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到19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務虛會召開。縣委書記儲德友主持會議並講話,縣委副書記、代理縣長吳忠梅,縣政協主席高百金,縣委副書記夏仕福,縣委常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領導班子成員,縣人武部政委,縣法院院長,縣檢察院檢察長,各鎮黨委書記、鎮長,縣直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縣委書記儲德友在講話中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現代化建設的起步之年,做好明年的工作意義重大。全縣上下要以「建設長三角休閒養生後花園、打造高質量綠色發展新旌德」為目標,圍繞「生態立縣、工業富縣、旅遊活縣、人才興縣」四條路徑,保持定力、保持韌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錘接著一錘敲,力爭實現「一年打基礎、二年開新局、三年上臺階」。
儲德友強調,工業要提速。工業既是目前旌德最大的短板,也是今後旌德最大的潛力所在。必須把發展工業擺在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位置,按照「優存量、強增量、提質量、擴容量」的思路,一要抓實體,二要抓招商,三要抓平臺,四要抓要素,集中更多精力、拿出更大力度來推動工業發展。旅遊要提效。作為皖南國際文化旅遊示範區核心區,發展旅遊是題中應有之義。必須把全域旅遊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積極做好「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的轉化文章,抓項目、抓融合、抓開放,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城市要提質。城市是縣域的核心,城市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代表著一個地方的形象。要以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為抓手,按照「小而優、小而美、小而精」的特點,抓建設、抓管理、抓徵遷,不斷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鄉村要提品。鄉村振興是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重要戰略,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涵。要把鄉村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抓產業、抓改革、抓銜接,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治理要提檔。一要社會治理更有力度,二要社會治理更有廣度,三要社會治理更有溫度。要整合力量劃分好網格,讓網格真正的發揮作用,創新社會治理,把社區治理落到實處。要堅持黨建引領,群眾和黨員一定要參與進來,讓社會治理更有廣度。幹部要提神。好的精神狀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進一步提升幹部的精氣神,在全縣上下著力營造舒心工作、團結幹事的良好氛圍。要厚愛,堅持事業留人,牢固樹立實幹實績的導向,不斷拓寬幹部的發展空間。要堅持感情留人,落實容錯糾錯機制,真正讓幹部放下包袱、解除顧慮。要堅持待遇留人,充分保障幹部應有待遇,讓廣大幹部事業有希望,基本有保障。要嚴管,堅持管在日常、嚴在經常,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堅持常態督查、效能檢查,加強機關效能常態化暗訪督查,對庸政、懶政、怠政和不作為、慢作為等問題,對影響營商環境的人和事,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儲德友強調,要強化工作落實和保障。一要解放思想抓落實。廣大幹部要堅決破除守成、守舊的思想觀念,切實增強改革創新精神,敢想敢闖敢試,善於創新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特別是要牢固樹立市場化的意識。二要明確責任抓落實。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的要求,對每項工作都要有具體計劃,明確時限、明確要求,責任到人、任務到人。三要爭先進位抓落實。牢固樹立「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的觀念,進一步強化爭先進位的意識,要果斷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切實做到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認真謀劃、深入研判,努力做到把大事做細、把小事做精。要放眼全市,敢與強者比拼、敢與快者賽跑,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四要步調一致抓落實。
吳忠梅針對來年工作提出,要守住一個底線,抓好五個堅持。要牢守疫情防控這個底線,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人物同防工作。要堅持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主動融入G60科創走廊;堅持深化「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做好生態環境保護文章,嚴禁濫採濫挖,持續推動礦山礦石資源規範管理,推深做實林長制、河長制;堅持「工業富縣」,夯實工業基礎,切實在做強開發區、支持有條件的鄉鎮發展工業、培育壯大本土龍頭企業和成長型企業、全力加強招商引資和對外合作上下足功夫;堅持做好經營城市文章,持續推進旌德路網內通外連工作,支持國有平臺公司做優做強,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完善城市功能,謀劃好國土空間的規劃調整,切實抓好城市集中治理工作;堅持以農旅產業的發展促進鄉村振興,要與黃山大旅遊對接,做好現有農旅項目的推進,以全域旅遊為方向加速旅遊項目的招商和落地。要依託優質農產品、地產品,大力扶持現有的龍頭企業,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加強美麗鄉村建設,完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要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積極爭取農田水利重大項目工程,持續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
會上,高百金、夏仕福等縣領導,各鎮、縣直相關單位負責人結合各自工作,圍繞工業發展、招商引智、鄉村振興、城市建設、社會治理、民生保障、政府投融資等主題作了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