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向寧次在火影中是一個很溫柔的孤獨者,這種孤獨不同於宇智波鼬的孤獨,類似於佐井但也不同於佐井的孤獨。他也無法像佐助情緒可以得到宣洩。
他是日向一族分家難得的天才,因為日向一族宗家與分家的制度。日向一族是擁有血繼界限一族,因此有很多人想摸清日向一族的能力。為了保護這一血繼把日向的子孫分為兩家,也就是宗家和分家。宗家是繼承者,分家是保護者.因為父親和宗家的日向日足兩個人是親兄弟,卻因為兩個人出生的先後順序,分成了所謂的宗家和分家,日向一族的宗家和分家之間相差宛如鴻溝,宗家註定繼承家業,而分家卻要聽從宗家。
最後因為一次事件,本該是作為宗家的日向日足赴死,但是死去的卻是作為分家的,日向日足的弟弟,寧次的爸爸日向日差。因為自幼喪父,所以成為了他童年時的陰影.
同時由於童年經歷了父親的死亡,宗家的打壓,他的性格開始變得扭曲。一方面,他堅信著人的命運是天註定的,就像自己,天生就是日向的分家,命運無法改變,陷入宿命論之中,天生就要在頭上留下咒印,被宗家所支配。
在初次登場時,通過各種旁白和烘託給人以強大冷傲的印象,後來在中忍考試中,在攻擊雛田的時候,寧次沒有半分的猶豫,他恨宗家,就算是自己的堂妹有怎麼樣,還是高高在上的大小姐,寧次依舊對雛田下了狠手。
對決雛田時的那種恨意的確讓人動容,在知道了寧次的成長經歷之後,覺得這一切合情合理。
但是和鳴人的戰鬥,讓寧次改變了他的世界觀。鳴人一次次被寧次打倒,被嘲諷,但是一直沒有放棄決鬥,寧次非常不解,為什麼一個吊車尾能夠做到這種地步?鳴人不可能打敗自己,這是命中注定的。但是鳴人以實力戰勝了寧次,並告訴他: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任何東西,都是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的。這場比賽無論從戰鬥場面還是思想交鋒上都堪稱精彩。寧次雖然輸了,但是卻經歷了一場思想上的蛻變。也是從中忍考試結束開始,寧次不再憎恨宗家.開始理解了自己父親的所作所為.
第四次忍界大戰中寧次犧牲了。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17歲,作為木葉十二小強裡唯一一個沒有成長起來的人物。
雖然寧次是出於自己的意願,為了保護同伴赴死。可是他步上了自己父親的後塵,為保護宗家而死,沒有脫離「籠中鳥」的宿命。寧次的死或許是值得的,因為他保護了重要的夥伴,並讓宗家和分家消除了芥蒂:用鮮血讓宗家明白了分家制度的不合理,同時寧次用死亡告訴了日向一族,他雖然作為分家,但並不是為了宗家而活,他是以一個哥哥的身份,保護妹妹;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保護朋友。
鼓吹人定勝天的鳴人成了宿命論的最佳代言人,寧次最終還是沒能擺脫宿命。因為岸本在採訪中說到,寧次的死是為鳴雛牽線搭橋,神邏輯啊!
作者對於寧次的死處理得太草率了,我們最初看到的寧次是一個敢於和命運抗爭的寧次,我們希望看到的寧次是一個通過自己的努力戰勝命運的寧次,可他的最後……卻有如相信著自由的籠中鳥一般,含笑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