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恆興中學:高效課堂培育人才 特色教育奠基幸福

2021-01-17 網易

  原標題:福建省安溪恆興中學:高效課堂培育人才 特色教育奠基幸福

  千年激蕩的藍溪河畔、龍湖之濱,坐落著一所非營利性民辦中學——安溪恆興中學。這所學校始建於2002年,是廈門恆興集團公司董事長柯希平先生投資兩億多元一手興辦,佔地面積120畝,布局合理,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05人,高中、初中學生總數共計3400多人。

  建校之初,恆興中學就認識到「特色」對一所學校的重要性。特色是學校發揮優勢、開拓創新的有效載體,也是學校得以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更是一所學校走向成熟的標誌;是現代教育必備的競爭力,更是全方位提高學校辦學效益的主體工程之一。在「一切為了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辦學理念指導下,學校創新性提出了「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色發展思路,確立了「全面發展、能說會寫」的辦學特色,並通過「鍛鍊一副好口才」「會寫一手好文章」「寫好一手中國字」的「三個一」幸福奠基工程建設,助力培養個性化、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全面發展、能說會寫」特色人才。

  特色「三個一」為幸福奠基

  「鍛鍊一副好口才」:該幸福奠基工程面向全體學生,通過早讀3分鐘演講等途徑,鍛鍊學生口才。每學期組織一次「鍛鍊一副好口才」的動員講話,要求每班每天早讀開展主題鮮明的3分鐘演講,並成立演講協會,組織開展課外興趣小組活動,開設演講專題講座,編印《演講與口才》校本教材。

  多年來,學校成功組織各種主題鮮明的演講辯論比賽,組織學生參加校、縣、市各級各類演講、誦讀比賽,師生獲獎達100多人次。不僅促進了學生的學習,而且培養了學生心理素質和口頭表達能力,也對學生進行了責任教育、感恩教育、勵志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寫好一手中國字」:該幸福奠基工程面向全體學生,為培養學生書法興趣,弘揚傳統文化,讓每一個學生寫好漢字,學校採取「課內夯實基礎,課外拓展提升」的策略,實行硬筆與毛筆、篆刻兼修,實用與審美相輔;加強技能訓練,提高文化素養;遵循書寫規範,關注個性體驗。學校組織編寫《實用硬筆書法教程》校本教材,每年在高一、初一基礎年段開設書法課,全校每天用10分鐘進行「書寫天天練」,每班設立「規範字」評估小組,對學生的書寫進行等級評定,定期展示優秀作品,進行書法過關驗收,頒發《學生書法藝術素質測評等級證書》,編印《恆興書法》刊物等,建立書法協會,邀請陳敦三、樊中嶽、張鳳民等書法大師開設書法專題講座,通過這些舉措夯實課內書法基礎。

  課外,學校還開展書法、篆刻興趣小組活動,開設書法專題講座,「規範字」評估組培訓,利用社會資源開展「書法筆會」,舉辦師生書法成果展覽;組織師生春節下鄉免費寫春聯送春聯,與書法教育薄弱校掛鈎,開展書法教育輻射。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各類書法比賽,給學生提供磨礪和展示平臺。學生參加比賽榮獲省級及以上獎勵10多人次、市級50多人次、縣級120多人次。

  「會寫一手好文章」:學校常年有計劃、有專題地開設文學講座,每年投入資金作為「會寫一手好文章」幸福奠基工程的專項活動經費,為文學社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先後編寫了《話題作文寫作指導》《進取文學》等十多本校本教材。不斷發展文學社成員,壯大文學隊伍,歷屆社員已達到4000多人。組織學生作文月月賽,走出校門進行文學採風,創辦《進取》社刊,為學生提供發表作品平臺。有不少學生在國家級別、省級、市級作文比賽中摘金奪銀。文學社先後榮獲全國「創新作文核心文學社」、全國優秀文學社金獎等榮譽。

  特色教育的有效開展,既形成了學校「全面發展、能說會寫」的鮮明特色,又助力教育質量的提升,為學生的終身幸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學校的特色打造贏得了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被評為「福建省民辦中小學校辦學特色示範學校」。

  創新課堂推進可持續發展

  「課改」是恆興中學另一發展重點。為了把學校做強做久,在認真分析、審視辦學歷程的基礎上,學校從2009年以來就踏上教改的探索之路,努力提高辦學質量,力爭滿足社會對優質教育的需求。2017年,憑藉申報「省級義務教育教改」的契機,學校加快教改的步伐,進一步推進高效課堂改革往縱深發展。

  「先學後導,精講巧練」「先知後研,精講巧變」,是學校高效課堂的教學新模式。新模式可借鑑、可示範。新模式涵蓋新課程理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學習金字塔理論和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合作學習能力、拓展遷移能力等的培養,並且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成長了學生、成就了教師、成功了學校。

  改之有變,是學校課改建設的突出亮點。通過教改打造高效課堂新模式,師生的精神面貌改變了;教師的教法改變了,由灌變成導;教師的角色改變了,由主體變主導;學生的學法改變了,由被動變主動;課堂氛圍改變了,由死氣沉沉課堂變成專注度、思維度、參與度和有效度高的課堂;學生的學業成績改變了,享受學業成功帶來的幸福;教師的教學成績改變了,享受事業成功帶來的喜悅;學校的教學質量改變了,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博採眾長 引領觀念轉變

  為了使項目建設少走彎路,讓實踐工作離目標更近,學校密切關注全國教改形勢,關注洋思中學等全國教改成功學校,積極尋找打造高效課堂樣本校。學校先後組織校級領導、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任課教師到洋思中學跟班學習,力求了解名校的教學模式和高效課堂,最終決定把洋思經驗作為學校教改創造性仿造的樣本,並陸續出臺了《恆興中學推行洋思經驗打造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案》《恆興中學全面推進高效課堂的實施方案》《恆興中學「省義務教育教改示範性建設學校」項目實施方案》,使打造高效課堂項目建設有了更清晰明確的路線圖、時間表。

  此外,為了讓全體教師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武裝頭腦,走進打造高效課堂的新天地,學校強化了教師的讀書學習,推動教師的思想觀念轉變。

  通過組織觀看洋思中學課堂實錄、全國教師賽課視頻等名師高效課堂錄像,讀高效課堂相關書籍以及學校編印的《教研通訊》、學習網上刊登的打造高效課堂的信息、經驗,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學校每年暑假常態化組織全體教師參加校本培訓,舉辦教育教改論壇,並請劉金玉、劉亞平等專家開設「高效課堂」「高效課堂學習小組構建」專題講座,讓教師與專家零距離接觸。為感受全國打造高效課堂的脈動,讓教師「走出去」,分批到洋思中學、青島二中等名校跟班學習、參觀考察,並派出大批教師參加省、市、縣的各種培訓等。

  通過取經學習、博採眾長,積極實踐「教學是為學生的發展而設計,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課堂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等課改新理念,為學校項目建設掃清固化的思想障礙。

  搭建平臺 融合助推改變

  課堂是實施項目建設的基本途徑,是教師進行過程參與、實現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渠道。首先,學校從教師成長的「著力點」——教學從創造性模仿開始,啟動了「一逼二引三過關」創造性模仿工程:「一逼」是面向全縣舉辦教學開放周,逼著全體教師先創造性仿造「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授課,讓兄弟學校的教師用《恆興中學課堂高效課堂評估標準》對課堂教學量化評分,在教師大會統計公布評分結果,逼著教師去改革。「二引」即抓好專項磨課的引領,先研磨學習目標如何寫,自學指導的問題如何設置,哪些教法應該提倡、拋棄和改進,再研磨授新課、複習課、練習課、試卷講評課等課型,組織觀看優秀教師的典型課例,每周教研活動開設展示課、示範課,課後分析研究各種課型的教學技能要求、特點、效果。開展教師「講題」「說課」「審題」等比賽。通過對不同課型教案設計、實踐、分析、評價和整改,提升教師打造高效課堂的專業技能學習。「三過關」即開展高效課堂過關。出臺《關於全面推進高效課堂過關實施方案》,成立過關評估小組,過關實行自願報名隨機驗收,獎勵過關優秀教師,約談沒有過關教師,幫助查找問題,提出整改時限。並開設了「高效課堂常見誤區和矯正策略」的專題講座。

  此外,學校在項目建設中實施了五個融合。一是打造高效課堂與信息技術融合,提升課堂的效度;二是打造高效課堂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營造項目推進氛圍;三是打造高效課堂與辦學特色融合,通過「三個一」幸福奠基工程,培養學生「能說會寫」的特質,提升了學生課堂的表達能力;四是打造高效課堂與教師工作評價、評優、評先相融合,點燃了教師改革激情;五是打造高效課堂與學校辦學理念的融合,實施項目建設目的就是為學生的終身幸福奠基。通過五個融合,形成合力,項目推進改變了課堂,課堂改變了,教學質量就提升了,也就突破了教育瓶頸,教改之路越走越寬。

  碩果纍纍 輻射引領周邊

  學校的課堂改革取得了不少成果。初步形成了可借鑑、可推廣的高效課堂新模式,同時師資隊伍素質顯著提升。這既有利於學生的成才和教師的專業成長,也有利於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同時助力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基礎年段在參加全縣統考中教學成績位居全縣首位,中考成績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縣首位,2018年中考成績位居泉州市第六位,連續多年榮獲「安溪縣初中教育質量評估先進學校」。

  恆興中學的教師們採用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上課,在公開課以及學科教學技能比賽中廣受好評,屢屢獲獎,贏得了兄弟學校與主管部門的高度肯定和讚譽。

  在此基礎上,學校充分發揮輻射作用,通過教學開放周、校際教研活動,與龍門中學結對幫扶,教研組開展送教下鄉,龍涓中學部分教師到校跟班學習,承辦安溪縣初中壯腰現場會,讓沼濤中學教師到校觀摩聽課……學校項目建設的輻射作用初顯,逐步帶動了兄弟學校共同聚焦高效課堂建設。學校還積極推動項目建設宣傳引領,通過《學習報》《書法報》《泉州晚報》等媒體進行宣傳,並在泉州市初中教育工作會上作了題為《揚起教改風帆,駛向高效彼岸》的經驗分享。

  再揚風帆,啟航向前。恆興中學的特色教育和高效課堂建設已初具特色,未來,學校將繼續追求新的突破,為社會培養更多全面發展的可造之材。

  (李育民 邱恆毅 王曉賢 魏玉發)(李育民 邱恆毅 王曉賢 魏玉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安溪2020年中招日程安排出爐…
    一起來看看各學校公布的情況——鳳城中學向上滑動閱覽鳳城中學2020年中(學)考喜報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在全縣狠抓教學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的新形勢下,鳳城中學全體師生精誠團結,勤奮務實,努力進取,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定發展
  • 安溪2020年中招方案新鮮出爐!今年有10大變化→
    8.藍溪中學、俊民中學、梧桐中學各80名,崇德中學、安十一中、龍門中學各30名面向全縣統一招生。9.恆興中學:①180名面向全縣統一招生;②120名用於自主招生。10.各公辦高中自主招生、面向全縣統一招生和其他預留指標若生源不足,安溪一中、銘選中學未滿指標轉為面向全縣招生,其他學校未滿指標轉為面向片區招生。
  • 《中國教育報》聚焦惠州市惠港中學辦學特色
    該報以《引領少年郎 揚帆築夢想——記廣東省惠州市惠港中學特色辦學實踐》為題,圍繞人本教育、大藝術教育報導了學校秉持「構建和諧校園,培育有用之才」的辦學理念,系統規劃並大力實施生命教育、藝術教育,實現學生全面、和諧、健康地發展。
  • 淄川金城中學名師明德打造高效課堂,特色辦學鑄就品牌名校
    高效教學,生動課堂金城中學注重課程改革,創新教學模式;開展生動教學,打造精品課堂,實施有效教學,突出骨幹教師示範引領作用,各學科推出骨幹教師優秀課例展示,活動期間,每位參加示範課講授的老師,充分挖掘教材內涵,認真製作教學課件,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以嫻熟的教學技能、生動自然的教學方法,分別為大家展示了別出心裁、新穎獨特的高效課堂
  • ——西安市西光中學教育集團特色發展探索與實踐
    >   西安市西光中學創建於1961年,秉承「以人為本,和諧創新,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辦學理念,為社會培養了眾多的優秀人才,向清華、北大、人大、復旦等國內一流大學輸送了大批優秀學生。
  • 創商海傳奇 行慈善之道——記廈門恆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柯希平
    1994年,他創辦了廈門恆興集團有限公司,經過二十幾年的穩健發展,現已成為多元化經營的大型民營企業,涵蓋股權投資、冶金礦產、商業貿易、商業綜合體、文化旅遊、民辦教育、物業資產管理等產業領域。如今,廈門恆興集團資產總規模已超過170億元,入圍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福建企業百強、廈門企業百強、廈門市龍頭骨幹民營企業等多項榮譽,為廈門特區經濟建設、就業和納稅作出了積極貢獻。2014年,柯希平被評為「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榮譽稱號,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 高明滄江教育集團:深耕教育沃土 培育人才尖兵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新時代教育之問。去年9月,高明區成立滄江教育集團,由高明區第一中學、滄江中學、滄江中學附屬小學、高明區機關幼兒園等區內龍頭學校組成,以縱向教育聯盟形式,開啟集團化辦學,推動高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福建安溪18條教育補短板任務全部完成
    2018年秋季建成投用的第二十中學。2017年秋,福建省吹響教育、衛生等民生領域補短板的號角。百萬人口大縣——安溪迅速行動,踐行「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對教育再怎麼投入都不嫌多」的理念,一路踐行,如今交出靚麗的成績單。
  • 壽光教育|打造高效課堂,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壽光一中:聚焦核心素養 構建高效課堂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是塑造學生精彩人生的戰場,更是減負增效的關鍵。近年來,壽光一中以學生為中心,深挖課堂改革,推行「三度導引體驗式課堂」教學,積極構建優質課堂生態環境,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教學成效顯著。
  • 北新巴蜀中學開工奠基儀式成功舉行
    6月16日上午,重慶市北新巴蜀中學項目施工現場上迎來了期待已久的北新巴蜀中學奠基儀式。儀式現場人頭攢動,陰雨綿綿的天氣也無法阻擋人們的激動之情。在這一特殊時刻,重慶巴蜀中學校長王國華,新疆北新投資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重慶北新巴蜀中學董事長李強,重慶北新巴蜀中學校長張勇、合川區草街街道辦事處主任秦皇臣都出席了奠基儀式,同時出席的還有巴蜀中學,北新巴蜀中學,魯能巴蜀中學等各級領導。
  •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君蘭中學「依蘭育品·幸福教育」掠影
    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要把立德樹人的成效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健全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體制機制。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君蘭中學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積極開展「幸福教育」,厚植高潔、典雅、愛國和堅貞不渝的「蘭花精神」,走出了一條特色發展之路。
  • 「藝體朝陽」升騰巴蜀古驛 「特色教育」培育多元人才
    在建設「汽車龍泉」、「田園龍泉」、「幸福龍泉」的過程中,天府新區成都國際汽車城、成都汽車博覽新城、成都市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示範區等新城區正逐一呈現在人們的面前。      成都市龍泉第二中學就坐落在這樣底蘊渾厚、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又極具現代化氣息的美麗地方。
  • 福建省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名單公布!
    3日,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關於表彰福建省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決定》,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福建省教育廳決定,授予林萍等727人「福建省優秀教師」,授予廖素娟等121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 高品質教育 託起明天的希望——四川省樂山海棠實驗中學高品質教育...
    學校要想樹立特色,必須創新思想、重新出發,實現質變和突圍。在教育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如何提升教育發展內涵,開發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奠基美好人生,照亮人生前程,實現教育強國之夢,這是時代的要求,也是學校轉型發展的新使命和新追求。用心才能育英才,四川省樂山海棠實驗中學,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高品質教育之路。
  • 安溪籍馬來西亞華僑陳金火先生逝世
    十多年間,他為支持家鄉教育事業,先後捐資數千萬元創辦安溪金火中學,培育了一批批棟梁之才。改革開放以來,他情系家鄉的建設事業,多次回到安溪家鄉探親,在1992年至1997年,他捐資支持中山小學及幼兒園的建設,捐贈安溪六中購置校車,捐贈尚卿鄉僑聯建設,捐資助建「龍門隧道」工程,支持家鄉發展建設事業。改革開放以後,安溪的教育事業迅速發展,在安溪縣城雖然增加幾所中學,仍然不能適應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
  • 福建省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名單來了!晉江26人上榜
    據福建省教育廳網站消息,3日,省教育廳發布《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關於表彰福建省優秀教師和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決定》,  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教育廳決定,授予林萍等727人「福建省優秀教師」,授予廖素娟等121人「福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
  • 麗水市遂昌縣第三中學:在開拓創新中彰顯特色發展
    據遂昌縣第三中學校長吳德明介紹,該校獨特的發展理念和辦學特色鑄就了學校的輝煌,學校秉承「為每一個師生搭建發展的階梯」的辦學理念、「教育創新、管理有序、品學兼優、人文和諧」的辦學宗旨、「理念治校、質量立校、特色興校、科研強校」辦學策略,以及「厚德、崇學、向上」的校訓、「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學校精神、「健康學生、幸福教師、美麗校園」的辦學目標、「身心健康、行為規範、博學多識、人格獨立
  • ...九中體藝齊開花——廣西北海市第九中學「體藝強校」特色教育剪影
    原標題:北海海闊憑魚躍 九中體藝齊開花——廣西北海市第九中學「體藝強校」特色教育剪影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立德樹人,培養核心素養。廣西北海市第九中學推出的「體藝強校」戰略,是貫徹落實「發展個性,健全人格,讓每名學生健康成長」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以此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實行素質教育。
  • 浙江省紹興市第一中學烙下「求真」「博雅」印記 培育一片閃亮星辰
    為融匯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在綜合考量學校文化的精神內核以及「紹興領先,浙江一流,全國知名」基本定位的基礎上,學校進一步提出打造「存古開新、兼容並包」的全國一流江南名校,培育具有完全人格的未來世界人才的辦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