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7月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7月7日高考首日,新安江流域的安徽歙縣出現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內澇嚴重,道路受阻,考生無法悉數趕往考場。記者8日從中國氣象局了解到,未來三天新安江流域仍會有較強降雨,三天累計降水量預計在100~150毫米左右。11日之後,上述地區的降雨將會有明顯減弱。
分析歙縣此次強降雨的原因,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陳濤認為,過去的一到兩天,新安江流域強降水主要由於梅雨鋒的維持相對比較穩定,且造成降水的天氣系統如副熱帶高壓、結構的切變線等,都穩定的維持在長江中下遊地區,造成降水的反覆發生。
同時,在強盛的季風輸送下,局地水汽特別豐富,也是造成新安江流域雨量充足的原因。
此外,新安江一帶的地形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此次降雨。「局地的地形抬升,也會造成降雨增強。」陳濤說。
7月8日9時,浙江新安江水庫首次開啟9孔洩洪閘洩洪,這也是新安江水庫建成後第一次9孔全開洩洪。洩洪閘洩洪流量6600立方米/秒,總出庫流量7800立方米/秒。自7日10時起,新安江水庫已陸續開3孔、5孔、7孔洩洪,洪峰到達富春江流域後,再到錢塘江,最後入海。
7月8日9時,浙江新安江水庫首次開啟9孔洩洪閘洩洪(央廣網發 圖片來源:中國氣象局)
為全力保障洩洪安全有序,據記者從浙江省氣象局了解,浙江省氣象部門已提前進入洩洪期戰時狀態,對沿江的氣象監測設施進行檢查、加固,避免因洩洪導致氣象設備受損;自7月4日起,浙江省建德市氣象部門首次開展新安江流域上遊段跨省聯防聯動氣象服務。7日23時起,每隔3小時提供《流域雨量預報》專題服務,加強新安江沿線降水形勢會商研判;主要負責人及聯絡員24小時駐紮省防指,派遣氣象專家提前入駐新安江水電廠現場服務保障,重點加強對新安江上遊黃山市及淳安縣強降雨匯水區雨情汛情監測,主動與上遊淳安、黃山開展「叫應」聯防聯動服務;藉助新媒體傳播渠道發布洩洪進展、氣象服務保障和次生災害防範等信息,直播洩洪現場等。
「今年新安江流域的降水比往年同期偏多。」中央氣象臺水文氣象專家包紅軍告訴記者,自入梅以來,從5月29日到7月8日,該流域總降水量達到了986毫米,是往年均值的2.64倍。「未來三天整個新安江流域的降水還將比較明顯,所以我們要特別關注、防範這一區域的中小河流引發的山洪地質災害。」包紅軍說。
目前全國高考還在緊張進行中,除強降水造成的影響之外,陳濤提醒北方地區要重點防範高考期間的降水與強對流天氣。特別是北京、山西、河北局地可能會有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出現,需特別注意防範。
南方地區特別是江南南部到華南一帶,總體天氣晴熱少雨,陳濤提醒考生和家長要做好防暑降溫。
根據中央氣象臺初步預計,11日到14日,雨帶將會明顯北抬,由目前的長江中下遊地區轉移至四川盆地到黃淮江淮一帶。黃淮、江淮的部分地區將會有大到暴雨,局地可能有大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