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巧合嗎?柳宗元被貶柳州,在柳江岸種柳樹,一首唐詩妙不可言

2020-12-22 老張侃詩詞

今天的我們一談到柳宗元,不自覺地就會想起那個「獨釣寒江雪」的老漁翁。總覺得他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詩人,畢竟在他40多歲的壽命當中,一輩子懷才不遇,幾乎一生都是在被貶之地度過的。

因為對現實社會極度失望。所以他才懷著非常遺憾的心情縱情山水,寫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記》。因為看透了這世態炎涼,看透了這世態的黑暗和汙濁。所以才渴望在「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當中尋求一絲真正潔淨之地。

柳宗元人生當中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柳州度過的。他本姓柳,又被貶柳州,還喜歡柳樹,這麼多的巧合,讓他自己也頗感意外。戲弄地寫了一首唐詩,前十個字就包含了四個「柳」字,文學史上極為罕見。

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

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陰當覆地,聳幹會參天。

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

這首唐詩就是柳宗元的《種柳戲題》,題目「戲題」,告訴我們這首唐詩當中有不少戲弄而作的成分。從詩歌的前十個字也能夠看得出這種傾向,「柳州柳刺史,種柳柳江邊」,「柳州」指地名,「柳刺史」指的是詩人自己,「種柳」寫詩人此時此刻所做的事情,「柳江」指的是詩人種植柳樹的具體地點。

十個字的唐詩詩句,有點繞口令的意思。但是又讓人感覺到非常的新穎,妙不可言。

柳宗元很清楚地知道,今天在這裡發生的一切,必將會被後世的人們所銘記。「談笑為故事,推移成昔年」,成為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今天的時間也必將成為史書中的「往年」。

對於自己親手種植的柳樹,柳宗元顯然也懷有了美好的期待。「垂陰當覆地,聳幹會參天」,希望此後這裡柳樹能夠綠樹成蔭,甚至覆蓋大地。而它的樹幹,能夠不斷地成長高大是參天大樹,成為有用之才。

好作思人樹,慚無惠化傳」,這十個字看上去有點不好理解,其實去年也用了一個著名的典故。「思人樹」,出自《史記·燕召公世家》,雪燕昭公有惠於民,他死了之後,人們自覺的愛護他生前親手栽種的甘棠樹,還專門給他寫了詩詞表示對他的懷念。所以後世經常用「思人樹」這個典故來作為讚美官員有惠政、得人心。

顯然,雖然柳宗元被貶來到柳州,內心多有不甘,但是對於這裡的風土、人情、百姓,還是希望能夠做出一點業績,保境安民。

今天如果把柳宗元這首唐詩的前十個句前十個字,作為一幅對聯的上聯兒,不知有沒有人能夠對出下聯?

相關焦點

  • 柳宗元被貶到廣西柳州,儘管內心失落,但寫下的這首詩卻又很從容
    自從「永貞革新」失敗後,一代文學大師柳宗元的人生發生了戲劇性的轉變,先是被貶到了湖南,在那裡生活了十年之後,又再次被貶到了廣西柳州,正是這樣的一種人生經歷,使得他創作出來的作品充滿了悲痛之感,尤其是一首《江雪》,更是寫盡了內心的無奈,一個人獨自在外漂泊,無依無靠,從而創作了這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柳宗元被貶柳州,寫下一首思鄉詩,短短28字感人至深
    這類詩主要抒寫的就是詩人客居他鄉的孤寂心境以及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如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徵人盡望鄉」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唐代詩人柳宗元很經典的一首思鄉詩。
  • 柳宗元最寂寞的一首詩,僅4句話,寫盡了人間孤獨,驚豔千古
    ——《江雪》柳宗元年少成名,30歲叱吒官場,一時風光無限,哪成想,後半生卻淪落到了「偏遠山區」,《江雪》這首詩就是他被貶到永州之後所做的,此後,他再也沒有年少時的意氣風發,只剩下無盡的孤獨,《江雪》不光寫出了孤寂感,而且還寫出了千古文人的那種荒寂美。《江雪》是一首經典的五言絕句,也是柳宗元的壓卷之作。
  • 人慢慢變老就越能體會柳宗元這首詩,親情與身世交織,不忍卒讀
    若說在古代之時什麼文體是最受大家歡迎的,那麼大家想到的一定是唐詩或者宋詞詩。其實也確實是這樣,尤其是唐詩,更是備受大家喜愛,很多孩子的啟蒙讀物都是那本經典的《唐詩三百首》。但他的人生卻非常不順,他本出生在河東柳氏的名門望族,青年時期和劉禹錫一起科舉及第,便踏入了坎坷的仕途,後來參與永貞革新,革新失敗後柳宗元便被貶至永州、柳州等偏遠之地,此後再也沒有回過長安朝廷任職。從他大多數的作品中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他的詩詞很多都是在描寫羈旅之情。尤其是他在永州和柳州任職期間。
  • 柳宗元一首五絕,全詩僅用一個「雪」字,就描繪出了天寒地凍之象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散文家兼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少年早慧,一生成就始於詩文,但其個人更熱衷於官場,是一位憂國憂民的好官。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因為參與「永貞革新」被流放,在永州、柳州度過了十四年貶謫生涯。死後由於政聲卓著,被柳州百姓尊為「羅池神」。
  • 韓愈:被貶南方,與「柳宗元」一起品嘗到了與北方不同的南方美食
    韓愈,這位年長的詩人竟然在被貶南方的時候,意外開啟了吃貨屬性。他們並沒有因為黨見之爭而漸漸疏遠對方,在柳宗元因黨見之爭被貶地方的時候,韓愈卻寫信勸慰柳宗元,他們二人往來書信的頻繁,也讓我們能夠了解到「韓愈」與「柳宗元」兩人深厚的友誼。由此可見,韓愈也並不是一個「刻薄、不厚道」的人!
  • 柳宗元傍晚去江邊散步,信手拈來寫下一首詩,短短的幾句生動有趣
    中唐詩人柳宗元給人們的印象是鬱郁不得志,一直很悲傷,也很是孤獨,他的千古名篇《江雪》,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寫出了現實的無奈,還有骨子裡的悲痛之苦,從而成為了唐詩裡公認最孤獨的一首詩。現實生活中的柳宗元始終是被人排擠和打壓,由於參與了永貞革新,最終被貶湖南永州,在那裡他過著一種悲痛的生活,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處境擔憂。作為唐朝著名的才子,不僅出身名門世家,同時才華橫溢,自然也有著遠大的人生抱負,但是很可惜由於參與了改革,最終被貶外地,所以使得他悲痛欲絕,創作出來的作品,那也自然是感人肺腑。
  • 四首詩讀懂柳宗元,最後一首寫的如孫悟空的七十二變,驚心動魄
    永貞革新,被貶永州(湖南一帶)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柳宗元參與了王叔文、王伾領導下的政治革新運動,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反對宦官專權和藩鎮割據,史稱「永貞革新」。改革遭到保守派反對,宦官等發動政變,擁立新皇帝,改革失敗,柳宗元等八人都被貶為州司馬,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
  • 柳宗元不僅寫詩寫得好,被貶柳州後也有所作為
    其實詩人在來到柳州不久登上柳州城所作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這首詩就寫到了這一習俗,末句「共來百越紋身地」表明了文身是當地特有的習俗。詩人此時無奈地「入鄉隨俗」——「欲投章甫作文身」,即脫下官服,按照峒氓的風俗,在皮膚上刺花紋。這些習俗一定程度上也顯示了出當地文化的落後與生活的艱辛。孫月峰在《評點柳柳州集》讚揚說,這些內容的描寫「堪入地誌」。
  • 柳宗元這首詩也很孤獨,每一句都充滿了憂愁,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柳宗元在剛開始對待太子的問題上,其實是左右搖擺,正是由於他們沒有支持太子李純,等到他繼位之後,所有的變法人士開始被打壓,領軍人物王叔文更是被處死,柳宗元和劉禹錫則是被貶湖南,這一時期的柳宗元悲痛欲絕,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江雪》一詩。
  • 柳宗元的這首七律,寫出了當地特有的風光風物,尾聯讓人感慨不已
    《嶺南江行》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是他在柳州做官時寫下的,原詩如下: 瘴江南去入雲煙,望盡黃茆是海邊。 山腹雨晴添象跡,潭心日暖長蛟涎。 射工巧伺遊人影,咫母偏驚旅客船。
  • 知道了柳宗元和劉禹錫,才知道了什麼叫做肝膽相照
    雖然劉禹錫和柳宗元對於貶官已經習慣了,十年前他們不是一起被貶了嗎?但是這一次再貶不一樣,兩個人年紀不小了,柳宗元四十三歲,劉禹錫四十四歲。這個年齡在我們現在看來,好像也不是很大,但是在唐代,這個年紀那都已經是屬於中年偏後了,如果要有政治夢想的話,到了這個年紀,夢想就少了很多,所以他們內心的痛苦和迷茫跟他們這個年紀一結合,我們就能理解了。因為柳州跟連州都在南方,所以他們就結伴而行了。
  • 柳宗元另一首孤獨的詩,同樣寫得很悽美,意境不輸於那首《江雪》
    現在提起柳宗元的《江雪》,可能很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孤獨」,這首詩無論你怎麼解讀,那都是會緊扣「孤獨」二字,所以也被人稱為是唐詩裡最孤獨的一首詩,無人能夠超越。
  • 觀唐習律55 為什麼說韓愈詩見其忠憤,而柳宗元詩多哀怨之音呢?
    柳宗元在這裡暢遊於山水之間,寫出了散文 《永州八記》、詩歌《江雪》等千古名篇: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故交零落 ,十年貶謫,前途渺茫的柳宗元還有機會嗎?從《江雪》這首詩中只能看到心如寒灰的沉寂。
  • 唐詩裡的故事丨柳宗元:寓言是個好文體
    柳宗元和劉禹錫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年齡相仿,都是少年成名,且同一年考中進士;兩人都疾惡如仇,有相同的政治理想,都是「永貞革新」主力。這些因素使他們結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誼,雖然兩人被貶後分別在不同的地方做官,聚少離多,但彼此之間的關切卻絲毫沒有減弱。柳宗元的祖籍是山西,屬於河東地區,「河東柳氏」是唐代名門望族之一,一度非常風光。
  • 煙銷日出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柳宗元對千萬孤獨的釋懷
    說到孤獨,這在中華古典文學精髓之一,浩瀚的詩詞表現裡,是一個長盛不衰又經久流傳的內容。無論是唐詩宋詞還是元曲明清小說,詩人們都喜歡用精簡的來文字表達孤獨。孤獨被文人們演繹得唯美而回味深長。可以說,柳宗元的人生就像一條標準的拋物線。三十三歲,是他這條拋物線的頂峰,之後人生一路向下,老母親病故,幼女夭折,房屋失火,親人的相繼死別,朋友的離散,自己又在仕途上連遭遇打擊,在「二王八司馬」事件中,柳宗元被貶永州。
  •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
    詩人柳宗元,孤獨是人生的常態《江雪》,史上最孤獨的一首小詩。江雪 (唐) 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首詩作於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即公元805年—81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屢遭不幸的柳宗元依舊懷著滿腔報國心,義無反顧地參加了以王叔文為核心的"永貞革新"。
  • 這才是患難見真情,劉禹錫和柳宗元的生死之交
    他們考上進士之後很快被重用,參加了永貞革新,他們倆是永貞革新的幹將,而永貞革新在經歷了一年多過後失敗了,因為這觸犯了藩鎮和官僚們的利益,於是發生了「八司馬事件」。他們兩個就是其中之二,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這一貶就是十年,人生才多少個十年吶,他們二人肯定是有滿腔的熱血與抱負的,但卻被這十年耽誤了。
  • 詩壇知己:柳宗元·劉禹錫·韓愈
    先是剛就職監察御史不久的韓愈,上奏了一篇《論天旱人飢狀》,被貶為了連州陽山縣令。而後柳宗元與劉禹錫又因為「永貞革新」失敗,雙雙一貶再貶。唐憲宗元和十年,也就是公元815年,二人應召回京,卻再次被貶去遠離朝廷的柳州和連州。他們一同出京赴任,在衡陽分路時,柳宗元寫下了三首感人肺腑的詩歌贈給劉禹錫,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第二首《重別夢得》。
  • 柳宗元最後的夜晚
    唐人柳宗元這一生,可謂是這句話絕佳的註腳。」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十一月的一個夜晚,廣西柳州的官舍裡,刺史柳宗元重病而死,年僅47歲。敕召他回京的文書還在路上。那一年,韓愈諫迎佛骨,被貶潮州,他在潮州孤絕的土地上得知了柳宗元的死訊,悲愴道:「嗚呼!士窮乃見節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