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開著美麗黃色花朵的植物,渾身是刺。與許多人畜無害的入侵植物迥然不同,它會讓人畜備受折磨。它是一種馭風有術的植物,風能吹多遠,它就能滾多遠。與此同時,它還擁有清熱解毒的醫學價值。它就是被稱為「洋瘟神」的入侵植物——刺萼龍葵。草如其名,它是雜草中的刺頭,近年來在國內和國際上表現出強大的擴張潛力。
刺萼龍葵是茄科植物的一種,除土下根部外,莖、葉、花萼、果實上都是刺,和它的許多同族夥伴們一樣,故鄉在美洲大陸。世界三大百科全書之一的《不列顛百科全書》認為,它的原產地從美國中西部北達科他州延伸到墨西哥,在落基山以東的平原上。國際應用生物研究中心(CABI)推測,它最初是通過牛群和馬群的遷徙蔓延到全美大陸上。它拗口的拉丁文名字Solanum rostratum Dun,是法國植物學家麥可·菲利克斯·杜諾在1813年命名的,最早的標本如今存放在墨西哥克雷塔羅大學。比起學術味道濃重的拉丁文名稱,美國人更喜歡叫它buffalo bur,意為「野牛刺果」,因為當年人們看到它多刺的果實粘附在北美野牛的身上。
刺萼龍葵早年曾是一種國際檢疫性害蟲——科羅拉多馬鈴薯甲蟲最愛的口糧。但是隨著土豆被引入美洲種植,甲蟲開始「移情別戀」,喜歡上了馬鈴薯。被蟲子嫌棄就夠不幸了,在自己的原產地還被列為入侵生物,對它而言可能是更大的打擊。在美國愛達荷州、俄勒岡州和華盛頓州,刺萼龍葵被打入「入侵物種」名單,並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收錄入有毒植物資料庫,這是為何呢?
刺萼龍葵的莖布滿了「尖牙利爪」
單從外形上看,刺萼龍葵有其可愛之處。雖然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生命短暫,卻有著長達6到9個月的花果期,開出的黃色花冠很多,直徑2到3.5釐米,分外豔麗嬌嫩,國內因此得名「黃花刺茄」。由於「光顧」刺萼龍葵的昆蟲較多,大大提高了其傳粉率。據媒體報導,更瘮人的是,在遼寧省,豬毛菜因沾上了刺萼龍葵的花粉,也變得渾身是刺。
刺萼龍葵花蕊中有5根雄蕊,4根短1根長,長的那根雄蕊後期會變彎,這使它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記住這個特點,讀者們以後就能在野外辨認出刺萼龍葵。
無論是在荒地裡,還是在乾燥的硬地裡,刺萼龍葵都能生存。
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被刺萼龍葵妖嬈的花朵所迷惑,它可是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植物,其危險性由內而外散發。它外有物理防禦手段,如花萼、莖幹和葉片布滿利刺;內有化學毒素,含三種高毒性的神經毒素茄鹼,一旦誤食會引發嚴重的腸炎和出血。牲畜誤食後表現為虛弱、顫抖和流口水。如果人被它刺傷,則會皮膚紅腫,疼痛難忍,難怪FDA把它收入有毒植物資料庫。
不過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不斷有研究成果顯示出刺萼龍葵的醫療價值。從刺萼龍葵中提取出的甲基薯蕷皂苷,對人類癌細胞有破壞作用,因而確立了它在抗癌方面的價值。在刺萼龍葵中還含有對馬鈴薯環腐病具一定抗性的濾過性毒菌,顯示了它在植物保護方面也有價值。除此之外,它展示得更多的是自己身為入侵植物的本領了。
刺萼龍葵在刺萼龍葵果殼富有彈性,成熟裂開後能將種子彈射出去。
生命力頑強,不挑環境,是許多入侵植物的共性。這方面刺萼龍葵顯得尤其突出。無論是在農田、路旁還是荒地裡,無論是乾燥的硬地,沙土地還是潮溼的耕地裡,它都能活得很「滋潤」。它的根須扎到相鄰植物的根系中擷取營養和水分,它的枝葉擴展面積大,搶佔相鄰植物的陽光,在陽光利用量、物質合成代謝方面,能夠達到或者接近一個地區生物群落的最高點,對其他植物的壓制態勢、排擠性傷害極為明顯。
此外,多子多孫也是刺萼龍葵家族興旺的重要保證。一株成熟的刺萼龍葵上的漿果所含種子數量可達上萬顆,這些種子有時以一種強力的姿態離開果殼:成熟的果殼裂開後常把黑色的小種子拋撒到空中。還有一些植株以更「浪漫」的方式把種子送往遠方:從根部斷裂,成為一團風滾草,在野外隨風滾動,足跡到哪裡,種子就飛到哪裡。此外,它還會扎入動物皮毛、人的衣服、農機具及包裝物進行傳播。刺萼龍葵的種子雖小,可天賦異稟,能夠長期休眠潛伏,待合適時機便落地生根發芽,這也大大提高了其繁殖率。
正因如此,中國、匈牙利、俄羅斯和澳大利亞等國,把刺萼龍葵列為入侵物種。《中國農學通報》載文,根據生物生態學特性、潛在危險及管理控制的難度等特點,對刺萼龍葵進行了風險評估,得出其風險值為86((評估值達到20分就可以確定該物種不可引入,30以上為高風險),屬高度危險的檢疫性有害生物。
在美洲以外,刺萼龍葵的生長地還包括俄羅斯、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德國、丹麥、南非、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1981年,刺萼龍葵首次在中國遼寧省朝陽市被發現,目前在吉林省白城市、山西省陽高市、河北省張家口市、新疆烏魯木齊和北京也有發現。
一株刺萼龍葵上的漿果可結上萬顆種子
這種傷人傷畜、影響農事作業的雜草,無論是控制擴散範圍還是消滅它都是極其艱難的任務。它的種子很小,極容易攙在糧食中到處擴散,檢查起來費時費力,成本很高。處理它的化學方式主要是在其秧苗期噴灑除草劑二氯苯氧基乙酸,物理方式主要是通過不斷鋤草或在開花前用鋤頭分散刺萼龍葵的植株,以防止其種子生成。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將其剷除後焚燒深埋,這個過程要注意戴好厚厚的手套,一旦被扎傷就得儘快就醫。
來源:《環境與生活》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