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
受非洲豬瘟疫情、生豬養殖周期等因素影響
全國生豬產能持續下滑
市委市政府多次研究部署
穩定生豬生產和豬肉保供穩價有關工作
但恢復生豬產能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生豬從仔豬、育肥到出欄進入市場
有著固定的周期
1月2日,開年第一個工作日,市委副書記、市長羅強率隊赴邛崍市調研督導生豬養殖及豬肉保供工作,實地走訪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四川微牧食品有限公司兩家成都生豬養殖基地,了解生豬養殖、生豬保育及養殖場改擴建、豬肉保供等工作。
高科技:6個人養1200頭豬
穩定生豬生產,做好豬肉保價穩供,事關民生福祉。對成都生豬養殖基地而言,新一年「豬」事可期。成都旺江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我們沒有出現一頭患病的豬。」
防止病患的重要舉措,是現代化的生豬養殖技術。這裡有三個國家技術團隊,申請了諸多專利。上述負責人透露,該養殖場目前實現了「6個人養1200頭豬」,且氣溫、溼度、氨氣濃度等數據,在後臺均能一一記錄並操作。
這6個人也相當不一般——其表示,目前該公司員工平均年齡在25歲左右,九成以上員工均是大學及以上學歷。工作期間,員工食宿都在基地解決,通過隔離防止病菌進入基地。若外出後進入基地,必須經過洗澡、PCR檢測等多項流程,等待48小時後才能進入豬舍。
儘管沒能進入基地實地察看,羅強一行透過門口顯示屏上的實時監控畫面看到,養殖場內既有剛分娩的母豬,也有即將斷奶的小豬,以及作為儲備的後備母豬等。屏幕顯示,養殖場內當前溫度24.1度,是最適宜的溫度,確保了生豬出欄的穩定與數量。截至目前,該公司共有存欄母豬2400頭,後備母豬4000頭。
羅強一行對該公司取得的成績表示祝賀,同時也特別關心企業的發展,「有沒有遇到什麼風險和困難?」
對此,該公司負責人提出,在養殖場擴建上,希望有關部門和銀行能加強服務,協調政策、資金等支持。
雅南豬:抗病力性能強的本地豬
相隔不遠,四川微牧食品有限公司的基地裡,你能看到原產於邛崍山脈的雅南豬。雅南豬與「文君當爐,相如滌器」同時代,是一種耐粗飼、抗潮溼、抗病力性能強的本地豬種。
▲雅南豬 圖片來源:四川微牧食品有限公司官網
「基地的豬都參加了人保,過去8年沒有發生一次事故。」該公司負責人說,即使在2019年非洲豬瘟爆發時,這裡的雅南豬也沒有一頭患病。
「生豬養殖情況怎麼樣?養殖場有哪些問題和困難?」這是羅強一行最關心的問題。該公司負責人介紹稱,目前生豬存欄量約有4000頭,其中有500多頭母豬。
資料顯示,微牧產品已進入北京、上海、成都、重慶等地30餘家一線超市及高端市場,包括歐尚、麥德龍、沃爾瑪、伊藤洋華堂等。
「穩定生豬生產、保障豬肉供應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基本生活,」羅強在走訪中多次強調。這兩個生豬養殖基地,既能看到成都豬肉供應的保障所在,同時也能感受到地方生豬生產正在穩定進行。
數據顯示,成都的生豬養殖在2019年10月中旬已經止跌回升,現在是第三個月連續增長。2019年12月,成都生豬存欄環比增長2.83%,豬肉零售價環比回落4.96%,預計2019年全年成都地產生豬出欄可以超過400萬頭。
對成都而言,促進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是重要的民生工程。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開年第一個工作日,市長就專門率隊調研督導。
政事君現場了解到
成都將進一步做好豬肉保供穩價工作
▼
一是建立豬肉儲備。目前成都市和縣市兩級已經完成了豬肉儲備計劃,建立了先進後出的常態化輪儲投放機制,現有儲備總量達到27000噸,確保豬肉「儲得實、管得好、用得上」。
二是適時啟動價格臨時補貼聯動機制,按時足額發放低收入群體的價格臨時補貼,使他們生活少受價格影響。
三是密切監測「菜籃子」產品的價格走勢,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打擊違法違規行為,規範市場秩序。
市政府秘書長周先毅等參加活動。
蓉城政事記者 葉燕 鄒悅
編輯 周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