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蘇州建設現代化強市貢獻強大金融力量

2021-01-09 新華日報

十年耕耘譜華章。

今年是蘇州銀行成立10周年,A股上市1周年。10年來,蘇行人秉持「以小為美,以民唯美」的發展理念,肩負著社會殷切的期望與重託,以開拓者的激情和勇氣,以探路者的智慧和力量,在姑蘇大地上開啟了與這座城市同頻共振的歷史徵程。

截至今年9月底,蘇州銀行總資產達3866.42億元,相當於成立時的8倍,存款本金餘額2449.56億元,貸款本金餘額1843.30億元,在英國《The Banker》雜誌全球1000強銀行中排名第307位……這家紮根於蘇州本土的銀行,在中國金融改革與發展史上留下了精彩一頁。

最近,蘇州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蘭鳳在接受專訪時表示,在蘇州發展新時代背景下,在百舸爭流的銀行業競爭大潮中,蘇州銀行奮楫爭先、立足本土、擁抱變革,以金融之實踐傳承工匠精神,以普惠信念見證城市發展,在專注、專業、特色化的發展大道上不斷前行。

記者:蘇州銀行將「以小為美、以民唯美」作為自己的發展理念,作為一家從農村信用社起步、由農商行改制而成的城市商業銀行,在您看來,蘇州銀行是如何秉持這一發展理念的同時,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在服務民生方面,蘇州銀行有哪些好的做法?

王蘭鳳:今年蘇州銀行迎來了成立十周年以及上市一周年。從農村信用社一路走來,改制成為城商行,作為蘇州本土法人銀行,蘇州銀行與小微民營企業有著千絲萬縷的天然紐帶聯繫。順著金融發展浪潮,蘇州銀行不忘初心,秉持「以小為美、以民唯美」的經營理念,一直將做好小微企業金融服務作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內容,聚焦「真小微、真普惠」,努力發揮本土金融機構在小微企業服務方面天然的地緣、人緣優勢,積極探索小微金融服務創新模式。

蘇州銀行堅決貫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決策部署,專門制定了《蘇州銀行關於進一步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實施行動方案》。從產品創新、風險管控、改革保障等方面明確路徑,為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礎上,蘇州銀行加大對民營和小微企業的政策支持和引導,一方面,加大利率優惠,主動調減內部資金轉移價格,引導經營機構降低信貸定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小微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政策,推廣專項產品,實施合理定價,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切實將服務民營和小微企業的工作措施落到實處。截至2020年9月末,蘇州銀行「兩增兩控」口徑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372.18億元,較年初增加70.25億元,增速達23.27%,較全行各項貸款14.63%的增速高8.64個百分點;小微企業有貸戶數達22018戶,較年初增加1136戶。

蘇州銀行致力於為蘇城百姓提供專業又貼心的金融服務。圍繞發行的776萬張市民卡,初步打通社保、醫療、交通、教育、旅遊、消費等生活場景。持續實踐「金融+場景」和「金融+行業」業務模式,逐步形成線上線下多觸點的精準化營銷體系。一方面,我們致力於以科技引領撬動智慧場景。通過「蘇醫慧」「蘇食惠」「蘇工惠」等一系列「慧品牌」的打造,精準切入民生金融,將業務發展圍繞市民百姓的衣食住行、託兒養老、遊教娛樂、社區發展、節能環保和生態安全等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我們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設。支持建設便民的政務服務體系、安全的現代支付體系、誠信的社會信用體系。推動蘇州銀行手機銀行5.0更新迭代,主要電子交易筆數替代率已達99.57%,手機銀行交易筆數替代率達到91.12%。搭建基於蘇E付的「智慧繳費雲平臺」,支持各類市民生活繳費場景。聯合政府推出「人才卡」「蘇銀人才貸」,服務人才企業328戶。

記者:近期,《人民日報》刊發《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署名文章,提出要堅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方向,對金融體系進行結構性調整,大力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革優化政策性金融,完善金融支持創新的政策,發揮資本市場對於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樞紐作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您認為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蘇州銀行有哪些創新舉措?取得了什麼樣的成效?

王蘭鳳:從發展需求來說,蘇州是經濟大市,也是經濟強市,對金融服務的要求較為迫切,客觀上為金融機構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從監管導向來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解決資金「脫實向虛」,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也是推進普惠金融建設需要直面的問題。蘇州銀行紮根本土,積極響應蘇州市委、市政府號召,依託自身地緣優勢,堅持紮根本土,做精做深,做細做強,因地制宜服務民營、中小和民生,做普惠金融的排頭兵和主力軍。

我們創新將網際網路思維引入了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的金融支持中,搭建平臺模式實現技術驅動業務轉型。以蘇州綜合金融服務平臺為例,早在2015年,蘇州銀行在市政府的指導下承建該平臺,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平臺化批量獲客模式,破解金融機構與企業信息不對稱,金融機構不敢貸、不能貸的問題。通過「一張網」,引入蘇州企業徵信體系,成為全國首家由地級市自主歸集稅務、工商、環保等職能部門信息的服務平臺,企業「一站式」申請、授權,形成一張全面、實時、真實的企業「體檢表」;中小企業均可「一鍵式」發布融資需求,與所有接入平臺的銀行機構實現融資供需的「無縫」對接。截至2020年9月末,平臺註冊企業超過9.6萬家,登陸金融機構78家,為24283家企業解決了融資需求約7521.31億元,成為全國「樣板典範」。其中,蘇州銀行已為3267家企業解決了融資需求675.94億元。對於平臺技術,我們也沒有藏著掖著,而是積極向省內外多個地區進行技術輸出,承建的泰州、無錫、揚州等地平臺均運行良好。

此外,蘇州銀行加強與政府職能部門、本地核心企業全方位合作,逐步將「平臺家族」開枝散葉。政府類平臺方面,與省稅務局對接開發稅銀平臺,成為稅務徵收代理銀行;與常熟服裝城合作搭建智慧商城平臺,整合雲檔口、雲餐廳、智慧物流、雲微坊、新建ERP,為各產業主體提供數據服務和系統賦能;與人社局共建蘇州富民創業擔保貸款平臺,接入人社局「金保」數據系統,打出了「信貸工廠」的理念;圍繞監管及服務兩個視角打造「明智達」破產管理帳戶綜合服務系統,既滿足法院對破產帳戶資金的監督要求,又能幫助管理人實現自身分級管理。供應鏈平臺方面,與區域龍頭核心企業共建化纖匯平臺,打造化纖行業最專業的B2B電商交易平臺與「信用支付」;利用物聯網技術打造物聯網貸後監管系統,採集設備開工時長、用電量等數據,實時掌握企業經營情況;與重點上市公司構建「e秒銀商」供應鏈金融,構建企業供應鏈支付結算、融資場景服務,均取得良好的社會品牌效益。

今年以來,蘇州銀行在疫情期間勇挑企業社會責任擔當,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保就業、促發展,幫扶小微企業共同抗疫、共渡難關。蘇州銀行發布「惠企12條」,投放21.09億元專項貼息信貸、貼息2300萬元支持復工復產,並且率先推出了「薪金雲貸」產品,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問題,截至9月末,我行「薪金雲貸」已授信184戶、1.78億元,幫助支持企業穩定員工就業8218人。此外,蘇州銀行紮實推進「百行千人進萬企」活動,以此加大對製造業的信貸投放力度,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將服務製造業、服務小微、服務實體經濟工作落到實處。

記者:蘇州銀行是國內最早實施事業部制改革的城商行之一。早在2015年,蘇州銀行就拉開「事業部」變革序幕,走出架構「圍城」。當時作出這一決定,是出於何種考慮?這項改革目前實行情況如何?未來還將在哪些方面進行優化?

王蘭鳳:蘇州銀行2015年7月率先全面實施事業部變革,以客為尊重構專業化、精細化的高效組織架構。這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一是時代大勢呼喚變革轉型。事業部變革前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內外需求偏弱,利率市場化進程加快,《存款保險條例》正式實施,5家民營銀行相繼開業,金融科技的衝擊不可逆轉,城商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率「雙升」壓力較大,銀行業傳統的經營模式、盈利模式、風險管理模式受到嚴峻挑戰。二是競爭加劇倒逼特色經營。蘇州銀行脫胎於農村金融領域,客戶基礎薄、服務產品少、專業能力弱。而且城商行呈現出高度同質化的特徵,在「百花齊放」的全新時代,蘇州銀行內部謀求變革轉型、強化對客服務能力、在蘇州地方金融中當好「排頭兵」的呼聲也很高。三是精細化管理重塑核心競爭力。中國不缺大銀行,缺的是有特色的好銀行。同業競爭及利率市場化背景下,探索專業專注、特色化經營之路,加強精細化管理才是發展之要。蘇州銀行因而結合自身特色在城商行中率先全面實施變革,逐步成立公司銀行、零售銀行、金融市場、數字銀行四大專業化經營的事業總部「四輪驅動」,平臺化、智能化的中後臺服務體系「一軌支撐」的先進管理模式。

不破不立,破則立之。蘇州銀行事業部變革以來,管理層次更扁平化、權責利更統一、決策和創新反應更高效,將城商行管理半徑小、決策鏈條短的先天優勢不斷放大。圍繞「總行管總」,總行管風險、定戰略、把方向,科學配置財務資源、人才資源、信貸資源、風險資產,資產規模持續增長,盈利能力顯著提升,資產質量保持穩健。圍繞「總部組建」,四大總部「專業專注」服務不同客群,制定導向明晰的發展策略和差異化考核,不斷整合行業市場信息、打造產品經理隊伍、推進客戶經理分級,深處布局不斷形成特色化經營亮點,提升普惠金融水平。圍繞「區域主戰」,各區域充分利用本地特色、渠道開發和條線聯動開拓市場、營銷客戶,以團隊長、支行行長為核心,有效配置資源,積極打造業務隊伍,在當地監管部門指導下,實處落子服務本土經濟。與此同時,強化底線思維加大總行在獨立管理全面風險與員工行為的力度,緊盯核心目標,採用更貼近市場與客戶的風險防控體系,輔以數位化轉型步伐加強系統支撐,完善技防水平。

如今,我們在事業部變革五周年之際,不斷推動事業部變革2.0優化。一是推動變革目標執行到位。繼續深化「總行管總、總部組建、區域主戰」的高效能組織。總行通過高效精準管理和操作大集中賦能總部和一線;四總部在初步形成專業特色經營的基礎上深化特色專營能力,由專業「亮」點向專業「量」點轉化;區域結合自身特點,在總行戰略指引下,運用總部各種資源配置,帶隊伍、闖市場有力執行。二是推動關鍵問題解決到位。圍繞「減負、賦能和精準管理」,總行把能夠用技術、集約化管理的操作性事務集中起來,減輕總部負擔;通過資源配置、優化發展策略、加強過程管理等,以高效能組織釋放潛能;通過人、財、物精準授權,實現全行分層有序管理,提升精準管理水平。三是推動優化方向明確到位。以「客戶體驗友好、合規風控有效、數據驅動轉型、特色專營突破、精準管理賦能」5方面為優化方向,解決關鍵問題,實現減負、賦能和精準管理的變革目標。

記者:今年9月,蘇州銀行亮相2020中新(蘇州)金融科技應用博覽會,眾多新穎的金融科技產品讓人眼前一亮。「金融科技」,是近年來的熱門詞彙。您剛剛也多次提到「科技」「數位化轉型」,在這方面,您認為蘇州銀行有哪些優勢?具體是如何做的?

王蘭鳳: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金融業改革的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的數位化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作為一家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的銀行,蘇州銀行持續推進數位化轉型升級,致力於將金融科技由戰略支撐轉向戰略引領,從時效性投資轉變為持久的數位化創新能力。

圍繞客戶旅程優化,打通銀行內部「經脈」。從客戶視角出發,藉助金融科技的開發運用,從精準化運營、場景化應用、定製化服務、流程化管理、智能化系統等多方面發力,不斷提升對公業務線上化水平,持續深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讓客戶及客戶經理擁有友好體驗。依託大數據、AI引擎等新技術應用,搭建多維度數據治理體系,初步實現部分業務自動化審批、實時地理反欺詐識別、大數據智能預警控險、大數據信息比對驗證及智能跟蹤資金流風險,以金融科技賦能風險防控,大幅提高風險管理技防水平,數位化風控轉型不斷推進。通過探索和推動RPA虛擬機器人應用,工作效率得到指數級提升。

圍繞社會經濟生活,布局智慧城市建設。除了剛剛提到了眾多具有蘇式金融特色的「平臺家族」外,蘇州銀行金融科技領域的發展在服務民生方面體現得淋漓盡致。一是「智慧農貿」加碼食品安全。2018年,蘇州銀行與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跨界合作,打造食品安全溯源平臺,解決針對農產品在農貿市場的多級分銷監管和銷售溯源電子化問題的同時,建立農產品追根溯源、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機制。二是「智慧醫療」精準切入民生金融。2017年,與市衛計委合作推出了「健康蘇州掌上行」醫療服務平臺,集成了預約掛號、掌上支付、報告查詢、專家排班等功能。聯合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推出「健康園區」醫療服務雲平臺,首次實現園區醫療機構就診記錄的在線查詢。「蘇醫慧」目前已覆蓋全市32家主要醫院,服務患者超3600萬人次。三是「智慧工會」構建新型線上服務形態。配合市總工會,面向市工會會員搭建起「蘇工惠」頻道,推出工會獨立APP,實現「一個後臺,兩個入口」的新型「蘇工惠」線上服務形態,通過專享保障、幫扶服務、教育培訓、專項服務、文化生活和消費優惠6大類共16項功能,提供覆蓋生活方方面面的移動便民服務。四是「智慧繳費」提供一站式支付渠道。蘇州銀行於2017年7月搭建基於蘇E付的「智慧繳費雲平臺」,支持學費、物業費、黨費、停車費等各類市民生活繳費場景。平臺不僅為繳費市民提供便捷全面的支付功能,也為繳費商戶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

今年抗疫期間,蘇州銀行發揮數位化轉型成效,構建蘇式金融抗疫的有生力量。比如,我們配合蘇州市衛健委,僅用3天時間,就在智慧醫療平臺和蘇州銀行APP緊急上線「口罩購買預約登記」功能,全市累計54萬餘名市民預約登記。同時,我們還在手機銀行開闢「疫情專區」,包含疫情查詢、發熱自查、健康報平安、線上服務指南等。上線SIP線上金融服務集市,為7000多家企業提供線上金融服務。

記者:去年8月,中國(江蘇)自貿試驗區獲批,蘇州片區選址蘇州工業園區;去年11月,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揭牌,蘇州市吳江區被劃入其中。兩項國家戰略的落地,為蘇州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蘇州的機遇,就是蘇州銀行的機遇。這一年多來,蘇州銀行是如何把握「兩區」機遇的?未來還有什麼規劃?

王蘭鳳:「兩區」戰略對蘇州銀行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這一年多來,我行在多項業務方面進行探索、創新和實踐。

瞄準「自貿區」,蘇州銀行聚焦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深化投資領域改革、推進貿易轉型升級、深化金融領域開放創新、推動創新驅動發展、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等六大目標定位,著力打造開放型經濟發展先行區、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區和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服務貿易方面,圍繞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支持跨境進出口業務,提升跨境金融服務能力;新興產業方面,圍繞集成電路、健康醫療、5G、人工智慧等高端產業,支持智能製造創新發展,完善供應鏈金融服務模式;人居環境方面,圍繞推動城市人居環境改善,支持文化旅遊、食品安全、健康醫藥等產業發展;人才服務方面,圍繞高端人才服務,主動研究並試點外籍高端人士服務「一卡通」,助力打通住房、子女入學、就醫社保服務通道。2019年9月28日,設立蘇州銀行江蘇自貿試驗區蘇州片區支行,依託蘇州國際化的戰略布局及總部所在地中新工業園區開放包容的投融資環境,蘇州銀行致力於為自貿區企業提供更加專業高效的本外幣一體化金融服務,以跨境金融、科技金融、供應鏈金融等三大金融服務為抓手,體現專業、高效、創新、智能的服務特點。

瞄準「示範區」,蘇州銀行率先探索從區域項目協同邁向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實現綠色經濟、高品質生活、可持續發展有機統一。綠色經濟方面,制定示範區專屬綠色金融產品,推動綠色金融發展再上新臺階;項目建設方面,加大對長三角重點項目和優質產業支持;農村產權方面,圍繞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建立統一的存量土地盤活和用地出讓統一管理機制,探索農村土地流轉金融服務。2020年7月17日,蘇州銀行綠色支行成立,為省內首家綠色支行。圍繞文旅產業、健康養生、科技人才、數位化新業態等綠色經濟領域,打造「智慧、綠色、健康」的蘇行名片,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和市民百姓,更好地服務本地經濟轉型升級,助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地方生態經濟建設。

未來,我們將繼續圍繞自由貿易試驗區、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戰略、平臺、機遇,推進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機制創新,探索專業化、差異化服務模式,將自貿區機構建設成為全行跨境金融、供應鏈金融、科創金融「探路者」,將示範區機構建設成為全行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領頭雁」,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發展經驗,實現支持國家戰略實施與自身特色發展的融合共進。

記者:被稱作「最強地級市」的蘇州,一直是各大金融機構的「必爭之地」。在與一大批國內外「大行」的競爭中,蘇州銀行不僅牢牢穩住發展基本盤,還通過一輪輪變革轉型,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這背後,成功的秘訣是什麼?邁入「十四五」,蘇州銀行是如何規劃的?

王蘭鳳:我們中國人常說,借得東風好行船。長三角強勁的區位優勢,為我行的穩健發展奠定了紮實的經濟基礎。與此同時,我行也始終堅持紮根本土,以金融力量反哺地方經濟發展。

作為一家區域性銀行,雖然經營規模和服務範圍不能與其他「大行」相比,但蘇州銀行立足「小」和「民」,選擇了與「大行」錯位競爭的賽道,成為一家獨具特色和魅力的「好行」「美行」。10年來,蘇州銀行紮根一方,不斷提升獨具特色的金融服務,加快構建健全完善的金融體系,以伴隨成長式服務詮釋「蘇式匠心」,暢通中小企業「金融血脈」,與蘇州這座城市同頻共振。

我堅信,十周年對於蘇州銀行來說,是裡程碑式的高點,也是再出發的新起點。在蘇州人邁向全面小康的路上,蘇州銀行既是見證者,也是建設者。在蘇州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上,蘇州銀行必將充當更加重要的角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金融業將承擔更加重要的使命和責任,也必將迎來更多的挑戰和機遇。「十四五」時期,蘇州銀行啟幕新三年戰略規劃,明確了「客戶體驗友好、合規風控有效、數據驅動轉型、特色專營突破、精準管理賦能」的5大戰略制高點,依託「事業部變革2.0優化」「全面數位化轉型」「重點區域發展提升」「人力資源體系重構」四大工程,為蘇式匠心烙上新的註腳,以更強的戰略執行力、更高的發展格局持續打造新時代普惠銀行,傳承弘揚好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蘇州精神」,走出新時代差異化、特色化的普惠銀行的發展之路,為蘇州率先實現現代化貢獻金融力量。

■ 本版撰稿 呂澤 孟旭 徐衡

■ 圖片提供 蘇州銀行

相關焦點

  • 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人大力量——市人大...
    2019年主要工作不斷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創新2019年,市人大常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在中共濟南市委的堅強領導下,講政治、顧大局,全面擔負起憲法法律賦予的各項職責,不斷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實踐創新,為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撐和法治保障
  • 為建設國家中心城市貢獻力量
    瀋陽「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將圍繞推動瀋陽新時代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突破、努力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總目標,建設好瀋陽現代化都市圈,在打造數字遼寧智造強省、「一網通辦」「一網統管」、解決「老字號」問題上為全省作出示範,建設國家現代綜合樞紐、國家先進位造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區域性金融中心、區域性文化創意中心。
  • 向著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闊步前行
    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部署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實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乘勢而上、砥礪前行,奮力開啟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市新徵程。「十三五」時期,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特別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煙臺工作重要指示要求,全面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目標、高標定位、精準發力,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聚力推動「三重」工作,統籌推進黨的各項建設,製造業強市、海洋經濟大市、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和現代化國際濱海城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 林寶金:齊心協力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林寶金:齊心協力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更大貢獻 2020-12-15 20:14:47  來源:福州新聞網  作者:覃作權
  • 建設現代化國際化沿海強市美麗港城
    全會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九屆十一次全會精神,審議通過了《中共秦皇島市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十四五」和未來更長時期秦皇島發展勾畫了催人奮進的藍圖。 「秦皇島將堅持以改革為動力,以開放為引領,以產業為基礎,以人才為支撐,以民生為根本,堅定走生態優先、創新驅動、統籌協調的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
  •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稅務力量
    全國稅務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中全會要求,切實發揮稅收職能作用,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稅務力量。「十三五」時期,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非常重要的一大步。《建議》在此基礎上,深刻分析「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的新方位和新特點,把「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調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
  • 郭鋒:堅決扛起黨管武裝的政治責任,為建設強大國防貢獻「清遠力量」
    郭鋒:堅決扛起黨管武裝的政治責任,為建設強大國防貢獻「清遠力量」 2020-07-16 2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深入調查建言獻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
    大家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提高建言獻策質量,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貢獻力量。
  • 蘇州銀行亮相蘇州金融成就展
    來源:金融界網站9月28日上午,近年來蘇州首個金融系統綜合性大型展覽——「金融力量 築夢前行」蘇州金融成就展,在蘇州革命博物館拉開序幕,江蘇銀保監局一級巡視員譚震祥,蘇州市副市長王颺出席活動。本次展覽通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歷史資料和實物展品,在慶祝建國71周年之際,集中展示新中國成立以來蘇州金融業的歷史沿革和發展成就,著重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蘇州金融系統砥礪奮進的精神風貌,進一步弘揚「爭第一創唯一」的正能量,為金融支持蘇州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氛圍,為市民帶來一次趣味盎然的「金融之旅」。
  • 在加快建設美麗強盛幸福的現代化新望城中貢獻巾幗力量 望城區第二...
    在加快建設美麗強盛幸福的現代化新望城中貢獻巾幗力量  望城區第二次婦女代表大會開幕 2020-10-29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匯聚起新時代現代化強省建設強大精神力量——山東以文化人、以文...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必須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 2035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市
    人們不禁要問,作為全省經濟並不發達的市,棗莊2035年基本建成新時代現代化強市,目標是不是定得有點高遠?  棗莊市委書記李峰對此作了說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我國將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這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必須為之努力奮鬥的第二個百年目標,棗莊理應有所作為、有所擔當、有所貢獻。
  • 深耕厚培久久為功 蘇州園區建行深入推進新時代文明金融實踐
    支行歷屆領導班子高度重視文明創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形成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的文明創建工作體系,將文明創建貫穿全行工作,齊抓共管、層層落實,為全行員工提供正確價值引領和強大精神動力。  品牌創建展文明  園區建行在宣貫建設銀行企業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融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蘇州精神及園區建行人幹事創業的實踐經驗,凝鍊出以「立信 力行 勵新 利遠」為核心的園區支行「LI」文化。2019年,延伸打造出黨建「勵新行遠」、工建「勵新行遠 馨悅」、團建「勵新行遠 青為」品牌。
  • 【聚焦】為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 建設現代化新永州貢獻稅務力量
    一年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全市稅務部門積極應對,想方設法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不折不扣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紮實推進各項重大稅收改革,用心用情做好納稅服務工作,有力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順利完成年初既定的預期目標任務,為永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謹向廣大稅務幹部職工表示祝賀,並致以誠摯問候!
  • 為全球疫情防控貢獻蘇州力量
    「中國若比鄰,何況是蘇州。威尼斯加油!」3月18日,蘇州市捐贈威尼斯市的50箱印著這些字樣的2萬枚醫用外科口罩搭載包機從上海直飛米蘭。當地時間當天晚上,威尼斯副市長德馬丁親自與該市民防局志願者一起赴機場接收蘇州捐贈的物資。口罩將分發給當地市政當局負責基層服務的工作人員。
  • 開啟全面建設新時代現代化強省會新徵程
    ,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國內大循環的戰略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樞紐,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咬定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目標,全力打造科創濟南、智造濟南、文化濟南、生態濟南、康養濟南,加快建設「大強美富通」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為全省新舊動能轉換蹚出路子
  • 李亞:弘揚偉大抗疫精神 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新徵程
    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強市新徵程李 亞 在抓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時,我們大力發揚守望相助精神,傾力支援省內外疫情防控工作,為全國抗疫鬥爭貢獻了「洛陽力量」。
  • 略論葉劍英對國防現代化建設思想的貢獻
    現就葉劍英對國防現代化建設思想的貢獻,談一些粗淺體會。  一、從時代的高度把握戰爭局勢,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防必須服從國家建設總目標  戰爭與和平問題是國防現代化建設必須考慮的一個基本問題。從現在看,戰爭可能推遲一點,……給我國爭取了時間,我們要利用這個時間,把工作做好,大力發展生產,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他更加強調要集中精力搞好經濟建設。葉劍英認為,沒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就不可能建設強大的國防。要努力把經濟建設搞上去,為國防現代化建設提供雄厚的物質技術基礎。  二是國防建設要服從並服務於經濟建設。
  • 為達州市「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貢獻通川力量!通川區召開...
    為達州市「衝刺4000億」「建設雙300」貢獻通川力量!會議聽取了區規編中心關於分解落實市「建設雙300」目標規劃情況、區統計局關於分解落實市「衝刺4000億」目標計劃情況。與會人員圍繞主題紛紛發言,從基礎條件、優勢潛能、實現路徑等方面深入探討,分行業、分年度進行了測算及評估。
  • ...理念 服務新發展格局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鋼鐵力量
    圖為培訓班現場。姜維在講話中指出,鋼協全系統要把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的首要政治任務,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熱潮,深刻領會和把握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精神實質、核心要義,指引全系統更好開展行業工作,服務國民經濟新發展格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鋼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