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問」,你卻可能剛好相反

2020-12-11 一木深度說

文/當年一木

有個人問外賣員:「如果你中獎了1000萬,你打算做什麼呢?」,這位外賣員激動地說:「我要是中了1000萬,當然是買輛豪車送外賣!」——可怕的是,很多人都這樣想……

我對某島國人一向沒什麼好感,但是有個人卻是例外,因為他實在是太厲害了,太讓我崇拜了。

這個人,就是稻盛和夫,一個從苦難裡走出,白手起家的商界名人。

稻盛和夫,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家庭,沒有顯赫的家世背景。小的時候剛好趕上戰火,父親死了之後,他過上了寄人籬下的生活。在上學的時候,他的成績也很差,甚至高考都只考上了一個三流的大學。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經人介紹當了實習生,結果才幹了沒多久公司就倒閉了,連工資都沒拿到手。

但是,這些早年的苦難,並沒有打垮稻盛和夫。相反,他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奮發圖強,一步步創造了屬於自己的輝煌成就。

稻盛和夫先後創立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並且在將近80歲的時候還拯救了瀕臨倒閉的日航,憑藉自己的經營業績,稻盛和夫被譽為日本的「經營之聖」

稻盛和夫在他的一本書裡寫到,一個能混出名堂的人,一輩子有「三不問」,很多人看完後,都後悔自己知道得太晚了,因為大部分人都恰好相反。

那麼,究竟有哪「三不問」呢?

-01- 不問曾經,不念過往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人在混得差的時候,才會去回憶往事。

為什麼?因為現實太艱難,人們只能在過往的輝煌裡,找到滿足感,並且止步不前。

然而,這麼做實在是愚蠢至極,因為回憶過去,並沒有什麼卵用。

稻盛和夫認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會去糾結於過往,該放下的就放下,以空杯的心態來面對當下。

普通的勞苦大眾,往往有一種慣性思維,他們往往喜歡遵循著以往的經驗來辦事,這樣看似效率高,但是很容易掉進了能力的陷阱裡,這就是所謂的「成功路徑依賴」

曾經有一個乞丐,偶然間撿到了一個金飯碗,他大喜過望,居然拿這個金飯碗去討飯。

這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慣性思維」,乞丐每天都在想著過去,他時刻提醒自己是個乞丐,以乞討為生。所以哪怕他手裡握著金飯碗,他也還把自己當成乞丐,不知道金飯碗賣了換錢,可以讓他徹底改變身份。

其實,現實生活中,像這個乞丐一樣思考的人,遍地都是。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一直陷在過去的認知中,又怎能指望走出新的道路呢?

所以,我們需要像稻盛和夫那樣,在面對新事物的時候,能保持空杯心態,虛心學習。即使自己曾經在這個領域有所建樹,面對別人的建議,也要放空自己,從別人的看法中,發現不一樣的東西,這樣自己才能持續進步。

-02- 不問未來,活在當下

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人整天想東想西,每走一步都患得患失,結果一輩子一事無成。

稻盛和夫認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會瞻前顧後,不會被「不可預知的未來」難住,而是儘自己所能,過好當下的每一天。

稻盛和夫是這麼思考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他創辦京瓷公司後,他只制定年度計劃,而不是5年計劃、10年計劃。他很清楚,5年後的事情,誰也說不準,如果在不可預知的未來上耗費精力,容易把自己折騰死。

這個時代變化太快了,科技日新月異,無論我們如何規劃,終究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如果我們一出生,就定好未來幾十年的人生方向,最後的結果,往往是疲於奔命之後,生出挫敗感,進而對人生充滿失望。

所以,我們不要去考慮太多的未來,不要問未來「前程幾何」,只需要知道一個大概的方向,把時間精力用在努力奮鬥上,確保把今天的事情做對,這才是正確的活法。

-03- 不問苦難,大步前行

古人曾說過:「勝者不驕傲,敗者不氣餒。」

可惜,更多的人是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而一旦受點挫折或者失敗,就垂頭喪氣。這樣的人,遇事沉不住氣,難堪大任,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稻盛和夫認為,年輕人碰到好事不能驕傲,遇上苦難也不能消沉。真正能混出名堂的人,從不被苦難纏住腳步。

也許你認為自己正面臨著邁不過去的坎,但放在人生漫漫長途裡,這點小磨難,真的不算什麼。唐僧西天取經,還有九九八十一難呢。

正所謂「將軍趕路,不斬小鬼」,一個人真正想做大事的人,不會糾結於已經發生的苦難,而是大步前行,因為你的目標,在前方,而不是在腳下。

作為飽經滄桑的智慧長者,稻盛和夫一向關心年輕人的成長,為了讓年輕人少走彎路,他寫了這本書——《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

在這本書裡,稻盛和夫向年輕人講述了很多寶貴的工作經驗和做人智慧,並且針對當代年輕人最常見的困惑,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為年輕人的成長、成熟,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幫助年輕人走出人生的苦難、迷茫,找到奮鬥的方向。

如果您想要聆聽「經營之聖」的諄諄教誨,不妨點擊下方的橫條。

其實,稻盛和夫的智慧,如同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不是一本書能講完的。他的人生經歷,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鑑。他的人生感悟,更像一座燈塔,為我們的照亮前行的路。

如果您正處在人生的低谷期,如果你曾經遭遇了失敗和挫折,如果你對於人生的路還有想不明白的,不妨靜下心來,讀一讀稻盛和夫的《心+幹法+活法》這套書。

這本書針對像你我這樣的普通人,在人生路上面對的普遍問題,比如:找工作、升職加薪、富人思維、成功路徑、為人處世、從苦難走向輝煌、塑造人格魅力,以及探討人活著的意義等等方面,給出了深刻的解讀,還有具體的應對之策。

如果你想要吸收智者的心法,讓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得更順遂,可以點擊下方的橫條,看看這套書。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能成大事者,一輩子有3不問,很多人只嘆知道得太晚
    其實從稻盛和夫的一生中,我們也能發現,那些能成大事的人一輩子有「三不問」,早知道早受益,只可惜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只能嘆一句:知道得太晚!1、不問過去稻盛和夫出生在鹿兒島市的一個普通家庭,沒錢沒背景。他甚至都不能算是一個聰明的人,不然也不會小升初考試都考了兩次。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後才後悔不已
    稻盛和夫曾說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頓悟。一、不問苦難,堅持自我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很多人整天想東想西,每走一步都患得患失,結果一輩子一事無成。稻盛和夫認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會瞻前顧後,不會被「不可預知的未來」難住,而是儘自己所能,過好當下的每一天。稻盛和夫是這麼思考的,也是這麼做的。在他創辦京瓷公司後,他只制定年度計劃,而不是5年計劃、10年計劃。
  • 稻盛和夫:能賺大錢的人,往往有3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
    從平民子弟一飛沖天變成經營之聖,8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總結自己的一生所學,寫下《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忠告》。稻盛和夫在書中提到:自己一生成功的關鍵主要在於3點,看似不起眼,關鍵時刻能起重要作用。1.心態決定命運稻盛和夫認為,無論身處什麼樣的境地,都藥以正向的、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未來。稻盛和夫剛畢業時去了一介即將破產的公司,工作了三個月公司都還給不起工資,當時正處於日本經濟蕭條時期,很難找工作,稻盛和夫只能繼續工作下去。
  • 人應該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稻盛和夫用一生時間給出三點意見
    愛因斯坦說過:「我們一來到世間,社會就在我們面前樹起了一個巨大的問號:你怎樣度過自己的一生?」每個人都曾思考過這個問題,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也是如此,他復盤了自己的一生,並總結出度過自己一生的方法。在他88歲時,出版了自己的收山之作《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對於如何度過一生,稻盛和夫給出了答案:「這其實是一個極為單純的問題。人生中發生的一切事情,全都是由我們自己的心靈吸引過來、塑造出來的。正因如此,面對眼前發生的事情,抱什麼想法、以怎樣的心態去對待,人生將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
  • 稻盛和夫:能成事的人,多有這3個特質,看似很普通,實則了不起
    在通向成功的路上,絕大多數缺少的是學習和內省能力,這使得許多人走了冤枉路或與成功背道而馳。——稻盛和夫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最忌諱的就是埋頭苦幹,如果你能得到高人的指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之路將會更加平坦。稻盛和夫這位高人的指點,值得大家借鑑。
  • 88歲稻盛和夫:我一生財富主要來自這兩個字,但很多人都不在乎
    稻盛和夫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可是卻在27歲的時候創辦了世界500強的京瓷,在52歲的時候又創立了一家世界500強KDDI,因此,稻盛和夫也被人譽為「經營之聖」。在稻盛和夫78歲高齡的時候,稻盛和夫有創造了一個神話,稻盛和夫僅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讓日航轉虧為盈,並且重新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 「人有出息,一看便知」,稻盛和夫:能成大事的人,有這3個特點
    誰都想要成功,尤其是那些出身不好的人,就更想「改變命運」,實現人生的逆襲。那什麼樣的人才能真正做到有出息呢?經營之聖稻盛和夫說:人有沒有出息,一看便知,能成大事的人,一般有3個顯著特徵。一、懂得隱忍人生總是會經歷大大小小的起伏,有的人能在低谷中崛起,而有的人只能留在失敗的溝壑中,一生平庸。對比那些成功人士,我們可以發現,他們往往都比較擅長隱忍,不管是成名前,還是成名後,都一樣。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不要讓你的脾氣大於你的本事。」一個只知道到處宣揚自己成就的人,是不可能獲得長久的成功的。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別等50歲以後才知道
    那麼,稻盛和夫的身上,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獨特智慧呢?他曾這樣說過:「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哲學思想」。其中讓人最影響深刻的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早知道早受益。——稻盛和夫在普通人看來,挫折是我們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但在稻盛和夫看來,年輕時的挫折,是值得花錢去買的!為什麼這樣說?在稻盛和夫看來,如果一個人沒有經歷過什麼磨難就成功的話,那這種成績就像泡沫一樣,一碰就碎。
  • 88歲稻盛和夫:我一生財富主要來自3個細節,但很多人卻不在意
    有這閒工夫不如快點會公司幹活去。這樣,泡溫泉、吃吃喝喝,是根本不可能學經驗的……」稻盛和夫聽完很是羞愧,同時也被這位老師的人格所吸引,並且激起了強烈的做事的欲望。也正是這般強烈的願望,使得普通人出生的稻盛和夫在今後的人生中,做出了世界矚目的成績。
  • 「把自己的心靈變得純潔美好」《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
    「在我長達80多年的人生中,有多次這樣的經驗,這些經驗說明,把自己的心靈變得純潔美好,就會帶來卓越的成果」。這是誰說的?在今年5月底新書《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囑託》發布會上,88歲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不能親自來了,帶來了給我國觀眾的視頻囑託。他一生創辦了2家世界500強,76歲出山挽救了日航航空,第3家世界500強,一年時間,日航利潤率從-17%到17%。為什麼他的經營能力這麼強大?其實就在本書中解密,那就是「人有5顆心,必然你人生成功,還可以影響和改變我們周圍的環境」。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學渣長嘆:知道的太晚
    稻盛和夫不僅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他還是一個哲學家和思想家,他曾經說過:「我的成功歸功於我的哲學思想。」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話就是:真正聰明的人,一生三不問。三、不問久遠的未來稻盛和夫就是一個這樣的人,有人問他公司十年的規劃是什麼,他回答,我們公司從不做長遠規劃!很多人不解,一個世界級大公司,不做規劃難道不怕被時代淘汰嗎?稻盛和夫解釋說:未來的事情太遠了,也無法預料。你今天的事情做好了嗎?如果沒有,談何將來呢?
  • 稻盛和夫:當你不順的時候,請記住,不要抱怨,不要逃避
    不順心的時分,有人會挑選窩在被窩裡睡覺不問世事,或是找朋友喝酒,乃至通宵玩遊戲。其實這些做法都是躲避。但是,事已至此,你逃得了嘛?問題不處理,永遠是問題,並且會越積越多,最終或許你自己都怕了,無從下手,只能破罐子破摔了。在稻盛和夫看來,不閱歷磨難的人生不算圓滿,痛不深,則智慧不開。沒有一件痛苦之事,會無緣無故地來到你的生命裡,來了天然有它的意圖。
  • 創立兩家500強稻盛和夫:能成大事的人,往往做到了這3點
    日本有四大「經營之聖」——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盛田昭夫、稻盛和夫,其中稻盛和夫是唯一還在世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中先後創建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在78歲高齡時,還拯救了瀕臨破產的日航,狂賺1800億。
  • 稻盛和夫:決定你一生能走多遠、飛多高的,並非能力,而是這2字
    在當今社會,很多人都認為決定自己能走遠的是能力,或者是人脈,但其實,很多人都忽視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信念。有人會問:信念有什麼用?但如果你知道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的故事,你可能就會理解信念對於人生的作用了。
  • 稻盛和夫:我一生的長勝秘訣皆為一句話,弱者心驚:原來如此
    在商海沉浮多年,斬獲讚譽無數的他,竟能如此「斷舍離」,確實不是一般人可比。無怪乎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就十分推崇稻盛和夫:「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 稻盛和夫忠告:越窮的人,越在3個方面大方,而富人卻看破不說破
    但真正能成大事的人卻很不多,手中掌握財富秘密的就更加稀少了,雖然人人都說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但其實很多人窮其一生勤勤懇懇,也沒能改變「窮」這件事,為什麼像馬雲他們都能白手起家,逆襲成王,而我們做不到呢?歸根結底就是因為他們雖然人窮,但心不窮。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我們知道得太晚
    後來稻盛和夫想明白六個字:心不喚,則物不至。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都是自己吸引來的。只有自己能轉變想法,才能結束生命中的糟糕。後來稻盛和夫積極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才終於爆發出巨大的力量,為即將破產的公司研究出了新材料,不僅扭轉了公司的命運,更是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 《活法》,看稻盛和夫如何演繹令人費解的精彩一生
    答案都在這本稻盛和夫的《活法》裡,讓我們一起來探尋這其中的秘訣。京瓷是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稻盛和夫進入這家公司裡工作還是親戚託人找關係進來的,但是這時候的京瓷公司已呈現瀕臨倒閉的跡象,公司的員工都陸續離開了這家公司,只有稻盛和夫和少部分人還在公司裡,稻盛和夫是不想走媽?
  • 《稻盛和夫自傳》:戰勝挫折,追逐夢想!
    稻盛和夫在《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中說到:「要取得事業和人生持續的成功,有兩個條件。第一你先要做一個好人,第二就是你必須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這樣就會實現自助人助天助,你自身的潛力可以充分發揮、你周圍的人由衷地支持你,你的成功將不可阻擋。」
  • 稻盛和夫:開口就愛說這3種話的人,儘量遠離,你身邊有沒有?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一生創造了許多經營奇蹟,這些成績其實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稻盛和夫獨特的經營哲學。是的,稻盛和夫做的很多事都是從內心出發,追尋本心,避開不喜之物。對於選擇什麼樣的人交往,稻盛和夫也遵循自己的本心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