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史泰龍也許大家都不陌生,但你可能不知道,除了是演員,他還是美國畫家、編劇、導演和製片人。他的成名作《洛奇》更是史泰龍自己帶著寫完的劇本找到的機會。正是靠著自己,史泰龍正是靠著自己實現了人生。@良之才
史泰龍出生在紐約市貧民區,由於出生時難產,醫生在使用助產鉗時操作失誤,對史泰龍造成了嚴重的傷害,腦部神經受損,致使左臉頰部分面癱,左眼瞼和左邊嘴唇下垂明顯,同時口齒不清。
這是先天的缺陷,但卻幾乎堵上了他成為演員的道路。但為什麼有如此缺陷,史泰龍最後還是走上了演員的道路?答案是沒有依靠,人生一切靠自己。
童年不幸,虛度時光
史泰龍的父親嗜賭如命,母親嗜酒成癖,父母經常對他拳打腳踢。小時候的史泰龍常常是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常年的家庭暴力導致他13歲便流浪街頭,大量的時間被虛度。
這種迷茫而胡混的日子一直過了七年。一直到20歲的時候,他才幡然醒悟:「如果這樣下去,自己只能成為社會的垃圾,和自己一直討厭的父母沒什麼區別。」
史泰龍決心改變自己,在看了一場電影後,他便決心去當演員。
因為演員不需要後臺,也不需要學歷,更不需要本錢,只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就可以了。這種虛無縹緲的希望,卻是當時史泰龍的唯一希望。
即便是他從小就有面癱,長相也不好看,更沒有任何表演的經驗,
但是他認為,這就是他人生的唯一機會,絕不能放棄。
決心改變,曲線救國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導演,找製片……找一切可能讓他成為演員的人。
在兩年時間內,他遭受到了1000多次拒絕。他有時候也不禁暗自垂淚:難道自己就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不能有幸福的人生嗎?
當演員無望,他開始曲線救國,既然不能直接成為演員,就先寫劇本,如果自己的劇本被導演看上,自己再要求當演員。
就這樣,他一邊打工維持生計,一邊深入生活編寫劇本。 在動物園清洗獅子籠,送比薩餅,幫助別人釣魚,在書店幫人照看書攤以及在電影院當領座員。寫作的同時,史泰龍也開始嘗試在百老匯外圍劇院裡找到了一些臨時性的小角色,不斷地鍛鍊自己。
當劇本寫完,他又拿著劇本找導演:「用這個劇本,讓我當男主角吧!」
有人看了看劇本,又立即還給了他;有人覺得劇本還行,但不可能讓他當男主角;還有人看都不看,就把他轟出門去……總之,依然沒有人答應史泰龍,但他沒有停止努力。
準備得當,一戰成名
在遭到1855次拒絕之後,一個曾拒絕過他很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我被你的堅韌所感動,我給你一次當主演的機會。」
史泰龍得以正式參演自己的第一部電影。
1975年,史泰龍受到拳王阿里比賽錄像啟發,找到了創作新劇本的靈感。創作了《洛奇》的劇本:一個叫洛奇的業餘選手,由於偶然的機會與世界拳王對抗而一戰成名。片中主人公頑強、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震撼人心,是一部經典至極的體育類勵志影片。靠著自己的劇本,史泰龍得以成為男主,並一戰成名,一炮而紅,而這部電影是史泰龍的第二部電影。
1976年,《洛奇》票房突破2.25億美元,奪走了奧斯卡最佳影片與最佳導演獎,史泰龍也獲得最佳男主角與最佳編劇的提名 。
靠自己成了好萊塢的大明星,《洛奇》正是史泰龍內心對自己的寫照,靠著自己的奮鬥業餘演員打敗了正規軍。
洛克菲勒:人生一切靠自己
很多人會有這樣的錯誤認識:有好父母就會有好前程;嫁個好人家就會幸福;有個當官的親戚人生就會成功……
很顯然,這些人是將自己的人生寄托在別人身上。其實,人生只能靠自己。
史泰龍的故事正是《洛克菲勒給兒子寫的38封信》中的一則小故事。洛克菲勒給孩子的第一封信就是告訴兒子「人生一切靠自己」!
洛克菲勒為了教會兒子「人生一切靠自己」,在給兒子的信中寫道:
爸爸期望你在不遠的將來就能擁有非凡的業績。在你攀爬這座事業生涯的山峰時,爸爸都會陪伴在你的身邊,並給你一個高的人生起點。你也不要把這個當作你慶幸和炫耀的資本,你也沒有必要感激我們。雖然在我們的國家都有人人平等的信念,但這種平等僅限於權利與法律意義上的平等,與經濟和文化優勢無關。你可以這樣理解,我們這個世界就如同一座高山,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頂上時,你當然會出生在山頂上,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腳下;當你的父母生活在山腳下時,註定你不會生活在山頂上。兒子啊,每個人雖然擁有的機會不平等,但結果卻可能平等。在歷史上,無論是在政界還是在商界,尤其在商界,白手起家的事例比比皆是,他們都曾因貧窮而為生計奔波,他們卻都因奮鬥而功成名就。然而,富家子弟懷揣著所有優勢卻走向失敗的事例比比皆是。麻州的一項統計數字說,十七個有錢人的孩子裡面,竟然沒有一個在離開這個世界時還是富翁。但你需要堅定這樣一個信念:起點可能影響結果,但不會決定結果。能力、態度、性格、抱負、手段、經驗和運氣之類的因素,在人生和事業裡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你的人生剛剛開始,但一場人生之戰就在你面前。爸爸能深切地感覺到你想成為這場戰爭的勝者,但你要知道,每個人都有追求勝利的意志,只有決心做好準備的人才會贏得勝利。兒子啊,享有特權而無力量的人是廢物,受過教育而無影響的人是一堆一文不值的垃圾。找到自己的路,上帝就會幫你!愛你的父親:人生一切靠自己。
結語
洛克菲勒當時財富總量如果按今天算,可以達到驚人的4000億,相當於比爾蓋茨最富時期的3.5~4倍。而他的《38封信》也傳入了當時的上層圈子,成為富豪們的家傳教科書。再後來傳入了千家萬戶,成為家庭教育的範本。其中的許多人生忠告更是被千萬創業者稱為聖經。從《38封信》中不難看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更飽含了洛克菲勒自己一生寶貴的人生經驗。不僅值得我們認真品讀,更值得告訴人生觀正在形成的孩子。可惜的是,中國人很少有人看過這本書,知之者寥寥無幾。王健林曾將它買來送給王思聰,作為20歲的生日禮物。李嘉誠也經常將它放在枕邊,每當夜深人靜時仔細閱讀。只需5.8元,價錢不及一瓶飲料,卻能收穫來自洛克菲勒的一場心靈大片,點擊下方看一看即可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