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孕育生長卻蘊藏著大大的能量。樸實的色澤,是自然農法的顯露
共生 合於自然
所謂稻鴨米,是指使用「稻鴨共作」這種自然農法種植技術種植的大米。
稻鴨共作,是一種從日本引進的種稻新技術,是一項原生態的有機種植技術,利用水稻與鴨子形成和諧的生態環境,在不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的情況下,生產出優質原生態大米。利用鴨旺盛的雜食性,吃掉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利用鴨子不間斷的活動達到除草、刺激水稻生長、產生中耕渾水效果,同時鴨子的糞便作為水稻的肥料。鴨子為水稻除蟲、除草、施肥、中耕、刺激生長;稻田為鴨子提供勞作、生活、休息的場所,充足的水源,豐富的食物,兩者相互依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秧拋到田裡,待水稻紮根後,把養了10天的小鴨子放到田裡做農夫,直到抽穗前再趕出
鴨無所不食的天性能除去秧田裡的害蟲和雜草
鴨肥滋養禾苗 鴨苗在禾間遊動保持水的活性與水溫平衡
好的大米,光有好的種植方法還不夠,還需要優質的水土。
「清水稻鴨米」種植地位於廣東省惠州市龍門縣龍田鎮大坑逕村,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與達能中國共建的水源地,緊鄰中國水質最好的湖泊 – 萬綠湖,這裡不僅有著「傳說能治癒疾病,長保健康的仙龍嘉泉」優質水源,還有著現代專業的水質保護管理。
在水引入稻田前,還會先流過特置的人工溼地,將灌溉水沉降過濾,讓稻米喝上最新鮮、純淨的水,養出的大米更加綠色無汙染。
華南農業大學試驗認為,稻鴨共作的稻米米粒潔白細長,軟硬適中,更多積累了營養價值。鴨稻米的蛋白質含量,高於普通稻米15.08%-16.25%,膠稠度共高於普通米10.64%-11.80%,稻米的腹白率也明顯低於普通米。
在稻鴨共作種植下,小弱的稻苗會被鴨子踩倒,最後保留下來的都是基因優秀、生長茁壯的水稻,所產出的大米富含硒、胺基酸、雙鏈糖和鐵、鈣、鋅等元素,米粒纖細、色澤晶瑩、滑潤如油,具有原生稻米的自然清香,是天然生態的優質綠色稻米。
貓牙米
我們種植的大米品種外形細長,兩端尖尖,形似「貓牙」,所以人們又稱它為「貓牙米」又叫「月牙米」。貓牙米顆粒長,煮出米飯清香可口,因其含糖量極低,特別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蒸煮時吸水性好,做為主食較東北大米有優勢。
一般的稻穀會在糧倉裡至少放幾個月、一年甚至更長時間,這新米與陳米的口感之別自不用多說,更重要的是,為了使放在糧庫的稻穀不長蟲子和變壞,倉庫會使用「糧庫殺蟲劑」將殺蟲劑直接或間接地噴灑在大米上、糧倉裡,這樣的大米有很高的汙染風險!
我們的鴨稻米,全部為8月新割的當造新米,以稻穀來自然存放,保護大米不受汙染。
抽真空包裝,無縫對接極速發貨
根據銷售的數量,我們會統一對稻穀進行去殼處理,並立即完成真空包裝,當天快遞寄送,保證大米在包裝後不受潮黴變。
精心培育的食物更要用心的包裝,我們選用樸實的麻布袋搭配棉紙,每一包米嚴謹而紮實,攜帶這一季最溫熱敦厚的情感
我國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大規模使用化肥和農藥,農民長此以往形成了「不用化肥農藥就種不出好莊稼」的種植習慣,而因為化肥會造成土壤本身的退化,在無營養的土裡生長的作物會更加容易發生病蟲害,於是農民只好使用更多的農藥。
土地,糧食,人,陷入一個死循環,最終土地再也種不了食物。
稻鴨共作,生態種植,就是降低對產量的追求,把土壤本身的生命力的可持續維護放在首要的位置。
在水稻田裡不使用化肥、農藥,大量用有機肥(鴨、植物綠肥等),水稻生長過程中的施肥、除草和打蟲全都由鴨子來完成,不施任何化肥和農藥,生態渾水肥田的效果,生產出純粹生態的水稻。
今天 土地豐盈 肉體豐滿
人心卻日漸荒漠
土地,是我們的根吶
我們所有的一切
都是土地的恩賜
珍惜和感恩我們腳下的土地吧
愛護和滋養我們腳下的土地吧
她會把稻穀最本真的芬芳散發給所有的人們
農法自然,清水鴨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