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讀書,都有一個心願,就是「學有所成,健康平安」。可是,有些孩子,不要說學有所成,就連自身的「健康平安」都做不到。12月4日,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發布了一條讓人哀傷的消息:該校一名大學生於12月3日下午,在該校鄭東校區一學生墜樓。
目前,事件發生的原因,警方已經排除了它殺,具體細節尚不清楚。但是,既然排除 了他殺,那最大的可能就是跳樓自殺。提到自殺,不得不讓我們想起屢屢發生的大學生跳樓自殺事件,筆者盤點了2020年11月份在全國各地高校發生的跳樓事件,一個月時間竟然超過了十起,這一個數字讓人震驚。那麼 ,為什麼屢屢發生這樣的事件的呢 ?這一問題值得每一個人反思。貓眼君認為,這一事件的發生,可歸結為兩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從大學生自身來講,當代太多的大學生變得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這些跳樓的學生,自殺的原因無外乎一點,就是人生遇到了挫折 ,這些挫折可能來自學業、感情等各個方面。所以,現在老一輩的人會說,過去生活那麼苦,都沒有這麼多人對生活失去信心,現在生活好了,為什麼這些孩子變得這麼脆弱了。
確實,生活的好壞和心理抗壓的能力沒有必然的關係。現在的孩子,都是溫室內的花朵,都是在父母精心呵護下成長起來了,所以他們都變得弱不禁風。可是,哪個父母都不能呵護孩子一生,孩子大了總要離開父母的庇護。當他們長大,離開家去讀大學的時候,不再依賴父母的時候,問題就發生了。
另外一方面,和當前的環境有關,這個環境包括了家庭的環境、學校的環境和社會的環境。家庭太過溺愛孩子,學校只關注知識的培養,而忽略了對 孩子思想、人格的教育,社會太過浮躁,扭曲了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關於為什麼這麼多大學生跳樓輕生的原因,我們在此不再贅述。我想說的是「孩子,你自殺跟爸媽商量了嗎?」
你們縱身一躍,就一了百了,遠離了世間所有的煩惱。可是,就你們那一躍,卻給父母留下了一輩子都難以撫平的傷痛。一個人從呱呱墜地,到成長為一個大學生,這中間凝結了父母多少的心血和汗水啊?古人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含辛茹苦養大了你,你還沒有任何報答,就這樣不負責任地走了,你給父母商量了嗎?
在古代文化經典《孝經·開宗明義章》中有這麼一段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意思就是說身體頭髮與肌膚,都來自於父母,不敢輕易毀傷,因為還要依靠它對父母盡孝。所以 ,這些跳樓的大學生們,不但沒有對父母有任何的回報,還留給了父母無盡的悲傷,這難道不是一種不孝嗎?
當然,作為父母來說,不期望孩子的回報,可是,他們最大的心願卻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健康平安,而這也是父母最偉大最無私的地方。可是,對於那些輕生的孩子來說,他們父母這麼一點簡單的 心願都不能得到滿足,白髮人送黑髮人,不能不說是人世間最大的悲哀。所以,孩子,請記住,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們的生命是父母給的,任何人都沒有權力剝奪,要死也要先看看父母答應不答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