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基股份昨日晚間公告,高瓴資本擬158.41億元受讓隆基股份6%股權,隆基股份因此大漲。事實上,今年以來高瓴資本在能源領域頻繁出手,廣泛覆蓋新材料、電池、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等多個領域。
隆基股份昨日晚間公告,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李春安擬向高瓴資本轉讓其持有的6%公司股份,本次交易每股轉讓價格70元,交易對價總額158.41億元;交易完成後,高瓴資本將成公司第二大股東。
隆基股份高開高走封住漲停板,報85.42元,股價創歷史新高,成交額超6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通威股份12月9日晚間公告,已完成2.14億股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有關工作,募集資金總額59.8億元,高瓴資本出現在參與配售的機構名單中。其認購金額接近5億,鎖定期6個月。
從通威股份發布定增公告後的僅僅8天時間,通威股份就漲超25%。
除投資光伏行業外,高瓴資本今年以來先後還參與了寧德時代、恩捷股份定增,對贛鋒鋰業、億緯鋰能、先導智能也都進行了大手筆投資。
9月1日,高瓴資本旗下基金在鋰電隔膜龍頭恩捷股份的定增中,再度認購15億元。恩捷股份從9月初到今天截止,漲幅已接近70%。尤其從12月初開始,上漲開始加速,短短兩周時間就漲近30%。
7月17日晚間,動力電池巨頭寧德時代公布了定增結果。公告顯示,高瓴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獲配100億元。受此刺激,寧德時代在7月18日高開4.29%,盤中一度衝高到8%附近,收盤價在190.09元/股。隨後開啟2個月左右的震蕩行情,在9月9日產生階段新低價177.99元/股,此後寧德時代一路震蕩向上,於今日創出新高價308.88元/股。從寧德時代發布定增公告開始到今天截止,寧德時代漲幅近60%。
高瓴資本敢於「高位」下注新能源產業,這或與中國日益明確的「碳中和」路線圖息息相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我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前達到峰值,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煤炭消費儘早達峰,大力發展新能源。此前在氣候雄心峰會上,我國已提出,到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在此背景下,光伏、風能、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產業,無疑是大勢所趨。
華創證券指出,我國具備光伏行業全產業鏈製造優勢,矽料、矽片、電池片、組件環節在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一,行業龍頭具備定價權。並且行業已初步實現平價,達到了依靠自身經濟型發展的新階段。當前光伏發電量佔總發電量的百分比比例仍然僅為個位數,行業成長空間廣闊。
東吳證券分析師陳顯帆指出,光伏設備方面,HJT是未來太陽能電池效率提升的重要技術路線,預計隨著降本路線逐步實踐,後續擴產規劃會超市場預期,預計2021年會有15-20GW左右擴產,對應設備投資額60-80億元;鋰電設備方面,中遊動力電池12月排產強勁,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下遊國內以及歐洲11-12月新能源汽車銷量持續火爆,在全球擁抱電動化趨勢下,市場迎來新一輪動力電池產能擴張周期,設備公司將顯著受益,寧德時代已率先開啟大規模招標,預計其他龍頭電池廠也將跟進。
矽市焦點:
■ 矽作為光伏產品重要的原材料,未來供應情況、價格走勢備受光伏行業的關注,對光伏企業未來的生產運營和盈利情況影響重大。國內工業矽產能及供需狀況如何,工業矽現有價格及未來走勢如何?
■ 2021年工業矽面臨怎樣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國外疫情瀰漫,出口貿易受阻,國外市場需求缺口如何填補,全球矽市供需格局如何演變?
■ 在低碳環保的大背景下矽產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十四五」規劃中能源結構變革對矽產業發展有何重大影響?
■ 我國有機矽發展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新技術如何助推國產矽片迭代進程?
■ 中美貿易摩擦,疫情全球肆虐,半導體產業迎來新變局,半導體產業正在發生第三次大規模轉移?
■ 碳化矽半導體如何在新基建領域應用,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 2020年光伏相關股票大幅上漲,2021年是否還有紅利?
針對以上市場關注的話題,2021年1月14日,上海有色網(SMM)將召開2021第八屆中國矽產業鏈高峰論壇,邀請行業專家、企業大咖、行業資深人士與SMM資深分析師共同探討行業重要話題,回顧分析2020年行業形勢和問題,預探2021年行業機遇,洞悉市場風向,為企業2021年的經營計劃和風控做好周全之策,為您的投資提供全面的數據及信息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