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慶記憶】建國初期的桃花坪群藝活動

2021-02-19 寶慶府

被悠久燦爛楚文化滋潤著的桃花坪,自古以來就是湘西南群眾文藝生活十分活躍的古城。新中國成立後,桃城民眾精神煥然一新。在中國共產黨的導領下,從沉醉於單一的古裝舞臺戲中「跳」 出來,把嶄新、陽光的大眾文藝形式推廣到機關、學校、街道、廣場,從此,這些豐富多彩的群藝活動使整個桃花古城「沸騰」 起來。

1949年10月1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49軍147師解放了隆回,四野的後勤部隊隨即進駐桃花坪。歷來注重宣傳、鼓動,而活躍的解放軍「大叔」 。在激昂、高亢、節奏極強的鑼鼓聲中,踩著「唆啦,唆啦,叨啦叨」 的節拍,雙手舞動大紅大綠的綢帶,誇張地扭動身子,跳著「踩十字」、「 扦秧」、「 播種」、「 割禾」 的舞步……給歡慶解放、愛好文藝活動的桃城人,帶來面目全新,載歌載舞的陝北秧歌。部隊文藝宣傳隊隊員隨即進入街道、進入學校、進入機關,指導居民、農民、商人、閒散藝人、剛入伍的職工和在校師生,投入「黃土地」 群藝之中。「教練」 的盡心教授,學員的「聰慧」 苦練, 不到一個星期,一隊隊、一群群高歌「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歡喜……」的秧歌隊在桃花古城大街小巷、學校、機關狂歌勁舞起來。他們在手舉披紅掛彩的鐵錘、鐮刀領隊帶領下,隨著咚咚作響的鑼鼓聲,隊形一下從兩路縱隊,演變成四路、八路、十六路,一下又從一路長蛇陣,跳成8字陣、捆圓陣、八卦陣……「桃城三媛」 甯碧蓮、王立中、朱珍娥的婀姿典雅,蘇素月、馬愛玉的豔麗開放、賀衡江的趣味橫生、阮大鵬的大腹便便……最讓人「心儀」 的是南下幹部、時任桃花坪派出所所長杜寬進的「大娘歡騰舞」 ——濃裝豔彩的「小腳」大娘,頭捆黑紗、發插紅花,厚厚白粉臉頰上兩團大紅胭脂,在嘴右上角點上一棵圓而黑亮的大痣,再在兩耳垂吊著兩個既長又紅的朝天辣椒,手搖破蒲扇,誇張地踩著舞曲節拍,變換著使人忍俊不禁,捧腹大笑的動作……使人眼花繚亂,目接不暇。當時,湧顯出周樂懷、鄧名權、王超、王賽群、彭珍華、丁秀英、羅金梅……一大批秧歌高手,帶領古城人們為秧歌而「痴」, 為秧歌而「狂」。

隨著濃濃黃土高原氣息的秧歌,同時傳來舞姿優美、粗獷奔放、節奏極強的腰鼓(花鼓)。十二節優美的鼓點交迭,隊列整齊有序地變換,使人目接不暇。而花鼓,擊鼓動作更誇張、舞姿更優美。當時,我有幸成為隆回縣第一完全小學(東方紅小學前身)腰鼓隊「領隊」, 帶領六十多名隊員,在周日清、羅青銳(女)老師的悉心教練後,打出了「威風」。但距桃城二十多裡,「訓練有素」 的雨山鄉中心小學腰鼓隊,竟在輔導老師聶劍琴率領下磨拳擦掌地向我隊下「戰書」——欲切磋「鼓藝」。打擂臺那天,我隊隊員整整齊齊分兩排列隊,從校門口到大操坪道路兩邊迎接「對手」。「來了!」遠處傳來了腰鼓聲,我們在周日清老師激昂的「咚、咚、咚」 大鼓聲指揮下,「唰」地甩開扎著紅、綠綢帶的鼓棍,「咚巴、咚巴、咚咚巴咚巴」的「散鼓點子」禮貌迎「客」。誰知長途跋涉的雨山隊員一接近校門,竟精神抖擻地打出了高難度的笫九節向我們舞來。我見此「陣勢」,隨即在周老師的臨場授意下,高舉兩根架著十字的鼓棍,吹響三聲急促的哨聲,「咚、咚、咚!咚、咚、咚!咚巴咚巴咚咚!巴、咚!咚!咚咚巴咚巴咚!」 我隊齊刷刷地打響難度更高的第十節。緊接著,隊員又在我的三聲哨聲令下,轉身向著大操坪,前隊改為後隊,後隊成為前隊,裹著「客人」向前舞去。一到操坪,雙方就進入白熱化的「絞殺」。一會兒雙方裹進8字陣,一會兒你追我趕的進入一字長蛇陣,一會兒雙方像滾雪球樣你裹我、我卷你絞殺在捆圓陣中……圍觀的師生和聞風從四面八方趕來看熱鬧的桃城人,被雙方精湛的鼓藝和臨陣不亂,變換高難度的隊形而讚嘆不已,在熱烈的掌聲中,佔「地利」的我隊略勝一籌。當時打擂的盛況,曾成為餘味未盡的桃城人一段佳話。

「歡騰」的秧歌隊、腰鼓隊在部隊首長和新政府文教科吳步程科長、桃洪鎮申季龍鎮長的精心組織下,通過巡視、傳經、「實戰」, 一支支勁旅脫穎而出。他們和部隊秧歌隊及古城民樂隊、龍燈隊、獅子隊、高蹺隊、蚌殼戲漁翁、假人背真人、跑旱船……先後歡送過挺進大西南的二野威武之師、雄赳赳氣昂昂的抗美援朝志願軍,也在成立縣農協會、縣婦聯、團縣委和土改勝利的歡慶會上「靚麗現身」,更為建國初期的桃花古城帶來了歡樂。

「解放大叔」不僅給桃花古城傳授了載歌載舞的秧歌、腰鼓,而且還給桃城人帶來別開新面的歌詠新形式——拉歌。剛解放,隨著各項政令的發布,一個接著一個的運動開展,群眾集會多。在每次大會未正式開始,而與會人員到得差不多時,各單位就效「解放大叔」 之法,用嘹亮的歌聲來顯擺「主人翁」的陽光心態,不讓會場「冷場」。每個 單位總喜歡推出一位身材魁悟、訓練有素的「領頭羊」,聲音宏亮地高呼「XXX」(別單位或個人名稱),本單位與會人員立即齊聲高呼「來(唱)一個」;「一、二、三」,「 快、快、快 」。若被拉單位遲遲未做迴響,則又會被「XXX」,「 怎麼啦」 的奚落。受拉單位往往會站出「領隊」發音或指揮,激揚、動聽的歌聲隨即徊蕩在會場的上空。歌聲剛落,機靈的啦啦隊會馬上高呼「唱不唱得好」,「好」;「唱不唱得妙」,「妙」;「再來一個要不要」,「要」,「鼓掌歡迎」……整個會場在此起彼落的呼叫聲、歌聲「沸騰」,熱鬧非凡。別小看這一拉一唱,建國初期這可是上級領導對各單位的歌詠水平的檢閱,更是體現各單位業績一項重要標準。所以各單位領導對此項活動十分重視,在平時會對與會啦啦隊進行精心組織、專門訓練。所以在會前的拉歌場面,獨唱、輪唱、重唱、領唱、指揮在此一一「高水平」現身。一小周日清老師指揮的輪唱「團結就是力量」、「 志願軍戰歌」、「 我是一個兵 」,群賢蔡雙紋、羅躍良領唱的「翻身道情」,馬道財風趣的「走絳州」、「 三套黃牛一套馬」…… 使人至今回味無窮,難以忘懷。

建國初,隆回縣的「大事」一件又一件的接踵而來。縣農協會、團縣委、縣婦聯、縣商會一一建立,支前徵糧、土地改革、貫徹「婚姻法」、抗美援朝運動一個接一個開展。每件大事的展開,古城人們都用自已特殊方式,參與宣傳、發動或慶祝。各行各業及機關、團體、學校的文藝宣傳隊像雨後春筍應時而生,活報劇、小歌舞、小話劇、小花古、快板、相聲、漁鼓、三句半既宣傳了新政府的時事、政策,又活躍了桃花古城的群藝生活。

這些文藝宣傳隊在不拘形式、不分劇目、不論場地大顯神通。剛剛成為明德小學校址的王松齋莊園的大操坪(將菜園、果園、前坪改造而成的操坪)湧動的人群在臨時用樹木、木板搭的舞臺前,嬉嬉哈哈觀看頭帶高禮帽,身著西裝的賀愛卿扮演著《反對美帝武裝日本》活報劇中杜魯門;新街與馬路上交叉路口,裡三層、外三層的人群圍觀著趙聖安、鄭桃華載歌載舞的小歌劇《兄妹開荒》;中山臺(現九龍廣場處)人山人海觀看大型歌劇《劉胡蘭》。在演到劉胡蘭英勇就義一幕時,觀眾竟義憤慎膺齊聲高呼:「打倒國民黨反動派!」當國民黨大鬍子連長一聲「開斬」令下,剛參加工作的縣委小通訊員競眼含淚花,跳上舞臺,對演得維妙維肖的大鬍子連長——蘇德慶左右開弓地連連幾大耳光,臺下一片「打!打!打!」的呼聲不絕……

桃花坪民國末期就校園文藝十分活躍,松坡、求是、明德、群賢、中小、新義、聯波,都擁有一批能歌善舞的師生。特別是明德的範容、羅秀池、陳光照他們培養的「桃城三媛」演出的「四郎探母」、「 遊龍戲鳳」在古城久享盛名。

新中國成立後,隆回縣第一小學的師生演出陣容更為龐大。在愛好文藝的校領導周鑫、王賓帶領下,組成文藝全才周日清、能歌善舞的羅青銳、藝貎雙全的劉德英、演技精湛的張湘蓮、魁梧多藝的羅代吉、精通樂理的歐陽正堂和愛好文藝的青年教師聶先日、鄒霞君、陳文斌、劉吉成及有文藝特長的學生馬道才、甯碧雲、胡帶蓮、李林英、禹秀桃、甯劍輝、朱麗蘭、肖權偉、方志高、肖長友、禹竹庭……演出班子。接二連三地演出大型歌劇《鋼鐵戰士》( 羅代吉演英雄排長、馬道才飾小通訊員)、《牛郎織女》(周日清演牛郎、劉德英飾織女、羅青銳扮王母)及蘇聯大型話劇《鄉村女教師》(羅青銳飾早期女教師,張湘蓮演晚年女教師)轟動了桃花古城。松坡中學(隆回一中)不甘示弱,「桃花三媛」的大型歌劇》《白毛女》,和劉佩箴老師(原部隊文工團編導)導演的抗日救亡名劇《松花江上》一上演,就在當時的校園文藝中與「一小」平分秋色。群賢小學也以「太陽呀,一出喲,嘿嘿、嘿嘿、嘿嘿喲嘿嘿,窮人翻身做主人」——《翻身道情》博得觀眾的喝採……這些文藝異軍為如火如荼的桃花古城群藝活動增添了異彩。

建國初期,新政府為了隆回縣的經濟發展,為了促進城鄉的聯糸,不定期組織縣內各鄉鎮的土特產和貿易單位的日用百貨、南貨糖果、農資用品,手工業者的加工製品,到縣城召開大型展銷會——物質交流大會。每次大會都要邀請群藝優秀演出隊伍拿出最好的節目,在大會場正面的大「主席臺」 演出,吸引城鄉人們擁躍與會購物,促進貿易交流。

1952年11月20日,隆回縣首屆物質交流大會在桃花坪中山臺揭幕。中山臺大坪周圍的東、南、西三面由縣商會、貿易部門用樹木、竹曬簟搭起幾十間整齊有序的「商鋪」,擺滿隆回各地匯集的貨品。正北面搭起座「華麗」的主席臺(大戲臺)。上午8點48分,縣領導致辭後,金鼓齊嗚。在三眼銃和「噼噼啪啪」 的鞭炮聲中,「紅星業餘劇團」 的《天官賜福》和《八仙過海》演員隨著宏亮的嗩啦聲和「咚咚鏘鏘」 鑼鼓聲「亮相」、「 走場」…… 緊接著,熱鬧非凡的《大鬧天宮》、《楊門女將》正式開臺。人山人海的觀眾在入眚入劇情的展開中,時而歡笑,時而嘆息;時而激昂,時而黯然;時而唏噓,時而鼓掌……儘管豔陽當空,儘管無固定坐椅就坐,儘管從洞口黃橋、武岡雙牌、邵陽黃家亭子、巖口鋪聞訊湧來的人越來越多,但人們仍然井然有序,專心觀看戲文。臺上的「前臺」 時時留意人頭攢動的觀眾,當發現有熟悉的「名士達人」, 就要演員立馬「易幟改弦」 ——「打加官」( 由臉捂面具的天官,在歡樂的嗩啦、鑼鼓聲中展開寫著「XXX洪福齊天」 的長豎幅,停樂高呼三聲「XXX加官」)。此時,被打加官之人就會喜氣洋洋地摸出早準備就緒的紅包,在觀眾簇擁下上臺迭送紅包。然後鑼鼓鎖啦再起,歡送「貴人」 下臺,又「言歸正傳」。在熱鬧的人群中,只有端著香菸匣子、挎著花生瓜子的小商販在觀眾中來回走動,為賺兩個小錢擠得滿頭大汗……

東、南、西面幾十個「鋪面」前,這時,看貨、購物的人群也川流不息。在琳琅滿面的貨品前,人們通過精心挑選、討價還價中買自己滿意的貨物。人們可以一邊挑貨,一邊指手劃腳的觀看戲文;也可以邊看戲文邊擠出人群在貨臺前買好老婆(丈夫)要買的物品帶回家。餓了,可舒坦地坐在小吃棚來碗餃面,來碗湯圓,來碗白粒圓(米豆腐),來幾個包子或幾塊烤餅、幾個烤紅薯填飽肚子,又鑽入黑壓壓的人群中……

接連一個星期的交流大會,戲臺上《花田錯》、《珍珠塔》、《打金枝》、《白門樓》、《黃鶴樓》《穆柯寨》……連連上演,幾十間「鋪面」 貨物傾銷近空。在「群藝搭臺,貿易唱戲」下,「隆回縣第一屆物質交流大會」 取得了預期效果,圓滿結束。

新政府為了進一步引導隆回人民的文化、文藝生活健康地發展,很快地組建了以劉薰陶(部隊文工團精通樂理、演、導均優)為館長,文藝奇才蔣潤、能演善畫的彭寶田為專幹的文化館。後又陸續從部隊文工團轉入盛嘉增副館長、管樂行家羅瑩、懂聲樂的譚克仁、工作認真負責的李求山和陳正安。從此,梅山文化極其濃厚的隆回縣,在這支專業技能極強的領導班子帶領下,各路「神仙」 大顯神通。特別是在群眾文藝活動出現了空前的繁榮景象。

文化館剛正常辦公,就把桃花古城的文藝愛好者組成兩支文藝宣傳隊。一隊由蘇得慶為隊長,隊員則是社會閒散藝人。以演出古裝祁劇、花古戲為主,時而結合當時政治形勢演出「文明戲」和小歌舞、快板。他們演出的《夫妻觀燈》( 張素娥、梁茶林 )、《磨豆腐》(賀衡江、阮大鵬)、《小姑賢》( 賀衡江、張素娥、潘玉姣)是老桃城人喜聞樂見的戲劇。而蘇德慶等人主演的《劉胡蘭》 和阮大鵬緊扣時事的即興(像臺灣急智歌王張帝)順口溜也深受觀眾青睞。

二隊則由民國時教師賀懷理牽頭,隊員是青一色的社會青年和假期拉進隊伍的學校文藝尖子。他們是演現代歌劇、話劇、小歌舞、活報劇為主。像趙聖安、鄭桃華的《兄妹開荒》,馬愛玉、鄧雲《放下你的鞭子,胡帶蓮主演的《小二黑結婚》,蕭順蓮的《放風箏》和賀懷理、趙聖安、鄭桃華、賀愛卿聯袂主演的大型歌劇《赤葉河》 在桃花古城風靡一時。特別是「祖祖輩輩刨荒坡,風吹雨打受飢餓,今天多刨一垧地,子孫們多吃個黑窩窩」 粗獷的男低音(《赤葉河》序幕牧羊老大爺的唱腔)在古城流行很廣,直至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過「苦日子」)還唱個不休。

沒有多久,一隊因已擁有唱祁劇的正生(老生、鬚生)焦森林,小生(含武生)廖繼明、梁茶林、錢書傑(兼後臺及燈光),花旦(刀馬旦)張素娥,閨門旦(正旦、青衣)潘玉娥、範美秀,老旦唐再生,搖旦賀衡江,花臉(淨)肖餘成、阮大鵬,三花子(醜)馬道才、封煥民的「雄厚」班底。再加之桃花坪是祁劇泰鬥唐福耀家鄉,所以在歷來十分喜愛祁劇的桃城人強烈要求下,一隊改組為專唱祁劇的「紅星業餘劇團」( 後又為自負盈虧、財政適當補貼的「春光劇團」)。二隊則一分為二,賀懷理帶領一隊,鄧雲成為二隊隊長。從此,他們三支群藝隊伍,「你追我趕」,為活躍解放初期的桃花古城的群藝生活各顯神通。

1954年,隆回縣文化館在縣委宣傳部領導下,為參加湖南省建國初期的首屆農村群藝調演選送節目,也相應在桃花坪舉行了隆回縣首屆群藝會演。活躍在全縣各地的文藝演出隊、業餘劇團,在鄉鎮、區的篩選下,各路「神仙」 摩拳擦掌地帶著各自的看家戲,雲集縣城,欲奪魁首。這時,從上節街(工商上街)上首搬入橫街(和平街馬德成莊園)不久的文化館,人來人往,忙個不停。

各路「神仙」通過近十天的角逐,落下帷幕。焦森林、阮大鵬、張素娥、廖繼明(祁劇),肖春秀、段本突、羅子文、羅菊青(花鼓),劉映軒(木偶),胡帶蓮、馬愛玉(歌舞)這些優秀演員演出的《楊排風》、《孟良扮兵》、《斷橋會》、《打鳥》、《劉海砍樵》、《補瓷缸》……得到上級的肯定,群眾的認可。在這次會演中,我也初次目睹了活躍在農村基層群藝活動的「牽頭羊」 肖樂之、王餘吾二老師的風採。

會演結束後,文化館幹部更為忙碌,整天為排練送市選拔、赴省調演節目而累得團團轉。付出了汗水,必有收穫。在省調演圓滿結束時,隆回縣代表隊滿載榮譽而歸。當回縣匯報演出時,戲園子(朝陽門新修的鎮人民會場)觀眾裡三層、外三層湧擠不堪,鞭炮、嗩啦、金鼓齊鳴。在場的縣領導和桃城人,觀看到省優秀演員胡帶蓮、蔣潤演出赴省調演獲優秀節目獎的《雙下山》時,不禁為衝破封建勢力阻力,爭取自由婚姻的小尼姑(胡帶蓮飾)、小和尚(蔣潤飾)拍手叫好,更為她(他)倆的演技而讚嘆……散場後,不少的戲劇愛好者,學著她(他)的唱腔哼唱不止,特別是模仿蔣潤那詼諧、滑稽的演技:「背了(家)時,倒了(家)運,討了個老婆生了病……」到家,還餘味未盡。不久,年青靚麗的桃城妹子胡帶蓮,竟華麗轉身——湖南省花古劇團將她破格錄為青年演員。

這時的文化館工作人員,並沒躺在人們的聲聲祝賀中而停滯不前,而在劉薰陶館長的帶動下,根據會演資料整理成冊,付梓成書——建國初期的隆回縣第一本融花古戲曲調、打擊樂器曲牌為一體的《隆回縣花古戲戲曲集錦》呈現在全縣人民面前。從此,桃花古城和隆回縣其他鄉鎮的群眾文藝活動,在新政府的關心下,開展得更活躍,更有聲有色(據1956年統計,全縣的業餘劇團發展到156個,劇團改為俱樂部後、竟達600多個),如火如荼進入湘西南領先行列。

                  

  2015年8月1日於隆回縣教育局

相關焦點

  • 【方志四川•記憶】雷映松 ‖ 建國初期渠縣剿匪鬥爭
    【方志四川•記憶】雷映松 ‖ 建國初期渠縣剿匪鬥爭 2020-04-19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百花洲北廣場的群藝大舞臺精彩紛呈
    9月7日,泉水節重要活動之一——群藝大舞臺在百花洲北廣場繼續精彩上演。精彩紛呈的歌舞節目,溫暖動聽的民謠演出,群藝大舞臺讓泉水節成為市民的狂歡。3點半,由濟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山東好客國際會展有限公司承辦,以「凝聚泉水力量 弘揚黃河文化」為主題的元首之約第八屆濟南國際泉水節群藝大舞臺在這裡正式上演。一首熱烈歡快的維吾爾族歌舞《掀起你的蓋頭來》拉開整場演出的序幕,移頸、抖肩,舞蹈演員的動作優美舒展;新疆手鼓和民族樂器熱瓦甫的運用,又為歌舞帶來濃濃的民族風情。
  • 長沙市群藝團隊專業委員會會員(十九)
    2020年7月2日,參加雨花區「綠水青山、節能增效」節能宣傳周集中宣傳活動,表演混聲唱《天使的身影》。    2020年12月4日,策劃主辦「雨花追夢」快閃活動,演唱原創歌曲《小康中國》。在政府的支持下,各團隊齊心協作,快閃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 建國初期的泥沙古鎮
    再次,就數建國初期這一時期了。到了1952年,國家改造工商業,泥沙老街上的商業和手工業,進行了合營,經商的組成了大眾商店,分為疋頭、百貨、南貨、收購等專櫃經營。理髮的、照相的均合併為大眾稱號。裁縫鋪組合成縫紉社、鐵匠鋪組合成鐵器社等等,統稱為手工業合作社,同時,鄉一級還成立了供銷社。
  • 萇群藝:基層走訪雨中察情
    8月6日,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縣監委主任萇群藝採取不打招呼的方式,先後到柳青一支、胙城鄉東小莊村,暗訪督導防汛和脫貧攻堅工作。在柳青一支魏邱鄉段,萇群藝現場查看河道水位,了解水情汛情、疏通排澇、防汛減災、河道垃圾清理、水汙染防治等情況。
  • 建國初期,主管過一省軍政大權的,開國將領有誰?
    而在建國初期,主管過一省或者一市的軍政工作,除了元帥級別以外。在開國將領中還有誰?在建國初期,主管過一省的軍政大權職務。 開國大將中的張雲逸,在建國初期,就主管過廣西境內軍政職務,屬於是一把抓。他本來是海南人,但是在土地改革時期曾在廣西發動過百色起義,熟悉那裡的風土人情以及習俗。因此,上級派他主管廣西軍政大權。
  • 「寶慶大叔」來了
    「寶慶大叔」們聞訊趕到,迅速將張大爺控制,避免了一起可能發生的傷害事件。隨後,「寶慶大叔」協助家屬將張大爺送往醫院治療。這是邵陽市公安局黨委於今年6月部署「寶慶大叔」紅袖章護平安行動以來,西湖社區60名「寶慶大叔」最尋常的一晚。
  • 建國初期,洛陽專區、洛陽市、洛陽縣,究竟有何區別?
    建國初期,洛陽專區、洛陽市、洛陽縣,究竟有何區別?洛陽是千年古都,歷史上的名稱變化也是極為複雜,尤其是建國後的洛陽行政變遷,經常會頻繁出現三個名詞,即洛陽專區、洛陽地區、洛陽市、洛陽縣。建國初期,河南比較出名的專區有鄭州專區、陝州專區(編按:1952年撤銷陝州專區,併入洛陽專區)、信陽專區等。1969年,洛陽專區改稱洛陽地區,主管豫西地區。現在的人們說,豫西分為三門峽和洛陽兩個地級市。其實,從金元洛陽落寞後,豫西地區一直是河南府,而洛陽又是河南府的代稱。從傳承來說,將豫西地區的行政區域稱之為洛陽地區,還是符合歷史傳統的。
  • ...邵東市公安局專題調研推進「寶慶大叔」紅袖章和內保保安聯防聯...
    2020年7月13日下午,邵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謝偉宏主持召開「寶慶大叔」紅袖章和內保保安聯防聯控工作專題調研會,強力推進新時代縣域警務工作落地生效。局黨委副書記、政委尹俊,局領導唐建國,各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 對打四年寶慶終審勝訴 「寶慶尚品」商標被宣告無效
    提及「寶慶」珠寶,對於南京市民而言並不陌生。但近年來,在南京當地卻出現了兩家運營「寶慶」珠寶品牌的企業,不僅令消費者感到困惑,還由此引發了一場商標權屬紛爭。  根據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評委)8月8日作出的一份無效宣告裁定顯示,同處一地的南京德和商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德和商業管理公司)與南京寶慶首飾總公司(下稱寶慶首飾總公司)之間長達4年的商標之爭塵埃落定,德和商業管理公司申請註冊在珠寶(首飾)、翡翠、表等商品上的第8921594號「寶慶尚品」商標(下稱系爭商標),最終被予以無效宣告。
  • 建國初期,虎患嚴重,老虎一天內連吃32人!
    建國初期,虎患嚴重,老虎一天內連吃32人!小時候聽外婆講,湖南有個叫高坪村的地方被100多隻老虎圍困,困了三天三夜,這些老虎瘋狂到不怕火堆,衝進村裡咬死牛羊等家畜,叼走小孩子…講得繪聲繪色的,但我是一直不相信的,總覺得是大人編出來唬人的,今天突然想起就查了查,發現這事兒還真有歷史淵源:虎患爆發大概在一九五幾年,當時處於建國初期,政府為了解決人民溫飽,鼓勵大規模的山林野地開墾
  • 承載16年的記憶,邵陽站站房明天將完成使命,新的地標將屹立寶慶
    承載16年的記憶,邵陽站站房明天將完成使命,新的地標將屹立寶慶。2020.06.01邵陽火車站將啟動擴改工程前的最後一拍。--即將完成歷史使命的邵陽火車站站房。2020.05.31攝2020.06.01,邵陽火車站擴改工程將宣告正式開工。
  • 越南建國初期掃盲老照片:廢除漢字提升識字率,全面使用羅馬拼音
    1945年9月2日之後,剛剛建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面臨許多困難,如饑荒和大量無知的越南人,95%的人口是文盲。如果是那些遠離城市的山區農村,沒有一個人識字。只有少數村莊保留私塾教育的文盲才少一些,這一部分知識分子後來成為越盟的中堅。
  • 榮譽與傷痛:建國初期的婦女解放運動
    《新中國婦女》是建國後第一本全國性女性主義刊物,毛澤東為其題詞,「團結起來,參加生產和政治運動,改善婦女的經濟地位和政治地位。」1950年,上海市副市長潘漢年在第一次婦女代表大會上提到,「組織婦女面向生產是婦女工作的基本任務。」但直到五十年代初期,女性外出工作仍然不是一種普遍的現象。
  • 百年寶慶銀樓盛放金秋,超30家新店聯動開業
    2020國慶期間,擁有百年匠心傳承的民族珠寶黃金品牌,寶慶銀樓超30家新店隆重開業,鉅惠活動覆蓋了3省19個市,
  • 「寶慶大叔」給力 「癮君子「落網
    10月份來,寨市鄉的「寶慶大叔」紅袖章護平安隊伍在民輔警的帶領下實行常態化巡邏,該月底一日,「寶慶大叔」於大春在與隊員在轄區街面開展巡邏時,發現一行跡可疑人員楊某在超市出沒,隨即向寨市派出所報告。經派出所了解楊某有重大吸毒嫌疑,該所民輔警立即會同「寶慶大叔」巡邏隊員對其實施抓捕,不料被楊某發現便開始瘋狂逃竄,並躲進居民區一下子消失,經過「寶慶大叔」們和民輔警的共同努力,最終在某居民家中的廁所內成功抓獲了楊某。經對楊某尿檢,結果呈陽性。楊某對自己吸食海洛因的違法事實供認不諱。目前,楊某超被綏寧縣公安局依法執行強制隔離戒毒。
  • 漢朝滅匈奴花了兩百年時間,為何唐朝建國初期就能滅突厥?
    漢朝和匈奴的鬥爭,從漢朝初期就開始,一直到東漢前期才擊垮了北匈奴汗國。唐朝建立之後,在30年內就將東突厥和西突厥兩大汗國消滅。為什麼會出現如此巨大的差距呢?一,漢唐建立初期的國力對比漢唐兩國建國之初的局勢大體上是相同的。漢朝建立於秦末農民起義和楚漢之爭的基礎上,人口大量死亡,經濟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根據相關資料的統治,漢初人口只有1000多萬,可以說死亡過半。
  • 建國初期怎麼消滅鼠疫?老百姓:把花椒塞老鼠屁股裡,很有效
    建國初期,公共衛生這個老大難問題,就在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氛圍下給解決了。良好的衛生習慣,讓居民的生活煥然一新。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政府部門衛生宣傳的功勞。結語那時候的人,條件有限、設備落後,不過老百姓不怕辛苦,積極響應上面的號召,消除四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