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時報記者 林敬)北京時間12月8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召開會議,同意2024年舉行的巴黎奧運會增設霹靂舞、滑板、攀巖和衝浪四個大項。其中,霹靂舞是首次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其實,每一年的奧運會都會有一些民間的項目加入,即使沒有成為正式的比賽項目,也會作為表演項目亮相,這也是奧運會期待吸引更多的普通大眾來參與、關注的一個初衷」,上海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劉欣告訴健康時報記者,「傳統的體育項目,比如遊泳、田徑都是在比較古典的範式裡進行的,有些人可能會想通過更自由的形式來參與,這便提供了機會」。
「2017年天津全運會中我們便將一些群眾體育項目,如舞龍、柔力球、龍舟、輪滑等19項納入到了比賽項目中,明年的西安全運會中也有一些新的群眾體育項目加入」,劉欣說,「目前我們的廣場舞參與群體龐大,它又是很健康、普適性的運動,說不定哪一天進入奧運會項目,也不是沒可能的」。
「傳統的奧運項目都是有國家隊建制的,霹靂舞人才的選拔可能暫時會放到第三方協會,如果一般大眾願意嘗試一下,可以關注一下相關的通知」,劉欣提醒,「事實上,在2018年的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上,霹靂舞就已經『試水』成為了比賽項目之一,中國選手商小宇還闖入了男子八強」。
霹靂舞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是街頭舞蹈的一種形式。1980年代進入國內之後風靡一時,馬路邊、廣場上,經常能看到年輕人瀟灑地走起「太空步」,或是對著空氣「擦玻璃」。
80年代末,隨著美國電影《霹靂舞》在中國公映,霹靂舞成為年輕人的時尚標籤。在國內,霹靂舞電影《霹靂情》也曾引發過社會熱潮。而在這兩年,圍繞《這!就是街舞》和明星導師的表演更是頻頻成為社交媒體的熱搜榜首。
很多時尚父母趕新潮,希望打造帥氣寶寶,也常會給孩子報街舞學習班。「街舞等有的動作難度較大、動作激烈,我們並不推薦10歲以下的孩子學,這個年齡層的孩子學街舞比較容易受傷,可以去學學芭蕾、民族、國標等比較舒緩的舞種。這些主要以塑造兒童形體為主,對兒童身體無害」,劉欣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