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半個喜劇》的電影結束給我很多的反思:生活中有著非常多的人,時間久了我們對一個人的印象就沒有那麼深了,但他的確在一段時間之內,教會了我們很多的東西,吃了虧就是吃一塹長一智。當你做錯什麼事情之後,一定要記得及時的改正,有時候真的是因為自己的某個缺點而導致關係破裂,真的需要長些記性了,沒有什麼不能改的,只有願不願意改,如果因為別人的錯誤而造成不好的結果,我們也不要太糾結和糾纏,大路長寬,自尊自愛,不要回頭。
好像隨著時間的流逝,越變得越來越模糊,生活更像是一個選擇題,選錯了,學到什麼?選對了,得到什麼?選好看的姑娘,選漂亮的姑娘,選在北京有戶口的姑娘還是在選北京沒有戶口的姑娘?選工作選房子,選愛情,有的人總是挑挑揀揀,可以選擇生活。不過也有的人是被生活選擇,每個人都想要成為選擇生活的人,每個人的選擇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是冷暖自知,我們也不要猜他怎麼想的,劇中沒有表現就不會胡亂的猜測,但這些他已經明確地做過了,這有什麼可以洗的呢?
如果說你這個問題沒有解,那我說說,如果我會怎麼做,我會先去嚴厲的鄭多多,告訴他不會再有第二次了,並且告訴他,如果你再有第2次,就會直接告訴高璐,如果他還不該,那就直接會去高璐,不管有著怎樣的結果,至少朋友的本分是盡到了,如果高路這個位置的人不是我朋友,不管鄭多多怎麼做,都隨便他,甚至可以幫他打掩護,因為鄭多多是我的朋友,而另一個卻不是,也是因此孫同回答答不上高璐那句,為什麼不早告訴我,真的是太令人心痛了。
結婚當天發現自己最好的朋友和自己最愛的人,竟然一起合夥來欺騙自己,就算不是在這個時間點,也是非常讓人痛心的,耿直在結婚的當天被發現真的是應了孫璐那句你為什麼毀我?因為他跟鄭多多保證過了,結果卻是這樣一刀被刺。我不站在道德高地上去批評什麼,我甚至能理解生活和現實的壓力造成了這些,但是僅從選擇朋友的角度來講,我絕對不會選這樣的人做朋友,而且會深惡痛絕的唾棄他,如果作為一個朋友來講,站在高璐的角度來說,我噴一個朋友,難道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