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流浪地球》稿費2600多元,劉慈欣《三體》能有多少收入?

2020-12-23 小院之觀

2000年,雜誌《科幻世界》發布了一篇短篇小說,作者叫劉慈欣。

這篇小說叫《流浪地球》,按照雜誌稿費計算方法,稿酬是120元/千字,這篇小說共計2200餘字,也就是說,作者劉慈欣拿到的稿酬在2600元左右。當然,還要去掉個稅之類。

如今來看,2000多元當然不算什麼,不過當時這已是雜誌社最高稿酬標準。2000年的2000多元也還有點購買力,能抵得上1-2個月的工資。

看到稿酬數字,如今不少人為大劉叫屈,其實並沒有那麼不值。而且小說當年還獲得了中國科幻小說最高獎——銀河獎的特等獎,獎金也是2000元。

好作品會有持久生命力,2019年,由吳京等主演,改編自《流浪地球》的同名電影上映,狂攬票房46.55億元,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由此2019甚至被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劉慈欣是個高產的作家,事實上他在通過電影被大眾熟知之前,早就在科幻界聲名鵲起,作品蟬聯1999年—2006年中國科幻小說銀河獎,獲獎對他而言早就是小兒科。

截止目前,大劉獲得最重量的獎項當屬「星雲獎」,這是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劉慈欣在2015年斬獲星雲獎,不僅是中國第一位,也是亞洲第一位,彌足珍貴。

大劉的獲獎作品,正是長篇科幻小說——《三體》。

《流浪地球》稿費2600多元,但如果不是拍成電影,恐怕也難以進入大眾視野。

《三體》不同,不用改編電影,光憑獲得星雲獎這一事實,就已掀起三體熱潮,甚至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也是劉慈欣的書迷。

正如標題所說,20年前《流浪地球》稿費2600多元,劉慈欣又能憑藉大熱的《三體》獲得多少收入呢?

具體數字事關個人隱私,我們當然無法確知,不過從版稅上可以一窺。

2019年,已是大咖的劉慈欣以《三體》系列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力壓眾多名家,強勢登頂「第13屆作家榜」,這也是該榜設立以來,科幻作品首次登頂!

可見《三體》有多熱。

這也不是劉慈欣首次上榜了,之前多屆榜單,他也早已榜上有名。

這個趨勢,連同《流浪地球》的大熱一起,反映出的是讀者範圍的擴大。要知道科幻本是小眾,如今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分別能在大熒幕和作家榜奪魁,說明讀者越來越廣泛,從原來小眾的科幻圈拓展到了科技圈,這與社會發展的節奏,科技越來越受到重視,正是相匹配的。

不光是在中國,《三體》熱還延伸到了國外,去年日文版一經推出,一度賣到脫銷,5天內8次加印也是創下記錄,並在歐美也已有了200多萬套的銷量。

說了這麼多,《三體》到底講了什麼?

簡單來說,它並非著眼於一人一事,而是以文明為單位,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看上去就很宏大吧?

宏大,正是三體的特點。它的時間跨度從上個實際60年代寫到了公元18906416年,是中外所有科幻小說中故事時間跨度最長的作品。

時間跨度為何要寫到這麼長,因為其中立意極深,它把人類社會科技發展的種種可能,面對外星文明的種種反應都寫得很深刻,除了科幻,還有洞見極深的社會含義。

所以,它是部會引人深思的科幻作品。

那麼,什麼樣的人適合讀《三體》?

我覺得,它是老少皆宜的。

成年人讀三體,能認識到人類所謂高科技其實差得還很遠,世界之大我們也僅比古人多跨了兩步。它除了科幻作品的科普屬性,還會引發成人對科技、社會的思索。

少兒讀三體,能作為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本思維訓練的讀物。科幻類題材本就受兒童喜愛,藉助《三體》,他們能認識到世界之大,科技之精,還有,想像之美。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

想像力才是創造的內核,尤其對孩子而言。現在許多孩子們看電視、刷手機,都是被動的思考,甚至不用思考,不會思考就沒有創新,短期看,不會思考對孩子學業有影響;長遠看,不會思考對他一生都影響很大。

《三體》就是一本引人思考的書,好的書籍正是如此,文字只是表面,思想才是內核,能給孩子創造想像機會的書才是好書,而通過故事引發想像,那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所以我個人來說還是很推薦《三體》,成人和孩子都能讀且都能有所收穫。

《三體》全套三冊:《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

我相信,讀完這套書,你一定會被劉慈欣波瀾壯闊的想像力所震撼,對宇宙和人生,有更深層次的認識與思考。

《三體》全家可讀,讀過三體故事,此生再無科幻小說可以入眼。

誠非虛言!

《三體》原價93元,平臺有優惠活動,現在只需79元。

有興趣的朋友,點下面連結了解詳細信息。

相關焦點

  • 《流浪地球》票房46.8億,作者劉慈欣能拿多少錢?
    1、從2000元稿費到將近2000萬版費,劉慈欣用了20年1999年,還是電力工程師的劉慈欣,《流浪地球》發表,當時大劉只拿了2000的稿費。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票房高達46.8億,那作為原作者加編劇,劉慈欣能拿多少錢呢?
  • 《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驚訝
    1999年,當時的劉慈欣還是一名電力工程師,那一年他發表了《流浪地球》的小說,但是只拿到了2000元的稿費。《流浪地球》票房46億,為何不拍《三體》?劉慈欣的回應讓人心寒2019年,電影《流浪地球》上映,最終收穫了46億票房的傲人成績,儼然成為國內科幻界的一部現象級作品。《流浪地球》電影大火之後,很多人都非常好奇,劉慈欣憑藉這部電影能夠分到多少錢呢?
  • 《三體》《流浪地球》之後,劉慈欣再出神作,太燃了!
    如果你是大劉(劉慈欣)的資深讀者收藏過劉慈欣的書或者一直在等《流浪地球》第2部或者在B站訂閱了2021年《三體》動漫那這套書可以閉眼買如果你是被《三體》《流浪地球》吸引或者,只是單純對科幻感興趣的讀者往下看烏鴉一一解釋這套書有多精彩對中國科幻界,有多重要
  • 郭帆拍流浪地球花6年,三體10年拍不出,改編劉慈欣到底有多難?
    在18線城市上班摸魚,把寫作當副業的「劉電工」不僅成功躋身「中國當代科幻第一人」,從按字數拿稿費的作者華麗轉身為千萬級版稅的頂級作家,還捕獲了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騰訊馬化騰、小米雷軍、百度李彥宏等一批硬核粉絲。當然,有了這麼多重量級大佬的站樁支持,《三體》自然成了世界級的暢銷書。
  • 《流浪地球》獲得巨大成功,劉慈欣《三體》已經提上日程!
    劉慈欣在《三體3-死神永生》中寫道。作為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獲得者,其世界觀足夠龐大繁複,帶來了影視化足夠瑰麗奇幻的想像,號稱「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水平拉到世界科幻水平」的原著三部曲豆瓣標註「看過」的人數加起來近百萬,證明了其在國內科幻界不可替代的「第一IP」地位和人氣。
  • 劉慈欣新作上架:補上《三體》和《流浪地球》的遺憾
    如果你是大劉(劉慈欣)的資深讀者收藏過劉慈欣的書或者一直在等《流浪地球》第2部或者在B站訂閱了2021年《三體》動漫那這套書可以閉眼買絕對不會後悔>直到2020年很多人還是能立馬說出它的名字《流浪地球》
  • 劉慈欣憋了20年這口氣咽下去了!《三體》令中國文化高價值輸出
    網飛宣布將把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三部曲改編成一部連續劇。《權力的遊戲》的兩位創作者將親自執導,劉慈欣也將擔任顧問。這一消息也讓不少科幻迷喜出望外:「三體」宇宙,這次真的成了!真的是讓人感慨萬千,劉慈欣一步步走到今天,非常的不容易,背後的故事要從20年前說起。
  • 《三體》之後劉慈欣又一作品擬被搬上銀幕 《流浪地球》背後現投資...
    《三體》之後劉慈欣又一作品擬被搬上銀幕 《流浪地球》背後現投資迷局?》之後,劉慈欣又一作品——《流浪地球》披露了開機時間和投資狀況。每經影視記者注意到,事實上除了此前備受關注的《三體》和此次的《流浪地球》外,劉慈欣的多部作品都曾披露過「電影化」的路徑。值得注意的是,劉慈欣的作品IP基本都被中影股份及北京文化「壟斷」。據2014年中影集團公布的24個電影項目中,《超新星紀元》、《流浪地球》和《微紀元》3個作品位列其中。
  • 小電工用自己的文筆一步步與卡神談笑風生,《三體》使劉慈欣圓滿
    科幻世界給他寄了2000元稿費,電工拿著這筆巨款瞞著同事,偷偷請其他獲獎作家吃火鍋。他的獲獎作品叫《流浪地球》,他就是劉慈欣。劉慈欣獲《漫遊地球》獎後,迎來創作高峰。2002年至2005年,他以《朝聞道》、《地球大炮》、《贍養人類》等作品連續獲得中國銀河獎。不知不覺中,他已經爬上了中國科幻小說金字塔的頂端。
  • 劉慈欣能寫出《三體》,還要感謝《球狀閃電》的編輯
    劉慈欣,科幻小說《球狀閃電》賺到一大筆稿費,有30000多塊,原本很開心,哪想收到錢時,給他氣得不行!他提到這段經歷時,說恨上那個編輯師傅,三萬多塊錢悄悄打在卡上就行,那師傅偏要通過郵局,寄到劉慈欣的工作單位上去。
  • 劉慈欣上班偷偷寫三體,被國資委點名,表示:我好像佔了單位便宜
    2019年4月18日,「第13屆作家榜」壓軸的主榜單發布,科幻大咖劉慈欣以《三體》系列作品,超過餘華、莫言等人的暢銷代表作,斬獲1800萬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自2015年,《三體》斬獲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後,有「劉電工」綽號的作家劉慈欣可謂是名滿天下。
  • 《流浪地球》結尾處彩蛋無人能懂,作者劉慈欣卻早已埋下伏筆
    《流浪地球》作者劉慈欣力壓莫言,餘華等作家,以年入2000萬w版稅收入位列作家榜首富。但是卻有人說把他抬的太高了,他不應該在此列。但是近期他又出神作,攜帶實力作品殺出重圍,位列冠軍,狠狠地打了說他不行的人的臉。也讓人再次見識到科幻的「燒腦」之力。《三體》《流浪地球》後劉慈欣再出神作,網友直呼:「太燃了」。
  • 歐巴馬催更劉慈欣,他竟然刪帖!《流浪地球》彩蛋是真實出演?
    歐巴馬是誰大家都不陌生,那劉慈欣你知道是誰嗎?他是中國科幻小說代表作家之一,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幹擾》等。
  • 地球將會終結?《三體》作者劉慈欣表示,這兩個物種或將擊敗人類
    如果你不認識這位作家,那麼提起一部影片你或許就會恍然大悟,那就是《流浪地球》。這位作家的腦洞很大,提出的很多觀點都很有意思。對於他提出的觀點,不管是書迷還是影迷,都會有所共鳴。他曾表示,人類可能不會一直稱霸地球,或許會有兩個物種在未來打敗人類。
  • 流浪地球後,劉慈欣科幻《球狀閃電》也被改編,網曝陣容很有意思
    不過,自從《流浪地球》上映之後,「科幻」這兩個字在國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近期,網上又有消息傳來:科幻巨作《球狀閃電》也被改編成了電影,很快就要上馬、開機,作為劉慈欣的大作,還是挺讓人期待的。
  • 流浪地球英文版好評如潮,國外科幻迷贊劉慈欣「活著的傳奇」
    《流浪地球》是劉慈欣短篇小說的代表作,其電影版也曾是現象級作品。原著故事講述的是在太陽即將毀滅時,變成了死亡和恐怖的象徵。 不願意坐以待斃的人類選擇了實施龐大的地球逃脫計劃。
  • 國人拍不了的《三體》,卡梅隆想拍,劉慈欣卻笑而不語,為什麼?
    直到去年《流浪地球》的上映,才讓人們對國產科幻電影刷新了印象。雖然在很多人心裡仍然不及好萊塢的大製作,但震撼的畫面和大幅度提升的製作水平,還是讓很多人為之稱讚。《流浪地球》其實是劉慈欣在2008年出版的短篇科幻小說。眾所周知,劉慈欣最有名的不是《流浪地球》,而是《三體》。
  • 一分鐘讀懂劉慈欣《三體——地球往事》
    《三體—地球往事》,作者:劉慈欣,中國科幻第一人。三體——地球往事劉慈欣希望在想像裡設定一個極端的情況,然後沿著真實可能的邏輯推理,把可能發生的故事寫出來,也就是思想實驗。《三體——地球往事》的三個重要知識點:1、在資訊時代,一個普通個體,能在多大程度上破壞系統?
  • 劉慈欣謝絕卡梅隆邀請,好萊塢電影很好,但《三體》最好中國人拍
    去年,大家應該都看了票房火爆的《流浪地球》,46萬的票房一下子就挺進了華語電影票房榜的第二名,開啟了我國「國產科幻元年。」我國在科幻電影,或者說科幻作品的創作上確實和世界水平有著一段距離,但是劉慈欣的出現大大拉近了這段距離,將我國的科幻作品水平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先有《流浪地球》,後有《三體》。
  • 劉慈欣《球狀閃電》拍劇!但說好的《三體》呢?
    觀眾的「不看好」一方面源自對中國科幻電影工業水平是否能駕馭這一IP的擔憂,另一方面也與背後屢放影迷「鴿子」的遊族影業脫不開干係。2009年,劉慈欣將《三體》小說的影視改編權以近乎「白菜價格」賣給了導演張番番。2014年,這一權利輾轉來到遊族影業旗下,便開啟了遊族與「三體」的N年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