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們提及國乒女隊主教練,第一時間會想到孔令輝的名字,或許是孔令輝與劉國梁關係太密切,或許是孔令輝與馬蘇有過一段情,或許是孔令輝不一碗水端平,獨獨器重丁寧?
或許都是吧!但國乒女隊主教練並非孔令輝一人,當前的李隼,名氣一樣很大,他可是張怡寧成功路上的導師。
而除了孔令輝和李隼外,國乒女隊主教練隊伍中,施之皓的名氣,其實也不小的,畢竟他成為國乒女隊主教練時期,張怡寧當打之年,王楠老當益壯,郭躍、郭焱、李曉霞實力不俗,丁寧和劉詩雯展露天賦。
不過,對於施之皓,不少球迷曾質疑過他的執教水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
那屆世乒賽,國乒女團出人意料的丟失了冠軍,如果從表面上去看,當時年輕的劉詩雯和丁寧,自然是罪魁禍首,但細細分析,施之皓應該承擔更多的責任。
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那屆世乒賽國乒隊丟冠過程,當時國乒女團派遣出的陣容是郭躍、郭焱、李曉霞、劉詩雯以及丁寧,這五人當中,劉詩雯和丁寧並未經歷過太多大賽洗禮,畢竟兩人還年輕麼。
不過,那時的劉詩雯,已經登頂世界第一,也曾拿到過一個世界盃單打冠軍,丁寧也拿到過世界盃團體賽冠軍。
施之皓當時或許是想讓這些年輕選手快速成長起來,以便於王楠等老隊員完成新老接替,但施之皓當時有一些心急了,也被劉詩雯和丁寧所取得的優異成績蒙蔽了雙眼,疏忽了年輕選手的抗壓能力。
當時的世乒賽團體賽,多數比賽都是施之皓讓郭焱帶著劉詩雯和丁寧去打,郭躍和李曉霞枯坐冷板凳。
劉詩雯和丁寧在決賽前表現都不錯,隊伍最終打進決賽,但在決賽上,劉詩雯和丁寧遇到了困境,顯露出了年輕選手抗壓能力不足的一面。
決賽首戰,丁寧輸給了新加坡選手馮天薇,丁寧的輸球,讓劉詩雯壓力大增,結果第二戰在施之皓心中本以為是無懸念的比賽,劉詩雯卻出人意料的輸掉了比賽。
第三戰郭焱為隊伍扳回一局,但第四戰,按照計劃,還得劉詩雯出戰,但當時劉詩雯心態是崩的,不管是當時國乒隊總教練蔡振華出面開導,還是施之皓鼓勵,劉詩雯都無法找回狀態,不出意外輸掉了比賽,最終隊伍大比分輸給了新加坡女團,丟掉了冠軍。
這次丟冠,也讓劉詩雯和丁寧在當年的世界盃團體賽中被雪藏,兩人無緣隨隊出徵,結果那屆世界盃團體賽,國乒女團零封新加坡女團,完成復仇,奈何卻不是出自劉詩雯和丁寧之手。
兩人當時被雪藏,也不只是國乒隊為了給兩位小將時間平復心態,還是對她們莫斯科世乒賽決賽的失利給出的處罰,總而言之,那屆世乒賽,給劉詩雯和丁寧,帶來了不小的心理負擔。
但輸球能怪劉詩雯和丁寧嗎?很顯然主教練布陣也有問題。
但當時施之皓並未主動承擔起責任,多年以後,施之皓卸任主教練一職後,接受採訪時才表示,自己對自己的執教生涯,並沒有什麼遺憾,功過是非留給後人去評價,但心中卻依舊愧對劉詩雯,愧對的原因,就在於那屆世乒賽。
施之皓表示,自己只看到了劉詩雯前一年強勢的表現,自以為劉詩雯已經徹底成長起來,卻忽略了對年輕選手心理疏導這一環。
誠然,那屆世乒賽,劉詩雯在決賽上連輸兩場,心理負擔最重,但丁寧其實一樣承受著很重的心理負擔,畢竟她隨後也被雪藏了,但施之皓卻並未表達出對丁寧的愧疚,其中緣由,不知為何!
不過,在不少網友看來,施之皓與其愧對劉詩雯,不如大大方方的去承認,自己愧對郭躍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