵北古驛道始,延續兩千多年至清末,嶺南地區修築出若干著名古驛道,如梅關古道、西京古道、雲浮古驛道、上饒古驛道等。
  • 南嶺:古道之下,群峰之上
    至於梅關,那是位於梅嶺隘口的一道關塞;而梅關古道,就是梅關扼守的那條延伸於梅嶺山間,溝通了大餘和南雄的崎嶇山路。那個寒冷的清晨,當我順著不算太陡的片石砌就的古道一步步地爬上位於兩山埡口的梅關時,突然想起五百多年前,一位高鼻深目的義大利人,也像我這樣喘著粗氣由南向北爬上了梅嶺。他就是天主教傳教士兼漢學家利瑪竇。在埡口,利瑪竇看到了一座建在絕壁上的關樓。
  • 爬梅關古道,泡野溫泉,看銀杏黃
    第1,從大餘方向爬到梅關古道 2,晚上住在有野溫泉的村子農家樂泡免費溫泉,3,到南雄去看銀杏黃,這就是我們的掃黃計劃。非常完美。 四臺車經過3個多小時的車程其中還有個漂亮美女開的白色現代車,我開始懷疑她的技術能否在大山的彎道上來去自由?我們如期到達大餘梅關古道下面。
  • 贛州大餘梅關景區行走簡記
    古驛道入口 我的大學室友是大餘人,在大學期間,多次聽他說到梅關古道;大學畢業後,在廣州工作,多位韶關的同事也介紹過,便有些神往,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終於成行! 還未到達梅關,卻有一片在建的廣場之上,大片梅林映入眼帘,梅花盛開,香氣撲鼻,美不勝收!這個時候才覺得,只有一部單眼相機才能拍下她們的美!
  • 中國最美的10大古道,你走過幾個?
    徽杭古道附近的重要景點有:障山大峽谷、胡氏宗祠、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南第一關等。劍門蜀道,四川有」四絕」–九寨之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劍門之險。古代川北三條蜀道:金牛道、陰平道和米倉道,最重要的金牛道就是劍門蜀道。
  • 韶關南雄,一座會下雪的嶺南古城
    如果,下雪天你和你的心上人站在梅關古道看漫山雪景這個時候一個擁抱便是最好的告白吧!看一場浪漫的雪新年伊始,粵北山區寒意正濃,霜草委頓、山花凋零,國家4A景區南雄梅關古道,兩旁的梅花卻凌寒綻放。韶關是一個會下雪的城市。而南雄位於韶關北部山區,在冬季更是能欣賞到美麗的雪景。
  • 曹勁 |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西京古道的遺產價值和保護利用研究
    (圖2)圖2 西京古道乳源段示意圖(圖片來源: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梅關古道①尚未開通之前,西京古道是溝通南北交通的重要道路。清屈大均撰《廣東新語》載:「初梅嶺未開,小嶺(指乳源臘嶺——作者注)為西京孔道。」[2]即使梅關古道開通後,作為南北交往的商道,西京古道亦一直被使用,故唐、明、清三代均有重修記錄。
  • 2021年1月1日起,珠璣古巷、梅關古道景區對全國人民警察...
    為感恩和回饋人民警察對廣大人民的辛勤付出與無私奉獻,珠璣古巷、梅關古道景區率先推出對全國警察實施免門票政策!    圖文來源:南雄旅遊公司    前往南雄路線指引  線路(一):  自駕遊的朋友:從廣州市出發,沿著京港澳(京珠)高速、廣樂高速公路往北京方向走約兩個小時,在韶關市曲江區馬壩互通轉入南(昌)韶(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