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12月12日訊(記者 宿榮蓉)建堡壘、樹旗幟,以黨建聚合力。今年以來,青島嶗山區王哥莊街道黨工委在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提升農村黨組織組織活力等「常規動作」基礎上,圍繞「黨建+產業」做文章、下功夫,充分發揮地域優勢以及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把黨的建設與特色產業有機結合,以黨建促發展,走出一條「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建引領產業興」的鄉村振興發展新路子,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紅色引擎」,讓轄區群眾的小康夢變得更為豐滿。
盤活資源「造血」
拓寬產業發展「致富路」
謀劃特色支部金點子,奠定產業發展新格局。在前期建立曉望茶葉合作社黨支部和黃山海蜇合作社黨支部的基礎上,街道黨工委成立了港東漁碼頭和王哥莊大饅頭協會2個特色產業黨支部,繼續擴大黨組織在特色產業的覆蓋面,探索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促進產業正向發展的新路徑。
「加入了合作社以後,我們再也不用為甜曬魚銷路發愁了,既可以自己賣,也可以交給合作社。」港東社區漁民劉正遵高興地說。他所說的合作社是今年10月,港東社區剛成立的港東碼頭海產品專業合作社。
港東漁碼頭黨支部不定期召開座談,集思廣益,助力社區產業發展
「資源」變「資產」。港東碼頭海產品專業合作社是港東漁碼頭黨支部引領社區特色產業發展、發展集體經濟的重要載體。今年以來,港東社區黨總支按照「產業發展到哪裡,黨組織就服務跟蹤到哪裡」的思路,打破傳統的黨組織設置模式,依託「幹海產品、漁家宴、鄉村旅遊」三大產業建立港東漁碼頭黨支部,走「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模式,充分發揮黨組織對產業發展的組織引領作用,利用漁碼頭的資源優勢,探索多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子。
港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元欣說,專業合作社實行「黨支部+合作社+電商+業戶」模式,利用專業合作社對接市場,抱團發展,統一包裝、統一推介、統一銷售,為社員與消費者搭建起一個橋梁平臺,「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打破了社區群眾之前單打獨鬥的分散經營模式,由社區集體接單,再將其分散給各個業戶。」劉元欣介紹,現已吸納20餘戶漁民黨員以及港東漁碼頭海鮮特色一條街所有漁家宴負責人加入。
港東漁碼頭被稱為市民的海鮮後廚,開海期間,這裡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來海鮮市場「湊熱鬧」,購買新鮮海貨,為社區特色發展帶來了人氣
港東的招牌除了山海風光、漁碼頭,還有海鮮盛宴,港東人傳承了老一輩傳統家常的做法,這裡的美味也被大家稱為「六百年前的原汁原味」
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使黨員聚在產業鏈、讓群眾富在產業鏈。通過黨建引領,社區的各種資源擰成一股繩,黨員、群眾勁往一處使,既吸引遊客發展經濟,又促進海產品銷售,讓社區形成食、購、遊「一條龍」的產業鏈。「以後由合作社統一規劃、統一管理,對我們漁民增收將會起到很大的好處。」劉正遵說,他們社區居民都非常支持合作社的成立。「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整合資源,吸收更多群眾加入,抱團發展,將港東海產品金字招牌進一步做大做強,讓社區群眾的『錢袋子』鼓起來。」劉元欣信心滿滿地說。
黨建引領促發展
聯盟共建聚合力
今年,街道高品質打造了標山鄉村生活體驗示範帶黨建產業聯盟,將廟石、唐家莊、張家河和何家四個社區聯在一起,以黨建統籌標山田園綜合體的各項建設,整合標山區域內民宿、茶葉、旅遊等產業,圍繞農旅結合、農教結合、農養結合探索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新模式,隨著民宿、茶葉、大饅頭等產業陸續加盟,產業聯盟「聯」出了發展新活力,真正實現紅色引領綠色發展,使組織振興推動產業振興。張家河社區黨支部委員劉倫慧說,黨建產業聯盟的成立更好地整合了各自優勢資源,互相借勢,極大地帶動了社區經濟的發展。「之前由於社區旅遊資源相對有限,來的遊客住不下,起不到旅遊收入的效果。黨建產業聯盟成立後,用四個社區整合的資源集中打造,壯大了社區的集體收入,實現村強民富。」
街道召開標山田園綜合體產業發展交流推介會,轄區外14家單位、標山田園綜合體5家企業及相關管區、社區負責人圍繞主打產業、關注方向、合作意願及標山田園綜合體產業如何發展等問題,大家集思廣益、逐個發言,進行思想碰撞。
此外,街道黨工委今年還打造了仰口組團黨建產業聯盟。依託仰口管區,在曉望、曲家莊、港東等社區,結合社區實際,深入挖掘社區歷史人文,加強與曉望小學、嶗礦、古建等企業、學校的共享共建,以曉望社區為主,打造「既有顏值、又有氣質」的示範團帶。
搭「訪談」平臺
探索發展的「好路子」
「我們出去既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也看到了差距不足,明確了努力方向。在今後的工作中將立足社區實際,因地制宜,學習和借鑑先進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改進工作措施,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增加群眾收入。」 談及在浙江寧波14天的體悟實訓,梁家社區黨支部書記梁旭東在接受「書記訪談」時表示受益匪淺,讓自己對於社區今後發展有了新思路。
唐家莊社區黨支部書記唐會友(左一)
港東社區黨總支書記劉元欣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今年以來,街道黨工委選取多名典型社區黨組織書記,圍繞「如何發揮黨員作用」、「如何壯大集體經濟」、「如何抓住戰略北進機遇加快發展」等問題展開討論,社區黨組織書記互相借鑑其他社區的金點子,結合社區自身特點,探索發展的「好路子」。
開展「書記訪談」系列活動,以談促學,以學促改,鍛鍊社區帶頭人的能寫、會說、敢幹的能力。重新梳理社區現有優勢資源,研究探索資源整合利用方式和社區發展路子,提高社區黨組織書記致富帶富和社區發展統籌能力。通過「書記訪談」平臺,加強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思想、工作、生活等交流,提高社區黨組織書記對標意識,互相學習取經,用好黨建引領的「指揮棒」。
下一步,街道還將繼續在打造黨建示範點,整頓軟弱渙散社區、壯大基層黨員隊伍、建強社區幹部隊伍等方面做文章,通過創新黨建工作,將區域內的黨建「小循環」變為跨領域、跨行業、跨社區的「大融合」,補齊鄉村振興短板,切實增強區域內群眾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