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赫芬頓郵報5月8日報導,梅斯納在上周四的一場市政會議中,說到:「我認為,我們必須取消中國學生的留學籤證,叫停相關的交換項目。」因為在他看來,中國學生赴美留學就是為了竊取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就是要把美國大學轉化為中國的研發機構,「這是不可接受的」。
想一想我大唐盛世,萬國來賀,各國留學生求學絡繹不絕,貿易往來頻繁,如今竟然有這種鼠輩,禁止我國留學生去美國留學,對此我只想說三點:
一:美國議員,目光短淺
全球開放是大勢所趨,任何人都無法違背,任何的閉關自守都會受到沉重的代價,尤其是學術交流和貿易往來當中,任何想要通過封閉國門阻止他國強大的做法都是錯誤的。
尤其像美國這樣的國家,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才是最大的受益者,如果沒有全球化,美國不可能像今天這麼強大,想想我們國家100多年前閉關鎖國的狀態,就知道這個美國議員的目光有多麼的短淺。
二:美國接受留學生,對美國經濟有利
1.養活不少學校和教師提供很多的就業崗位
2019年中國在美國留學生達到369548人,佔美國留學生1095299人的33.7%,中國留學生為美國貢獻147.51億美金。中國連續十年成為美國最大生源國。
這30多萬的留學生,為美國的學校帶去,了諸多的利潤提供了很多的工作崗位。如果沒有中國的這些留學生,很多的美國老師都要失業,而且很多學校都要關閉,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都應該感謝我們中國的這些留學生
2.帶去投資和捐款
我們中國的這些留學生有的並不是獨自去的,而是攜家帶口或者是帶的投資過去的包括像最近幾年我們中國的很多富豪都美國的高校捐款。
2010年初,耶魯大學02屆畢業生張磊承諾向管理學院捐贈888.8888萬美元,創下當時畢業生個人捐款最高記錄。
2014年,潘石屹和妻子張欣因捐款哈佛大學1500萬美元。潘石屹回應道,其實這筆錢是資助中國留學生的,哈佛大學之前不會給中國留學生提供助學金,而我們捐款的唯一要求就是讓中國人受益。
香港富商陳啟宗、陳樂宗兄弟,捐出哈佛單筆最高校友回贈3.5億美元。
當然這些都是屬於富豪的捐款這些富豪都是的事這些為了回饋自己的母校,而且還有一些留學生的父母也是富豪他們在給自己孩子在學校捐款也從來都是非常大方的。
更重要的是很多有錢有勢的家庭,都到美國去投資,順帶把孩子帶到美國去上學,如果美國不允許這些孩子去上學的話,可能這些父母投資的願望也就落空了,這對於美國的經濟發展來說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三:對美國人才發展有利
對於美國這樣的國家來說,錢自然不成問題,美國最重要的資源就是美國的人才之所以能夠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依靠的就是它的人才儲備美國的人才儲備是非常強大的而且能夠吸引來自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其中就包括留學生。
諾貝爾獎自1901年頒發以來,共有六位美籍華人科學家獲諾貝爾獎,他們分別是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崔琦、錢永健、高錕 。
丁肇中:1936年生於美國,美籍華人。丁肇中和伯頓·裡克特由於1974年發現了J/ψ粒子而同時獲得197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李遠哲:1936年生於臺灣,1962年移居美國,1974年加入美國國籍。
朱棣文:1948年生於美國,祖籍江蘇蘇州太倉,美籍華人。1997年因「發展了用雷射冷卻和捕獲原子的方法」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崔琦:1939年生於河南平頂山,美籍華人,獲得獲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錢永健:1952年出生於美國,祖籍浙江杭州,美籍華人。
高錕:1933年出生於中國上海金山區,英美雙國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如果美國拒絕中國的留學生,那也就意味著拒絕了這些諾貝爾獎的獲得者,這些年中國的華裔科學家對於美國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如果這些科學家都能夠回到祖國為國家做貢獻的話相信我們國家現在的實力會更上一層樓。
綜上所述,這個美國議員的提議絕對不會被美國所通過,如果美國拒絕了來自中國的留學生那就等於拒絕了未來。
當然了,也有一些留學生到美國就甘心變成白眼狼,例如許可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