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
一千多年前,唐代詩人王翰在《涼州曲》中曾描述到:精美的酒杯盛著甘醇的葡萄美酒,在將要喝的時候琵琶聲響了起來,韻律使人心潮澎湃。開懷暢飲吧,就算是醉倒沙場,諸位也請不要見笑,自古徵戰沙場的人有幾個能活著回去的?
一處處邊塞將士在難得的一次酒宴中的興奮歡快場景映在眼前,在這樣熱鬧與歡快的宴樂場面裡,宴樂的人想的是什麼呢?它是令人悲,也是令人喜,似感傷又似曠達,似諧謔又似悲傷。「葡萄美酒夜光杯」,酒因杯而質愈顯,杯因酒而名更著,相得益彰,「酒泛夜光杯」這佳傳自此名馳千秋。如今,可以想像著拿起造型獨特,式樣精巧的夜光杯在月光下對飲,實為一件享受之事。
據史載,西周穆王巡視出遊,西域敬獻百玉之王製作的酒杯,在月白風清之夜,酒入杯中,光彩夜照,熠熠發光。周天子龍顏大悅,視為國寶,盛讚其為「夜光常滿杯」。
酒泉夜光杯造型別致、質地光潔、杯壁極薄,向其倒入美酒,酒色都晶瑩澄碧。曾有人解釋說,玉石本身實則不會發光,因「夜光」名號而對其有所誤解的人不在少數。酒泉夜光杯體薄如紙,表面光滑細膩。夜光杯的製作要經過28道複雜的工序。首先需在祁連山老山窩子精選上乘玉料,根據酒杯的尺寸切成不同規格的圓柱體,再按一定尺寸製作毛坯,然後切削和精磨外型,形成夜光杯的初型,再經過掏膛使夜光杯基本成形,最後通過細磨、衝、碾、拓、拋光、燙蠟等14道工序後,再用馬尾網打磨,即製成晶瑩剔透的夜光杯。
夜光杯雕經過特殊工藝使得它耐高溫,耐嚴寒,盛酒不變色,並且酒昧香醇。杯內明若水,似有奇異光彩,其色黑賽烏漆,白如羊脂,墨綠似翠,用其斟酒,甘味香甜,日久不變。
在月光下古代文人墨客,大都喜好在月光下飲酒作詩,當把酒倒入杯中以後,月光映入杯中,透過杯體,光的折射以後,杯體產生很透很發亮,一首葡萄美酒夜光杯,詩詞就孕育而生。
*本文圖片素材源於網絡
©廣州蘇匠日和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地址:廣州市花都區迎賓大道103之65,英駿大廈十樓A1003-A1006
地址: 廣州市花都區迎賓大道103之65,英駿大廈十樓A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