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位深圳教育從業者向南都記者反映,深圳市名師胡女士多年來公開發表的多個作品涉嫌抄襲。胡女士在2月25日通過微信朋友圈就抄襲一事致歉。她向南都記者表示要 「從零開始來表達我的悔過」。龍崗區教育局2月27日通過官網回應對此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開展調查核實。
熱議:多件作品被指抄襲,與原作內容高度相似
「這幾天,在閱讀推廣的清澈天空中,飄來了一朵烏雲。」2月26日,深圳某小學校長熊佑平通過自媒體發布了一篇文章《沉默的理由》,提到深圳某名師涉嫌抄襲,但教育圈卻對此「沉默」。
經多方核實,南都記者了解到,文中提到的「某名師」是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深圳教育改革先鋒人物、兒童閱讀工作室主持人胡女士。熊佑平說,他是2月23日關注到此事的。當天,他在朋友圈發出消息,稱「我只代表自己表明一種態度:尊重原創,反對抄襲。」
在胡女士被指抄襲的聲音中,有人指出2015年東北大學出版社出版,胡女士著《兒童閱讀的導讀智慧——學習單設計實例》,與2008年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出版,臺灣作家林玫伶《假如要有學習單——學習單設計的原則與實例》一書,內容幾乎一樣。
當事人涉嫌抄襲的書籍(左)與疑被抄襲的原著。
當事人作品被納入「名師名校名校長書系」。
胡女士《兒童閱讀的導讀智慧》目錄
臺灣林玫伶《假如要有學習單》目錄
此外,胡女士多年來主編的閱讀課程用書與演講稿等,也涉嫌抄襲。在胡女士閱讀工作室等相關公眾號中的部分文章,提取了加拿大作者阿德麗安·吉爾《閱讀力——文學作品的閱讀策略》、臺灣作者梁書瑋《繪本有意思——幸福共讀法寶》、王愛玲著《小學中高年級共讀共寫指導書(國內卷)》等書中內容發表,並署名自己。
據多位被抄襲作者介紹,經龍崗區教材審定委員會2015年初審通過,由胡女士主編的龍崗區如意小學校本特色系列教材《七彩閱讀師生共讀書目導賞手冊》也存在抄襲內容,涉嫌抄襲了朱永新、王林主編的《中國人閱讀書目——中國幼兒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其中,《七彩閱讀師生共讀書目導賞手冊》一二年級書目第一篇《我爸爸》署名為該書編者林和新,這一篇內容幾乎是照搬了《中國人閱讀書目——中國幼兒基礎閱讀書目·導賞手冊》中李一慢作者的作品。
2月26日下午,供職於山東淄博高新區第一小學的王愛玲向南都記者反映,她是最早發現自己所著的《小學中高年級共讀共寫指導書(國內卷)》被侵權引用的。王愛玲希望,涉嫌抄襲的當事人能夠對此事給出回應,並真誠的公開道歉。
同日,南京作家陳迅喆告訴南都記者,她的作品也被胡女士侵權引用。2月22日,她發現自己的《大貓老師的繪本作文課》中的一二三年級的標題目錄內容,被胡女士署名引用,製作成《圖書畫分主題閱讀系列課程》系列表格。署名胡女士的表格保留了陳迅喆原目錄內容98%的內容,但對原作者隻字未提。
陳迅喆提到,胡女士的公眾號曾經照搬了她的一篇童書評論,「後經投訴,此文被刪除」。另外,2017年11月刊載於《當代教育家》的胡女士的文章《共讀生活,讓學校教育在場》,其中附上的《一年級圖畫書分主題閱讀系列課程》表格,內容與陳迅喆《大貓老師的繪本作文課》系列作品中的一年級這一冊的目錄內容幾乎一致。類似的引用,還發表在《廣東教學》上。胡女士的文章《樂做兒童閱讀的點燈人》中,同樣出現了近似陳迅喆《大貓老師的繪本作文課》系列作品中一、二年級的目錄的內容。除了課程表格,陳迅喆還了解到到胡女士疑似引用她的作品用在公開講座中的情況。
「作為一個作者,也作為一個老師,很痛心」。陳迅喆表示,她希望胡女士能梳理、公開侵權記錄,在公開範圍內誠懇道歉,而非在自己朋友圈裡三天可見。
經歷:
推廣閱讀影響範圍廣
曾獲諸多省市級榮譽
胡女士是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也是一名語文教師。公開資料顯示,她在推廣閱讀上做了大量工作,也曾獲得諸多榮譽,其中包括深圳教育改革先鋒人物、「廣東好人」等稱號。
2017年10月,媒體在報導提到,她為龍崗區全區教師開設閱讀指導課,帶動全國50多所學校合作備課開展同步閱讀。為民辦學校募集童書,建立圖書角,帶領團隊活躍在多個1500人以上的大群。
2017年,胡女士已經舉辦了220期「閱讀分享活動」,50期「教師讀書分享會」;在深圳,做兒童閱讀公益講述活動200多期;到貴州、廣西等偏遠地區做閱讀推廣近100場;舉辦了100多期「家長智慧閱讀課堂」;引領「故事爸爸、媽媽」開展閱讀活動,影響了5000多個家庭。
她曾獲評2016「閱讀改變中國」年度點燈人、2017中國「全人教育」候選人、2017年度「全國推動讀書十大人物」等,是2017年深圳市「百姓學習之星」,還是2018年深圳市教育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中的三位深圳教育改革先鋒人物之一。2018年,在深圳市慶祝第34個教師節大會上,大會還播放了包括胡女士在內的三位深圳教育改革先鋒人物視頻。在2019年第二季度「廣東好人」名單中,深圳有四人上榜,其中胡女士是16名敬業奉獻好人之一。
回應:
當事教師朋友圈發致歉信
表示將採取措施積極解決
2月26日,南都記者聯繫了胡女士,她表示在事情發酵後,曾在朋友圈發表了一篇致歉信。「先代表個人的態度給大家道歉,現在正在具體給事件定性,並會採取措施積極解決。」胡女士介紹,她組建的兒童閱讀工作室的公眾號,發表了許多教研活動、個人隨筆等,並引用了一些優秀的閱讀資源。「是我對著作版權的意識淡薄,給相關作者帶來了困擾。」
「2014年寒假,我在外文書店買了一本臺灣作家的書,覺得很多案例特別好,後來寫書時就拿出來引用,我現在已經深刻意識到錯誤,並在朋友圈公開發表了致歉信。」
據悉,胡女士在朋友圈發表的致歉信中,表示對著作版權上認識不夠,導致公眾號在彙編推介優秀閱讀教學內容時,單純考慮到將優秀作品、教學方法公益推廣,卻忽視了引用他人優質內容需遵循的著作權原則,犯下了錯誤。
「同樣的嚴重錯誤也存在編寫出版的部分作品中,存在未經授權的使用,特此公開道歉。」與此同時,胡女士稱這一切責任由個人承擔。「我將在近期認真反思並梳理相關內容,和各個涉及到的權利方積極溝通,逐一協商解決。」
當事人發在朋友圈的道歉信。
胡女士還告訴南都記者,她已意識到了自己錯誤,正竭盡全力與各方協商解決方案。「我把公眾號的五百多篇文章,一篇一篇的全都刪了,刪了整整一天,從零開始來表達我悔過的決心,也積極聯繫當事作者,紛紛寄發了我的道歉信和解決方案,現在默默的等待他們的回應。」
胡女士說,她的工作室和出版的圖書均沒有做任何的盈利。「我的公眾號沒有接一條廣告,書也是自費出版的,並堅持每周進行閱讀推廣公益活動。」
校方:
在平日教學中是一個很有教學熱情和愛心的老師
隨後,南都記者也聯繫了胡女士工作的深圳市如意小學,該校校長宋冰表示已高度關注事態的發展,並積極搜集各方信息。「對於她發表的著作是否涉嫌抄襲一事,我們正在積極關注,不過對於她發表學術著作到底是引用還是抄襲,我個人現在沒有辦法去判定,所以暫時沒有辦法給出結論。」
與此同時,宋冰告訴南都記者,校方會進一步要求老師們增強著作權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宋冰還表示,胡女士在平日教學過程中,是一個很有教學熱情和愛心的老師。
龍崗區教育局:
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開展調查核實
2月27日,龍崗區教育局在官方網站發布了一則《情況通報》,內容如下:近日,有網民反映我區如意小學胡老師侵犯著作權的問題。我局對此高度重視,已成立專項工作小組開展調查核實。
律師:
著作權自創作完成時產生
構成侵權需承擔民事責任
此外,廣東金地律師事務所律師,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法碩士研究生付景虎向南都記者表示,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著作權自創作完成時產生,無須經過相關機關或機構授權。「根據《著作權法》,明確了著作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等人身權和複製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改編權、翻譯權等財產權。同時,明確規定剽竊他人作品的為著作權侵權行為的情形之一。」付景虎認為,著作權屬於私權,發生侵權行為時,允許權利人和侵權人之間進行協商處理,無須經過所謂的專業機構進行認定或者法院進行審判確定。
「對於是否構成侵權行為大多數是清晰可見的,如涉案中的該教師將他人的作品改頭換面,署上自己的姓名出版,或者通過信息網絡進行傳播,是典型的侵權行為。但實踐中當事人各執己見,在協商無果的情況下,權利人只能通過人民法院裁判認定。」
付景虎表示,在構成侵權的前提下,應當根據情況,由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侵權行為仍在持續的,應當停止侵權,消除影響。而賠禮道歉主要針對侵犯人身權的情形,在具體案件中侵權人的責任承擔要求應當與侵權行為的方式、情節、影響等相當,涉案中涉及對署名權的侵犯,可以適用,雖然涉事教師在其個人微信朋友圈發表了致歉內容,但難以滿足責任承擔要求,也不是侵權人進一步所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的法定減免事由。」(南都記者 蔡宇晴 伍曼娜)
編輯:畢捷
編審:劉淼
來源:南方都市報