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薈萃丨甪直名人知多少?探甪直名人館

2021-02-13 甪直古鎮

據《吳郡甫裡志》載,

甪直「名賢輩出,聲名文物之盛,

幾與名州大邑等」。

2016年,

甪直鎮在古鎮區

東市上塘街修建甪直名人館,

2018年正式對外開放。

探甪直名人館,

看一看,

這些甪直名人你認識幾個?

甪直人傑地靈,人文薈萃。千百年來,甪直這方水土孕育出了眾多的名士大家。新中國成立至今,更是有難以計數的甪直籍學者、教育家、科學家、文學家、醫學家,積極投身於祖國建設,創造了令人矚目的業績。

位於古鎮二期的甪直名人館展示了甪直歷代名人近千名,呈現了甪直的燦爛人文歷史和名人的豐功偉績。在此觀摩參觀,了解名人事跡,受到思想的薰陶和精神的洗禮,心生敬意!

一部厚重的甪直名人史,其實就是甪直悠久文明史的縮影。陸龜蒙、高啟、王韜、葉聖陶立身立言,育天下之人;楊惠之、管平湖、蕭芳芳精益求精,樹不朽技藝;戴振鐸、殷之文、殷震,一鎮三院士、一門雙院士,成為一時佳談.步入甪直名人館,了解名人故事,見賢思齊,不禁心潮澎湃!下面,不妨一起來看看,這些甪直名人,你認識幾個?

晚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陸龜蒙,家在蘇州。中年以後,他淡泊名利,隱居在甫裡,自號「甫裡先生」。

                   

甪直歷史上第一位進士是南宋初期的馬友直,家在甪直鎮的北港,他的孫子馬先覺也是進士,馬先覺和做到副宰相的範成大還是好朋友。

許自昌是明代的文學家、戲曲家,他不但家有藏書幾萬冊,還是一個書商,刻印過《甫裡先生集》、《笑林廣記》等。他在古鎮上修建了一座佔地百畝的私家園林,叫「梅花墅」,「梅花墅」在當時與杭州西湖、蘇州虎丘並列,人稱「江南第三名勝」。

                

王韜生於晚清,曾遊歷歐洲,較早地接觸到西方的政治體制和工業文明,因此他提倡西學,發展科技,是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後來的康有為、梁啓超都受過他的影響。

          

甪直蘿蔔是甪直的著名特產,而張青來正是甪直醬蘿蔔的創始人。張青來是徽州人,年輕時來甪直創業,在東美橋北堍開了家「源豐醬行」,主要賣源豐蘿蔔。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公私合營,源豐醬行和沈仁號、鼎康合併為甪直醬品廠,源豐蘿蔔這才改稱甪直蘿蔔。

沈柏寒是著名的甪直鄉紳,他的爺爺沈寬夫重建了甫裡書院,還捐資參與修建金雞湖的李公堤。沈柏寒把甫裡書院改為甫裡小學,為發展甪直教育事業、給甪直培養人才,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葉聖陶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編輯家和作家。1917年到1921年,葉聖陶應同學吳賓若和王伯祥之邀,來到甪直鎮的縣立第五高等小學任教,並在此開始了他的教育實踐和文學創作。

蕭芳芳原名蕭亮,澳大利亞籍華人影視女演員、歌手、主持人,1947年3月13日出生於上海,祖籍蘇州,2歲隨父母移居香港。2009年,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組委會授予其「終身成就獎」。

戴振鐸是著名物理學家、美國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他從小住在甪直鎮的戴家弄,現在那兒還有他的三間低矮的平房。艱苦的環境並沒有影響他靠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正是憑藉著刻苦努力的精神,才使他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殷之文是著名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6年獲美國密蘇裡大學獎學金。1950年分別獲得陶瓷工程碩士和有機化學碩士學位並留校工作。1950年5月,殷之文夫妻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毅然回國參加祖國建設。是中國無機材料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和奠基人之一。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殷震是著名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國家重點學科傳染病與預防獸醫學學科帶頭人,是中國動物病毒學研究領域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探甪直名人館,

拜讀名人事跡,

領略名人風採,學習先賢精神,

心靈深受震撼!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作分享之用,如果分享內容侵犯您的版權或者所標來源非第一原創,請私信小編,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相關焦點

  • 天冷了,來甪直,窩冬~
    在甪直古鎮逛累了,就尋一家特色的茶館,窩在臨窗的一隅,愜意品味香茗吧!  屋外寒風呼嘯,那就多在室內逛一逛~甪直有許多特色的展館,值得一探!去歷史文物館了解甪直先民在5500年前的生活狀態,穿越古今;去甪直名人館了解甪直歷代名人的豐功偉績,心生敬意。
  • 甪直古鎮保聖寺
    當初去甪直,完全是因為這個「甪」字勾起了我強烈的好奇心,好奇害死貓,於是武漢疫情解禁後的某一天,我千裡迢迢單騎下江南探個究竟。甪直古鎮水鄉甪直古鎮隸屬蘇州市吳中區甪直古鎮隸屬蘇州市吳中區,位於蘇州市東部,西距蘇州城區18公裡,東距上海58公裡。甪直古鎮是具有2500年歷史的江南水鄉古鎮,水多,橋多,巷多,古宅多,名人多。
  • 甪直古鎮
    當人們來到甪直,很多人都會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甪」究竟是怎麼來的,這裡為什麼叫甪直?據《甫裡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裡,因鎮西有「甫裡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甪」字,故改名為「甪直」。
  • 甪直訪古 (我楚狂人)
    一個怪字「甪(lu)」,這個字因文化名鎮甪直而漸為人知。
  • 甪直保聖寺的槍聲
    由於甪直地處偏僻,河網交織,很少有戰事蔓延及此。為此,在一千多年的光陰裡,保聖寺幾經損毀幾經修繕,依然晨鐘暮鼓,香菸嫋嫋。明朝嘉靖四十三年,寓居於甪直保聖寺的散文家歸有光在《安隱堂記》中記載:「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有過一番振興,經僧璇大章募修,於弘治二年(1489)竣工。」當時有兩百多間建築,保持了一流寺廟的格局,時稱江南四大寺之一。
  • 吳中區的歷史名人故居
    兵聖孫武長居東吳40餘年,在穹窿山寫就《孫子兵法十三篇》,草聖張旭、塑聖楊惠之、繡聖沈壽、北宋著名政治家範仲淹、香山幫鼻祖蒯祥等歷史名人都曾生活在吳中大地。那麼吳中現在還保存著多少個故居景點呢?| 甪直 · 沈宅 |▼甪直教育家沈柏寒先生的故居,是鎮上有名的富豪「沈半鎮」沈家的宅地,正廳寬敞高大,雕飾精美,建築布局亦仕
  • 遊甪直古鎮
    ,登載在《璧山文藝》上,引發了我到甪直的深厚興趣。傳說當年甪瑞巡行神州,途經江南,在此落腳,甪直由此得名。如今甪直人民就以甪瑞作為古鎮的鎮標。    進入古鎮,大門旁的奧灶麵館飄出來的香味很是誘人,我不自主的走了進去。奧灶面的湯麵頗有特色,是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吃起來比璧山面略高一籌。    好一個「甪直」,這個地名就曾把我鎮住了。
  • 印象甪直|有趣又暖心!快踏上甪直的尋「寶」之旅吧!
    提起風水寶地甪直,那可是要從神獸「甪端」說起,傳說甪端能日行一萬八千裡,在巡察神州大地時路經甪直,就因甪直是一塊風水寶地,才長期居住甪直,保這裡的水鄉居民年年豐衣足食,幸福美滿。  那麼,風水寶地甪直,還有哪些「寶」呢?
  • 甪直成為「國際慢城」
    國際慢城是指建立一种放慢生活節奏的城市形態。2015年12月,甪直成立了澄湖農業園申請國際慢城專項工作小組。兩年半的時間裡,甪直啟動澄湖農業園「慢城建設規劃」工作,深化國際慢城「核心區」相關建設規劃,參與成立「國際慢城(中國)聯盟會」。今年,該鎮還重點提升國際慢城旅遊環境,打造以路上、水上2條慢行線路、10大節點陸路驛站、7大水上碼頭等路線。6月13日,國際慢城義大利總部發來郵件,確認通過甪直澄湖農業園申報國際慢城申請,擬定於6月23日在法國年會授牌。甪直也成為蘇州首個「國際慢城」。
  • 甪直名門望族之吉溪浜殷家
    殷希文喜歡江南的詩情畫意,遷居在蘇州城東的甪直。他的子孫繼承了先祖的優良基因,能文能商,宅心仁厚。殷茵如出生於嘉慶年間,富才知,善經營,因地制宜買賣農副產品,使家興漸隆。甪直殷家有多位從醫,既救死扶傷,又發家致富,兩不耽誤。殷履科(字駿生),少年即中秀才,後因鄉闈不第,師從父親殷子量學醫,擅中醫內科,在西市上塘街環璧橋西側開設診所,從清末營業至1921年,後遷至上海開業,1927年病逝。他還是甪直名醫金裡千的嶽父兼授業恩師。殷履鴻(字季達),南通醫學院畢業,學貫中西,在吉溪浜開設診所,從1921年營業至1955年,成為民國年間甪直醫界「四庭柱」之一。
  • 立冬後,醃一缸甪直蘿蔔
    俗話說立冬吃蘿蔔,賽過吃人參自立冬節氣開始鮮嫩多汁的蘿蔔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寵而在甪直古鎮此時的蘿蔔正通過一種古老的製作手法發生著獨特的變化成為蘇州人翹首盼望十個月才能吃上的甪直蘿蔔今天,在甪直古鎮的醬園裡,孩子們親眼見證了傳承了180多年的甪直蘿蔔
  • 江南風光美到讓你驚豔——甪直古鎮
    純淨、悠揚、典雅、溫婉的氣質,這是所有人第一眼看到甪直的印象了。江南女子的柔美,就像是一幅畫,一首詩,一曲溫庭筠的花間詞。 流連在那千年銀杏樹下的清風亭,聽一聽光陰訴說甫裡先生陸龜蒙與甪直的逍遙故事;漫步在保聖寺內,感受南朝四百八十寺在風雨中沉澱下來的歲月靜好;品讀著葉聖陶紀念館關於先生與甪直的情懷,蕭芳芳演藝館裡佳人對家鄉甪直最深思念,王韜紀念館裡的……
  • 王韜:從甪直到香港
    1861年,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王韜悄悄從蘇州城裡回到被「長毛」控制下的甪直,他以為故鄉已淪為一個恐怖之地。
  • 甪直古鎮春節最全攻略,陪你過個幸福年!
    一個個恬醉活力的水鄉女子們身著甪直水鄉婦女服飾,在甪直古鎮遊客中心廣場、甪端廣場、江南文化園表演《甪直連廂情》等傳統舞蹈,歌舞飛揚,給你一個鄉情無限的快樂年~在萬盛米行,掃碼關注「甪直古鎮」公眾號即可獲贈一份DIY遊戲材料。製作完成後,還可獲得一張甪直古鎮文創專營店消費抵用券。
  • 【甫裡茶敘】甪直名門望族之西漲匯沈家
    甪直西部和南部的鄉民,大清早搖船而來,沿街叫賣水產和蔬瓜之類。甪直的名門望族沈氏,宅第和產業大多在西匯街。民國年間,沈氏資產遍布鎮區各地,「沈半鎮」的名聲,也就不脛而走。據沈福源的《鄉試硃卷》載,甪直沈氏的祖先叫沈郢,字律節,是楚國人。
  • 甪直,軼事傳聞有真趣(劉惟亞整理)
    千百年來,甪直民眾尊師重教、崇文尚藝的優良傳統,又為此間的文化傳承和人文積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眾多文人墨客的定居、隱居、寓居於此,訪友、作客、覽勝於此,留下了大量的詩文、墨寶,更有許多傳聞、逸事流傳於民間。
  • 甪直古鎮最出名的地方應該就是這裡了
    小說中的場景原型,就是今天甪直古鎮中的萬盛米行。萬盛米行始於民國初年,是甪直古鎮的老字號.1998年經甪直人民政府出資改造,成為了獨具特色的農具博物館。如今的萬盛米行與原址相隔100多米。
  • 《多收了三五鬥》萬盛米行,原型是甪直鎮南市的萬成恆米行
    古鎮甪直被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位於蘇州城東18公裡處,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為江蘇省首批四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又是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區,被費孝通譽為「神州水鄉第一鎮」。據《甫裡志》載:甪直原名為甫裡,因鎮西有「甫裡塘」而得名。
  • 甪直蘿蔔乾,傳承近兩百年的蘇州味道,非遺傳承人的心血和智慧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道蘇州老百姓耳熟能詳的美食,就是甪直蘿蔔乾,其實甪直蘿蔔乾與徽州醬園有著很深的淵源,明明是蘇州的醬園,我為什麼稱之為徽州醬園呢?因為當時蘇州的醬園大都有徽州人經營管理前店後坊,所以它在文化上更偏向於稱之為徽州醬園。
  • 甪直老故事之 甪端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