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乘風破浪,從此出發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020-12-15 泉州晚報

2020年夏天,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綜藝選秀節目火遍全網,三十多位30+的姐姐們經過四個多月的才藝角逐,最終票選出七位「無價之姐」成團,於10月初開啟全國巡迴路演的「愛樂之程」,將把全國粉絲們熱情關注的路演首秀獻給了泉州。

四天泉州之行,姐姐們學習了閩南語、梨園戲,品嘗了泉州美食,體驗了泉州的茶道,感受了泉州的海岸風光,同時將她們的體驗融入這一切美好的事物中,轉換成音樂作品回饋觀眾,也將泉州文化的精彩帶向繽紛時尚的舞臺。

正如本次路演的音樂導演徐崢所言,「泉州其實特別棒!」好比一個優秀的人為了實現人生價值,一路披荊斬棘堅持不懈,站在世界的舞臺上,泉州可以充滿自信地說:「為著今朝綻放,我已乘風破浪,積澱千年!」

既已C位出道 只管盡情發光

也許您對「乘風破浪的姐姐」還不甚了解,以下數據可管窺一斑:「每場上線節目10分鐘內點擊破千萬」、「開播當天1.6億次的點擊播放量」,「開播兩天後,一路霸佔熱搜」……每位「乘風破浪的姐姐」都不是一般的娛樂明星,她們克服偏見挑戰自我,身上都貼著「獨特」、「自信」、「勇敢」、「堅持」的標籤,從粉絲們的熱情裡不難看出,這些勵志、向上的精神,激勵著所有年齡段想要「乘風破浪」的人們。

這樣的信念與憧憬,與泉州的城市精神十分相契。

曾經,我們站在世界舞臺的中央,東方第一大港燈火通明熠熠生輝了千百年,十洲賓客來來往往,禁不住熱愛在此安家落戶。泉州人以海洋般寬廣的胸懷包容了一切,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多元文化並蒂開花。向海而生的泉州人,在習以為常的「乘風破浪」中不斷出發,從未停止過追求夢想的激情和腳步。

世界很大,我們很特別。舞臺光燈驟亮,音樂起,掌聲聚,那麼就讓我們盡情發光,對所有觀眾喊:HI,這裡是泉州!

泉州 我有古樂唱千載

泉州梨園戲是中國珍稀的古老劇種、福建五大劇種之一。2002年被聯合國亞太文化中心列入傳統民間表演藝術資料庫;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是全國39家重點藝術院團之一,是這一古老劇種的僅存載體,被譽為「古南戲遺響」、「古南戲活化石」、「天下第一團」。

梨園戲的表演程式,古樸獨特,生動優美,有一套世代相傳的程式規範,俗稱「十八步科母」, 在中國戲曲長廊中獨樹一幟,尤以旦角程式最為著名。其中許多動作與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畫人物形體有異曲同工之妙。梨園戲的音樂屬曲牌聯綴體,保存有傳統曲牌一百五十多首,場景音樂三百多首,音樂風格古樸動聽,優美宛轉,在中國戲曲聲腔中自成一體。保存著許多唐宋的大曲、法曲與詞牌。用於伴奏的洞簫、南琶、二弦、三弦、南噯都是很古老的樂器。司鼓樂器為「南鼓」,打鼓時將一隻腳放在鼓面上,運用腳跟的壓力變化,敲打出千變萬化的鼓點節奏,俗稱「壓腳鼓」,在中國劇壇十分罕見。

姐姐們感受「梨園戲」魅力

「愛樂之程」以音樂為主題,此前節目組在全國範圍內尋找適合與現代音樂結合的傳統音樂元素,從抖音平臺上關注到泉州「伯勒劇場-尚好聽」唱隊的一段作品,對這群年輕人「返本開新」的演繹方式很感興趣。

「聞聲而來」的姐姐們進入「尚好聽」工作地時,場上的壓腳鼓首先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用腳在鼓上控制音色,這得有多神奇!」徐崢導演和姐姐們此前沒有接觸過這樣的傳統樂器,都覺得這樂器特別新奇,個個都爭著體驗一番。

曾龍唱隊演繹了梨園戲《三千兩金》的傳統唱法與創新表現形式,姐姐們不由自主地走進唱隊中,跟著泉州的年青演員唱跳起來。《乘風破浪的姐姐》節目主題歌《無價之姐》,也融入了傳統樂器即興表演,期待能夠向全國觀眾展示這一精彩片段。後來姐姐們乾脆帶頭唱起了《愛情的騙子我問你》、《愛拼才會贏》、《愛情恰恰》……泉州的傳統戲劇和流行音樂結合,混搭進閩南語歌曲,真正是一派「音樂無界」的景象。

曾龍團隊還給姐姐們普及了梨園戲傳統譜演奏和梨園戲科步展示……姐姐們當即就跟著模仿,比起手姿,用心學習。「你們別小看這手姿,敦煌壁畫上可以找到相似的手姿,證明這個戲有多古老。」姐姐們瞬間感受到梨園戲的博大精深,後來留影時候,便以梨園戲手姿作為定格。

泉州 我有茗香揚五洲

福建產茶最早的文字記載,見諸泉州南安豐州的蓮花峰摩崖石刻上,比陸羽《茶經》(780年)早了404年;自古就有「閩南茶都」之美稱的安溪,產茶史始於唐末,此後安溪茶通過頻繁的海上貿易走向世界;宋代,泉州「點茶」廣為流行,「鬥茶」時尚興起,統治階層和文人士大夫階層皆嗜茶,且極盡奢侈精緻,推動了中國茶歷史的飛躍;清代,以安溪烏龍茶為代表的泉州茶大量銷售海外,獨佔國際市場鰲頭,其精湛的傳統製作技藝現已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乃開門七件事之一。在泉州,茶店星羅棋布,常常可見一條幾十米長的小街,茶葉店就有三五家。無論是古街老巷中,還是時尚新城區,總能讓你找到符合心意的茶肆。明窗淨几,茶香四溢……邀幾個朋友,聞著茶葉散發出的獨特香氣,品著好茶,回憶話仙,是古城人生活中的一大閒趣。

徐崢「反客為主」掌茶席

泉州人習慣以茶迎客。客人一進門,即刻煮水泡茶,可見喝茶在泉州禮數中的重要。

姐姐們此行來到第一站工作地,好客的主人馬上招呼他們坐下請喝茶。徐崢導演竟然「反客為主」,主動提出「我來泡茶」。

來到泉州,當然要喝這裡的功夫茶鐵觀音。只見山爭哥在紅色磚雕茶盤上演繹「鐵觀音」的傳統泡法,動作輕盈嫻熟,風格「很閩南」,令人咂舌。原來,徐導對茶文化有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平時在家就有泡茶習慣。此次算是給姐姐們普及了一把泉州的茶文化。茶,是友誼的紐帶。一道茶席,一下子拉近了客人們和泉州的距離。

泉州 我有美食唐宋來

泉州是一座極具「煙火氣」的城市。無論是穿行於古蹟棋布的舊街深巷,抑或是漫步在高樓林立的時尚街區,都能與誘人的泉州美食撞個滿懷。

泉州味道蘊含著濃鬱的古早味道。雖然晉人南遷已成如煙往事,但其「古早基調」卻深烙在泉州人的味蕾上,生活在「四季溫暖如春」的溫陵故地的老泉州人至今仍然保留著很多古老的中原烹飪技法,固守著「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士族飲食情趣。

泉州味道洋溢著多彩的異域味道。泉州自古海外交通發達,四方商賈雲集,異國飲食文化,與本土和中原飲食文化交融匯合,使泉州美食呈現開放融合的多元色彩。

泉州味道飄散著淡淡的鄉愁味道。伴隨著華僑遠涉重洋和鄭成功東渡臺灣,泉州美食遠播東南亞和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並對當地飲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譬如臺灣很多小吃就是源自泉州,從名稱、食材、調料到技法均與泉州如出一轍。土筍凍、海蠣煎、面線糊、湖頭米粉……承載著遊子心中永遠的鄉愁。

泉州味道飽含著親切的市井味道。泉州美食不乏大菜和名菜,但名揚四海的卻是面線糊、燒肉粽、豬血湯、牛肉羹這些信手拈來的市井小吃。或許對辛苦拼搏慣了的泉州人來說,這些市井美味才能真正喚起他們對生命和生活的珍視和熱愛。

含哺而熙,鼓腹而遊。如今,尋訪正宗的「泉州風味」,體驗博大精深的泉州飲食文化,已成為外地客人來泉州休閒旅遊的主打戲。

「閩南家宴」令姐姐們回味無窮

為了讓「無價之姐」們對泉州美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舅媽」藍淨特地請來三位閩南老廚師,為姐姐們備辦了滿滿一桌「閩南家宴」。席間,大家從宋元時期傳承下來的吃法聊到泉州人的喜好、精神以及濃濃的鄉情。

來到海邊城市,海鮮必不可少。首先上桌的是海鮮拼盤「海海人生」。海鮮是徐崢導演的「心頭好」,尤其是菜名「海海人生」,讓他想起了一首同名的閩南語歌,不覺地哼了幾句。藍淨順勢介紹道,這道菜的取名代表著泉州人的精神和氣度,寓意「人生像大海一樣變幻不定、起落浮沉,但無論如何都要堅強地活下去」。或許是因為經歷過無數次披荊斬棘層層淘汰的篩選,姐姐們對泉州人「敢闖敢拼,不計輸贏」的精神深有共鳴,乘興唱起了《人生海海》這首閩南語歌曲。當晚,張雨綺姐姐在其個人微博寫下「人生海海,輸贏笑笑」這幾個字,點讚瞬間破萬。

閩南小吃「潤餅菜」上桌,考驗起姐姐們的包餅功夫。主人曾龍透露了「如何包才能讓餅皮不破」的小技巧,一時引發大家躍躍欲試。黃齡姐姐特別喜歡這道「閩南人的自助餐」。

有趣的是,當舅媽介紹薑母鴨這道菜時,徐崢導演不解地問:「一定要母鴨,公鴨不行嗎?」,舅媽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是薑母,和鴨」。把陳年老薑稱為「薑母」,這是泉州人的叫法,原來「薑母」是用來給這道菜定基調的,徐崢這下才明白過來。薑母鴨的傳統的做法源自泉州,經過熬燉的薑母鴨肉質鮮嫩,飄香四溢且入味得很,徐崢和萬茜姐姐特別喜歡吃這道菜。據了解,《舌尖上的中國》導演陳曉卿和著名主持人李佳明來泉州錄製節目時,亦對薑母鴨情有獨鍾。

「這是一種蟲做的嗎?」姐姐們走南闖北見識無數,但還是對土筍凍這道小吃表示出疑惑。舅媽這樣形容土筍凍:這道小吃,被譽為「海上冬蟲夏草」,外形上看起來和冬蟲夏草極為神似,且極具營養,尤其是滿滿的膠質,入口即化。這樣浪漫的解釋,讓愛美的姐姐們紛紛舉箸,瞬間光碟。

牛肉羹、豬油粕燜蘿蔔、米粉湯、元宵圓……相信這些有故事的泉州美食,經過姐姐們的口碑評價將吸引更多的饕客們前來一飽口福。

泉州 我有祖厝寄鄉愁

「紅磚白石雙坡起,出磚入石燕尾脊」,泉州民間傳統建築產生於晉唐,美輪美奐於五代,無論是寺廟宮觀還是民居古厝,都遵循古法。各類建築細節精美,色彩濃烈,風格突出而統一,聚則連衡望宇,燦若綺霞,散則遺世獨立,風姿綽約。由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明清以後,漸次吸收外洋建築因素而更加豐富多彩,躋身蘇派、徽派、京派建築之列顧盼自雄,是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泉州人把來自海外的人稱為「番客、番仔」(閩南語),南洋歸國華僑所建的房子稱為「番仔樓」。這種中西合璧的建築集閩南傳統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點,各種石雕、木雕、磚雕、彩畫、拼磚等融為一體,有極高的工藝及觀賞價值。

「番仔樓」韻味十足吸引製片人

為了選擇最佳拍攝點,節目製片方派出的「百人踩點團」在泉州走訪各處古厝民宿,歷時2個多月,終於確定了西街附近的一座百年番仔樓作為音樂玩賞之地。這裡是泉州梨園戲梅花獎得主曾靜萍老師的「萍聚」工作室所在地,此前多位戲曲界名角在此獻演過數場沉浸式梨園戲表演。

「走進院子的時候他們完全被 『驚豔』到了,感覺這裡既有西洋古典和南洋國度的異域風情,又傳承了閩南傳統紅磚建築的風格,充分體現了閩南華僑建築的獨具匠心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合璧。」尚好聽唱隊負責人曾龍說,攝製組對於拍攝的要求很高,甚至提出院子裡「瓷磚上的青苔不要清理得太乾淨,要帶有一點歲月留下的痕跡」這樣的要求,以期畫面達到至美。 □本報記者 顏瑛瑛 賴小玲/文 潘登/圖

品茗,問海,闖天下;聽曲,話仙,解鄉愁。

這裡是泉州,是一個奔跑時激情澎湃,休憩時怡然自得的地方。

10月30日22:00湖南衛視《乘風破浪的姐姐》之「愛樂之程」將把她們眼中最為精彩的泉州文化呈現給全國觀眾,我們樂觀其成。與此同時,泉州也將在這一季揚帆起航,乘風破浪,迎接新的挑戰,用自信與自強,打造特色鮮明、風格極致的城市文化IP,向世界講述更多、更精彩的泉州故事。

相關焦點

  • 讓智能車間遍布未來工廠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泉州晚報「兩會訪談室」邀請了市人大代表、福建匹克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志華,市政協委員、華僑大學工學院副教授王佳斌,並連線相關部門負責人,圍繞「打造全球新製造重要基地——讓智能車間遍布未來工廠」主題展開討論。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此次大賽由泉州市農業農村局、泉州市體育局、泉州市農民體育協會、泉州晚報社共同主辦,世茂海峽發展泉州城市公司贊助支持,東南賽事傳媒承辦,匹克體育執行。□本報記者 陳明華 呂學斌 洪嶸 文/圖 比賽激烈刺激 池店隊蟬聯冠軍 昨晚,石獅市靈秀鎮港塘村的村民早早趕到球場等待觀賽。池店隊與江崎隊一路過關斬將會師決賽。
  • 在舞臺上發光發熱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冬日的寒風阻擋不了大家的熱情,上個周末小小藝術家風採秀陸續在泉州市區城東萬達廣場和晉江寶龍廣場拉開帷幕。選手們一個個爭奇鬥豔,讓觀眾們在寒風陣陣的冬日依舊感覺如春天般百花齊放。 晉級選手 神採飛揚 在泉州賽區複賽的現場,可以看到小選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早早地來到比賽現場。
  • 泉州食企的「煥新之路」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記者 楊翬 文/圖 經歷數十年發展的泉州食品企業,正面臨品牌「中年危機」的挑戰。隨著「後浪」逐漸成為消費主力,泉州食品企業也在逐漸走向「年輕態」,適應日新月異的消費市場。近年來,泉州食品企業在產品研發上不斷推陳出新,迎合年輕人消費需求,同時借力流量經濟,聘請年輕明星代言人,進一步精耕年輕消費市場。
  • 泉州重點項目攝影書法大賽今頒獎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由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泉州晚報社主辦的泉州重點項目攝影書法大賽頒獎儀式將於今日在泉州迎賓館舉辦。該活動是泉州城鄉融合發展年會項目之一,活動分為攝影和書法兩大部分。本次活動主辦方共收到600多幅攝影和書法作品。作品覆蓋面廣,涉及的重點項目多,整體水平較高,具有鮮明的主題特點和藝術性。
  • 活地圖·草根力量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泉州是一座「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鮮活古城,更是一座「有情、有義、有愛心」的有愛之城。 當你行走在古城,可能會有一個「活地圖」義務帶你遊覽,有人奉上一杯免費茶水,有人予以一次詳細指路,有人報以一個溫暖的微笑……人,是這座城市最動人的風景。
  • 停電公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龍泉飲料發展,中鐵上海工程局集團,石門坑,前黃鎮後張村委會等 洛江 9月1日7時25分―13時 建興線,就南線 日譽建設集團,紫峰生態農業綜合開發,羅溪鎮東方村委會等 泉港 9月1日7時35分―12時 陸島線 南埔鎮先鋒村委會等 泉港 9月1日8時―12時40分 山腰II回 山腰街道辦事處錦聯村委會等 城區 9月1日8時―18時 潭尾線,群石線 中共泉州市委黨校
  • 簡明新聞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22日—24日,省政協副主席劉獻祥來泉,開展「福建寺廟醫藥文化遺產保護和發展」調研活動,實地走訪永春縣岵山鎮清水祖師故裡、泉州花橋慈濟宮、泉州少林寺、晉江靈源寺等,詳細了解寺廟傳統中醫藥文化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並強調持續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的同時,要以寺廟中醫藥文化為載體,深化兩岸交流合作與融合發展。市領導劉文儒、駱沙鳴參加活動。
  • 建黨99年泉商微黨課活動舉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商報訊 (記者蘇田田 文/圖)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引導廣大黨員銘記黨的奮鬥歷程,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增強廣大黨員政治素養和理論水平,7月1日下午,泉州市工商聯社會組織行業黨委和泉州晚報社機關黨委聯合舉行「重溫光輝歷程·牢記初心使命——建黨99年專題微黨課」活動。
  • 泉州樓市「金九」成色依舊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但受習慣影響,不少開發商仍會積極在這兩個月進行推盤和各種營銷,現在「金九」已經過半,泉州樓市表現如何呢? □記者 唐曉霞/文 郭榮鑫/圖 多幅地塊出讓 土拍競爭激烈 進入9月以來,泉州土拍市場甚是熱鬧。9月11日下午,位於雙陽南益陽江春曉旁的LJ2020009號地塊以拍賣形式出讓,14家房企參與競拍,南益以總價6.58億元競得該地塊。
  • 凝心聚力 實幹擔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市人社局 吸引各類人才在泉州安居樂業 市人社局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將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實施城鎮職工、農民、高級人才、困難群眾「四大群體」增收計劃,進一步穩定和擴大就業,支持和規範發展靈活就業、新就業形態。抓好技能泉州建設,創建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規劃建設技師學院,持續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舉辦職業技能競賽,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產業人才隊伍。
  • 鮮活親切 早報是我老朋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真的很感謝早報,讓我不斷地從中汲取養分,讓我更多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了泉州的大小事情,並且啟發了許多提案的想法。 光陰荏苒,歲月如流,轉眼間《東南早報》創刊已經20周年。我曾是泉州市政協常委,在參政議政過程中,我與早報結成了老朋友。《東南早報》是一份貼近百姓生活的民生報,充分展現了泉州的城市發展、社情民意等方方面面。
  • 「雲創新」等八項目籤約落地豐澤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據悉,中核產業鏈泉州雲平臺項目在泉州市產業鏈招商推介會暨項目集中簽約第一階段活動中完成籤約,項目總投資3.5億元。在隨後舉行的第二階段豐澤區分會場項目集中簽約活動中,泉州環球城「都市夜生活」、泉州特種機器人研發中心等7個項目完成現場籤約,總投資11.3億元,涵蓋商業綜合體、研發中心、創新平臺中心、移動通信基礎設施等。
  • 「教育隨筆·育人」 徵文大賽評選揭曉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教育隨筆·育人」徵文大賽一等獎獲得者、泉州一中校長徐明傑如此理解大賽主題。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由泉州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市教育基金會、泉州晚報社聯合主辦的第四屆教育隨筆徵文大賽評選揭曉,我市在職教育工作者的26篇來稿脫穎而出獲獎。
  • 一雙久盼的紅舞鞋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傅恆\文 陳以力\供圖 50年前,一個少女得到了一雙神奇的紅舞鞋,從此舞蹈成了她的生命;50年後,她再次收到了一雙珍貴的紅舞鞋,圓了她50年來的一個夢想。如今在泉州舞蹈界,李瓊瓊和她的舞蹈教學是一個品牌,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學生和一批傑出的藝術人才,而她卻仍舊對紅舞鞋有著一份特殊的情結。每次看到大型芭蕾舞團演員在舞臺上身姿輕盈的表演,李瓊瓊心中總有一個疑問:「一流芭蕾舞團的舞鞋是什麼樣的呢?」同時,她很想擁有一雙這樣的紅舞鞋。
  • 在比賽中磨鍊 在競爭中進步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早報記者 王旖旎 文/圖 熱烈的掌聲伴著稚嫩的童謠,歡快的音樂伴著優美的舞姿……一場場經過精心籌備的節目呈現在泉州市民面前。上周末泉州艾樂堡幼兒園、刺桐紅舞蹈培訓學校、動人藝術中心的孩子們盛裝集會,參加了由泉州晚報社主辦,東南早報、東南賽事傳媒公司承辦的泉州小小藝術家風採秀活動。
  • 泉州關區首次出口調味烏龍茶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最近,這兩款調味烏龍茶在泉州「出圈」了:一批由安溪企業生產的猴頭菇烏龍茶、靈芝烏龍茶出口馬來西亞,打開了泉州茶葉出口的「新世界」。泉州海關駐安溪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助力安溪茶葉轉向深加工 據悉,佛羅花公司目前在建項目還包括調味茶、代用茶、紅茶及紅碎茶以及茶系食品、日用品、化妝品等茶葉深加工產品,建成後將有力推動安溪縣從出口茶飲料原料和純茶葉,轉向茶葉深加工產品等多元化發展。
  • 校園文苑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自在文學社是泉州九中最早成立的學生社團之一,榮獲「全國百佳社團」稱號。自在文學社通過辯論賽、原創主題徵文、原創詩詞交流、現場作文競賽、讀書交流活動、編輯校園文學刊物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展現九中學子風採,為「書香校園」建設添磚加瓦。
  • 五大主題展區 好貨琳琅滿目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昨日一大早,泉州晚報大廈廣場和一樓大堂已是人頭攢動,不少早早逛了一圈的市民,開始分享起自己的購物攻略。 「嗨購安溪好貨」活動有58家商家參與,設有五大主題區。在茶葉展區,八馬茶葉、華祥苑茗茶都分別帶來了各自的明星產品,從送禮佳品到辦公居家飲茶,全方位、多層次滿足各種需求。
  • 建築業銀企對接活動舉行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本報訊 (記者謝曦)8日,2020年建築業銀企對接活動在泉州迎賓館舉行。活動現場,泉州市建築行業協會分別與6家銀行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獲得600億元授信支持;7家會員企業分別與5家銀行機構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獲得授信支持逾6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