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是最好的禮物,3-6歲孩子,如何在「玩」中學習成長?

2020-12-14 8爪媽媽

孩子好動、坐不住、專注力差

說話晚、語言表達沒有邏輯,

膽小、愛哭、粘人、情緒不易控制,

繫鞋帶、扣扣子、做手工、等都落後

身體協調性、靈活性差

看書、寫字不認真,跳字、漏字等等

這些問題在上學前因為沒有作業和學習成績影響,往往不易被家長發現,到了上學以後出現學習困難時才著急,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家長要怎麼辦?

有的家長可能會說:「我們也教了,也管了,可孩子只會玩,根本不聽你的」,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作為家長,我們就可藉助孩子這一特點,讓孩子在「玩」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

下面結合心理學、教育學和大家講講,如何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玩的意義

馬雲曾語出驚人,他說:「不讓孩子去體驗,去玩,不讓他們去嘗試琴棋書畫。我可以保證:三十年後孩子們找不到工作。」為什麼這樣說呢?知識是可以學來的,但是智慧是一種體驗,只有經歷過,才會體驗到,孩子們也是通過「玩」來認識和探索這個世界,並逐漸成長!

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知道,玩耍可以強健身體、可以促進智力發展,提升語言、社交、在玩耍中學會解決問題等等,其次,在玩的過程中,可以建立親子關係,這是情感交流的基礎!

我們不要等到孩子不聽話,管不了孩子時,才想起彼此缺乏情感交流!

跟誰玩

心理學研究表明,孩子對於父母的依賴是在6歲之前形成的,尤其是3歲前最為關鍵,所以,作為父母能陪伴孩了的時間是有限的,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他也在一天天掙脫你的翅膀,去尋找他自己的世界,變得不需要你的陪伴,所以,在6歲前一定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呵護和關心,那麼孩子以後也會與父母的關係比較親近、融洽。

如果父母忙於工作,實在無法照顧孩子,也最好在孩子上小學之前接回身邊,多抽出時間與孩子相處,不然過了這段時期,再想去修復親子關係,就會變得困難了。

怎麼玩

父母和孩子玩耍時應怎麼玩?希望家長在和孩子玩的過程中,能全情陪伴,而不是低頭玩著手機,或一邊忙著手裡的事情,同時,重要的是在玩的過程中啟發孩子動手、動腦、去體驗、去感受,去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總結了五要,五不要原則,供家長參考:

5要原則

要多說幼兒時期,語言是孩子綜合能力的體現,也可以說語言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應了一個孩子的智力水平。

要多動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就是通過動手,去感知身邊的事物,尤其是鼓勵孩子去戶外運動,如:跳繩、跑步、球類等活動,尤其是一些戶外集體運動,如:籃球、足球、能促進孩子的合作和競爭精神,增強邏輯思維能力和規則意識,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要培養美術興趣畫畫不僅可以提升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而且更能提升專注力,想像力,可以說繪畫是提升孩子綜合能力非常好的一項愛好,家長一定要鼓勵!

要培養音樂興趣音樂能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情感發育,音樂不僅能讓孩子放鬆,還能有利於孩子的聽覺系統發育、鍛鍊聽力認知能力以及身體動作的控制能力。

要培養閱讀能力0-3歲兒童正是大腦建立神經元連接網絡和認知體系關鍵時期,通過家長的閱讀,可促進大腦的發育、語言的發展。

2-3歲決定孩子成為閱讀愛好者的關鍵時期,讓孩子感受到故事人物的情感:痛苦、快樂、善良、勇氣、積極的生活態度和聰明智慧,學會如何面對生活。

4-6歲通過閱讀,懂得一些基本道理、規則,在與同齡的玩伴玩耍中,建立更好的合作、協助關係。

5不要原則

不要嘮叨沒有孩子喜歡嘮叨的爸媽,示範比建議更受用!

不要過分「炫耀」不要過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和技術,其實更建議您做一個笨笨的家長,讓孩子告訴你怎麼做怎麼玩?這樣利於孩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並建立自信。

不要怕髒因為怕孩子把衣服弄髒了,而拒絕孩子玩沙子、土和水,尤其是2-6歲的孩子,通過手的觸摸和把玩,可豐富孩子的感受和理解體驗。在挖洞、堆沙、摔泥這個過程中,培養了孩子空間感、想像力和創造力,未來孩子在數學、幾何、才藝、設計等方面的發展,往往都源於童年這類遊戲的啟蒙!

不要訓斥孩子讓孩子覺得自己不行,不要忘記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在不斷嘗試和犯錯中進行,同時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詞,要鼓勵孩子主動參加遊戲,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創新精神。

不要太多玩具數量太多,孩子會沒有新鮮感,同時也容易導致玩的時候無法集中注意力,如果玩具壞了,那就鼓勵孩子修復或是開發新的遊戲方式,在修復和開發的過程中,啟發孩子更多的智慧。

跟孩子玩耍會讓你和孩子關係更加親密,這種親密關係是你和他的情感資源,利於促進了孩子身心發展,解決問題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會成為孩子內心永遠的記憶,即使孩子長大了,他想起來都是溫暖滿滿!

相關焦點

  • 充足的睡眠和娛樂陪伴是送給小學及之前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童年是每個人身體和智力發育最關鍵的時期,所以每位導師【包括但不僅限於家長和學校老師】都有責任與義務保護孩子孩子身心健康同步發育。給孩子壓歲錢、買最新款的玩具、挑最時尚的服裝......如今,絕大多數孩子都在不斷的接受禮物中度過。
  • 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DaDa(噠噠英語):再定義「陪伴」教育
    美國教育學家莎莉·路易斯曾在她的作品《喚醒孩子的才華》中寫道:「兩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學習能力傾向測試上得高分。智商、社會條件、經濟地位都不及一個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有父母高質量的陪伴。」 對孩子來說,陪伴是最好的教育,但絕大多數父母的最大難題是沒有時間。根據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表明,家長陪伴孩子的有效時間「及格線」為每周21.2小時。
  • 為什麼說:父母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最好的禮物?
    於是給孩子買很多有趣的玩具,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場、動物園、公園去感受各種體驗,在每年的生日或者兒童節的時候絞盡腦汁準備讓孩子驚喜的禮物……這樣固然很好,但對家長來說卻是比較累的,比如在忙碌了一周後,你本來更想宅在家裡,但已經安排了去遊樂場的計劃。帶遊樂場去遊樂場是必要的,在家休息也是必要的,如何尋求這兩類事情的平衡,是作為家長需要思考的。
  • 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學習
    這種現象其實基於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強烈願望,但是如何陪伴孩子學習成為了家長們熱議的話題。小學階段:因為孩子很小的時候,特別是幼兒園轉入小學的過程中,孩子不僅主動性和積極性完全不夠,而且還不能正確理解學習的重要性,特別是當孩子不能端正學習態度,沒有時間觀念的時候,家長是必須要陪伴孩子,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
  • 六一兒童節:陪伴是最好的禮物,小孩成功的道路離不開你的陪伴
    只要父母能一心一意地進行陪伴,小孩子就能夠很滿足,很開心。但如果你只是人在身邊,心在外面,不斷地打電話聊天,忙著自己的工作,那小孩子只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再好玩的遊戲也變得不好玩。所以說,想要小孩開心,一心一意的陪伴就是最好的禮物。
  • 西洋棋是陪伴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
    為堅持在棋藝路上的孩子、家長、教練點讚,你們的堅持必將迎來碩果纍纍的秋天。西洋棋,可能不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選擇。但是,肯定是陪伴孩子一生最美好的禮物。3、推理能力變好了棋手都需要不斷通過判斷盤面形勢來決定下一階段的走棋方式,同時還要推斷對手下一階段的應對招法。這種推理能力在數學證明和推論應用廣泛,通過學棋,強化推理能力,對小孩子今後的數學學習有著很大的幫助。
  • 智慧口袋兒童英語English-Time: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通過「早期教育」所能實現的就是:第一給孩子良好的智力,第二給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質。孩子從出生到6個月之內,是大腦細胞增殖的高峰期。0~3歲左右,大腦發育到成人腦重量的近80%。在孩子0~3歲時就應當給予大量的感覺器官刺激,通過感覺細胞傳達到大腦,這樣才能促進神經細胞的成熟。
  • 到底要不要孩子做家務?生活化教育,才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禮物!
    朋友家的孩子也有6-7歲了,但是根本就不會搭理我們,也沒有去幫助媽媽,就一個人默默的在角落玩著手機。而媽媽則是在廚房和客廳忙的兩頭轉。我們就和朋友說道:"其實,有些簡單的家務你可以喊小朋友幫忙的。"誰知道朋友很是疑問:"他們能做的好嗎?年紀這麼小,你可不知道,他上學的書包都是我收拾,孩子會讀書就好!"
  • 「歐比能上市一周年」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原來都在這裡!
    >打造兒童奶粉專屬品牌歐比能兒童奶粉,是宜品集團海外工廠HAM全球產業鏈精心打造的高端兒童配方奶粉,專為3—15歲的孩子精心研發。01、親切的陪伴「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是最好的關愛」,在節日的這一天,請放下手機多陪伴孩子。
  • 『六一兒童節禮物』聰明的家長都給孩子送什麼禮物
    建議2:送禮物最好針對孩子的愛好   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們會像你想像的那樣喜歡你送的禮物,您也許沒有了解孩子的愛好。其實,您只要留意,就會在孩子的生活、遊戲、繪畫和閱讀中,很輕易地發現他們的愛好。禮物不只是物品,它能表達父母的一片愛心,是教育孩子、幫助孩子成長的一種輔助手段。
  • 出身學霸世家的黃聖依,總結的育兒經驗: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而如今,她的兒子安迪也被她培養成了小學霸,五歲就學會了初中知識,在幼升小的思維能力面試中打了滿分,六歲時智商超出同齡人好幾倍…… 如今安迪這麼優秀,是少不了黃聖依的教育的。但是看過《媽媽是超人3》的家長都知道,黃聖依和安迪的關係是很緊張的,更別說是讓安迪聽黃聖依的話了。
  • 孩子最想要的禮物是什麼?玩具?電子產品?都不是,是你的陪伴
    往往為了種種原因,缺失了用心的陪伴。陪伴,是最好的愛「我忙得要死,哪有時間陪孩子玩。你整天在家閒著,你帶就好了嘛。」「我晚上有飯局,不能給兒子過生日了。你們自己去吃好了。生日禮物我買好了,一會兒快遞送上門。」忙,忙,忙,這樣的話是不是在生活中經常聽到呢。
  • 體育時評:這份禮物,應該陪伴孩子一生
    教育部門和學校能給孩子的體育禮物簡直太多了,大到「指揮棒」確定方向,小到某個學校引入一個特色體育項目、聘用一個好教練,都可能給孩子的一生帶來真正有益的改變。記者近年在採訪中遇到過很多個類似的場景:一個個長著紅撲撲笑臉的孩子用笨拙稚嫩的語言向記者形容有多麼多麼喜歡某位體育老師或教練。你能清晰感受到,那份喜歡是從心底流淌出來的,這樣的喜歡是可以伴隨一生的。
  • 探索世界,是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禮物
    隨著新學期的臨近,許多家長開始給孩子挑選開學禮物,一直致力於為孩子創造美好童年的RAY&CO.自然也不例外,這一次,RAY&CO.不僅為廣大中國家庭精心準備了寓教於樂的益智產品,還充分考慮到時下疫情的特殊性,讓孩子足不出戶就能探索世界、感受知識的奇妙魅力。
  • 3~6歲孩子面對的這五種挫折,教會你如何應對!
    孩子經歷挫折會有什麼好處當今社會中很多獨生子女在家中嬌生慣養,受到父母長輩的寵愛,家長們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孩子排除生活中的困難,避免他們受到失敗和挫折。在這種教育環境下,當孩子成長為青少年時他們面對挫折根本不知道如何讓應對,耐挫能力差,遇事輸不起。
  •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陪伴與尊重 ——RAY&CO.兒童畫展圓滿成功
    RAY&CO.成都IFS店玩偶對於孩子,意味著陪伴、寄託與嚮往,是人生經歷中最柔軟的一部分。作者:姚子萱五歲的姚子萱則還有些許害羞,她為自己的畫配上的文字是:我最好的朋友就是媽媽送給我的小熊,它每天晚上陪我睡覺,有了它,我變得勇敢,再也不怕夜裡一人睡覺了。
  • 如何陪伴孩子與「網」共舞
    碼上聽見    「老虎都有打盹的時候,我媽就沒有打盹的時候」「我一坐在電腦前面,我爸媽就高度緊張,總覺得我在偷玩遊戲」「我媽經常一邊自己玩手機一邊罵我玩手機」……這些孩子的心裡話,生動反映了網絡時代給親子陪伴帶來的困惑
  • 六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用恐龍貝克APP聽爸媽聲音講故事
    每個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尤其是爸爸媽媽講的故事,那是孩子最享受的溫情時刻。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爸爸媽媽的聲音可以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幫助孩子建立語言自信。然而大部分家長每天都忙於工作,下班回家累得倒床就能睡著,卻還要硬著頭皮給孩子講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故事,有沒有什麼硬核科技能夠解放家長、用爸爸媽媽的聲音給孩子講故事呢?
  • 陪伴是最好的教養:偷拍娃7年,父親欲把千張「醜照」當結婚禮物
    他要為孩子準備上千張「偷拍照」。儘管兒子目前才7歲,但父親覺得,應該著手準備了。 作為攝影師,稻垣安渡一直在用鏡頭陪伴兒子,教育兒子。在他的鏡頭裡,記錄了孩子和妻子經歷的美妙四季。
  • 兒童節送孩子什麼禮物最好 2020六一兒童節有意義不貴禮物推薦
    兒童節送孩子什麼禮物最好 2020六一兒童節有意義不貴禮物推薦1、安徒生格林童話兒童3d立體書適合比較低齡一點的兒童,3到6歲都十分不錯2、TOI兒童拼圖拼板畫板七巧板適合3到8歲的兒童,這類七巧板不用多說了,益智玩具,3- 8 歲是孩子圖形認知能力的敏感期,在對形狀板進行組合、拆解,辨認和比較過程中加強對幾何圖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