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那時是中日關係的友好期。
為了促進中日文化交流,國內引進不少日漫。
像《海賊王》、《火影忍者》都是那個時期引進的。
其中,還有一部人氣不輸《海賊王》、《火影忍者》的作品,叫《犬夜叉》。
《犬夜叉》改編自高橋留美子的同名漫畫,於1996年開始連載,2000年開始動畫化。
在90年代,《犬夜叉》是一部很有創新性的作品。
那時這種魔幻、穿越的題材還很少,原作者高橋留美子可以說是開創這一領域的先河。
《犬夜叉》的核心劇情圍繞著「四魂之玉」來展開。
幾百年前,巫女翠子使用淨化妖怪靈魂的法術。
在和妖怪的一次戰鬥中,翠子和妖怪同歸於盡。
臨死前,翠子用盡最後的力量,取出妖怪的靈魂並加以淨化。
而且,在翠子逝世的同時,也誕生了四魂之玉。
四魂之玉是一顆類似珍珠的寶玉,由四魂組成,分別是「荒、和、奇、幸」,代表「勇敢、智慧、愛情、親情」。
也就是犬夜叉、彌勒、珊瑚、七寶這四個人,他們在戰鬥中也因為這一「四魂」設定而各司其職。
除了這些,四魂之玉還能實現任何願望。
很多妖怪,包括惡人為了奪得四魂之玉而展開各種廝殺。
《犬夜叉》的故事由此而來。
喜歡桔梗的強盜鬼蜘蛛,為了得到桔梗把靈魂賣給妖怪而變成奈落。
但妖怪對桔梗的怨恨促使奈落離間犬夜叉和桔梗。
最後犬夜叉被桔梗封印,桔梗逝世,並把四魂之玉帶到另一個世界。
直到50年後,桔梗的轉世阿離帶著四魂之玉穿越時空來到戰國時代。
圍繞著四魂之玉,這段前世今生的恩怨情仇再次展開。
《犬夜叉》的敘事模式遵循一條明顯的線性過程。
在桔梗復活,奈落現身後,劇作帶出主線劇情,即是打敗奈落,以及收集四魂之玉。
為了這一目標,犬夜叉、阿離、彌勒、珊瑚、七寶、雲母,他們開始一段漫長的旅程。
並由此展開各個不同的單元故事,像鐵碎牙的成長就涵蓋「風之傷、爆流破、百鬼蝙蝠」等幾個章節。
其中還有一個最經典的故事,是「勇鬥七人隊」。
勇鬥七人隊是《犬夜叉》的分水嶺,漫畫連載時期的人氣投票,勇鬥七人隊是最高的,之後就不斷走下坡,直至完結。
而不少看過《犬夜叉》的人也都覺得這個篇章是第一季最好看的。
不過,雖然這個篇章好看,但也有不少的疑問,比如。
七人隊的老大蠻骨在最後得到七個人的碎片,為什麼不把碎片拿去救死去的兄弟(七人隊是靠碎片復活,維持生命的)。
七人隊是僱傭兵集團,由七個人組成,分別是蠻骨、煉骨、銀骨、蛇骨、睡骨、霧骨、兇骨。
七個好戰的人集合在一起,組成一隊強大的殺人集團。
當然,不管如何強大,作為反派的七人隊自然會被打敗。
從最開始的兇骨,到霧骨、銀骨,這些角色死後的四魂碎片則交到老大蠻骨手上。
可疑惑的是,為什麼蠻骨不把碎片重新放回死去的兄弟身上,好讓他們能復活。
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是劇情需要。
不過,劇情也可以這樣改,讓蠻骨把所有死去兄弟重新復活,最後不是被犬夜叉打敗,而是被奈落拿掉四魂的碎片。
只是,高橋留美子還是沒有讓蠻骨把碎片拿去救死去的弟兄。
關於這一點,漫畫和動漫都沒有給出答案。
而個中緣由,應該是由中日文化差異造成的。
日本在近代受西方影響較深,所以沒有中國那種江湖兄弟情的概念。
就像《英雄本色》裡的小馬哥和豪哥,《古惑仔》的陳浩南和山雞,或是《笑傲江湖》的曲洋和劉正風。
這種兄弟情在西方看來更像是一種羞於啟齒的「基(佬)情」,相反,在國人看來,這種兄弟情誼反倒是一種坦坦蕩蕩惡豁達情誼。
而這就是文化差異造成的,就像一些西方電影,明明兩個人自稱好兄弟,但兄弟有難時卻沒能兩肋插刀,反而袖手旁觀。
而這種文化差異對於近代受西方影響很深的日本也是一樣。
所以,這也許就是蠻骨不把碎片拿去救死去弟兄的原因。
而作為原作者的高橋留美子,或許就沒有更加深入去考慮七人隊之間的兄弟情誼,而且還把煉骨塑造成自私小人。
文中圖片來自劇中截圖,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