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記者從青島市科協獲悉,2019年「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單正式公布,青島市梁建英、魏世傑、尚書旗、汪傳生、張志平等5名優秀科技工作者上榜,佔據全省獲獎總數的一半。
「齊魯最美科技工作者」評選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科協、省科技廳聯合舉辦。最終評選出的1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在科學研究、科學普及、科技推廣、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等方面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具有突出的先進性、代表性和影響力。
青島入選的5人是島城優秀科技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1、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梁建英
梁建英前不久剛獲得中國青年科技獎,她長期從事軌道交通裝備研發,是中國高鐵領域技術領軍人物,高速動車組技術專家。先後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CRH380A新一代高速動車組、國家863項目-基於永磁電機牽引系統動車組、更高速度等級試驗列車、中國標準動車組等十餘項國家、原鐵道部、鐵總重大項目,在高速列車整車系統集成、核心技術突破方面取得系列創新成果。她主導研發的CRH380A高速動車組創造了時速486.1公裡的世界鐵路運營試驗最高速;主導研發的基於永磁電機牽引系統動車組,推動中國高速列車牽引傳動技術升級;主導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時速350公裡「復興號」中國標準動車組,為我國軌道交通裝備製造業的創新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2、黃島區科協副研究員,青島市黃島區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榮譽會長 魏世傑
魏世傑是著名的「核武老人」,他26年隱姓埋名從事核武器研究,親自領導組織了17項有關第一代、第二代核武器的重要研究課題,歷盡艱難險阻和生命威脅,和老一輩核武專家同甘苦共命運,為鑄造我國國防的核盾牌,貢獻了自己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曾獲「兩彈一星」榮譽獎章。退休後,著有《原子小演義》等圖書十餘種及長篇小說《東方蘑菇雲》《隱姓埋名的人》《禁地青春》等。22年義務為30萬人做科普報告500餘場,積極傳播正能量;28年無微不至照料3位重病親人,無怨無悔、不離不棄。
3、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尚書旗
尚書旗在農業機械化領域耕耘了30多年,他圍繞「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國家重大需求,重點在農業裝備播種、收穫理論和精密播種、高效聯合收穫、田間育種機械的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創新成果,對農業機械教育體系改革作了大量工作,培養了大批農業機械專門人才。申報並獲得國家專利133項(其中發明專利65項);發表論文137篇,多被SCI、EI等收錄引用。所帶領團隊研發的各種花生、馬鈴薯等根莖類機械與部分育種機械均已得到良好試驗示範和推廣應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良好。曾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4、青島科技大學工程學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汪傳生
作為科研項目帶頭人,汪傳生紮根科研一線,致力科技創新,碩果纍纍。提出了同步轉子混煉方法,構建了強化混煉技術體系,推動了橡膠混煉技術和裝備水平的整體提升。提出擠出機頭流道變壓力控制設計模型及方法,構建了壓力輔助精密成型技術體系,成功應用於短纖維徑向取向膠片和高精度超寬超厚超薄膠片的擠出成型,推動了擠出成型理論及技術的發展,廣泛應用於輪胎、輸送帶、防水卷材及減震彈簧等生產中。攻克了膠粘狀固體物料混合、分散、傳熱、動態密封等技術瓶頸,研發了廢橡膠廢塑料低溫連續化裂解等關鍵技術,構建了廢橡塑製品高效裂解清潔工藝技術和裝備體系,實現了廢棄資源產業化利用,並將工藝和裝備成套技術推向了國際市場。
5、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船舶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級船長、海洋調查與監測工程技術帶頭人 張志平
張志平多年來一直從事船舶管理和航海技術方面的工作,堅持在海洋調查一線工作,多次率船帶隊出海執行科考任務,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的海上作業難題。主持「向陽紅01」現場建造過程的3年的時間裡,堅持工作在造船現場,打造出國內最先進的科學考察船,並高效率的投入到海洋調查工作中。2016年擔任「向陽紅01」首任船長,並出色完成了中國首次環球海洋綜合科學考察航次。在海上調查工作中帶領團隊深入研究探討,總結凝練實際工作中的新技術、新方法,形成相關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50餘項,目前已獲得9項發明專利授權,撰寫發表專業技術論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