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入法一直是我們每天都需要用到的東西,手機自帶的輸入法只能滿足最基本的需求,想要更好的體驗,還是需要藉助第三方輸入法APP來實現。但是關於誰才是最好用的輸入法,這麼多年一直都在爭論不休。
不過到了現在,這個答案已經浮出了水面。
早在今年4月,根據艾媒諮詢所發布的一份統計報告中顯示,百度輸入法已經以43.4%的市場佔有率,擊敗常年霸主搜狗,成為國內最受歡迎的輸入法。而這個差距,在年末結束之後,勢必會拉開更大的距離。
百度打敗搜狗,成為第三方輸入法市場新一代的領軍者,這多少出乎人們的意料,因為在我們的固有印象裡,搜狗才是最受歡迎的那個。
但說實話,百度成為新霸主,這是一件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事情。數據其實只是一個表現,其中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們需要具體分析。
AI智能加持,強化百度輸入法的核心競爭力
AI技術是個好東西,現在也被廣泛地運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想要擁有成熟的AI技術,則需要「餵養」大量的數據,讓AI以此能有更多的「材料」優化算法。
從很早之前,百度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自己的「AI時代」了。去年年初開始,就已經發布了SMLTA(流式截斷多層注意力建模)。不僅優化了聯想詞的結構,還對語音識別的準確率進行了一次大幅度的提升——超出各大競品的最高準確率的15%!
但僅僅只是聯想詞更準確、語音識別更精準就好了嗎?當然不是,這些還只是為日後的功能升級所打下的基礎。
今年被百度輸入法新加入的幾個功能,堪稱是「降維打擊」一般的存在:滑行輸入、自由手寫、快速翻譯,以及方言識別功能。
滑動輸入可以幫助用戶更快地進行打字,和傳統拼音輸入需要「點對點」的方式不同。滑行輸入只需要點擊一次屏幕,在屏幕上所需要的拼音之間來回滑動,即可完成一次輸入。有時候一句話,甚至只需要滑動那麼幾下,就能直接被識別出來。
而自由手寫則完全解決了原本手寫輸入「反應慢」、「僅支持單字識別」的弊端,可以直接通過手寫的方式,寫完一整句話,再也不用一個字一個字地去等了。
此外,配合語音輸入的「快速翻譯」功能,則直接把輸入法玩成了「同聲傳譯」的翻譯軟體。你可以選擇外語語音輸入,不僅輸入框內會顯示外語文字,同時也會翻出相對應的中文意思。
而方言識別,則大大便利了我們的學習和工作。想必很多人都經歷過老教師和領導,有時候因為普通話不會講而隨口流出幾句方言,導致聽不懂的尷尬。
著力打造生態鏈,提升用戶體驗
對於年輕用戶來說,一成不變的輸入法界面有時候實在是單調,年輕人更愛追求新潮時尚的東西。
百度輸入法針對這一痛點,曾花重金打造了一系列完善的界麵皮膚庫。從遊戲到動漫,從萌寵到典雅,種類繁多包羅萬象,滿足了不同的用戶需求。別出心裁的YAN鍵盤玩法,則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年輕人的青睞。
至此以後,手機輸入法不再是單調、枯燥的工具,而成為了一種可以享受書寫樂趣的過程。
換句話來說,正是因為百度輸入法在手機輸入這個領域上玩出了新花樣,才讓用戶感覺到不一樣的體驗。市場競爭向來是激烈的,而市場變化向來也是多端的,只有一直走在市場需求的前端,才能獲得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