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13冠,看清華附中男籃如何詮釋體教結合

2020-09-23 新京報體育

清華附中,誰與爭鋒,這是清華附中男籃的口號。2007年至今,他們實現中國高中籃球聯賽14年13冠的成績,全國高中籃球霸主的稱號當之無愧。

8月30日晚,2019-2020賽季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在陝西西安落下大幕,在最終的男子決賽中,清華附中男籃以70比55擊敗湖南地質中學男籃,奪得隊史第13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冠軍,繼2007年至2016年斬獲10連冠後,再度實現3連冠。

最近十幾年,清華附中男籃確實在全國賽場幾乎無人能敵,也先後培養出鍾誠、劉航初、郭凱、王少傑等CBA球星。全國廣攬人才,陣中隊員天賦異稟,是外界對這支高中籃球霸主球隊的傳統印象,不過,這樣的理解與他們本身體教結合的培養模式有一定的偏差。

清華附中男籃領隊、馬約翰班老師陳廣在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不少隊員剛入學時並非才華橫溢,他們也是按部就班抓訓練、抓作風,從初中到高中,一步步將隊員培養成高中賽場上的球星,輸送到CUBA賽場,甚至未來成為職業球員。全國高中籃球霸主並非一朝一夕成就,如今聚光燈下的球星也曾有過埋頭苦練的平凡時期。

清華附中男籃奪得隊史第13冠。圖/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組委會

備戰斷斷續續

仍實現14年13冠

中國高中籃球聯賽,暨如今廣為人知的「耐高」,是一年一度中國校園籃球的盛事。按照慣例,都是在每年三四月舉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分區賽、全國總決賽推遲至8月,清華附中男籃等球隊的備戰也受到影響。

4月15日起,清華附中男籃的部分隊員開始返校,先後接受核酸檢測、隔離和觀察,歷經21天才初步集結。當時的訓練受到一定限制,隊員們只能在操場上跑圈,做一些簡單的腰腹鍛鍊,直至5月15日才入館訓練,後來再次受疫情影響,隊伍的訓練再度中斷。

而自5月中旬初步集結開始,隊伍人員一直不齊整。羅浩源、石奎、張陳治鋒3名隊員被徵召至U17和U18國青男籃,多名高三隊員既要參加高校的高水平運動員單招測試,還要兼顧高考的文化課學習。

陳廣用「支離破碎」形容球隊的備戰期,「直到高考結束後,7月11日左右,大名單的12名隊員才全部集結完畢,13日正式系統化合練,然後8月初出發打北區賽。」

整個冬訓期間,全隊一直按照3月份的賽期儲備體能、調整陣容、演練技戰術,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球隊的所有計劃,也讓隊員們無所適從,但經過教練組、球隊工作人員的疏導,隊員們還是及時調整好心態、狀態,最終拼下冠軍。

尤其是半決賽對陣老對手浙江回浦中學男籃,清華附中男籃做足了困難準備,前者是2017年全國總冠軍,正是他們終結了清華附中男籃的十連冠。再度在全國賽場遭遇,比賽過程出乎所有人意料,清華附中48分大勝回浦中學。

決賽面對黑馬球隊湖南地質中學男籃,清華附中男籃不敢有絲毫鬆懈,最終問鼎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就結果來說,我們還是比較滿意的,雖然過程充滿了坎坷,但與球隊的預期相比,相對順利一些。」

楊曦皓今年畢業後被清華大學錄取。圖/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組委會

7人升入大學

不擔心人才斷檔

不同於職業球隊和各自的梯隊,每個賽季結束後,高中球隊都要面臨告別和換血,清華附中也不例外。

幫助清華附中男籃奪得隊史第13個冠軍後,隊中7名隊員正式畢業、升入大學。其中,楊曦皓、羅浩源兩名隊員分別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鄭浩楠和王禹丁升入太原理工大學,蔡昕辰、全俊達、李歐文分別前往北京化工大學、天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報到。

在2019-2020賽季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球員榜上,楊曦皓以場均12.3分、11.6個籃板、2.9次蓋帽,綜合數據排名榜首。以楊曦皓為代表的高三隊員是這支清華附中男籃的絕對主力,2017年,清華附中男籃十連冠被終結,正是這批隊員率隊再度實現三連冠。

「丟了冠軍之後,這是我們重點培養的一批孩子,今年又是他們三年來最成熟、最穩定的時期。」陳廣親眼見證了這批孩子的成長,面臨離別時自然十分不舍,「高中球隊就是這樣,我們要送走一批批孩子,然後新的孩子頂上,每年都會面臨同樣的問題。」

躺在榮譽簿上固步自封,向來不是清華附中男籃的風格。國內高中賽場的競爭形勢一年比一年激烈,清華附中男籃要想維護高中籃球霸主的榮譽,應對愈發殘酷的競爭,繼續取得好成績,必須比其他球隊付出更多,更快地更新換代。

比賽有比賽的周期,球隊的人員儲備也有周期,清華附中男籃隊內一般是兩年一個小梯隊,每年的高二、高三隊員是球隊主心骨,然後周而復始,不斷有新人擔起重任,「我們這邊人員儲備還可以,不會出現斷檔。」

身高2.12米的中鋒張陳治鋒是本賽季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的決賽MVP,他在決賽砍下12分、15個籃板,幫助球隊奪冠,今年年初,張陳治鋒還入選了U18國青男籃,石奎、偰李永煒也入選過各自年齡段的國字號隊伍,他們下賽季都將繼續代表清華附中男籃出戰各項賽事。

決賽MVP張陳治鋒將繼續身披清華附中戰袍。圖/中國高中籃球聯賽組委會

堅持體教結合

為國家培養人才

清華附中男籃的主教練是張濤,前八一男籃、奧神男籃隊員,也曾入選過中國男籃,2004年來到清華附中任教,清華附中男籃能在14年內取得13冠,離不開張濤十幾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也和清華附中體教結合的成熟模式息息相關。

清華附中馬約翰體育特長班創辦於1986年,招生對象是有體育特長、有培養前途的中學生,創辦至今,培養出何姿、施廷懋、周呂鑫、李翔宇、王宇等明星運動員,在籃球項目上,先後走出馮甜、鍾誠、劉航初、郭凱、王少傑等CBA球員,其中郭凱、王少傑分別是2016年、2019年CBA選秀狀元。

身為馬約翰班的老師,陳廣提到創立這種模式的初衷和原動力,「我們希望通過體教結合,為國家培養高水平人才,而不只是為了清華附中這所學校。」

與職業梯隊的訓練模式有所不同,清華附中男籃的隊員要兼顧學習,訓練時間和強度非常有限。與此同時,教練組並不會對隊員拔苗助長,為了追求競技體育成績而過度訓練,「初中時候就是打基礎,為高中球隊『造血』,所以我們初中隊的成績不是很好。高中再按部就班地練,進而為大學校園、各級別國字號隊伍輸送人才。」

以郭凱、王少傑為例,大部分清華附中男籃的隊員畢業後進入大學深造,徵戰CUBA賽場後,少數隊員再通過CBA選秀登陸職業聯賽,也有部分隊員選擇前往海外鍛鍊,或者高中畢業後直接進入職業球隊。

在陳廣看來,清華附中男籃只是一個平臺,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各自的籃球道路,「如果這個人才是中國籃球急需的人才,我們不會把孩子束縛在校園。是高中畢業後就走職業道路,還是先上大學再打職業,抑或到海外打球,我們會和孩子、家長協商,給他們公正、客觀、合理化的建議,尊重孩子和家長的選擇。」

新京報記者 徐邦印

編輯 王希翀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14年13冠,看清華附中男籃如何詮釋體教結合
    在清華附中馬約翰體育特長班老師陳廣看來,清華附中男籃只是一個平臺,讓孩子們自由選擇各自的籃球道路。 清華附中,誰與爭鋒,這是清華附中男籃的口號。2007年至今,他們實現中國高中籃球聯賽14年13冠的成績,全國高中籃球霸主的稱號當之無愧。
  • 清華附中男籃14年13冠 體教融合 讓孩子自由選擇籃球路
    清華附中,誰與爭鋒——這是清華附中男籃的口號。8月30日晚,2019-2020賽季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在陝西西安落幕,清華附中在決賽中70比55擊敗湖南地質中學,奪得隊史第13冠,繼2007年至2016年斬獲10連冠後,近3年再度實現3連冠。  最近十幾年,清華附中男籃在全國賽場上幾乎無人能敵,先後培養出鍾誠、劉航初、郭凱、王少傑等CBA球星。
  • 14年奪13冠,清華附中已是國內體教結合典範?
    人才的輸送和發掘也在慢慢變好,接下來就是「體教結合」問題,很難有兩者共同擁有的情況,但是這一點清華附中就做得非常好。球隊實力在全國高中是N0.1的存在,過去14年13次奪得全國高中聯賽冠軍,完全是統治級別的實力。
  • 「體教友誼賽」清華附中戰勝山東青年隊奪冠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記者王鏡宇、李博聞)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冠軍清華附中男籃6日晚在清華附中籃球館經過加時賽以87:81戰勝山東U17青年隊,獲得2020星火杯青少年籃球精英賽冠軍。圖片為清華附中男籃奪冠。王花花攝清華附中隊在第四節還剩5分鐘的時候以71:63領先,但是山東青年隊頑強追趕,在這節只剩29秒時由馬振鈞命中三分球,將比分追成73平。
  • 「體教邀請賽」清華附中男籃戰勝廣東宏遠青年隊
    新華社北京10月4日電(記者王鏡宇、李博聞)在4日進行的2020年星火杯青少年籃球精英賽U17組比賽中,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冠軍清華附中男籃以88:83戰勝廣東宏遠青年隊。清華附中男籃曾多次奪得全國高中聯賽冠軍,是教育系統很有代表性的球隊。
  • 清華附中連勝兩支職業U17隊 籃球賽事「體教融合」能否星火燎原?
    在這項既有學校球隊又有專業和俱樂部梯隊參加的邀請賽中,國內高中籃球霸主清華附中男籃在U17組的比賽中戰勝了廣東宏遠U17青年隊和山東U17青年隊,奪得冠軍。這一賽事對於籃球賽事的「體教融合」有何啟示?高中校園籃球的競技水平是否達到了同年齡專業梯隊的水準?類似的賽事能否星火燎原?帶著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相關業內人士。
  • 【組圖】兩座獎盃,一個勝者 | 清華附中在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再次...
    清華附中男籃以70:55戰勝湖南地質中學,以本賽季「耐高」14場全勝戰績加冕聯賽「十三冠」;清華附中女籃以66:64戰勝長沙雅禮中學,實現了本賽季12場連勝,獲得聯賽「第六冠」。至此,清華附中男女籃雙雙捧得本賽季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全國賽冠軍!清華附中黨委書記方妍帶著全校師生的祝福隨隊出徵。
  • 體教結合探新路 不拘一格育人才
    這是首家CBA球隊與全日制普通初中合作,在體教結合的路上邁出的第一步。而在剛剛結束的全國U15男籃總決賽中,代表廣東出戰的廣東實驗中學隊勇奪第二名。僅不到一年的時間,這次「試驗」就有了喜人成果。球隊教練曲紹斌說:「這裡所有的球員都是我挑的,疫情期間我帶著他們訓練。這些孩子中優秀的球員,將來有希望進入我們廣東隊的二線梯隊。」
  • 清華附中男籃主帥張濤:希望多為國家隊培養人才
    新華社西安8月30日電(記者王鏡宇、李博聞)30日率隊奪得清華附中男籃歷史上14年第13冠的主教練張濤表示,希望球隊能夠繼續提升實力,將來多為國家隊培養人才。在30日晚的比賽中,清華附中男籃以70:55戰勝了「黑馬」湖南地質中學男籃,再度問鼎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冠軍。
  • 清華附中MVP張陳治鋒:未來想上清華或北大
    新華社西安8月30日電(記者李博聞、姚友明)再度衛冕耐克中國高中籃球聯賽後,清華附中男籃MVP張陳治鋒表示,如果未來有機會,想去清華或者北大深造。目前正在讀高二的張陳治鋒說:「大學和職業都是很好的選擇,個人傾向肯定是最後想打職業,但還是想先上大學。如果要上大學,想上北大或者清華。」當日清華附中男籃70:55擊敗湖南地質中學男籃。
  • 清華附中男籃的強大並非偶然,而是必然!
    清華附中男籃的球員全部來自於馬約翰體育特長班,這個班1996年成立,2000年開始招收籃球特長生,面向全國招生,管理極其嚴格。配合默契,清華附中培養球員的周期很長,從小學就開始,偰李永煒和李信儀都是清華附中從小學就開始培養的球員,小偰小學三年級開始隨隊訓練,小李小學六年級進隊。
  • 跑步也能「跑進」清華?浙大附中探索體教結合新模式
    宋鵬濤成為了浙大附中田徑隊組隊三年半來最璀璨的一顆明珠,而像宋鵬濤一樣通過練習田徑而走上「人生巔峰」的還大有人在。從「育分」到「育人」,浙大附中逐漸在探索體教結合的新模式中嘗到了甜頭。這一成績可以排在2016年浙江短跑的第二好成績,僅次於2015年北京世錦賽4x100米銀牌得主,紹興名將謝震業。  半天上課半天訓練  一本線上線率幾乎100%  1990年就進入浙大附中任教的夏曉忠目前是學校體育組教研組長,夏老師告訴記者,體育一直以來都是浙大附中十分重視的學科。
  • 籃球賽事「體教融合」能否「星火」燎原
    在這項既有學校球隊又有專業和俱樂部梯隊參加的邀請賽中,國內高中籃球霸主清華附中男籃在U17組的比賽中戰勝了廣東宏遠U17青年隊和山東U17青年隊,奪得冠軍。這一賽事對於籃球賽事的「體教融合」有何啟示?高中校園籃球的競技水平是否達到了同年齡專業梯隊的水準?類似的賽事能否星火燎原?
  • 清華附中男、女籃在中國高中籃球聯賽中雙雙奪冠
    紙面實力更勝一籌的清華附中男籃開場後打出一波9:0的得分潮。面對平均身高比本隊高出近9釐米的對手,地質中學並沒有打出自己「小快靈」的技術特點,首節5:18落後。賽前表示要將對手高大內線球員吸引到外線的賀趙傑和隊友在外線的出手並不順利,他自己也因為在第二節中段就吃到個人第四次犯規,讓球隊陷入困頓。半場過後,清華附中35:22領先。
  • 中國籃球到底應該姓「體」還是姓「教」?清華附中崛起的一些思考
    因為對籃球運動而言,你到底是姓「教」還是姓「體」?這些始終是門戶之爭,真正左右籃球水平的還是訓練方法和管理方法,只有把握好這兩個事項,我們才能高效地提高運動員和球隊的能力,使整體運動水平提升。用規模較小的校園資源達到了比職業俱樂部青訓更高的訓練水平,他們是如何做到的?他們到底用了什麼樣的訓練手段和管理模式?大致了解一下這些背後的信息真的很重要。 清華附中球員的成長曲線很值得玩味:清華附中球員的成長曲線很有意思。
  • 清華附中再度奪冠!前東莞最強初中生砍全場最高分!他還透露……
    兩支王者之師清華附中和湖南地質中學,雙雙攜手踏進這中國高中生籃球的最高殿堂。 連前深圳隊主帥王建軍、前中國男籃主教練宮魯鳴、以及西安知名球手李峙錦、馬師傅、賴益燁都到現場觀戰,看見是多麼有吸引力。
  • 15歲小將閃耀歐洲,姚明推體教結合收成效
    2019年中國本土舉行的籃球世界盃,中國男籃遭遇慘敗,失去直通奧運會的門票。將大概率自1984年以來首次缺席奧運會比賽。這普遍被外界看作是一次低谷。但在這次慘敗的背後,我們也不可忽略近些年來以姚明為首的籃協高層,為中國籃球做出的改變,無論是推行體教結合的力度還是效仿北京首鋼的「菁英」計劃,都在堅持不斷地進行著,相信未來幾年內會有成效。且近來在國內籃球圈裡,一位15歲的新星也值得廣大球迷們去注意。來自國內校園籃球,清華附中的偰李永煒持續表現閃光。
  • 海澱區體育局重競技體校與清華附中射擊隊深化合作
    近日,為深化海澱區體育局重競技體校與清華附中射擊隊合作,海澱區重競技體校校長李海及相關工作人員來到清華附中射擊隊進行了交流。清華射擊隊成立於1999年10月,是繼跳水隊後第二支在清華園落戶的高水平運動隊。
  • 清華附中嘉興實驗學校九月將正式「上線」
    據悉,清華附中嘉興學校由嘉興實驗高中(純高中)和嘉興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學校)兩個校區組成,均為公辦學校,兩個校區將分別於2021年9月和2020年9月正式開學。  據悉,今年,清華附中嘉興學校將招聘中小學各學科優秀在職和應屆畢業生58名,為即將開學的小學部和2021年開學的初中、高中部做好人才儲備。  為實現將清華附中嘉興學校打造成長三角乃至全國名校的目標,在師資隊伍的建設上,學校將會延續清華附中的高標準準入和持續性培養的傳統。
  • 清華附中鄭州學校開學,入學門檻有多高?
    2018年清華附中高考成績:理科一本上線率100%,文科一本上線率100%! 毋庸置疑,清華附中的教學質量和升學率相當優異。 那麼,清華附中與地方辦學,教學質量會不會受影響?畢竟鄭州與北京相隔千裡,很多家長對此充滿了疑惑。 據查詢,在此之前清華附中已經先後與西安、合肥等地合作辦學,那麼這些已經辦學的城市是又是如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